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大论 | 武派郝架太极拳拳谱、理论、探讨(上部)

  小编偶尔看到一篇相对比较完善的有关武派郝架太极拳的相关拳谱、理论和一些诠释,感觉你无论是练习哪派的太极拳友都可以学习借鉴一下,现在整理分两发布(内容太长了,每篇只能5万字)。内容篇幅很长,大家先收藏后慢慢研习吧!

  相关内容阅读:

  郝为真秘法太极十层功夫。悟万拳终归一理

  第834期 | 武派郝为真太极秘本,九大答疑解决你拳中困惑!

  感悟篇 |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郝为真的太极十层功夫论!

  悟 | 太极拳十三要义(摘自郝为真太极拳秘本)

  郝月如太极拳十三种身法要领

  知 | 太极大师郝月如的拳论大集合郝少如解练太极拳之法,句句太极拳精要,不要有门派之见,学拳要学理!

  我比较喜欢的郝少如太极拳讲课笔记,都是干货!每次看都有体会!

  【第655期】卞锦祺回忆郝少如老师80年讲授太极拳的心法,真东西!

  【第139期】郝少如先生图解太极拳起承开合要领【第278期】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太极大师郝少如

  视频讲座 | 郝派武禹襄太极拳秘本“太极拳十三要义”,太极习练者的宝典!

  一、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然理为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顶领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尽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其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之所为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既是走,走既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随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是为论

  二、谈太极拳八门、五步、十三势所谓太极拳的八门、五步、十三势,是表明太极拳的技击手法和步法,而不是说的是太极拳的动作姿势。八门也就是指的是太极拳四正手棚捋挤按和四隅手采洌肘靠。而五步泛指太极拳的足跐五行的五种步发,即进退顾盼定。八和五合而为十三,通称十三势。

  十三势,也就是八门、五步始终贯穿在全部太极拳各姿势动作中,有口诀:棚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功;采在十指、洌在双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中隙、实在心中,虚在当守、中在得横、滞在双重、活在单轻。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继续变化八八六十四卦,变化无穷尽。太极拳八门其中四正手,棚为坎、捋为离、挤为震、按为兌,分别居北、南、东、西方位。四隅手,采为乾、洌为坤、肘为艮、靠为巺;分别居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位置。五步,进、退、顾、盼、定即为五行,即是无行的金、木、水、火、土。其八门、八卦和五步、五行又分别分布在人体各个部位,并且各有各的窍位,每一窍就而各属人体组织脏腑经络,所以我们就可以配合八门手法和五行步法形成的各种动作,在习练行功时,便可以分别以意引气按窍位运气,就而就可起到所属脏腑得到相应的锻炼,达到防病、祛病、保健的作用,再者从技击角度而言,还可对功力倍增大大有益。

  (一)棚

  棚劲就好象生石灰,浇上水在物理和化学反应作用下,呈现出来向四面八方膨胀力,是全身向外的支撑劲,是从单田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涌发象泉眼冒出来所形成的整劲。这种劲不在力,而在意。意有了,劲就出来了。在推手时,用棚劲,初学者易犯拨、顶、拱之弊病,正确表现出来的棚劲,就好像一个充足了气的皮球,旦而受外力,就会自然而然会有一种深厚的反弹力。外力越大,就会有象海浪一样的浑圆力把他人弹了出去。就此、所以在练架子打棚势,不仅要有前手向前上方的斜棚劲,更要具备手的向下、向后、向外的暗向撑劲,以及两腿向下的蹬劲,两肘向 外的撑劲,后背的后靠劲和向下沉的裆劲,尽显示着用意不用力。其体现着离心力。

  棚为八字之首,凡是两臂前出,劲力由下向上或明劲或暗劲均而可视为棚劲,有歌曰:

  棚臂斜出月上弦,前膝微拱两掌圆。对方斤两知多少,棚臂独感似秤盘。

  敌劲出头我封采,对方凹陷我挤然。上下浑身一团气,恰如长蛇摸地旋。

  字虽为棚,实际,一出手,明为棚,暗具八门手法俱全,即棚捋挤按,采、洌、肘、靠内含,其八门手法都在里面。棚法变化万千,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说有力却无力,说有力却无力,似有而无有,似无却而有,神鬼莫测,运化尽在其中。与人接手而要保持永远抱着不抵抗的概念和思想,即不能顶,又不可丢,两臂相触,棚字当前,气下贯丹田沾粘走劲,以内动带动外动,处处尽能不离内劲,手法、身法、两肩切不可耸,要向下松沉,气万万不可上腾,肩要微微前送。含胸拔背,气就而下沉脚跟。两臂要圆撑不要随便架肘,而两臂更不能死夹,即肘部必须要向下、向外撑圆,臂窝经常保留适当空隙,以保证两臂的动作灵活,使两臂能利于自由伸缩自如为妥。棚法之概念,可以如此讲,它是我们抵御外力侵犯的第一道防线,又是发起进攻的前奏,上护胸肋面首,下护膝、裆下肢,不管他人进袭来力无论从任何方向进攻,我即可 以  “棚” 接之,即出手先著力,然后随即松开,就而再求另外变化。其势即可攻又可守,棚即是护卫,又担任着侦探任务,打手、搏击失掉了棚就等于没有防守,任人家宰割,当失去阵地,必然结果会是惨败。然而、虽有棚,却而棚势无力,仍有其形、而无其质,犯软扁凹陷之态,一着外力就被压瘪,没有活动的余地,将是有兵等于无兵也是无济于事。昔日前辈将臂平举棚出,仍可以使近二百余斤的重小伙扒在前臂上打吊吊,而臂不动丝毫,有如此的功力于人搭手,他人可奈我何?但与人搭手,臂僵硬不活,自己有许多呆滞之点也是被挨打的病态,要克服骨感,能达皮感,进而能至豪感成听劲之上承功夫,郝架谈棚劲又讲究灯草不托,又称一触即发。即我两臂棚出,尤为是前小臂任不得相碰之力,只要稍一触之,他人立刻如着电一般被一触即发的劲势击出跌 飞。打棚劲,虽歌有曰:棚在两臂,谈得即是外形,不在外而在内,决定全在腰腿,以意引气,攻守皆为如此,特要着重神注,棚劲使出时,一定要凝气敛神,专注一方。如棚时东张西望,无形中神而外散,当劲力已散,发力难以凑效。

  棚其属坎卦,为正北方,属水,分布在人体上的窍位为会阴,归属肾经。其锻炼动作姿势,两臂提起由身前从下向上运动为棚手,习架练功时以意引气,自下丹田起,随势手臂上棚,渐渐引气上行至上丹田。古人称此法为“抽坎补离”可使心肾二经气相通,即谓水火相济。

  (二)捋

  捋从现象上看,则是一种顺随的松沉劲,有捋轻采重之讲,所以捋应练出顺、随、轻、灵、沉几个字来。捋以前伸两掌向身侧和撤我们把其势叫做捋劲,有歌曰:

  手回更似鹿回头,掌高手低势自由。沾粘中土不离位,捋中带引是根由。

  捋挤配合姊妹对,捋轻采重巧妙留。有捋无挤空自捋,无捋只挤枉出头。

  顺要先练己顺,后练顺人。捋者由高向低,由前到后,由内到外。注意腕、肘、肩、颈、背、腰、胯、膝、踝,处处顺随自然,不顶、不支、不抗,从起到式成无丝毫勉强之意。仍要完全符合拳论中所说的无凸凹处、无缺陷之处。与人搭手,如开门迎客,主随客便,客欲向何处去,主往哪里让,不要难违了客人。在双脚不动的情况下,沉胯,转腰、松肩、沉肘,两手轻轻吸粘笼住对方,即不即不离,让他人舒舒服服地已入殻中 ,就而失机失势以至栽跌。

  捋劲、并非全是化劲,而是前半圈顺人一化,后半圈仍顺已发,在顺人则意在顺己。 顺己时意又要顺人。意要轻灵圆活,用捋常见病即是强扯硬拽,硬拉硬拨。打捋用势也不仅仅是向身后方化发一种单纯用法,如划立圆走圈使他人爬俯跌倒,或两手用身法在身前划平圆走圈使人朝左或右旋转着回跌,如打陀螺等都是尽显捋的妙用 。总之奥妙之处在顺、在随、在轻灵、在化人不知。化中打、捋劲的发劲用“沉”劲即在化中已形成得机得势之局面时,“意”一松沉,他人即而跌出,松沉时手仍不可离开对方,仍必须轻轻不用力,不脱离粘吸住对方势捋法的特色特点。推手过程中,常以先棚随而继捋为太极拳推手最主要行之立竿见影特别见效的手法之一。每当他人自身出现有前倾重心前移重心不稳,仍犯凸之病时,我便可一手踏按其腕关节,另一手控制其肘或粘贴对方大臂处,也可轻拿其肩,顺劲向我自身左旁或右旁进行捋 法,有称为顺手牵羊,促使他人更而严重前倾爬身嘴啃泥倒下。观其技巧走势便可知捋劲是以顺劲牵引之劲导致他人重心前失,而决定着其劲往往可以补充其它劲法之不足,相互或前或后施发,如先棚后捋,先以棚劲逗引对方出劲,就在对方神意稍有滞呆之机,就可以捋法使他人重心移位,或欲挣扎向后撤身,正中我道。可先棚后捋,也可一搭手既可采捋后随而出击。用捋在我以捋劲带引时,如用力不当,功力不足,极易反被人家靠劲承劲而入,所以用捋要防肘、靠。捋法进行一定要姿势和用力方向做到无隙可乘。先以双臂向自己身体旁侧带引,对方稍动立即转身使用腰劲,两臂接继换向由向后、向左、向里,在继续运动中就而变为稍而朝前朝外捋之,切记防他人乘势肘、靠反攻。捋劲使出,要全神贯注,眼神要直视对方。尤其就在对方背势尚见,以至倒地时,仍要注视不怠,意始终不可散,此为劲断意不断,且捋和挤常继连而使用,即称姐妹劲,无怪乎拳歌曰:有捋无挤空自捋,无捋只挤枉出头。捋可破挤,挤又可破捋,全在本人灵活运用。捋劲不要只用臂劲,必须是以腰腿劲,呵成一气整劲而出。一旦得机,在敌背我顺时,必须以意气贯穿始终,随即腿力下座,继而松胯就而转腰,借人动而使,一捋必胜。

  捋卦位占离,为正南方位,五行属火。盘功练架其动作姿势为,两手先而前伸,随后向回收合成捋法,分布在人体之窍位是祖窍,即眉心,经络脏腑归属心经,练功时,意收祖窍而回收,手自然而捋回身前,此举可调正心经所属脏腑机能。

  (三)挤

  挤法身法姿势要正,不可偏斜,前胯下沉,后腿蹬地,就此形成一种象车轮前滚的力距,就势以前臂贴靠住对方,并可以随对方动势左右移动,后手手指搭扶于自己前小臂内侧,使其也可以在前臂内圆弧圈内随而横移,当两肩、两胯、鼻尖对准对方中线时,就而蹬腿、沉肩、沉胯、沉肘,同时后手沉腕,击自己前小臂内侧,对方则应击跌出。在推手、打手时,利用趁借对方的捋劲,逆其运动方向,击其劲尾,就而形成合力,完全可能用很小的力,使他人弹跳跌出。此种打法,尽见趣味无穷。打挤劲容易犯硬、顶、偏诸类弊病,纠正方法是前臂松,后手攻,腿蹬,沉胯见其功。有歌曰:

  挤劲打出似拱桥,斜中带摸意气豪。 逢按打挤下捋化,引进落空单臂找。

  拱挤闭封敌膀臂,先沉后前势无绕。 挤又从捋紧逼进,光捋无挤成空着。

  拍自前臂为挤打,郝式太极拳以双掌进逼前推,以身前拥也为挤劲展现,按的前奏劲逼对方就范,使他人处于劣势。用挤多以前送身形将身劲传递到两臂,就而作用在他人身上,挤劲的应用,必而要学会怎样在和对方搭手时来接对方的意,和气,就在于对方搭手之机,我之挤劲常要与对方劲合成一体,借对方力为我所用,不过,不应用对抗之力,拳谱上讲 :合即出就包括着这意思,这也是以自身的内力先布贯于自身又作用于外界的一种体现,即为劲存于身的解释,是武派郝式太极拳用劲的特征,往往对方之力和我力稍一接触,即马上产生连锁反映,使对方立刻根力自起,使他人自感重心失重,全为我之内力所致。用 挤全过程动作要圆满而沉著,以自己后胯摧前胯,两腿座力下势沉气要扎实稳健,臂出有圆有方,顶悬身正,沉肩含胸,尾闾吸住,如此才能掀动对方之根基。打挤势还必须时时注意自己两肩点、两腰点、两胯点,即肩圈、腰圈、和胯圈之气的集聚。两肩一定要保持水平状态,两肩线与身体中轴常为十字垂直形态,此为挤势挤劲的身法要义,是立于不败 之根本,即在推手时我挤劲形成后,以意将气使劲贯于他人承重腿之足后延长线一尺范围中威逼对方,挤劲的发放可用长劲,短劲,长短劲。从发劲形式可用闷劲、截劲、回劲。发挤劲,姿势和动作不可过高或过低。挤的运用常在对方捋我劲出未完,将至劲尾时机用之,所以在策略上故意逗引他人使捋,以利我挤法的应用,在对方靠我的时候也是用挤的 最佳时机,可以挤破靠,太极拳的相互生克关系研究起来也特有意思。

  挤八卦位置占震,为正东方,五行属性属木,分布在人体经络窍位是背后夹脊,归属肝经,动作习练姿势成用自己一边手臂手心向里,手背朝外,用另一边之手附于前手手腕上,和手腕以下小臂内侧也未尚不可,前臂屈臂成半圆形,后手从自己怀前向前自己拍击自己前   臂,仍可徐徐推出成挤势,练功时意移夹脊,用意引气向外挤出,手自随而前挤成挤。此走势可调整肝经所属脏腑机能。

  (四)按

  两掌或单掌踏在对方某部位以劲力向前推按,其势大多以进身进步顺势用招为优,劲力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正前前按,也不排除去按打对方后心,皆为按法的运用,有歌曰:

  打按好似虎扑羊,腰腿手臂各相当。先沉后带再按出,他人定将趟地上。

  按棚捋化须注意,肘不过膝略无妨。若彼撤步来采我,进步肘靠将敌伤。

  分析按法用招,可前按、可下按、可左右按,按劲发出,不可太早,也不能过迟,早了难收其效,晚了则和反被人家挤出,其用势火候的掌握特别关键,这就要仰仗自身的听劲功夫。对方挤来,不可推挡排斥,要双手松沉,搭放在他人来臂上,或身体适当部位,犹如扒索过独木桥,珍其力,视其势,让己身,顺其劲,又好像水中按球,让其力肆意无阻 碍的发出,就势引入己力之下,我按劲的发放,可先沉尾闾、松肩坠肘、压腕、蹬腿。对方挤劲一般规律力将运在臂上或掌上,而导致身体是劲力薄弱处,这时按打对方前胸,即击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突 出效果。趁其力上顶之际,顺势前按将其击出;或松腰、松胯、顶劲,下裆,可把他人下按跪爬;或松胯、开裆、转腰、沉肩,旋膀,转腕左按,也可右按,珍势而施,便可使对方就而侧跌。功力达上承者,不妨采用拍按,能伤敌内腑,或惊其心,足可使他人失却再栾战之战斗力;更有意思的情景我力是下拍对方,可拍的对方就而腾身跳起,将他人如球拍跳跌出,看似随意一拍,对方则应手而倒,实为叹为观之也。按势即出,两臂须有开合之意,并还伴随具有向上提托、向下沉按之意,或正对正,或正对斜,出掌用势唯理一贯。郝势太极拳套路中的合手招法是一个有代表性,很典型的按招用势,如按法简直直冲,毫不加遮拦,也不讲艺术,以明力蛮快而进,很显露的进击意图,往往没在凑效以前,很容易使自己目的暴露无遗,致使对方能够轻易就将我劲力化解,我却反攻为背。运用按手打人,应欲朝前按发,却要反而先往后运走,如此就可形成一个纵向的立圆,此举既可迷惑对方,又可引背他人,就而还目的在于蓄而再发。两掌轻轻踏按在对方身体某部位,以静待动,拭目以待,一般不轻易出手,应先察对方劲力动静之变化,我一举一动,为从人所动,跟着对方变化而变化,始终跟着对方背势而追进,按法要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我之劲力忽隐忽现,使对方无从捉摸。按劲的使用可用长、短、长短、截、开、合、沉、提、托劲发力。其妙巧处全在随机、随势、随人、随化、随变中灵活运用。欲攻击对方,先求自身姿势无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发势两掌递出,自己身法万万不可乱了阵脚,,不单身法不能乱,手法更不能乱。掌出不过,或开、或合、或单掌或双掌齐出,发劲必须手足相应,身体各部都得配合协调得利,掌出前推的速度要恰妥,不可过猛,不可使蛮劲,不可全力拼出无后续之劲,不然的话,万一掌力落空,就越发收拾现场局面,即万一失着,且不能保持自己反攻机势。如此偷鸡失米的事情我们不可做。按劲要籍于腰腿,两臂向前出掌,手臂轻轻前送按出,眼神必须凝视专心,中轴且不可偏歪,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座腰松胯,收住尾闾才能尾闾后撑。发短劲击人,即掌不过心,发此种劲虽然比发长劲用力脆速,全以丹田之气摧逼出来的劲而出,  打人,并以掌根座腕发出,劲短而威,但必须神意自如,并且自身要稳如泰山,艺高人,功力深厚者用按法,手足然而密切配合致天衣无缝,无论前进、后退皆有升降之势,起步虚起引之为提得起,落步实而发之,谓放得出。是武派郝式太极拳发放口诀:抬步为敛落步为发的理论根据。神意贯注,全以腰腿加意气先擏起对方根力,就后按劲发动,则有摧枯拉朽之势,出而必胜,按可逼使他人自动倾仰跳跌。

  按在八卦位居兌位,为正西方,五行中当属金,分布在人体窍位居于两乳之间正中处的膻中穴,仍从经络上说,其仍属肺经,其练习动作姿势,要两手心向下,由上朝下按,谓之按手。具体行功锻炼,意到膻中,就而以意引气,直下向下丹田沉降,手也相应按下,以肺经之气来补肾经之气,此谓以金生水。

  十三势歌诀(一)

  棚 、棚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漂浮亦不难。

  捋、  捋劲义何解?引水灌溉田。顺他人来力,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出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他人莫承先。

  挤、  挤劲义何解?臂出如拱桥。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犹如钱投鼓,跃然声铿锵。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

  按、  按劲义何解?运用象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挡。波浪有起伏,见孔无不入。遇高则膨满,逢洼向下潜。

  采、 采劲义何解? 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用功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

  洌、 洌劲义何解? 施转若飞轮。投物于其上,仅然掷丈寻。君不见旋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坠其上,瞬间便沉沦。

  肘、 肘劲义何解? 撞点击射崩。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辩清。连环势莫挡,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

  靠、  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锥。大帅披挂甲,威风凛然雄。

  步、  进退顾盼定,下盘跐五行。生克分制化,阴阳实错综。开合势机枢,八法显机能。 上下要相随, 他人无隙攻。粘连与沾随,相互起作用。往来所争取,被动转主动。学者时体验,应用当无穷。传之为心法,得机乐融融。

  十三势歌诀(二)

  十三总式诀,必须苦练学。     有缘深造化,破格与君说。    棚臂要圆活,出手问知觉。

  敌空我使挤,敌实坠肘拨。     由外斜棚上,彼仰站不着。    捋按棚臂后,沉肩转肋腰。

  捋招随化走,诱敌进陷窝。     挤多偏摸用,下沉敌惊愕。    转动朝前打,跌远地平坡。

  按中仍带合,先下后回折。     上转再前按,丈外将敌挫。    采必用实力,过轻不奏效。

  从上先沉下,平采身旁过。     洌打平旋转,快刀斩额脖。    迫近来打我,洌手势先着。

  肘于近身使,屈臂指肋胸。     敌若按我肘,开花无处躲。    靠先找三角, 插裆眼下斜。

  腰身一起转,送敌见阎罗。     进步枪中宫,迫逼紧难容。    相近上半步, 免避他人承。

  退步先后擦,寻隙无影踪。     顾在三前使,盼在七星用。    中土不离位, 含胸把腰松。

  细体十三势,势势妙无穷。

  十三势歌诀(三)

  十三势歌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要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痴。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第变化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问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祥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问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息。

  三、打手歌            (白话注释)

  四、打手歌要言        (白话注释)

  五、精气神            (白话注释)

  六、五字诀  (一)曰心静   (二)曰身灵   (三)曰气敛   (四)曰劲整   (五)曰神聚  (白话注释)

  七、走架行功打手要言  (白话注释)

  八、(一)四字密诀  敷、盖、对、吞  (二)四字秘言  擏、引、松、放   (白话注释)

  九、武派郝架太极拳身法要领

  (一)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分清虚实

  (白话注释)

  (二)、手、眼、身、步、精、气、神

  (三)、起、承、开、合                             (四)、摺叠转换

  (五) 、舍己从人                                   (六)、沉肩坠肘

  (七)、虚灵顶劲                                   (八)、敛气聚神

  (九)、用意不用力                                 (十)、牵动四两拨千斤

  (十一)神气运行歌                                 (白话注释)

  三、打手歌;

  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力巨力来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

  白话注释

  棚捋挤按为太极拳前四种四正手手法,是太极拳技击方法基础的基础,尤为最前为首这个“棚”字,这里是一个替代字,真实写法左边是一个提手旁,右面是一个朋友的朋字,它是众势的根底,它可以变化派生任何一种手法,而每一种其它手法中决不能离掉棚法,棚捋二劲主守兼攻,挤按主攻兼守,在演练走架过程中认认真真把每一势动作按太极拳身法要领做好,做到位。全身上下,两臂、身形、两腿、心意、尽要协调配合无间,更重要的是上肢两臂和下肢两腿默契的协作即上下相随便可做到天衣无缝。没有缺陷之处,没有棱角之处,没有软扁丢抗之处,任对方是金刚猛汉,以巨力袭来,我随力而化,借彼之力,还打其人,使之对方进攻我所使用的力越大、越凶、越狠、越猛其受挫和受重创之程度就越加厉害。能够牵动就能够四两拨千斤,不能牵动就不能够四两拨千斤。牵动即运用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劲以心意、手法、腿步、腰转、身法,从人所动,与对方合节、合拍,引化对方使之其重心偏离位置,将对方引之有利我之箭靶射程内,使其来力落空无着失去目标,就此陷进我预先设计好的陷坑里不得自拔,武派郝式太极拳称为开合太极拳,又擅于半扇门的打法,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化劲为开,为拉弓蓄势,合而放箭,郝式太极拳用势讲究两臂左不往右去,右不往左来,各管半边,两臂两手通力合作一攻一守配合天衣无缝,沾粘连随不丢顶,一出手,即一手管其腕,一手管其肘,使对方一臂半边身体被控制,就等于另半边就而受制而瘫痪无援,当对方就此被较死失去还击能力,与对方劲力一合就可把对方发放而跌出。

  四、打手要言

  解曰: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痴”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返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逐,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白话注释

  这一段叙述正为武派太极拳拳谱中对十三势的评解,问十三势中什么叫做“命意源头”实则讲的是太极拳运气规则,心就是意,意就是心,也就是以意引气而行,在每势动作过程中保持心态不卑不亢,形态自然而松静,时时刻刻暗暗注意到腰间两肾位要上下左右臑动,就而使气收敛入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变转虚实呢?与人搭手,不是在接对方的力、招、劲,而是在接住对方意和气,这就灵活多了,挨在哪里我身体与对方力的相触点能够迅速变化力点,那里完全能够虚实转换灵活,即所谓内灵外活。自身中轴时刻不能歪偏,要立身中正并且能够运转自如,动作意气、形态处处圆活。无论我是在静态状态下或是处于动势当中,不管对手从任何方向,向我任何部位进攻,我则能始终保持稳定状态,此为八面支撑。九曲珠传谈仍前代一件皇宫中的圆形古玩宝物,其圆面表皮设置有九均匀而且很小直通球体里面的空洞,这些空洞个个贯通,据说曾有人试过,就在小小蚂蚁身上系以软长的细线,它即能在九个孔洞间,畅通无阻的爬进爬出来回穿行而过,其见此工艺是多么细微,在这里来表明太极拳运气之微妙可自由运达身体任何部位。发劲应先立自根,且要全身都处于气沉、神静、身松状态,松是讲全为蓄力增加自身弹力整个过程,精神集中,眼神不可外散,就为专注一方,以静静观敌手欲动之形为以静制动,在盘练架子时,却要身虽动且求一个“静”字,同样搭手动势中也要力求“静”,此即为静中触动动犹静的内容意义。太极拳有折叠之术,这是应合战略战术的需要,正合乎力学的概念,寓上而先向下,寓左而先向右,反之,唯理一贯,进退道理也是一样,步动身变力点必当之变化,便可皆由对方变化,我迎对方变化走势,兵来将敌水来土堰,见招解招,见势变势,处处以我顺人背我占先机,主动权也就掌握在我的手里。曲中求直指的是

  太极拳是圆的运动,圆即为弧线曲线,但发力是直线形式,太极拳所谈的螺旋劲劲,螺旋是借螺丝扣形状体现着杠杆力的一种特殊典例,螺旋全为一种弧线曲线运动,完全可以轻松将人重心腾空撬起,如再加直线外力其自然必跌飞而出,弧圆加切线切点就是双方接触点,所以可以看出化劲走的是弧线,发劲走的是直线,这就是太极拳曲中求直用劲原则。蓄是积又可当聚讲,太极拳的威力尽在于此,仍还可以这样解释,对方来力在弹簧限度内,相当于在按捺我自身具备的弹簧,对方劲力越大我弹簧被压的越紧则弹力越强,更象有人用力用脚使劲踹很坚固的墙,用力越大,被反回来的力就拿越强,功夫见深的人,化劲外观似乎在臂,实则为胯走腰化,动作越来越小,甚至走圈不见圈,只为两肾暗动,发力更是如此。已到神明之境。

  五、精、气、神

  解曰:身虽动,心贵静,气宜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先不后。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淵,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就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形如捕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既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骨髓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每一动唯手先著力,随即松开,犹须贯窜,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穿成。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顿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白话注释:

  “精气神”为太极拳之主导,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尽显精神抖擞,更有一往无前,战则必胜的心理状态,与人搭手,迟重呆滞,必生呆傻之像,没了意志,还何谈栾战。上头顶青天,下脚踏大地,虚灵顶劲,就而吸天地之造化,集气汇运丹田。立身中正,浩然正气,中轴始终保持在正确位置,保持自身重心稳定。满身轻力活便,练意、练气、练筋、练膜、练身,借大自然天地之其培养自身元气为我所用。气可送达充于身体人何部位,说集,一下就来,说去,去无踪影,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松肩沉肘,两臂随曲就伸,气如车轮运转自如,武派太极拳以开合作为拳势走势基础,这就是屈身开合听自由本话的原意。心实则为大脑以及全身神经中枢的司令指挥部,意念已生,指令而下,以意引气,气为旗帜,旗摆身动,神就是座以军帐的主帅,统领全军,而自己身体各部则为接收指令、信号后执行者,仍千军万马的具体行动。终而意到、气到、手到。

  太极拳套路设计思维都遵循着阴阳变化之理,主导思想仍动中求静,动则分,静则合,动为阳,静为阴,太极拳非常着重以意运气,气要存于身即内敛,神情宽舒心态轻松自然,放掉一切私心杂念。心即是意,意就是思想,其间从属关系,心意是大本营指挥部,指挥部把外界信息去伪存真就而发布执行命令,意动气行,气为旗,旗一摇摆表示行动计划正在实施。神为主帅端坐中军大帐,帅不离位,说白了其实神就是你自己。身是执行命令之千军万马,也就是以具体来实现目的。明白了其中道理,日久功进,必会功夫一一上身。当你能全身心的投入,便达如痴太极拳之境,竟能日夜行走坐卧,不自觉手舞动了起来,腿足练了起来。虽然太极拳有千变万化,万势归一就是一个“整”劲,所谓一气呵成。舍己只以字面来说是忘掉自己的意思,在这里标明要敢于把来力往自己身体中心位置撂放,对方要劲我要顺着人家的意思给劲对方,此即为太极拳奥妙处从人所为。不然如何能借力打人呢?先让对方肆意冒犯向我进攻。使对方落于空着,借力打人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只有自己在十分入静的桩态下,才容易探察对方端坐之意图,全身一动四肢百骸皆参加越动中去,一静身体各部全都处在静的状态下,在动中求静,又静中有待动之势。精神饱满,无有呆滞之象。太极拳讲究从不以蛮力强施于人,就怕人家不出手难以借力,要逗着对方先出手打自己,我却不随意改动对方动作姿势分毫,难怪对方难察觉我指劲路,让敌手自己往坑里跳,哪就要看我功夫技巧如何了,如是我们用直接明力与对方争抗,避免不了形成老牛低头局面,难于取胜。可见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故意做作用气,往往气朝上撞,气上腾而自拔其根,又气憋而滞,自然也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全是由于尚气之故。所以练习太极拳要将气以意沉入单田,即腰带以下小肚位置,以养气为妥,即可培养元气以养身,而且这种气的能量潜力是巨大无比,这正为太极拳高明之处。太极拳是一种外操柔软内含坚刚,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的拳种。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是太极拳借力打人鲜明的写照。这就要靠自己听劲功夫如何活判断力如何,对方姿势没动,我以静视动,就见对方稍有动意,拿怕是一点点微略动势,我则明察秋毫,实际对方已给自己发出信号,叫我发手。有句话叫做行家出出手就知有没有,如与制人,首先认清对手是谁,出手便知自己与对手功力和技巧的相互差距,胜券把握全在于斗智、斗勇、斗技巧、斗耐力,斗身体素质,斗功力,总之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弄清自己还要弄清他人,在接招、接势、接力过程中,实则为接意、接气,能够用意、气沾粘对方,很快就要探清楚对方起势的意图,所谓看菜下碟,要听明白对方劲力之方向、大小、长短,就而要掌握第一手资料信息。切不可忽视太极拳发放的三大要素,即机势、方位、时间。也就能用势不前不后恰如其分。精神是全身的支柱,能够精神焕发,则能够愈战愈勇。如其不然,象不战先丧其斗志。恐惧心理笼罩全身,身重、呆滞、傻愣,六神无主,必败无疑。必须要我混身上下、左右皆为太极,能在沾粘圈里寻找对方凸凹缺陷之处,丢顶扁抗棱角、软扁无依之处,既而随化随发,牵动引化将其引置于我伏击圈内,足见引进落空之妙。攻为阳,守为阴,要攻守兼备,左攻右守,右攻左手,以至可以阴阳倒置。进和退而左右着力点的转变变化。进攻主动权是以我沾粘走势逼使对方走成背势,全为自己处处身正而顺由此创造形成的。且不能凭空臆造而得力,有了借力之机,接力而后而攻之,事半功倍。太极拳技击技巧多是发劲,发劲的效果取决于发劲质量,发劲质量的保证和自己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身法有关系,心,意、身、腰、臂、手、腿、脚、步尽要密切协调配合,就而形成上下相随的一体整劲,大有摧篐拉朽之气概,则战无不胜,一往无敌。中轴不偏不倚是自身重心稳定的前提,所以必须立身中正。静如磐石就是八面支撑,身位八八六十四门,无论外力有多大,来自何方,我都能欣然不动,稳坐钓鱼台,而自己又可从任何位置得力攻击对手。能静不动如泰山,每势动作要连绵不断,势好比波涛滚滚的大江大河。迈步轻灵之极,如同小心翼翼在大深坑边走路,不经心就会一下子落入坑内,运劲就像煮茧抽丝一样纤细丝长,蓄劲象拉弓,发劲如放箭。全身无处不太极,运气可通达身体任何部位。太极拳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如绵里裹铁、绵里藏针,在我内力深厚功力下,任其金刚铁罗汉也要被摧垮。鹄为一种肉食鸟,捕捉食物时先静静等候,时机一旦成熟,一瞬间则以闪电之势捕取猎物,在这里形容太极拳临阵前的形象特征。猫逮老鼠,先在老鼠容易出没的地方静候,全身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神情贯注,观其动静,太极拳以此比喻神如捕鼠之猫。曲中求之为方圆相生,刚柔相济,弧走化劲,刚直发劲,其内仍具力学杠

  杆原理。蓄为敛、为集、为积、为存、为凝、为聚。为能在放有效时间内把功力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吞、回、缩是收,舒、展、开、出是放,收方相连相承。能够松才能够紧,松的越彻底,发劲才更见威力。此就是所为刚柔相济。柔不等于软扁,刚不等于生顶硬抗,能极柔软,最后还得具极坚刚。光柔没刚、光刚没揉即是误入歧途,全意是柔化过后还有千斤功力预备待而预发,只不过能用四两胜人决不出四两半打人,太极拳用劲原则吝惜的很,能省则省,这叫分寸。能很好的掌握太极拳的沾粘连随的用劲特点并实践可运用从心所欲,也就能达以内灵外活此境界。直就是通畅的意思,将其直接沉入丹田,以静养气,气血自会旺盛,气旺则身健。劲要蓄,到用时即见威力,日久功进,而可达条件反射之高深层次,用招不见招,出势不见势,胜人只在顷刻哼哈之间,最论势不讲对错,只认输赢。

  太极拳拳谱上说“先在心,后在身”,大意是内动带动外动,太极拳属于内家拳范畴,非常着重意和气的锻炼,它也是与外家拳讲究血气方刚得分水岭。每势动作皆以意统领始终,意起气动,气动身行。腹部不可紧张。气宜存蓄于内,神态宽心轻灵活便,万求一个“静”字。全身一动俱动,静则俱静,静中意念不停,动中力求静的下来,与人搭手,一去一回牵动对方出圈,使其重心偏位。气从丹田下行足底,再而上行以达尾闾,接继沿脊到夹脊敛入脊骨灌布全背,此为气贴脊背,当然静是先决条件。内能灵活精神,外则使外形将安排的安逸得妥。迈步轻灵稳踏如猫进步之形,运劲走势锦锦丝长,精神贯注,不可没有规律的胡乱用气、使气,让气乱窜,以至走火入魔伤气、伤身。努劲故意憋气,血脉流通受阻,以气用气必导致身体各部分僵直不活,气憋,自己劲一定被闷,也就无力可言。要领会太极拳以柔克刚得要义,能腰部左旋右转如轮,要如同车轴带动四肢运动,我们便把自己四肢不当为四肢,而视作气,所以这种概念喻为气如车轮。

  太极拳技击之巧,有以静制动之玄奥,又讲究“后发先至”,上与对方两臂相互缠绕,能柔而不扁,刚而不讲,说有而无,说无而有,以静以不变应万变,全依仗灵敏的探听对方动静,顾三前,盼七星,对方既有一丝蛛丝马迹,哪怕是微动之形,就是我发手的最佳良机,两臂无论何时都不能失却棚劲,两臂圆撑,伸臂不能前伸过直,又不能弯曲太过成扁势,出势以似屈非屈,将展未展为度,尽能保持两臂两张弓有足够的弹力为佳。在动作过程常有稍息断劲的时候,劲断仍以意连。

  搭手往往接触点先在手上,和对方搭点挨接处为接触点,太极拳其力点运用初始接手时很讲点紧面松,两臂棚力在先,两小臂,两肘、两腕、两手即有向四面八方膨胀的感觉,触之既而松肩坠肘形成极为柔而能克刚沾粘走势。势势动作能节节贯串有致,尽有圆活之意,而动作走势武派太极拳武式太极按“起承转合”后来郝式太极按“起承开合”锻炼。处处以意在先,以以支配劲行,意到劲到,各个动作环节要连接一线串成,气要有起伏,神不能外散,即半路思想跑神、开小差,私心顾虑缠身,身不由己都是练拳的不能利因素。先求自己动作没有缺陷,没有丢顶扁塌之形,凸是过,凹是扁,没有断续之处,断续就是劲断意也断,自己出劲无着落,就而使自己动作达至圆满无缺。发劲根在脚底,小腿要着力,两条腿如一条腿,劲从脚跟起,发于腿,全凭腰劲使出。就而表明发劲全为腰腿之劲。两腿必须虚实分清,抬腿即气敛身敛,前行之腿并起着全身配重作用,落步为实为发,并起着控制对方进退之路的作用,发劲意到、气到、脚到、手到方为妙。发劲效果全从掌力体现,劲贯于十指,以中指统领其它各指,十指且有发涨的感觉,其为血气已到为的象征,所以说形于手指。有指有掌才为手,缺指少掌不为手,所以发劲是由指和掌通力合作来表现的。发力必须全身整劲,最理想的是五弓齐发劲。整劲如何得来?且身动无有不动,才能制人,劲由脚、而腿、而腰节节贯串,全为一体整劲要一气呵成。武派太极拳有一个检验发劲质量的方法,即掌力拍到对方身上,一口气吐到对方身上所发出的声音与对方倒地的声音合成一声,方为发劲质量优良,如是出现杂音则说明发劲质量有瑕疵。无论前进、后退,要势势我顺人背,即我得机得势。一有自己走背不得劲的时候,身就没有主使,动作则散乱无章,身体重心偏位,如欲扭转趋势,就得走腰、走腿、走身以解当前危急,就而由背转顺,全身上下,前后、左右皆以此为道理。意有碍则不顺,内在是关键,外而次之。在太极拳运动中,上和下、前和后、左或右,这一对对即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又可形成统一的现象,如我欲向上,而先有下意,如欲朝前迈步而先右腿向有后意,以此类推,仍举一翻三。在搬动重石时,先推动一下使石挪动后便可容易将石搬起,发劲发人也是一样道理,必须逼使对方根断重心失重,此时稍加外力敌手跌无疑。要永记太极拳不离阴阳虚实,身体各部各有各的虚实,周身皆节贯串一气,切不可出现间歇不接之处。           六、五字诀

  (一)曰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势用以,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步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右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和,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

  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骨髓。呼吸通灵,周身冈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

  一身之劲,连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按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为“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

  上四者具备,总归神聚,神聚则要求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势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步,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白话注释:

  (一)

  五字之头就特别强调练拳必须“心静”,心不静如心绪杂乱,日常生活烦恼总是盘旋在心力,灌满脑海挥之不去,也就很难使之自己心态、神情趋于入静、入定状态,人之不静,听觉、视觉、心意、大脑、尤其是皮肤感觉神经中枢系统尽都将处于痳痹状态,身体各部也相应麻木不任,精神哪还谈得上专注,与人盘手,对方是一个活体,谁知人家要从哪个方向进攻,来路很难判断,所以精神必须提得起。初学者往往动作不规范,常有动作左的不到为以至错误在所难免,所以要自己给自己找问题,寻问到底错误在哪里,必要时必须请师傅指点来加以改正,仍还可以找比自己练得好有经验的朋友给以指正,都不妨为纠正缺点学习的好方法,有时自己的不对的地方自己很难觉察,仍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缘故吧,右错必纠。出手要随着地方走势屈伸自由,应柔而不丢,刚而不顶,不要强调人家毛病,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顶牛现象是两人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且不可盲目以僵硬力施加于人,起步要地方要我怎样,我以沾粘连随劲跟着服从地方的劲走,对方想吃力,我早而察觉,我也有力而力抢先一步到位,这叫闷劲,又为灯草不托,我劲覆盖、包裹、封锁在对方力之上,使之劲力难于发挥出来,还在萌芽状态就被我力闷了回去,也就是借对方之力又还到对方身上的一种取势方式,又叫打劲头,非我静才能做到。其实讲对方有力我亦力仍是我棚劲不失,我不丢劲的写照,尤为运展截劲的时候也叫打劲中,对方力大,我以棚上去的时候万不能将劲软扁,预防对方接势反击,所谓不顶就是说以棚劲与对方接势后,关键所为是意念转换的灵,瞬间要改变力的方向,或是彻底给对方劲力怎么让路,截劲是一种边化边打的走势,截得意思顾名思义是在半路上埋伏截击,先让对方出五至六成的劲出来,我便可以接力打力,也需动中有静才能办到。如打回劲,也叫打劲尾,就要引蛇出动,使其兵力倾巢而出,到达目标,却是空空如也,急着收兵,敌退我进为之打回劲,更须心静。对方不用力,我比其更柔,而我意在先,早就以意铺天盖地笼罩有效的控制着对方各方面的劲路出势,如对方稍一用力,正中我下怀,我便能借力而为。对方挨我什么地方,我就要意注意什么地方,意念全在接触点上,点紧面松,面不是指人的脸面,而泛指胸体其面。出势不顶难在必须不丢,从运化过程中讨得对方出势意图,用力方向、大小等第一手信息、资料。养成在点上,滚缠、滑点、变劲、移位从而转换力的走势习惯,先保持好自己重心的稳定,从而破坏他人对方对我中心的威胁,即为化劲,又要千方百计攻击对方中心软弱的空点,即势常所谈的吃中,此意就是象向水中按球一样,如你能完全按着太极拳身法要领去不折不扣去苦练,路子又走的对,有肯下功夫去练,悟性也好,不愁一年半载功夫即可上身,习练太极拳的关键是意在先,日就功进,具备了深层次的太极功夫,技高一筹,与人搭手,完全我可随心所欲制人,他人那能奈何得我。

  (二)

  身体不能灵活,身体各活动关节滞而手困,自如伸缩受碍,与人搭手力显背势,也就受别人牵制、控制就而受制,所以动作必须应内灵外活,步可有呆象。对方进攻我,当掌力于我身体某地方接触时,我早已意识将对方包裹。两臂搭手,上护胸肋面部,下护腹、裆、腿,中门四门防守严密,能关门还得必须掌握特意开闷得技巧,对方攻力左重我左要左边能虚化,就在同一时间内我右边去攻击对方薄弱的位置,同理,右重则右能虚化,同时左已出手。就好比婴童玩耍的布朗鼓,这一边回来,哪一边甩出。腰象车轴,气随腰而转走,车轴带以气转。即是腰劲带动两臂运动,在这里就没有了两臂这两个字,而是气象车轮一样。轴身各部动作协调一致,配合默许,要是身体某一处动作不到位,一出错,必要牵扯、影响到全势,身法得不到正常发挥,即动作散乱无章,六神无主,自然却被自己步正确的动作所捆绑,处处而不得力。欲扭转此劣势,迅速动腰,旋胯、动腿。变步以解自身被动局面,重新回到敌背我顺状态。身体各部尽在意在先统领下行动,行动规律一定随从对方走势而进行,任何盲目瞎胡下招,蛮力强加施于对方都将无功而返,能达以从人所动,才是能够使自己意图实现繁荣最理想手段,

  否则,不能知己知彼,一味强行蛮干,往往反被他人所乘,所以从人就是由己,以能用沾粘连随把敌手约制,将他人之顽力一一化解,达以知己知彼,胸有成竹,自然技高一筹,能够长期养成考自己皮肤感觉去侦听对方来力之大小,长短,去向分厘不差,前进、后退都节节有法,尽合太极拳阴阳之理,就会越练如百炼钢越练越精。

  (三)

  诸如急躁情绪、没有战斗意志、没有气势、缺乏自身涵养、全身散乱、精神六神无主使、身体各部协调性差、等等不足之处,如欲克服这些弊病,最行之有效的改正措施就势将气收敛入骨,拳谱中称其为“其贴脊背”呼吸自然,出入吐纳有法,一身的灵劲,周身尽处于太极虚无状态。收。合往体内吸气,开和放呼气而发劲,吸时躲而不躲、闪而不闪、退而不退,虽退身进、边化边进、功夫兼备,自能把对方根力连根拔起,逼使敌手重心离位。呼则自身沉得下,劲贵短、意贵长,一触即发、沾衣发力,敌必跌无疑,太极拳势势以意先行,以意统领气行,而不是以僵力努气而为。

  (四)

  太极拳用劲之巧、发劲之威与常人有别,就在一瞬间即可将全身优势调集集中,能在顷刻所凝聚的超一般常人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有时竟不可思议,可使敌手莫名其妙的象触电一样被击出丈余跌地而不伤其丝毫,此为一身之劲已练成一家,有趣的是使对方倒地还给对方提前规定好倒地姿势和倒地距离,分寸不差。发劲为全身的整劲,势势离不开虚实阴阳,劲之根源说的是蓄而后发,何为蓄劲?即为使丹田之气下行关于足底涌泉,发劲时足趾抓地,脚心虚空,脚尖和脚跟轮番着地,真好比压翘翘板一般,全在暗动,就此变换着力点。劲由脚跟升起,而发于小腿,太极拳称两条腿如一条腿就是本意,小腿是实处,腿弓全在两膝象钟摆一样前后以适当运动借助来回荡悠而实现的。没有腰劲就等于不会太极拳,拳谱中评价腰劲这样讲“用劲不在两臂而全凭腰腿之劲”,而“腰如车轴”是什么概念,除了可以自如转动外它的坚韧和承载能力也是显见的。诸势实施效果总要体现在两掌上,要明白掌、指缺一不为手。无论盘架或推手或散打,精神意志是第一位的,所以精神必须提的其来。要借力打人,火候的掌握,出手时机就在对方劲力想出而欲动环没动时,我劲出封盖在对方劲头上,发劲形象的描述皮燃火正如干柴浇上汽油,用火点燃时,立刻火起那种情景。又象泉水从泉眼里冒出流淌于溪水注流,源源不断,前进后退势势合于法度,旋圆中找力的切点为曲中求直,劲聚而发,开弓放箭威力可见,仍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才谓太极拳用劲所为。

  (五)

  能够做到心静、身灵、气敛、劲整四项,就具备了制胜的四个基本先决条件,全为能神聚而得。能够达以神聚,就能全身如同一气鼓铸。一定要练气炼神,达以一气神气合一。势势保持腾挪之气势,腾挪之以旧是身体能灵活多变,随时可以身体腾起变移转换身体位置,可以说那仍为一种身形灵活的表现。万势尽要精神专注,武派太极拳技击攻防含义全在一开一合中寻找,必须开合得法。如何叫做开?什么叫做开?开肩、开胯。不仅身开,还要做到意开,全身皆然形成向外舒展,身体各相称部位,如肩、臂、胸、膝对对有对拔之觉,为一开俱开。合则与开反之,身体相称成对部位皆成向里裹合之意,即掌与掌合、腕与腕合、肘与肘合、膝与膝合、足于足合、两边腰肾也有相合之意,动作处处做到内三合即心、意、气以及外三合即手与肘合、肘与肩合、肩与胯合全身尽体现一个整字。开也是用,合也是用,开合为武派太极拳技击特色,能够较死敌手后而发,一旦机会有了,即照准准头而去,也就能得心应手,对方的虚实,自己的虚实都要搞清楚而为知己知彼,而明阴阳之理。搭手时左边虚化时,右边成实为进攻之势为左虚右刚,反之则右化左进右虚左刚。柔而为圆走不等于扁,更不要失掉棚力,柔仅是化劲手段,要能化能发才能争取到主动权,能阴阳之换的灵,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叫虚并非使棚力一点也没有了。虽然要求步子应稳健,但不失轻灵,要持有随时腾走的机势,死站两腿定死占煞没了活动之机势也是要不得的。精神饱满专心,很关键之所就是能灵活的在胸中和腰间运化,并步只是由外形能决定。手高者,往往出手不见手,步见怎样对方就跌飞出去,外形只为形式,巧在动势隐藏于身形以内,已经提过,占煞就是死步、身滞、意呆为太极拳用势之大忌。太极拳技击奥妙即为借力使力,如何来对方之力呢?必须能够懂劲,欲能懂劲又得学会听劲,不懂劲什么时候都是太极拳的门外汉,欲登堂入室就的先进院再进门,这一步一步都是少不了得过程,更要能知己知彼,盘习架子是知己的功夫,基础打的坚实,也就刚进了院,能够听劲了,总算是到了院里有摸见了门框,得到了懂劲的知识,并在实践中而有所为,也就只能说你已经一脚踏进门槛另一脚还置于门外,能懂劲,又能运用从而阶及神明另一脚就踏进了屋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尽管到了屋里,屋里的学问还大着呢,真是犹如浩瀚大海,当无不尽。你的修养能到哪里你的拳艺就能练到何境界,你即是如此,还是离登峰造极还距着很大很大路程呢,何况天外有天,楼外有搂。闲篇谈的多了,书归正传,拳谱上讲“气由脊发”,郝式太极拳有重点强调了这一点,实则为发劲动作的一个运气过程,时机有了,欲发人,先敛气下沉,松肩坠肘过程是必须的,两肩不可抬耸,抬耸则气散,两肩微合,同时稍有后放或前送之意,且有一种裹合劲在其中,此意又表示以两肩之气敛收于脊骨,气路为下行就而贯注在两腰,两腰也要有裹合之意,此为武派郝式太极拳发放典型的运气之法,接下则是其的走势轮回,气仍由上而下行后,此时身体各部也就处于合的状态中,然而翻上由腰气沿脊上行,就是所说的“气贴脊背”,气至夹脊一分为二,左右两分的两支气分别达至两肩肩井穴再而分布于两臂,走阳线从手背气贯指尖。气之上行过程谓之开,身体各部随运气皆有外展之意,合为敛,而是收,开为展,是为放。熟悉尽知开合之理,日久功进,一日复一日进步,功夫日进月垒,以后必达之从心所欲,便能百战不殆。

  七、行功走架打手要诀;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语甚概括,初学未由领悟,余加数语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从人,庶日进有功矣。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缺陷。欲要周身无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下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有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方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

  打手是知人工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自己,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按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白话注释:

  这一段仍是太极拳走势的总结,拳谱上谈“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进空 ,不能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无疑千真万确,只不过言语概括深奥,对于初学者听起来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理解上也容易出现偏差,这里特此稍加数语,加以解析,望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其中微妙,有几分努力,就会有几分手获,日久必然功进,有多多收益。

  挖渠引水灌溉田地,引流入海,太极拳“引”之意,引他人之劲全按我意走势,以他人劲为我所用,如欲起到引的效果,要敢于引对方之力往自己身上搁放,我进身到位了,也就把敌手引放在很深的泥坑旁。稍加一推力,他人掉坑那是必然的了。能引进落空,顺理成章也就能四两拨千斤也就好理解了,反之,由于初学着即因功力不足,技巧欠缺,也有恐惧心作祟,紧恐怕对方打着自己,紧挡慢当还是难护门户,哪里还敢故意放马过来,此不是自找挨打吗,所以只顾着封挡招架欲不使进来反被他人所承,孰不知太极拳引进落空之妙,力小胜力大指为,所以说不能引进落空就不能四两拨千斤。知己知彼是能够正确衡量自己与对方功力上以及技巧的差距,舍己仍艺高人心细胆大所为,敢于进身,太极拳俗语里有一句有趣话“打人如亲嘴”舍不的自己怎么进身?所谓从人就是初始自己一定要随着人家的意愿行事,永远不抱有一丝抵抗的概念,给对方吃尽甜头。将对方出势意图,和力之方向、大小,长短靠着我皮肤敏感与对方接触点沾粘圆走过程中探测、判断、权衡的明明白白,而决定我下一步我指对应策略则为知彼过程。欲掌握主动拳在自己手力,太极拳用劲原则从不蛮横以拙力施人,在让对方肆意使力,我仅是以巧妙的沾粘阴阳太极劲,不逃不脱,不即不离让敌手自己情愿不情愿犯身法上的错误,如扭麻花,前俯、后仰、左右歪斜自己把自己锁绑等重心偏倚形成背势,人家顺我就肯定不得劲,我顺了敌手显然就处于背的背景,这是一个用势的规律。处处我要得机得势,这是和我平常练就得周身一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能保持自身处处没有凸凹之处,没有双重,呆滞、顶抗、棱角的地方,又不可出现丢扁、软塌、之形。身如圆球,力挨在哪里哪里能够灵活柔化,即以柔克刚。周身阿是太极无缺陷。要想达此境界,主要还得做到神气鼓荡,精神百倍,半点松懈麻痹思想都万万要不得,精神提得起,斗志昂扬 ,精神集中仍身体无散漫懒惰的样子,神气要收敛如骨,这就要动作必须合乎太极拳身法要领,两臂出势前股棚力不减,似顶非顶,似有而无,似无而有,由肘到腕到指节节有力,能叫对方感觉我越没用力其越是觉得吃消不了,而对方力打在我身上却如打在棉花团上即有失空之感。内劲走势分析,只有两肩松开才有利于气的下沉。千锤百炼要练就武派太极拳所提倡的两种走势的形式,即前拥劲和对拔劲,它充实在一招一势发劲过程中,仍如山崩墙塌,摧枯拉朽之势。这两种劲势要一一重复再演练中体验,顶上提,气沉下行贯于足下,即形成上下对拔之势,掌与肩和身都要具备对拔的势态。发劲劲起于脚跟,当力受到阻碍情况时,和稍右感觉不得力时,即立即变换腿的位置,自然力点随之发生变位,立竿见影我之步得力出就此得以改观,不要挺胸,胸要虚含,即有利化解对方攻势,有能促使拔背以及气贴脊背。肩不活,两臂力则僵,运转受到影响,运转不能灵活自如,动作质量也就成问题,势势往往先从活肩为前提为运动的开始,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洞察对方要动作的可靠信息,也就是一个可以判断其要开始动作的指标,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有观察参考价值的依据。命意源头在腰隙,足见太极拳对腰劲的重视程度,没有要劲就等于不回太极拳,而要左右着各个动势。于人搭手从外观外表表面上瞧似乎只是两臂在于对方缠绕较量,实则两腿的动作要求一点也不压于两臂动作的重要性,原来有句老话叫做“教拳不教腿,教会腿,打师傅”必须上下相随才能保证动作的质量,仍上下相随人难进。内力的表现摸不着,看不到,只能凭意识感觉以意引气运行人布达全身。所以劲由内意调整倒所需指部位,敛为收、为合;展为放是开。静则全身无处不静,呈万念俱静之状态。静是合,合时又要随而就能开的意念,动则分,分即是开,开时还得保持随时合的意境,开而合,合而开,循环复始,动则全身无有步动,稍有力相挨,快得已不在经过脑子想,全为意识反咉,即条件反射,迅速旋转自如,自能处处得力,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平日习练盘架,架势或上盘、或中盘、或下盘都是培根、积加功底、打基础的训练,功力日增自身就能觉察的到,此为知己的功夫,没一个动作都遵循身法要领去一丝不苟来要求,稍有不对之处速而改之,所以动作必须缓慢为好,在慢中边做动作边找自身动作毛病,而快了走马观花动作走不真,枉费工夫。到了功夫不妨可快打,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速快动作细节一点不能少。

  打手是检验自己各式动作质量的试金石,遇力不能运化便证明自己走势某地方有问题,找出毛病自而改之。其过程也是练习探寻对方劲力变化的一种太极拳特有的锻炼手段,两臂棚出似秤盘,就能准确、迅速的出对方斤两,即力之大小、动向、长短,为我提供好第一手信息,对方一举一动尽在一静一动中我既能明察秋毫,此就叫知己知彼。如欲立于不败之地,安排好自己稳定动作姿态是得机得势的先决条件,任其敌手先而放肆进手,最理想的打法是先不动对手打过来的动作姿势半分,随势借机而进取他人,所以对方根本难料我意,找好照准按住对方焦点,使之对方虽也刚觉风吹草动,悔之晚矣,此时他人已处在无奈根力被撬起悬空状态,稍加外力对方必跌出。当觉察自己动作有不的力的地方,说明自己动作有双重未化、身体呆滞之处,也就必然而见背势,就要找出自己不适的原有,从阴阳开合中寻觅,你能够做到“知己知彼”你就可成百战百胜的将军。

  八、四字秘诀 :敷、盖、对、吞   四字散放口诀 :擏 、引、松、放

  (一)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彼不得动也。

  (二)盖者,以气盖彼来力也。

  (三)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四)吞者,以气全吞入而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色、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步不能全知。是以气言,能直养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一)擏、擏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

  (二)引、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三)松、松开我劲勿使曲,中有“静”字。

  (四)放、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白话注释:

  敷、盖、对、吞

  (一)

  敷的意思是指调集足够的气量,以意气轻轻贴抚在对方劲力之上,使我散布成气网笼罩和包裹对方各方向欲出的劲路,即有太极拳的沾粘劲在里面,但又与沾粘劲还有不同,沾粘劲要跟随对方走势不即不离追、退变化,而敷则是我劲仍要覆于对方劲力的上面,就此让对方之力永远不得不在下托着我之劲力,其目的还在于比封对方的各出势劲路,就此完全控制使其没有丝毫活动余地,就而足见这是一种武派太极拳制拿手段。

  (二)

  盖的意思是指大有铺天盖地之势,敷轻盖重,全然体现着大无畏的气势,以气从天而降盖覆对方来处,正所谓仰之则弥高之景象。

  (三)

  对的意思虽仅为一个单一的“对”字,其意义深含,面对面为对,针对对方出势我如何迎对是对,有气对、势对、招对等等对势,迎合于对手形成战略位置的需要,即形成我于对手所居形式以及我当时身形的姿势,如正对正,正对斜、斜对斜、斜对正,劲力的变化即斜破直、直破斜也为针对性的取势用招。一句话概括的讲就是以一身的整劲,以气对准对方来势,按其身体适当部位击之。

  (四)

  吞的意思在太极拳里而解释为吸、为敛。把东西吃到肚里叫“吞”有狼吞虎咽一词。对方来力打我,我即在对方劲力在似挨非挨时,我一吞法使之对方力而伸直落空无着落,当其劲目标尽失,因其劲已展尽,进势已无希望,无奈欲退无奈又被我吞劲制住,于退也是困难重重,就在对方此时犹豫犯傻,精神愣呆之际,正好是我借力打力的良机。吞和吐常常相连运用,出没无常,鬼神莫测,一吐复吞,似吞似吐,亦吞亦吐,退步成吞,进步而吐,进步而吞,退步而吐真是变化万端。吞能将对方之力吞没而攻之。

  (一)

  擏原意仍向上托起之意,在太极拳技击手法体用走势中泛指,欲将物掷出,必得把其物拿起。利用他人之力还制他人本身,是太极拳技击手段的擅长,一我太极拳得力受法逼使敌手两脚重心失控站立不稳,就而对方常处于身体腾空状态,即所谓我空中占优,太极拳用势之巧制妙难以以一文字表达,全是一个灵字所概括,没有身法“灵”的机势欲擏起对方,借力打力势万万做不到的。

  (二)

  引字其意讲“引进落空”。对方出势对我不利,我用太极拳沾粘用势使对方劲力脱离他人原意轨道,而按着我之意图步如我预先设计曾以安排好我之埋伏攻击圈内 ,其中还抱括着引蛇出洞和设诱饵逗引鱼来上钩,改变他人原来劲路路线,使其脱离原意轨道向着有利我的方向发展,进是我身更加贴近对手,无怪乎太极拳把围贴近身动作形容为打人如亲嘴,我是进到敌手跟前了,也就等于把对方放置到空地,根力以被我掀起腾起空中,我稍加以力他人必被我掌力一下击出。引劲不仅仅只是化,化劲后发劲才是主流,一边化劲就而还要虚劲,开弓为了放箭,将对方引到身前后,接下即为拉弓,拉弓即为蓄势,虚势就得敛身,以后就可以放箭了。

  (三)

  松可不是软扁无力即失去棚力,棚力圆满就够难做到的了,欲做到能松得下来又不能处于背势就更加困难了,松的越加彻底,发劲就越得力有劲,软的一下子叫人家按住不得变化哪不叫松,哪叫扁。处处不能使自己没了变化余地,化劲超过极限,或凸或凹自己就反会成背势,这一点一定要牢记,有一个约束标志以供参考,即手掌不离自己身体中心线。松和静的关系,只有能松的下来。也才能真正的静得下来。

  九、武派郝式太极拳身法要领

  (一)、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分清虚实

  (二)、手、眼、身、步、精、气、神

  (三)、起、承、开、合                             (四)、摺叠转换

  (五) 、舍己从人                                   (六)、沉肩坠肘

  (七)、虚灵顶劲                                  (八)、敛气聚神

  (九)、用意不用力                                 (十)、牵动四两拨千斤

  (十一)神气运行歌

  (白话注释):

  (一)、身法要领

  1、涵胸、心以上为胸,不可故意硬挺,应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胸部切要含蓄,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气。

  2、拔背、背后两肩中间处似有朝上鼓起之意,应保持灵活,不可低头、仰头、、头部脖颈东倒西歪之不良状态。

  3、裹裆、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内家拳称其为磨膝,以势护裆。足与足合、膝与膝合、胯与胯合,皆有内向之意,太极拳有两条腿如一条腿之说,并且必须分清虚实。

  4、护肫、不要读成护臀,意义则完全不同,其意表示两肋微敛,肋下而有前合之势,内中尽感松快。

  5、提顶、下颏微收,目光前视,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即意有顶天立地之形象,意气上顶于头顶百会泥丸宫,以上顶劲提携全身。

  6、吊裆、两腹用力,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朝天之势,自然裆而如吊在半空,为之吊裆。

  7、松肩、以意将两肩松开,武术中以开肩称之,就是通过送肩可使肩带动肘臂运转自如,两肩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

  8、沉肘、以意运气引于两肘,手腕要灵活,肘尖常有下垂之意。

  9、腾挪、有动之意而未动,身形右预动之势,保持可以随时跃身腾空跳起,随有错步、移位,前进、后退动作的起始,脚底虚脚与胸有相吸相分知意,时刻注意避免自身偏沉状态出现,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贯于实腹,支持全身有上提之意。

  10、闪战、身、手、腰、腿相随相顺,动作一气呵成向外发出,劲如放箭,迅若雷霆,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11、尾闾中正、两腹着力,臀部前收,臀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即托起小腹,自然保持着尾闾中正位置。

  12、气沉丹田、、能够做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护肫、松肩,吊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气至于上浮上腾。

  13、分清虚实、两腿务必虚实分清,一般常为单重单轻,虚非完全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如虚实不分,便成双重之病。

  (二)手、眼、身、步、精气身走势总体要求

  手、有指无掌不为手,有掌五指也不称手。发手质量最终还是由手体现。手法且要气势腾挪,势势究竟还是以手在和他人搭手,手是臂部的未稍,动作都是一手和肘以及肩配合来完成,所以手时时刻刻保持预动之势,并没有丢没散乱之意。两肩能松是保证手部能够灵活的关键,诸如抬肩、架肘的错误动作皆势必一下到手,手绝对体现着太极拳刚柔相济的用力原则。手势本无定向,不管抬起,还是垂下、伸出或是曲回,总要两臂两手一攻一守,或合攻或合守,总应有相应之意,何时意动、手即动,何时意到、何时手到。

  眼、神聚于眼,眼是心之苗,精神暗淡,眼即无神。意仍心中生,我欲向何处,则眼神则直射何处,周身就可只对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总之势势总须从神聚而来。

  身、身法先求尾闾中正,怎样才能做到尾闾中正,自身中正不偏,而脊骨尾椎根向前提收,能做到护肫,肫不护即鹫尾无力,就而一身便失去主宰,尾闾为全身之舵,左右着身体转向的变换,后背又是自己身体稳定性的象征。我意想向何处转身,则脊骨根便直对何处,转动变化又体现在腰的两眼上,左转则左要眼微往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右转则右腰眼先往上抽,左腰眼托起右腰眼。这样的目的而在于使尾闾自然置于中正位置。全身动作协调一致,结合起来讲,势右千变万化,万势归一尽归一个“整”字。一处不合身法要领,就而影响到全身就呆滞不活便、所以身法不能有半点差错,才能永处不败之地,随势总有千变万化,总难离开身法要领。

  步、步法要求处处上下相随,要意到、气到、脚到手到。脚跐五行步,势势步步要分清虚实,虚非全然无力,实也不能全部站的死煞,尽有腾挪趋势,走势也必须精神贯注。腾腾挪即为虚,虚中右实。精神谓之实,实中有虚。迈步轻灵程度如比在深水坑边行走小心翼翼之形态,又有如猫行那种轻灵之极。

  精气神、非以意运气,才能做到精神贯注,只有以意运气才能精,精而越精,也就可以达至神而更神,也就达至更灵,能领悟这些道理,我们的追求目标达此神明之境已离不远。

  (三)起承开合

  在武派太极拳最初先以起承转合相称,而发展到郝式太极拳已改以起承开合为称,就而则更贴切实际,而大义基本相同。太极拳每一式即以几个分解动作环节组合,也就无形之中自然有了象音乐一般的节奏、节拍,也可以以小段理解吧,而后组成丰富的乐章,太极拳也是如此,武派郝式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其为了锻炼方便记忆将每式绝大多数一招一式分成四步完成一式,其中也有比四步而多或少的式子。在锻炼发劲时也不妨按其四个步骤来演练。

  起、万事都要有起终,起即表示着动作的开始,要合乎太极拳的手法要领,一动全身无有不动。

  承、承从字面是讲即为承上启下之意,在这里是表示接连的意思,为保证分解动作之间的连贯无间。

  开、武派郝式太极拳之所以称之为“开合”太极拳,开而为分、为展开、为舒放,即可作以克制敌手的手段仍可发放发劲。

  合、合本为收,收又讲敛,敛即是蓄。势势动作都不能呆板,有开而寓合,有合而在开,势势处处开合有致,并处处走势做到恰如其分,也就能顺而不背,得机得势。

  (四)摺叠转换

  太极拳有摺叠之术,又有转换之法,折叠是说事物往往有对持相反而又可统一的一些现象,如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在太极拳动作中都可以得到反映。我们就要很好的熟练和掌握这些必要的技击技术技巧,与中国毛笔字书法中笔画书写很是相仿,如意向上,即寓想下意;意欲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为如此即为折叠之术。而在转换之时,要步随身换,迎合太极拳手法中“命意源头在腰隙”,两腰之腰肾在进行做画圈运动。跟着以后功夫越深,其圈运动幅度就越小,甚至以达到更高之层次越运圈不见圈,常成两肾暗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出势不见势,尽在于此。左转左腰眼微向上提,右腰眼托其左腰眼,向右换唯理基本相同,只是动作方向与其对称相反而矣。

  郝式太极拳动作特点“进退须有转换,往返须有摺叠”

  1、动实脚,习练太极拳建议在平展土地上比较理想,因为在土地上习练容易接受地气,对身体和提高功力都有益,练武派太极拳太费鞋了,不长时间就要穿坏几双鞋。其它太极拳大多都是动轻脚,而郝式太极拳打完架子后常常在地上留下因脚的扭转形成点点梅花坑。

  2、掌上的五行,一般指尖为火,十指连心,掌根为水,小指为金,拇指为木,掌心为土,向下的踏劲可用指尖,向上的托劲可用掌根,大凡采劲着重点在拇指侧,而洌劲常以小指侧为着意点,前上发劲要劳宫穴外吐。郝式太极拳不但掌上分着五行,就是五指也分着五行,而且跟着动作变化的不同相应改变着其五行位置,它们的属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假若以大拇指作为掌的动作中心,那么的相应位置即心土、肝火、脾水、肺木、肾金,若以中指统领其它各指动作就而形成中指为土为心,食指为肝火,无名指为脾水,大拇指为肺木,小指为肾金。掌势按生理角度掌背为阳,而掌面为阴,如果要从技击角度来说掌心为阳,手背为阴,所以当提到阳掌就势指的掌面,而提到阴掌即为掌背。武派太极拳动作身法要求动作迎面紧凑,相对而言其动势小,然而郝式太极拳动作幅度也就更加紧凑,所以转腕动作在郝式太极拳动作无形中更是微妙灵巧,除一两式动作大一点,绝大多数动作是始终掌心朝外,郝式太极拳起势着重点在小指侧以下寸关节处。

  3、郝式太极拳初起为侧身,终势为正身,这也是此套路的一个特点

  (五)舍己从人

  舍己只能认为是舍身而去,与舍身炸碉堡所不同的是把碉堡炸的粉碎后还得保证自己身体无恙毫发无损。其词义顾名思义是讲不要主观意识光想去打别人,力欲打人,却事与愿违却难打得了人,舍己就是等于说要把自己当做钓鱼的诱饵先而给以对方看着便宜而不便宜的东西好引其入瓮。先不加任何阻挡让对方肆意出手,故意给对方进路让以通畅大道,难也就难在这里,空位让的越彻底对方以后将栽的越厉害,初始好像对方叫我怎样我即怎样,先叫对方如愿以偿好像是吃了一些甜头,却不知苦头就在后面降之。这叫别看他人闹的欢,就怕跟他拉清单,其为舍己从人。其中玄妙即对方挨我何处我何处能够灵活,挨手能灵活,挨肘肘能灵活,挨胸胸能灵活,周身处处皆为如此。又意且能转换的灵,挨手意在肘,挨肘意在肩,挨肩意在胸,挨胸以再腰,挨腰意在腿,以此类推,又能以腕化,不以肘化;能以肘化不用肩化;能以肩化不用胸化;能以胸化,不用腰化;能以腰化,不走腿化,也依次类推。有时且要以组合的形式进行化解。总而必须在沾粘连随、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即能引进落空借力发劲。

  (六)沉肩坠肘

  沉肩是身体两边两个肩都得松开,武术中叫做开肩,俗称你能肩开一分胯开一寸你就能成为半个武术把式,实际即是讲太极拳对剑的手法要求是肩要不紧张、不耸起,所以也称其为垂肩的。

  坠肘是两肘关节放松,而有意两肘向下沉坠的意念,故此也有叫其为沉肘的,它们都是一码事。初练太极拳者最容易犯由于耸肩而导致抬肘、架肘、杨肘之病态。从武术理论上谈动作如是耸肩,极宜使气上腾,就会难以使气下沉到丹田,宜成身体重心保持不住稳定性。架肘势必影响到肩向上耸起,肩耸、肘架往往会很容易被他人所制,而成背势,再者若从以意行气脚度而言,太极拳走气原则要求气遍全身,无微不致,即在耸肩,抬肘情况下,就而阻碍气在全身运行通畅,所以练拳耸肩,架肘前为一大忌。要是有遇自己练拳时出现耸肩、肘杨情景时,可以马上以意引气经肩井、曲池直下涌泉,肩部骨节即可松开,肩自然就会下垂,而肘迎势随能下坠。

  (七)虚灵顶劲

  虚灵是指人体在真正入静的状态下,大脑达以清静无物,无极状态下,身心极为舒畅灵敏,就此便于气血运行,呼吸自然,使之身体各部都能伸缩自如。顶劲就是头朝上顶,尾闾自而中正,不使身体前俯后仰、左右歪斜,也就保持了中轴不偏不倚,立顶青天,任何力量也不动摇。

  (八)敛气聚神

  神宜内敛,气要外聚。内敛是指在练功过程中,思想和眼内视力均要往回收敛,以意静守丹田位置,不使意散和视力外射,那么胡思乱想,精神开小差,东张西望,显然气就而难聚,肢体也不受调动随心所欲如意发动起来。可以断定意散则气散不能归聚,神聚则气而鼓铸,能做到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条条合规合于法度,即已说明你已能做到神聚,也就是神敛。

  气要外聚其意是说要聚敛大自然之真气和我自身先天元气为我所用,在练功时从丹田由外向内收敛而聚,使之聚而不散,并以意贯通全身,将气敛入骨髓,从而发动我肢体运动,总而言之,神敛、气聚二者相互关联,能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练好太极拳。

  (九)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运动提倡用意不用力,就是要求在真正入静的情况下,完全是以意发动肢体运动,思想万念俱空,全身心投入到太极拳动作过程中去,思想越静,动作就越易达到轻缓不用力而有超常力的机势。

  (十)牵动四两拨千斤

  这里所指千斤是形容外来之力、切莫丢弃牵动二字、只去找四两拨千斤,我们不取鸡蛋碰石头那种傻事,四两拨千斤也只是形容以小力胜大力,借力使力。武派郝式太极拳将其现象解释为四两是指技巧和气功业就是气功,仍表示以我所练的气,也表现着轻的意思,练气到家,气功便可以以很少量的气,完全可以抗拒千斤之力,再加之太极拳还讲究以巧胜人,决非以力欺人,尽管对方以巨力千斤打过来,我一以气而接,对方随倾力而出,但打将过来目标尽失,力而落空。内功即以丹田呼吸所练就的先天元气,练到用时用意发动,以气鼓动丹田,其气自来,所谓超常人之力皆由此而来,其其气发挥的能量时相当惊人的,无坚不摧,并且对自己身体健康增加体力体质大有帮助。

  (十一)神气运行五字歌

  总其太极拳运动规律为方便记忆,特意遍汇如下顺口溜歌谣很值得太极拳爱好者一观,以供大家探讨、参考。

  气如长江水,滔滔向东流。下起涌泉穴,路经脊背过。上到泥丸宫,回到印堂阙。心意将气领,从不稍离别。

  假若右拳举,意气到臂腋。随劲意气到,觉之在肘窝。顺势一反掌,气到内关穴。右掌前按出,掌心微吐越。

  气经掌阴面,直贯五指尖。单双皆如同,手势无二般。只能举一例,举一能翻三。找此练下去,周身一线穿。

  一动无不动,一静俱寂然。一快无不快,一慢皆迟缓。呼合放发出,吸开归丹田。行如九曲珠,全身运周全。

  切忌行太速,力有跳指尖。未经步步点,未经各各关。定要按步走,内外皆天然。心意力调合,久练自过关。

  一年复一年,金刚铁罗汉。意气为君主,骨肉是臣民。腰腿为主帅,先锋是手掌。眼神和皮肤,皆为是侦探。

  得到信息在,君令臣行使。将令君而使,侦察报军将。军将令臣军,主从两相依。上下要相随,沾粘随而连。

  柔而能克刚,刚柔而相济。方圆即相生,浑身如一气。虚中随机变,妙在圆中求。八门为手法,五步十三势。

  挤时可捋化,迫近出洌手。采按互变化,攻守有来由。周身求一整,混身太极球。处处有引进,满身都是手。

  攻守不明分,虚实无凭证。适似中元月,光霞照中华。练到虚无处,无功亦无守。太极真巧妙,万古今世留。

(0)

相关推荐

  • 学习太极十八字诀感悟

    学习太极十八字诀感悟 十八字诀 1 棚在两臂 捋在掌中 2 挤在手背 按在腰攻 3 采在十指 挒在两肱 4 肘在屈使 靠在肩胸 5 进在云手 退在转肱 6 顾在三前 盼在七星 7 定在有隙 中在得横 ...

  • 长篇大论 | 武派郝架太极拳拳谱、理论、探讨(下部)注意收藏!

    上篇回顾:长篇大论 | 武派郝架太极拳拳谱.理论.探讨(上部) 相关内容阅读: 郝为真秘法太极十层功夫.悟万拳终归一理 第834期 | 武派郝为真太极秘本,九大答疑解决你拳中困惑! 感悟篇 | &qu ...

  • 【太极拳理论】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

    第一势 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

  • 武派太极拳“三法”精论

    导读:能提顶,自然有"三阳之象":能含胸自然能"虚心实腹":能护肫,自然能"气注腰间(丹田)". 武派太极拳"三法"精论 ...

  • 【理论】陈派小架招式歌

     陈派小架招式歌  王晋让(1906-1996)于1996年嘱其门生:  「打拳要打在丹田上,刚开始打的时候, 牠会不听话,打久了以后,牠就听话了.」 「要打在丹田上,不要打在手.脚上,懂不懂?」 「 ...

  •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11斜行 12搂膝 13拗步14掩手肱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 ...

  • 武派太极拳名家吴文翰先生谈太极拳的意念问题

    吴文翰 武术人 1周前 1.练习太极拳如何用意? <十三势行功歌诀>讲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里要求练习太极拳要用意.那么怎么用意呢?根据我的经验,在 ...

  • [转载]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_白猿五行通背拳_新浪博客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2013-07-10 19:29:45) 转载▼标签: 转载分类: [太极拳学]原文地址: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作者:地雷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第一势 金刚捣碓势名 ...

  • 武派太极拳“老三本”之谜

    武术人 4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012年<中华武术>第七期,刊发拙文<漫谈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其中对"老三本"的介绍,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与兴趣.他们或首次 ...

  • 武派太极拳名家吴文翰先生在活动中表演的太极拳

    [名家简介]吴文翰先生,字润章,晚号澧阳老人,生于1928年,2019年7月仙逝. 先生幼小时随父母在邢台县生活.读书,"七七事变"前在邢台南关东阁外读初小. "七七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