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3万亿作为外储“红线”是人为制造恐慌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中国官方外汇储备30515.98亿美元,较上月减少690.57亿美元,刷新了5年来官方外汇储备新低;SDR口径11月官方外汇储备22541.61亿SDR,较上月减少173.08亿SDR。

曾几何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以及美元的不断贬值,让很多人为外汇储备的“被剪羊毛”表示担忧,认为再这样下去,中国人用劳动和汗水创造的财富,就要被美元贬值慢慢地吞噬掉了。因此,强烈要求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加大外汇储备的投资力度,避免外汇储备贬值性损耗。甚至有建议,把外汇储备发给老百姓。

事实也是如此,眼看着外汇储备奔着4万亿美元而去,最高时达到39932.13亿美元,而投资的渠道又显得过于单一,难免会让人对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能力产生质疑,对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产生担忧。更重要的,按照当时外汇储备的增长趋势,突破4万亿美元似乎没有问题,甚至会向着新的高点冲击。没有想到,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又开始为外汇储备的减少而担忧的,且有专家提出了3万亿美元的风险“红线”,认为守不住3万亿美元,就有可能出现风险。

曾记得,当外汇储备刚刚突破3万亿美元时,就有人提出,要防止外汇储备“被剪羊毛”,要控制好外汇储备的增长节奏,要加大外汇储备的投资力度。原因很简单,外汇储备增长太快,外汇储备太多了。那么,那时的3万亿太多到底是何含义呢?为什么同样是3万亿,现在却变成了“红线”呢?

我们并不否认,近年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外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同时,部分资本外流、企业外撤、投资外转,加上灰色通道的资本逃离,确实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构成了较大压力,继而对外汇储备的规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便如此,3万亿也不会成为外汇储备的风险“红线”。如果这样,就等于人为制造外汇储备恐慌情绪,让企业和居民对外汇储备产生担忧,使用汇需求量增加,形成恐慌性挤兑。

实际上,从近一段时间以来外汇储备的下降来看,已经出现了恐慌性挤兑的现象,且传出了外汇管理局将调整居民用汇额度这样的信息。如果任凭发展下去,对外汇储备管理是非常不利的,且容易引发人民币贬值预期,使人民币汇率更加难以稳定。要知道,如果没有3万亿这条人为制造的“红线”的出现,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还没有这么强烈,企业和居民用汇的“热情”也没这么高。正是3万亿“红线”的出现,才让人民币贬值预期成为了非常敏感的问题。

也许,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状况的进一步好转,特别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言论,确实对美元升值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这并不预示着人民币一定会大幅贬值,会与美元升值形成互动。必须看到,近几个月以来,中国经济也在积极好转,PMI、PPI、企业利润、用电量、运输量等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数据,都出现了良好的势头,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保持在6.5%以上。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相比,虽然复苏的势头没有美国强烈,但是,总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不可能出现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人民币贬值,与短期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人为设置3万亿外汇储备“红线”有关,调高了人民币贬值的恐慌情绪。显然,这是非常不利的。

眼下最需要做的,并不是如何保住3万亿外汇储备“红线”,而是解除这条“红线”,别人为地制造市场恐慌情绪。对外汇储备,管理层可以在内部设置一些控制指标,以便于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决不是人为设置一条“红线”,制造市场紧张气氛和恐慌情绪。按照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外汇储备的应对条件,根本不存在3万亿这条“红线”。更何况,中金公司、汇金公司等还有很强的市场调节能力,完全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旦我们自己的情绪稳定了,那些想借人民币阶段性贬值制造市场恐慌情绪者,也就没有机会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