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发表(二):“丝”与“思”之“连绵相续” (《语文报·高中版》(高二年级)苏教版1033期)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丝”与“思”之“连绵相续”

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写故国之离愁,句句入骨入心,泣之以血,点离愁的名句更是运用比喻,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丝之“剪不断,理还乱”喻“离愁”之无穷无尽,无法摆脱,无法收拾,化抽象为形象,历来为人所称道。我们知道,“丝”与“思”谐音,所以,在汉语中,文人学士喜欢借“丝”来“思”,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即言“到死‘思’方尽”,极言思念之无穷无尽。
其实“丝”与“思”二者除了“音似”之外,二者亦“形似”,二者都有“连绵相续”这一特点——蚕吐“丝”绵绵不尽,人之情“思”亦绵绵不绝。因而,人之“情”“思”,我们常常称为“情丝”“思绪”;即情如丝(蚕丝),思如绪(线头),都纷纷扰扰,绵绵不绝。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有关“丝”与“思”的古诗文名句。
《诗经》曰“心之忧兮,如或结之”,“心如结兮”,“我心蕴结”;《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王胜“今臣心结日久”,广川王去歌“心重结,意不舒”都是“以丝喻思”,化抽象为形象。元稹《莺莺传》崔莺莺更是寄张生“乱丝一絇(音qǘ量词,绞。用于丝线)”,自言:“愁绪萦丝,因物达情。”
古诗文中,这种喻“思”为“丝”,警句叠出。六朝乐府《华山畿》:“腹中如乱丝,愦愦适得去,愁毒已复来。”“腹中”“乱”,指的是愁肠百结,这里把愁思比作“乱丝”。 皎然《效古》:“万丈游丝是妾心,惹萦蝶花乱相续。”“心”是“万丈游丝”。施肩吾《古别离》:“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万转愁”成了“系肠线”。鲍溶《秋怀》:“心如缫丝(缫,音sāo将丝从茧中抽出,合并成生丝)纶,展转多头绪。”张籍《忙远曲》:“离爱如长线,千里系我心。”《别段生》:“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李商隐《春光》:“几时心绪浑无事,得似游丝百尺长。”韩偓《长信宫》:“平生心绪无人识,一只金梭万丈丝。”吴融《情》:“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烟渺似波。”李后主《蝶恋花》:“一寸相思千万缕,人间没个安排处。”甚至《小西游记》第三三回不老婆婆有法宝曰“情丝”,可以用来缚人。所举这些句子,都是把“思”“情”比作“丝”,化抽象情感为具体事物,化无形为有形,形象而又生动。
西方语言中“思想之链”(the chain of thought)“观念之线”是常用语;诗人有的吟咏这一个念头牵引出另一个念头,纠结缠绕而成“思结”,有的吟咏爱恋罗织而成“情网”,有的咏愁情萦绕而成“忧茧”(knits up the ravell’d sleave of care),有的把纠结的心绪慢慢放下比作新嫁娘慢慢的解开头发(untie your unfolded thoughts,/And let them dangle loose , as a birde’s hair)。这些与东方诗歌一样,喻“思”为“丝”,均因二者都有“连绵相续”这一特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