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PPI预计在3%左右

今年的PPI预计在3%左右

PPI的内在结构矛盾,对经济稳定的基础影响较大,

必须调整与优化PPI结构,改善生活资料价格指数。

国家统计局网站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7.0%,环比持平。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5%。

虽然从3月份开始,PPI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且指数从2月份的7.8%跌落到5月份的5.5%,跌幅多大2.3个百分点,月均中东接近0.8个百分点。但是,近三个月来,PPI涨幅一直维持在5.5%,除了去年同期环比涨幅相对较低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经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各项政策已经逐步见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PPI保持较高涨幅的同时,CPI却一直在“1”通道内徘徊,从2月份开始,已经连续6个月涨幅在1.5%范围之内,涨幅明显低于PPI。很显然,这是经济运行矛盾在价格指数上的反应。至少,反映了PPI的传导效应是不够的。而传导效应不够的主要原因,则是PPI内部结构存在一定问题,无法产生传导效应。

事实也是,按照CPI与PPI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具有传导效应的。尤其是PPI,传导功能是比较强的,对CPI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而从7月份PPI的内部结构来看,PPI是很难对CPI产生传导效应的。数据显示,7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5.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5%,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衣着价格上涨1.2%,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6%,耐用消费品价格持平。也就是说,PPI更多的是在企业间产生传导作用,而没有对消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食品价格、衣着价格、一般日用品价格等都维持在较低水平。自然,也就不可能对CPI带来太多影响。

对消费者来说,PPI不传导,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不因为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而降低购买能力。但是,对企业来说,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生产资料价格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生活资料价格却增幅很小,生产生活资料的企业就无钱可赚,甚至要出现亏损。更何况,这些企业都是以中小型为主,要承受来自于各方的成本压力,多数企业都将面临生存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宏观经济数据好转,微观经济仍然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活资料价格疲软,当然是与市场疲软相对应的。从CPI子项目的食品来看,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下跌了。这样的格局,显然是市场消费能力不足、动力不强、活力不够的表现。对食品企业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在工业生产领域,价格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就比较突出,生产工业资料的企业价格不断上涨,生产生活资料的企业价格却十分平静,甚至不升反降,PPI的客观性、有效性也就出现了问题。如果简单依据PPI来判断经济运行的好坏,就容易产生虚幻景象,产生经济稳定性已经比较强的感觉。实际是,生产生活资料的企业依然是十分困难的,市场也是比较低迷的。

考虑到去年四季度PPI环比增幅比较大,因此,今年后三个月,PPI有可能会出现回落。但是,不管回落与否,如果结构不出现变化,生活资料价格不能与生产资料价格相适应,仍然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那么,不仅对CPI的传导作用难以发挥,对经济的可持续性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因为,最终消费品才是判断市场冷热最基本的要素。只有最终消费品市场热起来,才能证明供需关系协调了,供需矛盾解决了,才能对CPI和PPI都产生正面导向作用。

这也意味着,在投资拉动政策作用发挥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消费的作用,仍然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现实的。引导消费、刺激消费、倡导消费新理念,必须成为当前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金钥匙。对PPI,不能再维持目前生产资料价格过高、生活资料价格过低的局面,去产能也去得适当,去得恰到好处,而不是只围绕数量做文章,而要围绕质量下功夫,避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给生活资料生产企业带来更多压力。今年的PPI,应当维持在3%左右比较合适,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要能够相当。而CPI,则不要跌破1%就行,能够达到2%左右是最合适的。

谭浩俊【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