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申树凤丨 传承“林平友谊”的使者——李银生同志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传承“林平友谊”的使者——李银生同志

□ 申树凤/文

红旗渠建成以来,成为了一条联结山西平顺与河南林县(现在叫林州市)的友谊纽带与桥梁。
年长的同志仔细回想会发现,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平顺和林县实际上建立起来的是两条红旗渠:一条是山西和河南人民共同规划、共同修建的那条碧波荡漾的有形红旗渠,渠水从太行山的西边流向东边;一条是两县文化艺术工作者共同搭建起来的文化交流、艺术交流的无形红旗渠,其方向是从太行山的东边流向西边。
无疑,李银生同志的人生经历,就是后一条“红旗渠”中跳跃着的一朵美丽而耀眼的浪花。
今天,在林州“最美奋斗者”的光荣榜上,毫无疑问也应该把李银生的名字写进去。
李银生(1946-2010),是林县河顺公社南曲阳村人,13岁考入林县四股弦剧团,经过刻苦磨练,很快成长为林县豫剧二团的优秀演员和青年导演。1970年代初,为了帮助平顺县戏剧事业,经平顺县委书记李顺达与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协商同意,“借调”李银生来平顺戏剧学校担任教练,成为传递“林平友谊”的重要使者。
说起李银生与平顺缘分,还需要从平顺戏剧事业的改革说起。
平顺县农民剧团(后改名为“平顺战斗剧团”)是在我党领导下,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文艺团体。这个剧团曾接受过著名作家赵树理、胡丹佛,著名戏剧艺术段二淼等的辅导与点化,培养出一批表演功底深厚的艺术人才,在晋东南以及周边县市有良好声誉。后来经过禁演古装戏、戏剧改革,直至“文革”风暴等一连串的社会风云激荡,1960年代末的平顺战斗剧团,已经变成只有少数专业演员的文艺宣传队。1970年8月,根据上级“样板戏要普及,要提高”的指示精神,县里紧急从农村招收一批青年演员,恢复剧团编制,准备排演革命样板戏。然而刚刚组建起来的平顺剧团,人才匮乏,困难重重,难以胜任演出任务。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李银生同志
这时,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同志,已经当选为第九届中共中央委员,担任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时称核心组长)。他看到平顺县没有一个像样的剧团,首先政治上就不过关,无法有效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李顺达的老家是林县合涧东山底,知道林县剧种多、演员多,人才济济。特别是红旗渠建成后,林县两个豫剧团每年都要轮流来平顺县城和渠道沿线村庄慰问演出,侯栓琴、马梅英等著名演员,也是平顺百姓津津乐道的人物。他想:林县缺水可以向平顺求援,平顺支持他们建成红旗渠,解决了“十年九旱”的大难题;如今,平顺剧团水平不高,演员队伍参差不齐,亟需培训提高,我们为何不向林县求援呢?
李顺达想到这里,没有犹豫,当即给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打电话,谈了自己的想法。杨贵书记听完大笑起来:哈哈哈,老李啊,红旗渠已经把我们两个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平顺的困难也就是林县的困难。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说,不管什么时候,林县都会全力以赴支持平顺的工作!
很快,两县达成协议,平顺县剧团59名演职人员,于1970年10月21日到达林县,在县城住下来,安心接受林县豫剧团的业务培训。林县方面对此非常重视,从豫剧一团、二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李兴元、郭凤英、郭春贵、刘长林、范秋林、李银生等老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全身心帮助平顺剧团提高演艺水平。老师们一边培养演员基本功,一边指导排练样板戏。1971年春节,平顺演员也没有回平顺来,而是与林县的老师和同行搞联欢,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经过近4个月的辅导学习,平顺剧团成功排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这中间,年轻导演李银生同志精湛的技艺和强烈的敬业精神,给平顺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
1971年春天,平顺县委为了进一步解决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问题,为了切实推动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平顺中学开办工技班、农技班、师资班、医卫班,第二年又开办文艺班。这些学制二至三年的中等职业技术班,成为“文革”中发生在平顺县的一大新生事物。
文艺班的同学记得,他们1972年5月20日报到学校,发现专业师资不足,特别是没有武功老师,成为考验文艺班能否办下去的一大难题。临时从县剧团调来的几位演员老师,不约而同想到林县年轻的导演李银生同志,如果能把他“借”来,眼前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为此,平顺中学和文教办公室共同起草请示报告,呈送到县委领导的案头。李顺达与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振华同志碰头之后,立即与林县商量此事。林县豫剧二团起初不同意放李银生,还是杨贵书记出面协调,剧团的领导才勉强答应暂时让李银生来平顺帮助一段工作。
李银生于1972年夏天来到平顺,他哪里知道这一来根本不是“暂时”,而是“长期”。
李银生的到来,让文艺班焕发出青春活力。快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老同学凑在一起,常常要回忆当年的生活——
冯四妹说:每到冬天,就想起李老师给我们生火炉子的情形。排练厅用土坯围起来的几个大火炉,都是李老师义务照看着。每天早晨,我们走进排练厅时,火炉子都已经烧旺了。满身灰尘的李老师,走到旁边拍拍衣服,就又开始指导我们排练;
赵军平说:排练时,李老师手里始终拿着一根小棍子,威严地监视着大家。如果谁偷懒,谁的动作不到位,谁就会招来小棍子不轻不重的点拨“伺候”;

1975年11月,文艺班学员与领导、老师合影

冯开平说:事情就是这样怪,正因为李老师当年要求我们那样严厉,大家跟他的感情才特别深;
李老师的妻子原芝玉说:我发现李老师待同学们,比后来待我们的孩子都要好,都要亲……
原平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和平同志,是李银生的好朋友。他说:李银生老师来到平顺帮助工作,帮着帮着就对平顺有了感情。期间,林县有要紧事情,也叫他回去处理,事情一处理完,他就立马赶回平顺来。一来二去,他“借用”的时间越拖越长,只到1982年机关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他的工作关系才正式办到平顺来,把“他乡”变成了“故乡”,成了一名彻底的平顺人。
平顺各界都有一个共识,认为当年“文艺班”起到了“黄埔军校”的作用,那届学生几乎都成为工作上的顶梁柱,不但撑起了平顺的演艺事业,也为长治市落子剧团、长治市文化艺术学校输送许多人才。作为一手打造文艺班的李银生同志,也相继担任了平顺县艺校校长、平顺县落子剧团团长,带领着平顺演艺队伍走南闯北,获得了一系列荣誉:
1981年初,平顺县落子剧团代表晋东南地区参加山西省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郭明娥、原芝玉、王海棠3位演员分别荣获“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一、二等奖;
1982年冬,山西省举行专业剧团中、青年优秀演员评比大汇演。平顺县落子剧团的郭明娥获“山西省最佳青年演员”称号,王海棠获“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平顺县落子剧团的名声越来越大,这其中饱含着李银生同志不少心血与汗水。
李老师为了改善剧团的办公条件,也为了解决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多方奔走筹措资金,建起一座包含办公、排练、住宿的4层综合大楼,解决了长期困扰剧团发展的难题。
1993年春天,李银生同志又担任平顺县文化局局长。他的工作领域宽了,肩上的担子重了,其工作更加投入,带领着平顺文化战线的同志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又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现在平顺拥有15处“国保”、2处“省保”文物单位,还有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27个中国传统村落,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可是,由于平顺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缓慢,全县的文物保护工作一直提不上议事议程。李银生局长上任后,敏锐地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很快就痴迷上了文物保护事业。
纵观李银生同志在平顺的工作业绩,有两点非常突出:
一是通过办首届文艺班,培养和带出了一批优秀演艺人才,其杰出代表就是长治市唯一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原长治市落子剧团团长郭明娥同志;
二是热心平顺的文物保护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创建了多个文保所,先后启动天台庵、大云院、龙门寺、金灯寺、九天圣母庙等文物单位的维修保护工程,更为重要的是他发现和培养了金灯寺文管所所长冯开平同志,他陆续获得“中国网络·感动2017”年度网络人物、第六届长治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8年度感动山西十大人物、2018年度“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频频亮相媒体,成为引人注目的全国文保工作先进典型。
国家一级演员、长治市唯一获得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的郭明娥同志,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她就是在李银生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一步步走到阳光地带的。
郭明娥回忆道:作为李老师的学生,他非常器重我,我很感激他,但也有点恨他,因为他对我特别凶。记得排《杜鹃山》时,为了说好一句念白李老师打了我十几个刀劈。错一次打一下,直到我念对了才罢手。还有,他对我的器重是方方面面的,常常让我干一些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儿。比如,他指导我们练功时,手把手的辅导示范,一个一个地过,很累。厨房为他做点小灶饭,他总要分给翻跟斗最好的郭开文和曹春平吃,他们吃了饭却叫我去洗碗。文艺班有几个小一点的同学,白天练功太累晚上就尿床,他也是安排我去给他们洗洗晒晒……我当时一肚子委屈。后来我才逐渐明白李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激他站得高看得远。我这辈子能有点儿出息,与李老师的“器重”和培养密不可分。
如今,担任着平顺县金灯寺文保所所长的冯开平同志,也是文艺班的学生,是郭明娥的同学,曾在样板戏《杜鹃山》中饰演过反派人物毒蛇胆。冯开平虽然没有像郭明娥那样在演艺事业上赢得喝彩,却也在李老师的安排下也走向了人生的辉煌,一次次登上领奖台,受到无数记者的追逐、采访。
冯开平多次对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1995年5月的一天,平顺县文化局长李银生找到他,开门见山地说:开平,我今天来找你,是想请你去做金灯寺文管所管理员。当时,冯开平还是平顺县落子剧团演员,面临着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压力。恩师这个时候来找他,显然已经为他反复掂量过,认准了他这个人。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冯开平做通家属工作,一个人背着行囊走向了荒山野岭,在破落孤寂的金灯寺住了下来。
金灯寺是一座石窟寺院,坐落在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与河南林州交界的林虑山巅,海拔1700米。该寺创建于北齐年间,有石窟25个,石佛万余尊,这些佛像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袭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寺外,还有千佛塔等石塔46座。金灯寺石窟群,规模宏大,是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为了保护金灯寺,冯开平在没路、没电、没洁净水的古寺里住了下来,经常孤身一人与盗抢文物的犯罪分子作斗争。他多次面临生死考验,多次被罪犯恐吓过、打伤过。冯开平这二十多年的坚守奋斗中,李银生老师没少帮助他、支持他,一次次帮助他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冯开平见证了金灯古寺的浴火重生,如今的金灯寺路通、电通、水通、网络信号通,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金灯寺默默奉献着的冯开平,把这些变化当成了人生动力与毕生追求。
李银生的得意门生不少,但最突出的当属郭明娥、冯开平两位同学,难能可贵的是这两位学生正好从两个方向、两个领域,分别把李银生老师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推向了极致。
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
晋城演出留念:左起李银生、张支庆、原芝玉、郭明娥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郭明娥、冯开平两人的成功固然与他们个人的勤奋和努力分不开,同时也与李银生铺路、领路作用,以及李银生人格魅力的熏陶与感染作用密不可分。
我们在品味郭明娥、冯开平人生经历,其实我们更多是在品味李银生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李银生是地道的林县人,他所在的林县豫剧二团不止一次到红旗渠工地慰问过民工,也不止一次参加过修筑红旗渠的劳动,他的行为风格中有林县人的思想秉性,彰显着浓浓的红旗渠精神品质。
红旗渠精神用文字概括起来只有16个字,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助,无私奉献”。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其内涵相当丰富,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向往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也可以看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既可以窥见古老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愚公移山精神,也可以品味出新时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风格……所有这些品格特点,在“文化使者”李银生身上都有清晰而鲜明的体现。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平顺县委、县政府每年到林州的交流回访中,李银生、申万义(原籍林县,曾任平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青和(原籍林县,曾任平顺粮食局局长)等几位干部成了“场场不落次次到”的标配人物,他们一起为传播和巩固林平友谊做出了贡献。
李银生同志长期超负荷运转、带病工作,无休止地透支身体,直接导致他的过早离世——2010年1月20日他的生命进行曲划上了休止符,时年66岁。
听到李银生同志去世的噩耗,林州市河顺镇南曲阳村的乡亲们来了,林州市豫剧团的老同事、老朋友来了,长治市落子剧团、长治市文化艺术学校,以及平顺艺校的学生们也都来了……文艺班的同学自发在灵前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告别”活动:大家献上祭礼,一齐跪拜,用不同方式表达哀思,王海棠的一曲《秦雪梅吊孝》选段,唱得如泣如诉,哀婉悲伤;郭明娥、赵军平的男女二重声《为恩师送行》的诵读,声情并茂,情真意切……
李银生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人们还经常念叨他,想念他。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年林平两县共同修建起来的两条“有形”与“无形”的“红旗渠”,将会永远流淌下去,功在当代,利及千秋……
——  The  End——

申树凤    1958年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当过农民、教师、民警,出版有散文随笔集《山羊斋笔记》《我心飞翔》,长篇纪实文学《公安大楼四十年》《红旗渠源头的故事》等。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