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说,儒家不是传统文化。那什么才是,中国真正的传统文化呢?

个人认为易中天是不会这样说的,对于易中天说儒家不是传统文化的说法,我在网上找了很多,最多就搜出了他说过关于传统文化并非优秀这样的说法,但并没有儒家不是传统文化的说法。

如果他说儒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那着肯定是低级失误了,儒家是传统文化这点无法否认,这个客观事实也不是任何人能够改变的了的。

我认为题目有些带节奏的感觉了,只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优秀,倒是真的,不过我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并不优秀,其优秀只是在唐宋以前,唐宋是我国的巅峰时期,之后就基本一直在走下坡路了。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文化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文明文化,这与我国的地理位置戚戚相关。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我国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北边是蒙古高原,在往北就是西伯利亚,西面是大戈壁以及中亚广袤的草原地区,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如果一直往南就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

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文明基本就在华北和华南这一大块地方,这也是整个东亚唯一的最大的产粮地区,我们在这样一大片地区繁衍生长,不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资交换就能生存。

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背景之下,我们的文化也就发展成了一个典型的农业文明,可以说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文化,而文化则决定了制度和体制。

先秦诸子百家概况

我们文明的形成,基本是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时代奠定的。

首先是孔子提出了仁爱的学说,老子第一个出来反对孔子,认为应当遵循道。实际上孔子认为要积极入世解决问题,老子认为要出世,回到原始文明阶段来解决人类在不断进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是当时的第一个分化。

之后跳出来反对仁爱学说的是墨子,他认为仁爱有逻辑上的问题,就是一个人先爱自己的家人、朋友然后扩散到整个社会、国家、世界,逐级递减,但是按照这个逻辑来说,一个人最爱的应该是他自己,所以提出了兼爱的学说。墨子代表的是工商阶级的利益,孔子代表的是农业文明下的封建领主的利益,由此产生了第二个分化,即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冲突。

在之后就是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而到了荀子时代认为人性恶。由此又出现了法家,以韩非子和李斯为代表,认为应当不择手段地促成君主的集权,对内实行严格的管控。当然,秦国以法家为纲最终统一了六国,但寿命太短,之后的王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逐步地重视儒家。

儒家在董仲舒时代是为天人合一,说的简单些就是黄帝代表天来统治人民,目的是加强皇权。再之后,由于宋代时期我国工商业发达,由此造成了代表农业文明的儒家的衰落,但是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朱熹的儒学,重新“振兴”了儒学,实质是加强对人的控制,认为时间万物的真理是理,要存天理,灭人欲,也就是为了理,要去除人的各种欲望。

近现代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

实际上,中国文化在近现代的衰落,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时代就开始种下了因。

首先荀子认为的人性恶,与西方认为的人性恶完全不同。东方是封建领主为当时的统治阶层,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老百姓恶,如荀子认为: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

意思就是说,古代最聪明的圣人都知道人性很坏,因此要设立君王、法律、刑法等。

实际上如果你翻开法家的种种思想言论,尤其是集大成的《韩非子》,你会发现所有的内容都是在论述该如何控制老百姓,如何控制臣子,在这些方面论述问题,千年来,我国一直都是儒法并用,杂之以帝王之术的统治思想,在上层通行的是法家,民间通行儒家,由此造成了对老百姓越来越控制,国家越来越僵化的情况。

当然,还不止这些,要论述有很多,再此不再一一说明了,就说这一点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