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五碗汤专治胃气受伤,升降失常!真正的中医智慧
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有几个特别的方子,医圣将其命名为“泻心汤”,里面分别有五个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
虽名为泻心汤,但其治疗之主症病机皆为
表证误下,胃气受伤,升降失常,
寒热互结于胃脘所致的“心下痞”。
《伤寒论》里的方剂命名大多都以药物来直接命名,而以某某臟来命名的比较少见。
五个泻心汤为何要以“心”来命名?
在此我们从五行互含的角度来谈一谈其中的深意。
一部《伤寒论》,谈的就是正邪之争斗。比如在人体初感外邪的时候,战场就在“太阳”这个层面,正邪争斗就会表现出“发热恶寒”的症状来。特别是感受寒邪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
寒邪入侵肌表就会因“水(寒邪属水)克火”而引动人体心火来与之抗争,“恶寒发热”的症状就出现了。
如果心气旺盛,或者治疗得当,心火胜寒邪于外,就会出现汗出热退的良好结局。因为《内经》中记载“汗为心液”,感寒能出一身畅汗而愈,说明心气充沛。
但是如果遇上不明医理的医生,认为发热只能“热者寒之”而妄用清热泻火的办法,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泻心汤症”了。因为清热泻火的药物大多都会走中焦的脾胃,比如大黄吃了就会拉肚子,这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体会。
这时候就会将本来在“太阳”这个表层争斗的正邪双方引到脾胃来了。
寒邪由于误治来到脾胃,人体心阳之气继续要与之争斗,但这时的心阳之气就是“小肠”了,因为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以前我不太明白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有一次跟着外科大夫为小肠破裂的病人做手术的时候,当我看见弯弯曲曲其色红如火焰的小肠时,我真的就为古人的智慧感叹了!
小肠真的就有股“火气”。而小肠的位置却在人的坤腹的位置,这恰好就是“火能生土”、土中有火的最好说明。
当时,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张仲景要命名这五个方子为“泻心汤”。
寒邪入于中土,小肠心火之气就会与之争斗,如果争斗旗鼓相当,就会出现“痞满”主症。如果争斗过于激烈,就会出现上吐下泻、腹中雷鸣等症状了。
解析至此,所谓“泻心”,就是泻小肠之心,引导其邪由小肠而出。
那年我在我们医院普外科转科的时候,就碰见了这样一个患者,四十多岁,夏天正中午跟几个朋友吃烧烤,喝冰镇啤酒,图一个爽快,可没想到几杯酒下肚,没一会儿肚子就疼得死去活来。
后来就住院了,检查一大堆,医生当肠梗阻给他治疗,输液、灌肠治疗了三四天也没见多大效果,止痛药一天打三四次,可疼痛还是没缓解,躺在床上直叫唤。
那天中午我值班,他又叫打止痛针,我看了一眼他的舌苔,白而水滑,脉来弦涩,就想到了“生姜泻心汤”。我写完方子他就迫不及待地去抓药吃,晚上便喜笑颜开地来报喜,拉了一次稀黑便后腹痛就完全好了。第二天便强烈要求出院。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个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的例子。
我们科室的一位护士有一次在晚饭时进食了大量的肉食,之后几天之内她忽然睡不着了,也没有其它比如腹胀、恶心、泻泄的症状,就是睡不着,失眠了。
后来她找到我,我就给她用了半夏泻心汤,三副药吃完失眠就好了。
我当时考虑她的失眠是由于食肉过多,阻碍中焦气机运化,心火不降所致,于是通过半夏泻心汤通小肠之腑,助心火下降来治疗。
其中我加了消肉食通腑的炒莱菔子。莱菔子与半夏泻心汤中的人参相反,莱菔子会减弱人参的药性,但相反相激,又有疏通气机的妙用。
泻心汤的主治病机就是这样的。再以“半夏泻心汤”为例,简单说说组方立意。
半夏泻心汤原方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二钱),
人参(去芦)、甘草(炙)、
干姜(炮)、黄芩(各一钱半),
黄连(一钱)
半夏感阴气而成,每年的夏至就是半夏成熟的时候,阳极阴生;又每年于夏末有一个长夏,长夏属土,半夏就是成在这个特殊的火土交接的时节,也因此它就能入于土中之火的小肠之中。
半夏辛烈能化痰涎水气,而小肠主液,半夏助化小肠水液,因此方中半夏为君。寒火交争,易损正气,补以人参,天地人三才,人参归中,入于中焦脾土。甘草味甘补中和中,炙后又有火能生土之意。干姜辛温散寒除湿,助小肠心火通明。黄连、黄芩味苦色黄,苦者火味,黄者土色,引小肠心火泻寒水之邪从腑而出。
全方容寒温于一炉,辛开苦降,旋转中焦太极,使升者升而降者降,邪去而正复。
作者:王尚军,主治医师,中医硕士毕业,从事中西医临床一线工作十余年,多年黄老文化实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