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文字仅关联读书时的感悟和行走中的思考。
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也许偶尔的一句说到你心里。
只需真正喜欢读书和行走的人关注。
昨天下午,网上搜来几张日本插画师Keigo的插图作品,觉得很有趣。
正好闲着没事,就把其中一张图(原图如上)进行了加工改造。
改造后的图片成了这个样子:
然后发在了朋友圈:
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① 夹子
② 一只手
③ 内裤
④ 文字
⑤ 二维码
⑥ 一条线
请把你第一眼看到的告诉我。
评论序号即可。
游戏结束后你也许会得到一个出乎预料的答案。
然后,就有很多人在朋友圈里参与评论,绝大多数人选择了①,极个别人选择了③,还有极个别极个别人选择了②、④、⑤、⑥。
要命的是,有若干人选择完就催着要这个出乎预料的“答案”。
有的朋友说:“赶紧把答案给我,我也发到朋友圈了,别人等着看答案呢!”
答案在哪里?
答案呢?
然后,我用差不多半个小时时间制造答案。
答案来了(纯属娱乐,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① 看到夹子的人,性格平和,为人实在,安于现状,知足常乐;
② 看到手的人,思维敏锐,具有超强观察能力,不走寻常路;
③ 看到内裤的人,为人谨慎,理性,轻易不会上当受骗,一旦上当,结果很惨;
④ 看到文字的人,小资,浪漫,挑剔,完美主义者;
⑤ 看到二维码的人,手机控,缺乏耐性,宅,孤独症患者;
⑥ 看到一条线的人,简单直白,与人为善,好吃懒做,没心没肺,活着不累。
然后竟然有如下反馈:
看来,这也算自己给自己挖坑带来的意外收获。
从整个“游戏”过程来看,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首先,给自己挖坑的行为,或多或少有“欺骗性”,至少有“忽悠”的嫌疑,这是发布朋友圈时候没有想到的,告诫自己:下不为例。同时真诚的向所有参与“游戏”的朋友表达歉意:实在抱歉,浪费了各位好朋友的时间。
2.一些人不但拥有好奇心,还有强烈的探索未知的欲望。
3.一些人对自己并不十分了解,企图借助各种“测试”来与自己心中所了解的自己进行比对,从而达到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目的。
4.一张有意思的图片,能更好的吸引注意力。
5.制造答案的过程同样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要用心将图片、问题与参与者的意愿相结合、融合,然后结合自己对人性、心理的认知,以及对类似“测试”游戏的感悟,最后用符合类似测试的“答案式”语言形成自己这道“测试题”的答案。毫无疑问,这个过程比随便感慨要复杂很多。
6.或许大概可能还有那么一点点推广公众号的作用。
7.……
也许,通过这篇文图传达的信息,刚好启发了你,请你把你想到的留言,分享给更多的人。
最后,画蛇添足,也是善意提醒。
愿每一个人都:
好好吃饭,
好好休息,
好好锻炼,
好好活着,
好好爱,
好好去远方。
用Keigo的另一张插图结束吧。
忍不住,又改造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