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庙、顾可久祠与光霁祠--惠山古镇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素有“太湖明珠”之美誉。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也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文荟萃自然更加不在话下。

由于地处太湖之滨,无锡也还是保留有几个水乡古镇的。综合考虑路途远近与人文底蕴,我选择惠山古镇作为自己初到无锡的突破口。

惠山古镇地处无锡市西,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距市中心仅2.5公里,京杭大运河紧靠其东流经,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惠山浜两岸历史文物林立,人文荟萃,是无锡地名的发源地,所谓“无锡锡山山无锡”。根据锡山先民施墩遗址的考古发现,惠山史前文化距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来惠山之前,我也算是做足了功课,但是,最后逛了七个小时后居然还略显得匆忙;也就是说,可看的东西之多有点出乎意料。惠山,按我个人的看法,应该有四个重点:古祠堂群、天下第二泉、惠山寺和寄畅园。其中,古祠堂群和寄畅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山古祠堂群数量之巨,可谓全国罕见,达120多座;其二,是类型繁杂。除了通常理解的家祠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祭祀古代先贤的祠堂,涵盖民族英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甚至草根阶层的义士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想真正了解惠山的厚重人文底蕴,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当然,老牛此次初冬之旅运气不错,碰上了一个红叶幻彩的好时节,赏景自然就来得更加舒心惬意了...

惠山古镇入口广场,中有照壁一座。


地下停车场出口的银杏。


宝善坊,新建的。


入门的这株枫树立刻惊艳到我了...艳福不浅啊。水道是复原的关刀河。


关刀河对岸有许多重修的牌坊,本来打算最后回来时到对岸看的。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中间四柱三间五楼的高大牌坊是“节孝坊”,左边是“秦孝贞女坊”,旁边还有“马贞女坊”等,具体纪念的人物就不得而知了。


关刀河边,这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叫惠山直街。

这段旧时称“五里香塍”。以前,从无锡棉花巷外吊桥至惠山街行五里,入惠山镇,一路上一枝桃花一枝柳,山麓田野,风光无限,市井繁华,直达惠山寺山门。古诗有云:“出郭楼台三四里,游人不得见山容”,惠山的热闹与繁华可见一斑。
必须先声明一下,惠山古镇基本上属于异地重建,只有少许是原址保护的。但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祠堂,都是古构件重新修复的...所以,意义大于乌镇西栅很多,绝对值得一看。

徐孺子祠,座落于惠山古镇直街口,是无锡徐姓的祠堂,现为惠山文化展示馆,内部有惠山古镇介绍和祠堂群的介绍文字图片。徐孺子(公元97-168年),即徐稺(音zhi),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南昌市高新区北沥徐村)人,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 徐孺子一贯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而乐于助人,被世人尊称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成为千秋传颂之典范。


六角井


赶上了惠山菊花展会...


惠山阁,喝茶的...


绚丽多彩的梧桐树...

荣贞烈祠,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祀严万隆聘妻荣锡章之女荣凤林等。严万隆病卒,其妻荣凤林矢志守节;家人欲议改嫁,凤林闻之忧郁而亡,荣严两家将她合葬于严万隆之墓。祠前有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所立“贞孝节烈坊”。原祠内有用于祭祀的大理石女像残件数尊。祠以洋为中用的钢筋、水泥建筑,为惠山祠群中最早、也是无锡唯一的早期仿古混凝土建筑实例。


以前老牛介绍过的:三狮戏球...这石鼓绝对是老件...


钢筋混凝土结构,当然也不乏传统建筑...


边上有小许园林建筑...毕竟是园林之祖地啊


山墙是要特别照顾的...


沿着直街前行...


门额书“孝之行”,不知是何祠堂。

各位看官也要如我一般适应下。祠堂太多,很多还没开放呢...


这些石栏杆,明显的古件。每块栏杆皆是整块石板雕成,刻有非常写实的荷叶...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自唐代宰相李绅的一首诗。其祖籍安徽亳州,丧父后随母迁居无锡。


前面出现一座石牌坊,字匾书“高山仰止”,原来这是“二戴夫子祠”。

戴夫子祠,位于惠山古镇绣嶂街45号,与锡山龙光寺门相对,三开间两进一院,享堂名“二礼堂”,主祀戴氏始祖,周代宋国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撝;配祀宋戴公22世孙戴德、23世孙戴圣。祠堂为二层楼,底层排门板,做店铺用;二层花格窗,歇山顶,中间高于两旁,两侧马头风火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出自戴圣《礼记·学记》,也成为了戴氏至理名言。

进入有小天井一个,下面对应小池塘,中为石梁小桥

鱼戏花盆边...

享堂为二礼堂

“祖恩浩荡”牌匾。下有戴氏历代祖先画像。

继续前行...

“陈文范先生祠”,又称“三忠祠”,主祀汉代太邱令陈寔。陈寔(公元104-187年),颍川许县人,字仲弓,东汉名士,谥号“文范先生”。其人为官清正,讲求德化,清静无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故深受百姓爱戴。其十九世孙陈文帝于天嘉五年追封康乐侯,又于太建元年加封颍川郡公,被后世尊为颍川陈氏之始祖。

门匾“春梅玉意”,现做无锡外国语学校文化培训基地。

别致的石库门


两边的一对红色砂岩门当石,石狮雕工精湛,人物故事、花卉繁杂有序,令人惊叹。

吕东莱先生祠,主祀南宋著作郎开封伯、谥“成公”吕祖谦。

吕祖谦(公元1137-1181年),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五世孙、吕大器之子。他所创立的“婺学”,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开浙东学派之先声,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之前鹅湖书院的帖子里也有提及。

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来马如飞

前面出现一座高大的八字照壁墙,上书“精忠贯日”四个大字。

没错,这就是著名的“张中丞庙”,江苏省级文保单位,也是古镇里保存较好的祠堂之一。

张中丞庙,俗称“大老爷殿”,祭祀的是唐代为抵御安史之乱而壮烈殉国的御史中丞张巡、睢阳太守许远。该庙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96年),无锡知县李恭倡建,原为宋“清徽观”遗址。历经多次毁建,同治八年(1869年)邑人高鹏等集赀重建。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巍峨堂皇,气势恢弘。张巡为唐开元末年进士,安史之乱时,其与太守许远死守有江淮屏障之称的睢阳(今河南商丘) 孤城,虽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但善出奇兵、每战辄克,以千名疲弊之卒抵御叛军十余万之众,前后交战四百余次,坚守十月直至城破战死。张巡守雎阳,以千人阻止叛军南下,保住了唐王朝东南半壁江山,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伟大功绩。死后追封扬州大都督、邓国公。韩愈赞曰:“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滋之师,遮蔽江淮,沮蝎之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张巡许远的事迹以前在唐模古村的帖子里也有介绍过,现存祭祀其二人的庙宇大多以“双忠庙”命名,唐模古村的则叫“忠烈庙”。


一进为前殿

大门前抱鼓石,雕的应该是“麒麟吐玉书”,比较少见,其实就是麒麟送子之意了。


这幅也是名联:忠臣不二二忠臣,国士无双双国士。就张巡许远而言,再多的褒奖都不会显得过分。


山门前有拱形轩廊


内厅墙壁嵌有几方碑记。低矮的天花板,上面一般都是戏台。

“张中丞庙记”碑


这方是关于两位英雄塑像的


这块应该是介绍其事迹的。喜欢书法的看碑刻是不错的学习机会...


上面果然是古戏台,戏台下方梁柱墙壁全部都以石头砌筑。


炫彩时刻到来了...满树尽带黄金甲


戏台两侧有两层廊庑,下为通道,上为观戏之雅座。


正殿前的这两株古银杏,已有四百多岁了,依然生机勃勃,默默守护着民族忠魂。


正殿


上悬清同治十一年“承天靖寇”牌匾。


廊道两侧门额分别书“天心”、“风色”。

正殿祀有张巡许远塑像


同治九年的“人伦天道”匾,即是重建当年所立。


光绪年间的“荫被南天”匾


民族英雄,浩气永存。据说现在惠山每年的庙会还保留着抬大老爷巡游的传统。


出来继续

薛三义祠,位于惠山古镇绣嶂街北侧,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主祀明义士薛旦、薛灏、薛昶兄弟三人。薛氏三兄弟于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入侵,响应知县王其勤号召,倾尽家财资助修筑城墙,其义举为百姓称颂。这种义士精神恐怕也是当今社会严重缺失的...

马文肃公祠,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主祀明甲申殉难谕德、赠礼部侍郎马世奇。

马世奇(公元1584-1644年),字君常,号素修,江苏无锡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廉洁好义,官至左庶子。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世奇悲痛欲绝,整肃衣冠,北拜辞主,南拜辞母,与朱、李氏两妾自缢而死,清廷谥“文忠”。他也是明亡后首位殉节官员。马世奇与华允诚、龚廷祥并称“锡山三忠”。

入门后是一个院子,现做古石件展示

六角竹节石缸

石制箍桶




三层楼阁叫“太虚阁”。马世奇殉国后,其子马壬玉根据父亲生前夙愿,特购明王园太虚阁作为父榇停放处,后即以阁为祠。


楼阁内部。中空,二三层有回廊,顶部有精美八卦斗拱藻井。


松滋王公祠,由邑人高攀龙倡建,主祀明无锡知县王其勤。

王其勤(1531-?),字明敏,号少月,湖广松滋(今湖北省松滋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授无锡县知县。时倭寇正从我国东南沿海大举入侵内陆,无锡告急。他到任后的第三天,就召集地方耆老士绅,商议修筑城墙等抗倭事宜。自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初九日至四月二十日,用了70天时间,将原来无锡土城垣改建成一座长18里、高2丈l尺的砖石城墙;接着又向民间募兵,将招募来的兵卒编成窑兵、脚兵、弩兵、僧兵、柴兵、子弟兵、义勇兵、园兵,进行训练。同年四月二十三日,倭寇侵犯无锡,他亲自督战,历时18天,击溃倭寇,全城得保。王其勤卒后,无锡民众在南门建造了松滋王公祠。祠内塑其像,尊为“南水仙”。每年三月初七,民间便举行隆重祀典以纪念之。


现在前厅卖工艺品,后厅做为茶座

两进中间有水池一个


这幢建筑就有点西洋风了,“北区三段救火会”,旧时的消防局了。


墙上还做有“龙吐水”灰塑。在中国,灭火的工作自然还是要归龙王爷管辖了。

“惠福中医馆”,牌坊嵌在墙内,也算是一奇了。原来这是“浦节孝祠”,纪念明嘉靖年间遇倭难而死的孝子浦邵与其妻节妇过氏。

古镇进士里巷口拐角处,还有一座开放式小庙,供奉的是财神老爷。下面须弥座雕刻精美。

“取利无德无利取,生财有道有财生”,古人早已看透了一切...

走入进士里,又是一片金秋美景。


一树金杏出墙来...原来小门后面就是顾可久祠,是一个单列收费景点,门票十元。


门后是一个木石结构四角亭子。


顾可久与海瑞塑像。原来,顾可久是海瑞恩师。

顾可久(1482-1561年),字舆新,号前山,别号洞阳,南直隶无锡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顾可久为官耿直,敢于直谏,曾两遭廷杖,是明代有名的刚直之臣,与同邑杨淮、黄正色、张选被誉为“锡谷四谏”、“嘉靖四忠”。他在广东任职时,在琼州曾多次主持乡试,察识选拔人才,海瑞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顾可久勉励其“要不负所学,他日为国出力,当国家名臣”。后遭奸臣中伤而被勒令辞职,嘉靖四十年(1561年)病卒于家。

隆庆三年(1569年),应天巡抚海瑞奏请朝廷并捐俸,于无锡惠山寺塘泾建造顾可久祠,次年落成。万历元年(1573年),海瑞亲临无锡谒祠,并作《谒先师顾洞阳公祠》诗。此文后由顾可久的后裔、清朝官吏、书法家顾光旭书写并刻成石碑。诗文如下:“两朝崇祀庙谟新,抗疏名传骨鲠臣;志矢回天曾扣马,功同浴日再批鳞;三生不改冰雪操,万死仍留社稷身;世德尚余清白在,承家还见有麒麟”。该诗的碑刻现存无锡市碑刻馆。


正厅“宝忠堂”

二进为两层楼阁

西侧有小园林一座。

拜石山房之前,有湖石一块,高近四米,石脉纵横,形态奇特,酷似人形,作昂首、张臂、袒腹,并腿直立之势,称“丈人峰”。

小水池上有两折曲桥通往拜石山房。

边上小门可通往杨藕芳祠,两祠属同一张门票。

为了不让大家混乱,我还是从杨藕芳祠的外面开始介绍起。

杨藕芳祠,祭祀无锡乡贤杨宗翰先生,始建于民国初年(1911年),是一座中西合壁的优秀建筑,可谓“白皮黄心”。杨宗翰(1842-1910),字藕芳,无锡人,杨延俊次子。先后入李鸿章、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府,深受李鸿章赏识,称其“杨三捷才,非他人所及”。在台总办商务、洋务,兼办开埠事宜。光绪十六年(1890年),奉李鸿章之命接办上海机器织布局任总办,每天可出布六百匹。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其兄杨宗濂创办无锡近代首家纺织厂业勤纱厂,任总办,主持厂务。
祠堂外表是西洋式二层洋楼,青砖券门拱顶。


内门为清水砖门框,上有精美砖雕,中式风格。

内走廊

廊道小门门额书“龙翔”,周边也有砖雕花卉图案,雀替还是青砖通花雕刻。


内庭



二进大厅做无锡杨氏人文展示。

杨宗濂、杨宗翰兄弟堪称无锡乃至全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的带头人和实践者。


走出来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河道就是寺塘泾了。


张文贞公祠,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裔孙张毅清独资在惠山寺塘泾购地建造,主祀无锡张氏始祖张文贞公--唐相张柬之,袝祀本支嫡派祖先。

张柬之(公元625-706年),字孟将,唐朝襄州襄阳人。唐朝名相,诗人。少补太学生,中进士后任清源丞。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武则天提升为洛州司马。不数日,狄仁杰再荐之,称其“可为宰相,非司马也。”遂得以升为秋官侍郎,过了一段时间又得姚崇推荐,于是升任宰相。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武则天病发动政变,复辟唐朝。因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后升为汉阳王。不久,遭武三思排挤,被流放边疆。张柬之被流放泷州,气愤致死,时年八十二岁。

三狮戏球抱鼓石

墙基有精美砖雕

寺塘泾这段水乡韵味十分浓厚


杨贞节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主祀赠知州杨希曾妻侯氏,后废;民国初改为杨氏宗祠。

里面是两进一天井



黄斗南先生祠位于下河塘14号,始建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祀明太仆寺正卿黄正色 。现为寄畅传统文化活动中心。

黄正色(1501-1576年),字士尚,号斗南, 无锡人。嘉靖八年进士,授仁和知县,后改广东南海知县。其人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政声日隆,百姓敬佩。嘉靖十六年(1537年)任监察御史,巡抚安徽;嘉靖十七年召为南京监察御史,弹劾中官鲍忠、驸马崔元等,被诬下狱,戌辽东三十年。穆宗初召还,迁南京太仆卿。旋告老怀乡,隐归故里。著有《辽阳稿》。与顾洞阳同为“锡谷四谏”之一。

门额“黄斗南先生祠”,吴小如题写。

吴小如(1922-2014年),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安徽泾县人,著名书法家、诗人吴玉如先生的长子,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上方的砖雕门罩倒是很徽州

“濂溪周夫子祠”,又称“周濂溪先生祠”,位于下河塘15号,祀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乾隆七年(1742年)其后裔奉建。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为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达到第二个巅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大门上方挂有两匾。下面的“濂溪周夫子祠”,是乾隆七年(1742年)周氏后裔建祠时所立;上方的“光霁祠”额匾,则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御笔所书赠与惠山周氏祖祠悬挂。

这对门当石雕刻的是雀、鹿、鹤等祥兽,也算是比较另类了。

门厅后有两道拱券门通往天井。

由于光线问题,被迫照一张侧面的...两道券门之间墙壁所嵌石碑是“御诗”碑,立碑时间乾隆丁丑年,实际上就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如前所述,乾隆老儿御笔题写了“光霁祠”额匾,另外还赋诗一首。碑文里连当时建祠的周氏二十三世孙周汝远等手持先祖周敦颐石刻小像,在祠前跪迎皇帝,并请乾隆皇帝赐予祠额等细节都记录下来。

祠堂不大,两进一天井。比较好玩的是其全部都是二层楼结构。

天井中间的石缸,四面皆雕有精美图案。正面是松树寿星和鹿,寓意长寿吉祥。

“周夫子子小照真迹”,就是周敦颐画像了。后面还附有朱熹、李秉礠、桑日升等人的题词。

“恭记御书光霁祠赐额旷典钦维我””记事碑,青石材质,长88厘米,宽36厘米。碑文由周敦颐二十二世裔孙候选州判周汝远撰写,这块就更详细了,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来过周祠;二十二年(1757年)又来到惠山周祠,周汝远等手持先祖周敦颐小像石刻,在祠前跪迎皇帝,并请皇帝赐予祠额。在寄畅园,随同官员还传旨询问周祠可有匾额悬挂处,宽窄如何。后来皇帝走了,周汝远以为乾隆把这事忘了。到了六月,周汝远接到省里通知,叫他到苏州去领皇帝赏赐的缎疋。领赏期间,周汝远瞻拜了苏州的周祠,发现门堂上已经悬挂有乾隆御书的“光霁祠”匾额。原来周汝远在无锡恳请乾隆为惠山周祠御赐祠额后,乾隆并没有把这件事忘掉,在苏州,皇帝专门御书了“光霁祠”三字,还着专人制作匾额悬挂在苏州的周祠。周汝远于是又奏请省里大官再制额匾颁发给惠山周祠,得到批准。次年(1758年)八月五日,周汝远率众把乾隆御书的“光霁祠”额碑恭迎到无锡,并在这一年的中秋刻碑铭文,把这件事详细记录下来。

濂溪夫子惠山祠祀碑。

乾隆御诗碑,这块才是原碑。适才门厅里的是新刻的复制品。

二进外墙所嵌这块就是乾隆御题“光霁祠”原碑了。额碑长1.5米,宽0.8米,青石材质。额碑正中刻有“光霁祠”三个大字,上侧刻有方形篆体“乾隆御笔”印章一枚,额碑的左右两侧分别刻有三行小字,右侧为“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左侧为“赐宋先贤周敦颐给后裔周汝远  惠山祖祠悬挂”。

两边柱联为“春陵圣脉上承孔孟,道学渊源下启程朱”,十分贴切的描述了周敦颐在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祠堂正中的“爱莲堂”额匾,这是我第三次见到了,周恩来题写。以前在湖南上甘棠和广西江头洲村都见过。

周敦颐的中心思想,“心、理、气”以及其关系。



周子祠隔着寺塘泾对岸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楼阁,上挂有“溪山第一楼”牌匾,朱熹手迹。原来这楼属于惠山紫阳书院,冥冥之中竟然完成了传承...

周子祠转角处有爱莲亭一座

里面有“宗翰”(墨宝的意思)碑记一方,乃雍正御笔所书周敦颐“爱莲说”。

(0)

相关推荐

  • 惠山古镇,中国祠堂文化的博物馆

    惠山古镇地处无锡市郊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紧靠京杭大运河边,它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也是无锡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原生态风景区.来到惠山古镇,给人的印象就是密集遍布古镇 ...

  • 游记:惠山古镇

    .H. 09-20 阅读 2643 关注 来自话题 #探访千年古镇 3068篇 惠山古镇地处无锡市西.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它以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为特色,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 ...

  • 江苏无锡(1)·大运河畔的惠山古镇

    无锡古运河,浪漫独特的水弄堂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横跨8个省.直辖市,全长1011公里.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在梅里建勾吴国,为了灌溉和排 ...

  • 惠山古镇,也有枕河人家(上)

    ★旅游地点:无锡惠山古镇之下河塘 走过人杰地灵牌坊,沿河两岸就是惠山古镇的上河塘和下河塘.这里两街枕一河,私以为这里才算是真正的老街吧?因为江南的老街,大多就是这种枕河人家的格局. 这段街从牌坊到宝善 ...

  • 张中丞庙,最爱那两株古银杏

    ★旅游地点:无锡惠山古镇之张中丞庙 张中丞庙在秀幛街上,上次来的时候正在修缮.幸好每年的银杏季,这里必然会开门迎客,因为阶上的两株古银杏,虽然比不上惠山寺的那棵古老,也是颇有些年头的,在颜值上也不见得 ...

  • 惠山古镇张中丞庙,四百岁的银杏树绽放魅力

    无锡惠山古镇绣嶂街上的张中丞庙内,两棵400多岁的古银杏树,在初冬的季节里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 惠山古镇张中丞庙,400多岁的古银杏已成金黄

    才进入深秋,无锡惠山古镇秀嶂街上的张中丞庙内,两棵树龄在400岁以上的古银杏,树叶已经染黄,赏银杏进入最佳时期.

  •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唐代]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 ...

  • 《张中丞传后叙》 一课一练及答案

    第二单元  第5课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 嫉:嫉妒 B.延霁云坐  延:延请 C.以示贺兰  示:指示 D.此矢所以志也  志:标 ...

  • 【历史故事】张中丞守城抗ㄌㄨˇ(五)

    [歷史故事] 張中丞守城抗ㄌㄨˇ (五) 漕溪堂主    整理 许远者,右相(許)敬宗曾孙.宽厚长者,明吏治.初客河西,章仇兼琼辟署剑南府,欲以子妻之,固辞.(章仇)兼琼怒,以事劾贬高要尉.更赦还.会 ...

  • 蔷薇花香中的惠山古镇

    我眼中沉浸在蔷薇花香中的惠山古镇,不聊古镇的过往,不聊古镇的美与否,我就这样静静地看一看古镇的蔷薇花儿. 2021.4.25摄于惠山古镇.

  • 沉浸在蔷薇花香中的惠山古镇

    我眼中沉浸在蔷薇花香中的惠山古镇,不聊古镇的过往,不聊古镇的美与否,我就这样静静地看一看古镇的蔷薇花儿. 2021.4.25摄于惠山古镇.

  • 过郡马祠,惠山古镇唯一的皇亲祠堂

    凡来惠山,无不被古镇众多的祠堂所吸引,这里分布的祠堂数量之多.密度之大.类型之全为国内罕见.祠堂群中有先贤祠.贞节祠.寺院祠.神祠.墓祠.宗祠.专祠.书院祠.园林祠.行会祠十大类,共二十二种祠堂,就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