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 道德经 45-46章 清净与知足

45章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讨论点:

先要明确”若“的含义,孩子说是”比如“,我理解是”好像“,其实感觉都不是很达意。

我们先将”大成若缺-大辩若訥”的语言风格,跟之前章节进行了对比,孩子找出来是42章,这种对比与关联,也是一种温习的方式。

1)大成若缺:

孩子联想两点:

樱桃说到希腊的神与人的相似性,她提到希腊的人充满了人的特征,七情六欲,这就是一种缺,但反而与人更为接近。

她曾经看过希腊神话故事,最近在看《犹太人3000年》这本书,里面也会涉及到一些圣经故事对与神的设计,再次说明,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形成现在的我们。

双双大概吸收了前面几章道德经的内容,她理解一个人不要永远追求尽善尽美,那样会很累,有时候也需要放松,不要对自己要求那么高,虽然很朴实,但背后其实也是张弛有度的生活态度。

我的总结是:大成若缺,借由这句话,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接受不完美的存在,以及不完美就是一种随时可提升的空间感。

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冲”通“盅”,是一种容器,这里在讲人的开放性很重要。

我提出问题,人应该是做实心人?还是空心人?

双双开始回答说要做实心人,因为人需要内心充满智慧。

但我的重点在于让她们理解人的空性,所以借用了六祖坛经里的两首偈语。

神秀写“身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还是个实心人,有实相。

在看六组惠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惠能是空心人。

这个不容易理解,但很多根本的道理,都要靠机缘,不断地参悟。

3)大直若屈:

樱桃说感觉还是在讲“进道若退”,这个联系很好。

“直”跟“屈”,这里延伸人的生命经验,大概都是一种周期性的,螺旋式的,没有完全的直道,直道并不好看,风景很单一,人生也是如此。是挫折让人和人不一样.

4)大巧若拙:

这里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人怎么这么笨?明明知道这样对自己不利,明明这样可能自己命都没有,怎么还去做,是不是傻?苏东坡知道自己给皇帝上书反对变法,一定会被贬外放,他还是会写,颜真卿知道自己被派去劝降,就一定会死,他为什么还会去?

大人物的”拙“,可能是我们这些平凡巧人理解不了,或者做不到的一种境界。

”拙从秀出“,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我很接受这个观点,”拙“是对于勤勉,虚心学习的一种尊重,没有规则,就不会有创新,拙其实是一种选择,一种可以自由选择之后的从心之选,看起来反而很简单质朴,但不容易实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轻视很多艺术家晚年的艺术风格很像孩子,这种拙是有深厚积累的拙。

博物馆的青铜器,我觉得可以作为”拙“的风格代表,厚重,朴实,泛着漫长岁月幽幽的光,但它依然透着一种美,古拙,深幽。

5)大辩若訥:

”訥“不善言辞:《论语》里,巧言令色,鲜矣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重言,不轻诺,这是诚实的品质。

听其言,观其行,也可从这里延伸。

6)清静为天下正:

”清“是清,清明,世界很清明,静是和平,也是静生慧的定力,没有战争,暴力,纷争,国家有国家的清静,个人有个人的清静。

一个国家有安全感,这个国家里的每个个体才有安全感、才能心无旁骛地发展自己,人人都发展出来最好的自己,就是有为社会.

顺便分享一下对于目前教育变局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跟时代有深刻的关系”,这句话最近会时不时浮现在脑海里,这一波接一波的教育改革,大家发现了吗?我们终于发现,原来日常所依仗的教育主力,都是不可靠的.

我们的孩子究竟为谁培养?为谁存在?谁在主导她的人生?这些问题细思极恐.

你有没有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自己不变的对于教育这件事情的理解,有没有做一点无论别人怎样自己都会做的事情?

如何拥抱这场变局?按照老子的思想,事物都有两面性,我想好的一面就在于,我们将不得不回到重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帮助她真正成为自己,哪怕只是一个平凡的自己,也努力做一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自己.

完整音频:

46章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却”是动词,不是转折连词,让马从战场上退回来,服务于农耕,这就是“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本章讨论两个要点:

1、老子对于战争的看法,他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

这里顺便带孩子读了30章和31章,将老子对战争的看法系统梳理一下。有兴趣的朋友翻看全面的阅读笔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2、战争的根源,来自人的贪欲。

先拓展一下:人如何认识自己,进而提升自我?

孟子的人有四心: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

大乘佛学四无量:慈(过度就是滥情,不够就是嫉妒)、悲(过度就是过于伤怀、过于留恋)。喜(太过就个人好恶明显,容易耽溺于某事)舍(放不下,或者过于放下,以至于对任何人与物都极其冷淡)

无论儒家、道家、佛家,都从认识自己开始,以塑造自己为根本目标,成己达人、行道利世为无上境界。

孩子提到一个问题,她说佛家反对杀生,觉得动物有生命,但她觉得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不反对,如果反对,那人就会饿死了。

我是这样回答的:

1、印度佛家一开始并没有誡吃荤,僧人吃百家饭,施主给什么你就吃什么,这个也叫没有分别心。

2、人有六道轮回,畜生道是一种,所以,人本质上觉得畜牲是人的一环,而植物,是在四季中轮转,另外一种造物力量。

3、反对杀生,其实是反对人们因为爱好杀生,而释放了内在的嗜血、暴力、好斗倾向,戒律都是为了对制人的某些弱项,我们反对的是行动背后的心灵动向。

4、西藏有天葬,那代表我们认为人也是生物链一环,我吃了动物,死后动物吃我,这个生物链完整,,而自然界植物,跟人没有这种直接的能量互换。

《阴符经》里有一段:“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即安。“

网络搜到一段解释,引用一下”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即人之盗耳;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大修行人,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於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然此盗之秘密,有一时之功,须要不先不后,不将不迎,不可太过,不可不及。“

我的回答并没有根据,也没有提前准备,因为跟孩子读书就是如此,有不确定性,也接受答案的不完整性,有人说不知为不知,不知道不能瞎说,但一些百科性的内容,比如力学的内容,我不知道就会说不知道,但有些问题,我更需要呈现一种思考的过程,事实上,这个问题我是思考过的。

一个人当选择何种价值观生活,小时候不明确,难以明确,所以要多读书,取百家长,多多认识自己,然后选择一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知足常乐”,这个在前面章节讲过,不再展开.

读完之后,孩子说,感觉自己脑袋变得好重,但又不觉得累。 我也会觉得脑袋重,的确耗脑,但又觉得心被打开了,很欢乐,有喜悦。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五章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此章名曰:清静者生. 我们在这一章里,可通过老子 ...

  • 道德经 | 第二章: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道德经 | 第二章(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我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耳目,圣人皆孩之. ...

  • 怎么用道德经起仪表堂堂的男孩名,带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名(中文名.英文名.小名乳名.查重名.汉字五行). 姓名作为文化符号,带有时代变迁的信息,凝聚着父母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蕴含着我们的理想抱负.爱好与目标追求 ...

  • 第二部分17-35

    ​ 第17章:正确认识外界事物 [正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标注]①太上:这里指最好的基础,最好的状态 ...

  • 道德经名句赏析:翩翩少年的小男孩名字,华而不彰,简而不俗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中文名. 英文名.乳名小名,查重名.查汉字五行! 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更是一个人形象.品味的重要标志.关于名和字及其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有过一个概括,说& ...

  • 《道德经》导读(八)——德经(44-37)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参考]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值得珍惜?生命和利益相比哪一样更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成功之象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大的圆满好像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有缺陷 ...

  • 道德经起名:不期而遇的新生儿名,你遇到过吗?

    名字不仅仅是用来称呼的代号,它还寄托着父母的爱与期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名字于我们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不再只是一个关于称呼的符号.一个好的名字会使人增加愉悦感和良好的印象,一个俗气乏味的名字会在 ...

  • 亲子共读 道德经41章 大白若辱

    原文: 节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节2: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 ...

  • 亲子共读 道德经 42-44章

    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 ...

  • 亲子共读 道德经 49章 浑其心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讨论点: 1." ...

  • 亲子共读 道德经 50章 谈养生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 ...

  • 亲子共读 道德经 51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在句读基 ...

  • 亲子共读 《道德经》第39-49章 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39章原文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 2.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 ...

  • 母亲节,不如挑一本绘本,相互依偎,亲子共读!

    母亲节快乐! TO MY MOTHER 母亲节, 不如挑一本绘本,相互依偎,亲子共读. 在书页里发现爱, 在共读中感悟爱, 留一段时光在记忆中-- 今天,为大家推荐这本: What Not To Gi ...

  • 亲子共读的心得及收获5篇大全

    亲子共读可以辅助幼儿识字.理解书籍.便于沟通,进行亲子共读之后,有什么读书心得跟收获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子共读的心得及收获5篇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亲子共读的心得及收获大全1 读书使人明智, ...

  • 为什么要坚持亲子共读?

    有些家长可能会有疑问: 为什么一定在孩子幼时就读绘本? 为什么要坚持亲子共读? 面对未来 从现状和趋势来分析 这些都是哪怕一秒也拖延不得的 势在必行之举 语文改革新动向:阅读是教育的核心 作为家长,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