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五):感冒与治疗详解(5)

龙野一雄简介:1905-1976,日本著名汉方医家、医史学者,主要著作有《伤寒论金匮要略解说》《汉方入门讲座》《汉方处方集》《新撰类聚方》《日本医学史》《汉方医学大系》等。

第一篇  感冒与治疗详解(5)

小柴胡汤原则上不用于发病初期,但肺结核患者、腺病质者患感冒时,有时也从初期开始使用本方。

感冒时使用小柴胡汤的场合应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发病后经过数日而热仍未解者。这期间或用过多种药物,或未予治疗,病情没有形成大的问题。特别是热未退,舌苔变白,食欲不振,或时有干呕,或有咳嗽不止。胸胁苦满,即感觉胸部苦闷不适或感觉肋弓下胀满时使用小柴胡汤,即并发胃肠道症状的场合。还有不适合体质地滥用解热剂阿司匹林、磺胺等药物,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时,表现为本方证的情况也相当多。

第二种类型,引起淋巴结炎的场合,包括例如颈部淋巴结炎、扁桃体炎等。此时多呈现弛张热,但有时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即所谓往来寒热。此时亦须考察,如果伴有胃肠道症状,即可确认为小柴胡汤证。

第三种类型,体质上具备易引起小柴胡汤证的条件。这种体质从身体性、亦从精神性二方面进行判断(参照小柴胡汤部分)。另外,已经患有其他疾病,再患感冒,如果原来的疾病属于容易引起柴胡证发生的一类疾病(如肺结核、腺病质、妇科病),此时可能被感冒诱发而出现小柴胡汤证。

小柴胡汤的咳嗽、喀痰为普通程度,也没有明显特征,但一般亦属偏浓痰而不易咯出。有时痰少,只须轻咳即可喀出,一般没有很剧烈的咳嗽。咳与痰在小柴胡汤当属客证。

小柴胡汤也可以治疗头痛,但是不能治疗四肢身体的疼痛。若头痛、四肢身体疼痛明显,且具有小柴胡汤基本症状的场合,可以使用柴胡桂枝汤。

具有小柴胡汤证而同时处于虚的状态,可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此处所谓虚的状态,从全身状态呈虚性体质、或者体力消耗状态等,大体上可以进行判断,另尚可见其脉细弱。另外,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还会有口渴、头汗或盗汗、腹部悸动等,宜予确认。

小陷胸汤证并非很高的热度,且为头痛、恶寒等已缓解的时期,喀痰,痰粘稠而不易喀出,喀痰时牵扯到胸部和心口部震荡、疼痛。脉象原则上为浮滑,但不宜拘泥于此。还有,只要不是重度实证亦非虚证,即可根据所见证候进行适当判断而使用。腹诊多可触及心下部位紧张、有压痛。若心下部位软弱,则非本方适应证。

苓甘姜味辛汤从处方构成来看,与小青龙汤很相似。但苓甘姜味辛汤不像小青龙汤配伍桂枝、麻黄,所以没有表热症状。即,与小青龙汤相比较,苓甘姜味辛汤没有表热,而是里寒和停水显著,可以考虑为与小青龙汤构成表里关系。

苓甘姜味辛汤的一个特征在于剧烈咳嗽。通常为湿性咳嗽,痰稀薄量多。有贫血倾向,即使连续呛咳也不太会像麦门冬汤那样出现颜面红赤。原则上脉象沉,有时也出现沉弱。但绝不会像小青龙汤那样出现浮脉。

麦门冬汤也会因强烈咳嗽出现颜面红赤,具有剧烈连续呛咳倾向。因干咳空咳而伴有咽部难受、发干的感觉。记载麦门冬汤的原典《金匮要略》肺痿部分,有“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描述,实为出色的文字表现。呛咳即大逆上气,咽部不顺畅的感觉就是咽喉不利。即使咳出痰也是少量薄痰,但其咳嗽症状本身强烈,不是小陷胸汤那样因痰粘稠不易喀尽而强咳。苓甘姜味辛汤是湿性咳嗽,麦门冬汤为干咳,同样是强烈咳嗽、连续呛咳,有必要对使用的处方进行鉴别区分。另外在脉象上,苓甘姜味辛汤脉沉,麦门冬汤多浮。

半夏厚朴汤也伴有咽喉部的异常感。在咽喉不利这一点上与麦门冬汤相似,实际上若有咽喉不利,一般需要考虑半夏厚朴汤、麦门冬汤,还有甘草汤、橘皮枳实生姜汤(还有麻黄升麻汤,但此方很少用)。

但是相对于麦门冬汤干燥、肌肉痉挛状态,半夏厚朴汤为湿性、知觉障碍状态,在这一点上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恐怕应该说半夏厚朴汤为咽喉部位的准肿胀状态。自觉咽喉头部及深部发痒、狭紧,心中似有什么事情牵挂,焦躁不安的感觉等,并因刺激而引起咳嗽,此种场合使用半夏厚朴汤。无强烈的咳嗽,时常好像想起来似的而轻咳。痰薄,量多少不定。半夏厚朴汤证从整体上看是虚证、呈沉郁型,没有精神。但有时相反,表现非常敏感,反应过度,但当事情不如想象的顺利时又出现焦虑。整体上有贫血倾向,脉沉或沉弱。

此外还有其他对咳嗽使用的处方,但应首先熟悉使用如上所列的基本处方,然后再进行各种研究而向前推进。

(待续)

(译自《汉方入门讲座感冒》,收载入《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呼吸系疾病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