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思考下一个蜕变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肖培东
2016年4月,我到重庆永川参加学习,第一次见到了肖培东老师。认识他之前,我知道他是一位极具魅力的特级教师,是一位以唤醒学生生命为课堂基点的语文人,他的课堂深受学生喜欢,语文老师中,追随者、崇拜者不计其数。如此优秀的语文老师,是语文教育界难得的精英人才,缘于此,语文人习惯称他“男神”,这大抵就是他把语文教得出神入化的原因吧!
认识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但是,了解一个人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回到家,我在网上查阅有关肖培东的资料,他,果然名不虚传,是一位行走在课堂的特级教师,而不是脱离课堂的理论专家。于是,我决定读他的教学专著,从他的专著中去亲近他,了解他。
当我拿到《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这本书时,正值暑假,我欣喜若狂,假期中,稍有空闲便捧着这本书,一遍遍啃读。这本书是值得反复读的,正如钱梦龙老师在序言中写道:“细细品味,这'浅浅地’三字,意蕴丰富,内涵可一点不'浅’。”全书十六个案例,每个案例由“课堂再现,教学感言,现场声音,名师点评。”四部曲组成,每个案例呈现出肖老师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其教学思络始终以引领学生读、写、听、说为主线,披文入情,以诗意的教学语言,给人一种浑然一体,水到渠成之感。
“肖老师的课,课堂流程顺畅又波澜不惊,学生讨论、教师追问、课文阅读指导、词语推敲、生活体验运用方法也涉及不少,但似乎没有故意采用的感觉,是不是可以说,他已经开始往教学艺术方向靠近了呢?我是值得庆贺也值得进一步期待的。”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郑桂华如是说。读着这样的评价语,我为肖老师鼓掌,更为他的语文课堂欢呼,是的,肖老师的语文课堂是灵动的、诗意的、生活的、生命的,最终是学生的。
肖培东老师说“浅浅地教语文”,其实,读了他的专著,就会发现他的语文不简单,而是浅入深出。他是在孤独中思考,孜孜不倦地探索语文教学新方法,把语文与生活完美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大道上感知和运用祖国语言。他的语文是美好的,他的课堂是美好的,他的学生也是幸运的。
2018年4月,欣闻肖培东老师专著《教育的美好姿态》即将出版,听到这个书名,就会觉得这本书是美好的。后来,我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拿到书,如获至宝。上班期间,冗繁之事太多,根本挤不出时间读书,我只好将这本《教育的美好姿态》放在枕边,每晚读一篇。夜深人静之时,穿行在肖老师的文字间,寻找教育的美好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少了理论,多了肖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思考。是的,在肖老师眼里,生活中的一切都与语文有关。“你读散文,唇齿间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读诗歌,眼眸里写有飞扬的诗韵;你读小说,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你读哲学,人生给你另一种思考。然后,你走进课堂,站成了一棵树,散文的叶,诗歌的花,小说的根须,哲学的土壤。风一吹,所有树下的聆听都化成了文化的河流,眼开眼睛,寻找着最美的大海……”“你是你的课堂,你是你的人生。你是你的,你的是你,教学和心灵一致,没有一种伪装能瞒过课堂上所有的眼睛……”这样美好而富有深意的句子总能扣住读者的心,在美好的时空里,寻找美好的教育,这是一位钟情于语文的人书写的心灵告白,激荡起无数朵绚丽的语文之花,在语文的大世界里飞扬。语文的世界里,有我,有你,有大家。
当我把《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摆在案头时,轻轻抚摸,慢慢回忆。记忆最深的是《再教<逍遥游>》中一段文字,肖老师在分析大鹏形象时,写道:“大鹏有着高远的理想和不为世人理解的雄心壮志,它永远是在孤独中等待,在孤独中起飞,在孤独中超越,又在孤独中思考下一个蜕变。”孤独,不是畏缩,而是蓄积。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就是生活的法则,但,我们可以用心灵去诵读自由飞翔,在孤独中思考下一个蜕变,这又何尝不是生活的美好姿态。
与其成天在原地抱怨,不如在孤独中思考。既然选择了语文,就让语文更加美好吧。享受语文,享受教育,享受生活,是我们的选择。肖培东如是说。
成长的路,是缩不短的。我将在孤独中思考下一个蜕变,有关语文和我。
20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