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丽克的诗,是音符律动的痕迹
她(露易丝·格丽克)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已经揭晓,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下面,让我们走进这朴素诗人的一生。
-START-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年出生于纽约,现居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美国桂冠诗人(2003-2004),耶鲁大学驻校作家,耶鲁青年诗歌奖评委。曾获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波林根奖等。除了写作,她还是耶鲁大学的英语教授。
2020年10月8日,露易丝·格丽克获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
今日的幸运是昨日生活的恩赐。
1943年4月22日,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1960年,因厌食症辍学,开始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疗,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诗歌小组学习。离开高中后,进入莎拉劳伦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但均未毕业。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
1985年,凭借《阿喀琉斯的胜利》获得美国国家书评界奖。1990年,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R·J·波比特国家诗歌奖等。
1992年,诗集《野鸢尾》出版,该诗集是以《圣经·创世记》为基础的组诗,主要是一个园丁与神的对话(请求、质疑、答复、指令),关注的是挫折、幻灭、希望、责任。1993年,凭借《野鸢尾》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99年,当选为美国诗歌学会理事。
2003年,当选为美国第12届桂冠诗人。2012年11月,出版诗合集《诗1962-2012》。2014年,凭借《忠诚的和贞洁的夜晚》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家诗歌奖。
END
0
◎繁花盛开的李树
春天,从繁花盛开的李树黑枝条上
画眉鸟发出它例行的
存活的消息。
这般幸福从何而来,
如邻家女儿随意哼唱
却恰恰入调?
整个下午她坐在
李树的半荫里,
当和风
以花朵漫浸她无瑕的膝,
微绿的白和洁白,
不留标记,
不像那果实,
将在夏天的烈风里
刻上松散的暗斑。
易丝·格丽克的诗歌,可真是朴素、唯美,让人震惊于她的疼痛。她有着能把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瞬间转化为一个繁茂的神秘花园的能力。
她也是继鲍勃·迪伦之后,本世纪第2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诗人。她的抒情诗,她对人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读起来就像是雪水入溪的时的清澈和冰冷,细品起来又有一种果实般的缄默。时而疼痛平静,时而幽暗深刻。
从1968年第一本诗集出版,这50年间她已经有11本诗集。她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
格丽克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自《阿勒山》开始,她的每部诗集都是精巧的织体,可作为一首长诗或一部组诗。从《阿勒山》和《野鸢尾》开始,格丽克成了“必读的诗人”。
阅读美国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震惊于她的疼痛。生命、死亡、情爱,这些文学与哲学的终极命题,如一颗颗黑珍珠闪现在格丽克的诗中,其诗歌黯淡的外表下掩映着一个沉沦世界的诗性之美。
人物评价:
瑞典文学院:她(露易丝·格丽克)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在维吉尔之前、之后,一连串的史诗诗人和抒情诗人展示过他们进入冥界的危险旅行,格丽克在这些杰出的诗人中间挣得了一席之地。
作家赵松:格丽克的诗歌还有一种很个人化的仪式感,会有神秘的意味。这种神秘感不是宗教的,也不是神秘主义的,它是一种音乐般的调性而产生的神秘感。
翻译家范静哗:格丽克的诗就是让每个人可以看,让大家能够看到日常的情感体验,引起反思,甚至唤起自己原本没有意识到的这些感受。同时,她的诗又容许更高层次的、学院派式的分析。
翻译家柳向阳:格丽克创作的独特性,是她的诗歌创作源自于心理分析学,她总归是回到她自己,她用心理学来解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