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条有病的标语说起

周末,欣闻某校将举办一场关于写作方法的培训,愿意参加者可“免费”旁听,不交钱还能学习知识,这等好事儿我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吃过午饭后,本着锻炼身体为目的,我决定步行去培训地。一路上,我在想:写作方法培训,到底会讲些什么呢?写作方法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呢?实话说,我曾参加过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培训,收获并不大,为什么呢?台上专家(大师)讲得头头是道,只怪我天生愚笨,实难领悟其窍门。又一想,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身体与灵魂同行,终归是美好的行程。

走进某校,门卫问道:“你做什么?”我怯怯地说:“听说这里要举办写作培训,我来学习学习。”其实,我在说话时,心是特别虚的,担心门卫拒我于门外。好在门卫看我长相不像坏人,加之我的态度是十分虔诚的,门卫不仅放我进去,还特别给我指引去会场的路线。我觉得他特别可爱,连声向他道谢!

当我走进会场时,空无一人,主席台上有几个牌子,上面写着几位大师的名字,会场前方有一条醒目的标语:四川文学主编贾志刚同志来通川文学创作讲座会。看到这条标语,我注视它很久,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条标语怪怪的,细细一看,原来这条标语有病,而且病得不轻。天啦,既然是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讲座,咋出现如此病态的标语?我想提醒主办方,可是,我以什么理由去指手画脚呢?我只是一名听众,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而己。

我独自坐在有点寒冷的会场,反复读这条标语,不知是我水平有限,还是真没搞懂此次讲座的意义,反正,我一直没读懂这条标语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在此时,著名诗人贾志刚先生及通川区作协、通川区文联等领导莅临会场,讲座正式开始。

贾志刚先生就诗歌的渊源及如何写诗作了长达两小时的精彩讲座,我听得十分投入,由于本人天生悟性很差,加上,文学知识积累不足,所以,关于如何进行诗歌创作,我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应该是懵懂阶段。但我一直坚信“勤能补拙”,只要保持学习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就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讲座结束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又想起那条有病的标语,心生寒意,倍感冬天更冷了。我在想,好在台上的大师是背对着标语的,如果正对着这条有病的标语,不知他们有何感想。我只是在担心,至于担心什么呢?我也一时说不出来。

那么,这条有病的标语(四川文学主编贾志刚同志来通川文学创作讲座会)病在哪呢?我觉得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

1、《四川文学》是单一概念,而“四川文学”是广义概念。那么,主编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是《四川文学》主编?“四川文学”主编?

2、既然是文学创作方面的讲座,为什么称“贾志刚同志”而不称“贾志刚先生”呢?到底什么情况下称某某为“同志”这是值得探究的。

3、“讲座会”这一说法显得极不协调。讲座是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等方式进行。“会”在这里大意是指会议吧。那么“讲座会”是不是犯了重复累赘之语法错误呢?但是,它只是属于一次纯文学性质(诗歌)的讲座,绝不是什么会议。

4、既然标语中有“来”,那么,整个标语的重心就应该是“贾志刚”,那么,按照惯例就应该加“欢迎”之类的词在前面。

综上所病症,个人认为这条标语可否改为:

1、欢迎《四川文学》主编贾志刚先生来通川进行文学创作讲座。

2、《四川文学》主编贾志刚先生文学创作讲座。

3、《四川文学》主编贾志刚先生谈诗歌创作。

……

也许是出于对文字的敏感,对文学的敬畏之情,我反对这种带病的标语出现在如此纯文学性质的会场。我绝不是没事找事做,故意在此吹毛求疵。如果我们热爱文学,就应该时常保持谨慎的态度,对文学(文字)应该永远怀着钟爱之情、向往之情、敬畏之情。

但愿这条标语只是一次美丽的错误,冬天过去,病不再复发。阿弥陀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