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当代年轻人:一边欠债,一边理财

图源:日剧《凪的新生活》

#困在花呗里的年轻人#话题在最近上了微博热搜,其中有一组数字显示,全国有1.75亿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

接近90%的覆盖面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有人把矛头指向花呗,称其鼓励超前消费,在这件事上脱不了干系。有人则替花呗喊冤,认为归根到底还是年轻人太虚荣,想要的太多,又管不了自己的手。

抛开不同的立场和站队,这一数据本身仍然让很多信息扑朔迷离。“接触过”信贷产品是否意味着现在仍然负债,而负债的人中又有多少是及时还款,多少是深陷危机?

对于负债的后果,我们在媒体上见到了很多背负债务压力的年轻人,他们被形容为“被困住”,“被掏空”,“被压垮”,这样的故事好像有太多,永远也讲不完。

但他们能代表所有年轻人吗?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负债?当大部分人都在接触信贷产品的时候,我们又将如何看待负债这件事?

如果真的有东西正在把年轻人困住的话,那是单纯的债务吗?

01 “欠债”是否已经成为常态?

2015年4月,蚂蚁花呗正式上线。网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诞生与繁荣让年轻人的消费少了很多约束和节制。

2016年,直播、短视频爆发。从此,“恰饭视频”、直播带货成为了网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95后在眼花缭乱的营销与广告中成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种草一代”。

过去,和银行借钱需要严格的信用评估,稳定的收入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哪怕是年轻人热衷的信用卡,办理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征信情况。

然而,当线上金融普及,小额借贷的大门向几乎所有人敞开。从机构的角度出发,只有当确定借款方没有太大的信用风险时才敢借钱,那么为什么线上金融机构敢借钱给那么多收入不足甚至没有收入的人呢?

因为它们拥有足够多的数据资源,以芝麻信用为例,它可以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客观地评估你的信用状况,你的收入、支出,它全知道,于是自然敢把钱借给你。

其次,小额贷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小额”,相比起房贷,它的额度对很多人来说是零花钱。在这基础上,机构也会定期评估你的还债记录并调整额度,也就是我们的“消费潜力”。

如此便利的工具满足了年轻人消费的欲望,并且渐渐塑造了年轻人超前消费的消费习惯。

根据《90后人群消费趋势研究报告》,2018年,我国90后(含95后)短期消费贷款超过3万亿,约占全年短期贷款总规模的1/3。

从微博账号@北京日报发布的投票来看,面对消费信贷带来的影响,超过半数人都选择了“便于消费,解决燃眉之急”和“改变不大,有能力还款”。

可见,小额信贷机构本身作为发展机构,实现了满足下沉金融市场需求的目标,也就是让本来借不到钱的那部分人能够借到钱,从而拥有更多消费的自由和空间。

然而,同时也有40%左右的人都选择了“超前消费,加重生活负担”,这和尼尔森发布的《2019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中的数据相似。

报告显示,在使用信贷产品的86.6%的年轻人中,42.1%的年轻人只使用消费类信贷并且在当月还清,但实质负债人群仍占据整体年轻人的44.5%。

其中工作90后占57%,工作95后为39%,在校学生的比例则为21%。

从数字的角度看,在金融工具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欠债”已经成为不争的常态,但却是带来压力和不确定性的“常态”。

上文提到,金融机构会根据你的信用评估可用额度,对于一款产品,可能很多人还可以承担它的债务。

但是深陷负债危机的年轻人往往在透支多种信贷产品,债务的叠加和不断滚动的利益让人难以逃离。

图源:Ella Byworth for Metro.co.uk

02 负债是从哪里开始的?

很多年轻人对日积月累的借贷金额都显得很迷茫,不知不觉中,钱都去哪儿了?

在上海读大四的小艾谈起自己的负债经历,“其实上大学之前,我的零花钱一直管很严。但是上了大学,特别是开通了花呗后,好像一下子拥有了消费的自由,于是在不加考虑中花了很多钱。”

这可能是很多95后在成年过程中拥有的经历。在没有理财观念的情况下提先拥有了消费自主权,借贷金融在这个过程中推波助澜,而很多人都没有控制好这个过渡。

图源:《破产姐妹》

除了理财观念的缺乏,深陷债务和非理性消费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欠债?对此,我们可以从三种不同学科的理论对此进行解释。

解释一:贫穷感与冲动消费

我们都有过这种感觉,“剁手”买东西的时候很快乐。这是因为消费能够增加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能让人处于愉悦状态。不断“剁手”的原因之一便是对于消费的“快乐”缺乏自控力,延迟满足能力低下。

最新研究表明,那些受到更好教育且挣钱更多的父母家的孩子,一般会更容易做到延迟满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消费现实:往往是那些家境普通的农村或小镇青年更容易陷入负债困境。当他们初次步入城市生活,很多人都没有抵挡住光鲜亮丽的物质诱惑。

贫穷感对于冲动消费的影响也早已被研究者揭露。贫穷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物质经济方面是否匮乏的主观体验,它会带来金钱的稀缺感和相对剥夺感。

图源:《寄生虫》

有研究发现,金钱稀缺感会让个体在花钱的时候更慎重,正因如此,他们会过多思考如何花钱,并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进行权衡和让步,最终导致执行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

同时,当个人金钱的稀缺感被启动,为了弥补在金钱方面的剥夺感,人们会做出补偿性的消费。

解释二:贫困与财务决策

上海纽约大学神经学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Jeffrey Erlich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了贫困与财务决策之间的关系。(点击此处查看造就Talk详情)

贫困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压力,它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产生严重的长期负面影响。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倾向于做出糟糕的财务决策,比如背负高息贷款。

财务决策可以称为跨期偏好(intertemporal preference),也就是相较于当前的我自己,我有多喜欢未来的我自己。如果我更喜欢未来的我自己,我就是有耐心的;或者,如果我更喜欢当前的我自己,那就可以认为我是冲动的。

放在消费实践中,贫困人群会倾向于喜欢当前的自己,他们聚焦的是当下。从神经学的角度解释,慢性压力将我们关注的焦点从未来转移到当下,而这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消费决策和背负债务的可能性。

解释三:“金钱概念”与即刻满足

多数年轻人在消费时的没有节制也来源于“金钱概念”的缺失。金钱概念是指个体认知结构中对于金钱的整体认识,金钱可以象征着不同形式的资源,如安全、自信、自由、权力以及社会资源等。

“自足理论”被用来解释一个人的金钱概念对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产生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启动金钱概念的个体会更多地把钱作为一种有利的资源,让人感到自信和自足,这种感觉让个体的意志力更坚强,能够抵御住诱惑,同时会对社会或情境信息客观分析,做出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消费时更多地考虑金钱能够带来的未来利益,而不是即刻的满足,他就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不论是神经学还是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好像都隐隐指向了“放眼当下,及时享乐”的消费精神。

从社畜、内卷到打工人,年轻人在难以改变的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发现了迷茫的永恒性,于是转身投入消费的汪洋大海,抓住所有片刻的物质拥有。

03 理财能帮年轻人走出负债困境吗?

腾讯理财通发布的《2019年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中数据显示,84%的90后有理财的习惯。

对此,相信很多人都产生了困惑,年轻人为什么会在一边欠债,一边理财?

随着线上金融的发展,理财产品和课程频出,年轻人也热情地加入理财大军。

在银行工作的95后小奕谈起她对此的看法,“像双11这种节日,我都会买很多东西,主要是因为太划算了,加上最近还买了个中古包,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负债。但我手头总是会剩下一些钱,这样会让我有安全感。”

她的理财投资路则从大学就开始了,“因为我是学金融的,所以会对这些事情了解多一点。我的亲戚朋友有很多靠投资赚了很多钱。我主要是买基金,赚过一点钱,但也有亏的时候。”

知乎上一位网友则对理财调侃到,“钱越来越难赚,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银行的利息越来越少,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贵,不理等啥呢?”

根据《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在各种固定工资收入以外,投资理财的收益是年轻人的最大收入来源,占比达20.4%。

不难发现,年轻人的理财目的非常纯粹——车贷、房贷还不完,钱不够用,抓住一切机会赚钱。这种“精明”看似和欠债时的非理性矛盾,但其实也是消费升级和消费文化下的产物。

图源:日剧《金牌女王》

在消费文化的大环境中,社会的主流价值和基本结构都在鼓励消费行为。根据皮特·斯蒂恩斯(Peter N.Stearns)的定义,消费文化是指:

“在一个社会里, 很多人的生活目标是部分地构建在获取他们显然根本不需要的物质或不是传统地需要展示的东西上。

他们投身于获取东西的过程——买东西中。他们的身份,部分的是由他们所拥有的新买的东西或新展示的东西决定的。”

于是,一方面,年轻人不断追求物质,一方面则是并不富裕的收入,很多年轻人在这种“挤压”中拖欠下不同程度的债款。

这时,短期高息的投资理财产品成为了一剂舒缓长期负债压力的速效药。它不仅能带来快速的收益,而且从心理上给给人以安慰:我还是在理财的,我还是有规划的,我还是有收入的。

根据支付宝发布的《2020国人理财趋势报告》,智能投顾(备注:人工智能理财)的用户中超一半是90后。而在理财用户中,78.5%的人都通过理财成功获利。

从这个角度看,年轻人可能没我们想的那么“败家”。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去为了这件事主动学习,在做选择时也更谨慎。

然而,对于深陷消费债务的年轻人来说,这条路可能治标不治本。

在消费文化下,对生活标准的追求观念散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借钱是为了触及中产生活品质,为了“精致”。

一杯奶茶20+,一顿火锅人均100+,一双品牌鞋上百,一次旅行上千……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形态被都市打磨成一致的消费模式。

可这是年轻人内心深处想要追求的生活吗?或许不是,或许物质的获得只是生存焦虑和空间挤压下的发泄口,或许消费的喧嚣浪潮盖住的是我们对生活意义的发问。

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视角,人们消费的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物的符号价值。也就是说,其实在消费中,人们也在努力寻求着“价值”的体现。

然而,这种符号价值被资本社会和大众传媒所操纵,我们所认为的追求的“自由”事实上并不自由,在这之中,主体性仍旧缺位。

困住年轻人的是债务,但不仅是债务,也是对生活内涵和价值的迷失。

面对越来越有压力的物质生活,除了不断追求财富,我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换一个角度,我们是否可以将精神寄托于别处?

在时代和潮流的漩涡中,独善其身或成为一个逆流者并不容易,但年轻人仍然可以继续追问:

我所要购买的这件消费品的价值在哪里?

对我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又是什么?

(0)

相关推荐

  • 央行发出警告:上亿年轻人该“警醒”了,切勿被它“拖垮一生”

    在们印象之中,们一代人虽然收都不高,但大多都是勤俭持家,从不乱花钱,每个都要把剩钱都存行,所以,中始终是全球著名储蓄大.这也说明了一代人为人处事比较理性.但随着互联网兴起,以及金融创新发展,越来越多年 ...

  • 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该怎么上岸

    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该怎么上岸

  • 对年轻人来说,具体的理财建议,远没有树立健康的金钱观重要

    @兰小欢: 中午和家里后辈聊天,快毕业的大学生,让我推荐几本给年轻人看的理财书.我觉得这两本是过去几年出版的最合适给年轻人看的书.对年轻人来说,具体的理财建议,远没有树立健康的金钱观重要. 每年如果我 ...

  •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那么穷

    回复"晚安",送你一条特别的推送 文 | 毒哥 x 以心 微信公众号 @毒鸡汤(ID:du-jitang) 壹 近日,汇丰银行公布了一条消息,内容是说现在90后人群人均负债增超过1 ...

  • 如何走出负债困境

    前段时间听到不少朋友的一些负债经历,在感慨的同时也庆幸自己学习了理财,如今有小进步,希望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A出来工作七八年依然月光,频繁换工作,连生病去医院花一两千块钱都要借 ...

  • 25岁女孩欠20万抑郁失联,如何看待年轻人负债式消费

    近日,25岁女孩欠二十万外债抑郁失联引发关注.90后.95后后年轻一代已然成为消费主力,超前消费.信用借贷成为这代人消费的特点.有网友认为,超前消费理念是年轻人负债消费的基础:也有网友指出,工作和生活 ...

  • 2020年还剩16天:困在债务中的你,还好吗?

    还有不到一个月,2020年就要过去了.前段时间,看到一位网友对自己的2020作了一个这样的总结:最大的收获是一身伤,半条命,还活着,追上了那个曾经发光的自己.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感,总之,这一年对很多人 ...

  • 面对越来越多青年人的过度消费,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1-01-11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问答 面对越来越多青年人的过度消费,你怎么看? 回答27有用109 讨论 最近爱人和我聊天说,班组的同事才22岁,大学刚毕业未婚,但是已经有了6 ...

  • 《穷爸爸和富爸爸》读后感分享,这可能是你的理财启蒙老师

    <穷爸爸和富爸爸>是十年来霸榜的畅销书,作者罗伯特·清崎,这本书讲的是罗伯特的亲生父亲(穷爸爸)和好友迈克的父亲(富爸爸)关于金钱的不同价值观,穷爸爸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博士光环,在美国名 ...

  • 说说看,当代年轻人恐婚的源头是什么?恐婚恐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对尚未经历事情的忧虑

    如果说恐婚的部分源头来自原生家庭,那么将原生家庭中这些自己不那么欣赏认同的点转换成自己未来要反着做到的点,就会渐渐摆脱曾经成长环境下的羁绊与束缚. 如果恐婚源于对责任的承担,生育的负担,自我发展局限的 ...

  • #当代年轻人值得一读的古训#现在的年轻人...

    #当代年轻人值得一读的古训#现在的年轻人真应该多读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止是医学方面的书,对日常生活工作方面也有很大作用).道德经.朱子家训.了凡四训--等等经典,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少年强则国强! ...

  • 情感困惑,是当代年轻人最大的困惑吗?

    情感困惑,真的是当代年轻人最大的困惑吗?我一直以为不是,因为大家都忙着考研.考四六级.考各种证,哪有时间天天为情所困? 但昨天翻看微博,一连数个问题,都是跟情感相关.这让我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

  • 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喜欢吸猫多过于养狗?

    问题补充: 最近看到很多人都在说"吸猫",朋友圈也有很多人晒猫,相比之下说"吸狗",晒狗的人就没那么多,我个人觉得或许是因为在如今的科技时代,也有很多智能化养猫 ...

  • 微信“遗嘱热”真相:当代年轻人的集体自救

    --当代年轻人写照 就在五一期间,真正在过"劳动节"的小约突然收到了90后侄子传来的神秘微信链接,点开看竟然是份微信在线遗嘱,上面提到他的各种正版办公软件&会员将在他百年后 ...

  • 当代年轻人的疗伤大法:田园美学

    还记得去年火遍朋友圈的户外野餐吗? 只要一块方格布.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些零碎的阳光.一条长长的碎花裙,以及一堆随意摆落的红酒.水果和法棍,就像去到了法(第四声)国巴黎.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 ...

  • 当代年轻人面对焦虑,怎么办好?

    战胜焦虑的最好方法是立即行动.你要记住一点:永远不要抱怨,想办法,找办法,抱怨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战胜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去做让你焦虑的事情,而不是无休止的抱怨.抱怨是弱者的表现,解决问题是强者的 ...

  • 且看且珍惜!当代年轻人最容易反向致富的路子

    致富很难 但反向致富很简单 我们为大家提炼了8种 当代年轻人最容易反向致富的路子 这些取材自真实案例的血泪教训 且看且珍惜 致富 可以听福布斯上的大佬画饼 但反向致富这事儿 必须听警察蜀黍来唠 因为我 ...

  • 当代年轻人:跑轮上的仓鼠?

    当代年轻人:跑轮上的仓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