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 道德经 45-46章 清净与知足
45章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讨论点:
先要明确”若“的含义,孩子说是”比如“,我理解是”好像“,其实感觉都不是很达意。
我们先将”大成若缺-大辩若訥”的语言风格,跟之前章节进行了对比,孩子找出来是42章,这种对比与关联,也是一种温习的方式。
1)大成若缺:
孩子联想两点:
樱桃说到希腊的神与人的相似性,她提到希腊的人充满了人的特征,七情六欲,这就是一种缺,但反而与人更为接近。
她曾经看过希腊神话故事,最近在看《犹太人3000年》这本书,里面也会涉及到一些圣经故事对与神的设计,再次说明,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形成现在的我们。
双双大概吸收了前面几章道德经的内容,她理解一个人不要永远追求尽善尽美,那样会很累,有时候也需要放松,不要对自己要求那么高,虽然很朴实,但背后其实也是张弛有度的生活态度。
我的总结是:大成若缺,借由这句话,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接受不完美的存在,以及不完美就是一种随时可提升的空间感。
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冲”通“盅”,是一种容器,这里在讲人的开放性很重要。
我提出问题,人应该是做实心人?还是空心人?
双双开始回答说要做实心人,因为人需要内心充满智慧。
但我的重点在于让她们理解人的空性,所以借用了六祖坛经里的两首偈语。
神秀写“身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还是个实心人,有实相。
在看六组惠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惠能是空心人。
这个不容易理解,但很多根本的道理,都要靠机缘,不断地参悟。
3)大直若屈:
樱桃说感觉还是在讲“进道若退”,这个联系很好。
“直”跟“屈”,这里延伸人的生命经验,大概都是一种周期性的,螺旋式的,没有完全的直道,直道并不好看,风景很单一,人生也是如此。是挫折让人和人不一样.
4)大巧若拙:
这里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人怎么这么笨?明明知道这样对自己不利,明明这样可能自己命都没有,怎么还去做,是不是傻?苏东坡知道自己给皇帝上书反对变法,一定会被贬外放,他还是会写,颜真卿知道自己被派去劝降,就一定会死,他为什么还会去?
大人物的”拙“,可能是我们这些平凡巧人理解不了,或者做不到的一种境界。
”拙从秀出“,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我很接受这个观点,”拙“是对于勤勉,虚心学习的一种尊重,没有规则,就不会有创新,拙其实是一种选择,一种可以自由选择之后的从心之选,看起来反而很简单质朴,但不容易实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轻视很多艺术家晚年的艺术风格很像孩子,这种拙是有深厚积累的拙。
博物馆的青铜器,我觉得可以作为”拙“的风格代表,厚重,朴实,泛着漫长岁月幽幽的光,但它依然透着一种美,古拙,深幽。
5)大辩若訥:
”訥“不善言辞:《论语》里,巧言令色,鲜矣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重言,不轻诺,这是诚实的品质。
听其言,观其行,也可从这里延伸。
6)清静为天下正:
”清“是清,清明,世界很清明,静是和平,也是静生慧的定力,没有战争,暴力,纷争,国家有国家的清静,个人有个人的清静。
一个国家有安全感,这个国家里的每个个体才有安全感、才能心无旁骛地发展自己,人人都发展出来最好的自己,就是有为社会.
顺便分享一下对于目前教育变局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跟时代有深刻的关系”,这句话最近会时不时浮现在脑海里,这一波接一波的教育改革,大家发现了吗?我们终于发现,原来日常所依仗的教育主力,都是不可靠的.
我们的孩子究竟为谁培养?为谁存在?谁在主导她的人生?这些问题细思极恐.
你有没有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自己不变的对于教育这件事情的理解,有没有做一点无论别人怎样自己都会做的事情?
如何拥抱这场变局?按照老子的思想,事物都有两面性,我想好的一面就在于,我们将不得不回到重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帮助她真正成为自己,哪怕只是一个平凡的自己,也努力做一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自己.
完整音频:
46章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却”是动词,不是转折连词,让马从战场上退回来,服务于农耕,这就是“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本章讨论两个要点:
1、老子对于战争的看法,他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
这里顺便带孩子读了30章和31章,将老子对战争的看法系统梳理一下。有兴趣的朋友翻看全面的阅读笔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2、战争的根源,来自人的贪欲。
先拓展一下:人如何认识自己,进而提升自我?
孟子的人有四心: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
大乘佛学四无量:慈(过度就是滥情,不够就是嫉妒)、悲(过度就是过于伤怀、过于留恋)。喜(太过就个人好恶明显,容易耽溺于某事)舍(放不下,或者过于放下,以至于对任何人与物都极其冷淡)
无论儒家、道家、佛家,都从认识自己开始,以塑造自己为根本目标,成己达人、行道利世为无上境界。
孩子提到一个问题,她说佛家反对杀生,觉得动物有生命,但她觉得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不反对,如果反对,那人就会饿死了。
我是这样回答的:
1、印度佛家一开始并没有誡吃荤,僧人吃百家饭,施主给什么你就吃什么,这个也叫没有分别心。
2、人有六道轮回,畜生道是一种,所以,人本质上觉得畜牲是人的一环,而植物,是在四季中轮转,另外一种造物力量。
3、反对杀生,其实是反对人们因为爱好杀生,而释放了内在的嗜血、暴力、好斗倾向,戒律都是为了对制人的某些弱项,我们反对的是行动背后的心灵动向。
4、西藏有天葬,那代表我们认为人也是生物链一环,我吃了动物,死后动物吃我,这个生物链完整,,而自然界植物,跟人没有这种直接的能量互换。
《阴符经》里有一段:“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即安。“
网络搜到一段解释,引用一下”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即人之盗耳;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大修行人,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於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然此盗之秘密,有一时之功,须要不先不后,不将不迎,不可太过,不可不及。“
我的回答并没有根据,也没有提前准备,因为跟孩子读书就是如此,有不确定性,也接受答案的不完整性,有人说不知为不知,不知道不能瞎说,但一些百科性的内容,比如力学的内容,我不知道就会说不知道,但有些问题,我更需要呈现一种思考的过程,事实上,这个问题我是思考过的。
一个人当选择何种价值观生活,小时候不明确,难以明确,所以要多读书,取百家长,多多认识自己,然后选择一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知足常乐”,这个在前面章节讲过,不再展开.
读完之后,孩子说,感觉自己脑袋变得好重,但又不觉得累。 我也会觉得脑袋重,的确耗脑,但又觉得心被打开了,很欢乐,有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