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二水居士:文人动狠
漾太极
程千帆口述,张伯伟整理的《劳生志略》一书载:
徐哲东(震)先生,是太炎先生的弟子…徐先生是练过武功的人…他在中央大学当讲师的时候,有一次中文系开会,请哲东先生舞剑,他答应了,舞剑的时候长袍子全身都作响。朱东润先生当时在武汉大学,刘博平先生当系主任,朱先生教文学批评史,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比较守旧,认为文学批评可以不必修。徐哲东先生应聘到武大,人还没有来…博平先生…就替徐先生开列了…传记文学研究,这是当时教育部选课的课程。徐先生…以前没有教过这个课…决定开个韩柳文研究…朱东润先生就开玩笑,写了一篇杂文,投到当时重庆的一个刊物叫作《星期评论》上发表…朱先生的杂文说,大学里面也很特殊,传记文学怎么开出韩柳文研究来了?是不是把讲《郭橐驼传》和《永州八记》变成了传记研究?徐先生看到后很生气,说:他的嘴巴很巧,我可不会讲,但是我会打。我要打他,我打的人不是我治还治不好。东润先生就很狼狈。那时教室旁边有个教员休息室,两课之间可以在里面休息。只要哲东先生在里面,东润先生就不敢进去。后来哲东先生有个比较熟的朋友,是法律系的教授,好像是叫刘经旺。他是湖南人,是个好先生,就劝徐先生。徐先生也就答应不打了…
徐震(1898-1967),字哲东,江苏武进人。从国学大师章太炎研习国学,从郝月如前辈学习太极拳。历任大学国学教授和中学校长。徐震博览群书,勤于武术史的考证和研究,特别对于穿凿附会的武术史疑难点,时有振作提升。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著名唐研究学者、书法家,于篆、隶、行、草无不精善。1916年英国伦敦西南学院肄业。着有《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字作品,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
二水的太极拳老师金仁霖先生,在太极拳史研究上师从徐哲东先生一脉,对唐豪、顾留鑫一脉的太极拳史论得失处,颇多真知灼见。而二水的古汉语老师则是朱东润先生的高足辛子牛教授,点校《唐律疏议》及历代刑法志著称。套套近乎吧,二水也算与哲东、东润两老先生有些缘分了,因而,阅读此段文字自有别样的情绪。而今事过境迁,文字所涉及的当时人皆已作古。此事虽有文人动狠的嫌疑,还不至于毁誉两位老先生的人格。静心读来,两位老先生的可爱相,反而显露无遗。
东润先生由于没有开设“文学批评”课,讥讽哲东先生在先,自然有文人尖刻的一面。哲东先生因措手不及,自有捉襟见肘的尴尬,一旦被东润先生说破,也恼羞成怒,似有动狠的嫌疑。而“我打的人不是我治还治不好”云云,至多也算是政治家惯用的“核威胁”罢了。而“只要哲东先生在里面,东润先生就不敢进去”一节,可见哲东先生的“核威胁”,还是对东润先生有作用的。古训“威武不能屈”云云,看来只是用来教育学子时才会振振有辞,落地有声。加诸己身,呵呵,还是“躲得起”的,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啊!最为迂腐的是老学究刘经旺先生,竟然自告奋勇,充当起类似于联合国官员一般的职责,自然是以“和平”为己任,充当起“两国之间”的调停斡旋来。解放后哲东先生去兰州大学教书前,与东润先生都是复旦大学教授,或许应该在一个教研室吧,不知是否还有类似的轶闻?大凡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见一笑泯恩仇”了吧。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