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五四-2)文章“起结呼应衔接,如圆之周而复始”(一)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各位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用三天时间与大家一同分享《文章“起结呼应衔接,如圆之周而复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华活页文选》2014年第9期,是我与中华书局合作的第一篇文章。
文章“起结呼应衔接,如圆之周而复始”(一)
(一)
我们学过的《雨巷》和《再别康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首尾呼应衔接,如圆之周而复始。戴望舒《雨巷》第一节与最后一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寞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一节与最后一节所用意象基本相同,用词只是倒数第二句由“逢着”变换为“飘过”。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让“油纸伞”“雨巷”和 “丁香”“姑娘”这几个意象重复出现,“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主调再次扬起,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使全诗显得工整完满,余韵悠长,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二)
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一节与最后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两个诗节所用意象几乎完全相同,只“轻轻”变为“悄悄”,“轻轻的招手”变为“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变为“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首尾呼应回环的结构,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这种复踏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踏,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三)
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作者曾说诗歌结构必作圆势,其形如环,自身回转。这样,读者把诗读完之时,最后一节所用语言、所用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与开篇相似,让人不由自主又回到诗歌的开头,这种圆形回环的结构,让人回肠荡气,不能自已。
戴望舒的《烦忧》很符合这一圆势标准: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这首诗看起来是两节八句,其实只有四句,只不过在前后两节中,四句排列顺序正好相反。然这样一种颠倒的重复之中,既强化了诗歌的主旨,又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上段是先描绘“愁”“思”之状,然后一层层地剖析原因;下段则先交代自己面对“你”的犹豫和胆怯,而接着点明这样的“不敢”使自己倍觉“烦忧”,最后两句从时空的角度分别打比方,烘托自己“相思”和“清愁”像隔海相望般“辽远”,像身处肃杀的秋天一样“寂寞”。
前后两段虽然只是相同的诗句排列顺序的不同,但在情感表达上却丝毫没有重复之嫌。
读者读诗至结尾仿佛又读至了诗的开头,真正做到“圆势”,做到“其形如环,自身回转”,如蛇之“自衔其尾”。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这里是“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公众号。
我们每天推送一则千字左右的钱锺书论学小知识、小干货,让你轻轻松松走进传统,走进国学,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