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yl物种说】今日--中南大羚(Saola)
▲哥本哈根大学动物博物馆里的中南大羚蹄子
中南大羚的瞳孔是圆形的,带有深褐色的虹膜,当光线照射到瞳孔时,虹膜会呈现橙色;一簇长约2厘米的白色胡须从下巴末端伸出,据推测具有触觉功能。罗比绍观察的中南大羚玛莎,可以将舌头伸长约16厘米,并能够到眼睛和脸的上部;舌头的上表面覆盖着细小的、向后指向的倒刺。
罗比绍还观察到,两个上颌腺(窦)中都有一个近乎长方形的空洞,尺寸为9×3.5×1.5厘米,上面覆盖着0.8厘米厚的瓣。上颌腺是所有其他动物中最大的。腺体被厚厚的、刺鼻的、灰绿色的、半固体的分泌物所覆盖,下面有一个由少数扁平毛发组成的鞘。每个白色的面部斑点都隐藏着一个或多个结节,从这些结节中生着2-2.5厘米长的白色或黑色毛发。这些脸部腺体分泌物通常会在植被底部摩擦,留下刺鼻的糊状分泌物。
两种性别都拥有一对略微分叉的角,外观相似,与头骨平行形成几乎相同的角度,但长度不同。角类似于当地用来支撑纺车的平行木柱(因此被称为"纺锤")。这些角一般为深褐色或黑色,长约35-50厘米,最长达65厘米。是其头部长度的两倍。1993年和1995年的研究给出了野生标本角尖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厘米,但罗比绍观察到的雌性中南大羚玛莎的角尖之间的分歧为25厘米。罗比绍指出,角基部相距7.5厘米。之前的研究称角的横截面是均匀的圆形,而罗比绍观察到他的标本的角的横截面接近椭圆形。角的基部两侧崎岖不平,凹陷不平。
罗比绍观察到,被圈养的雌性中南大羚玛莎在人类面前很平静,但害怕狗。在与狗相遇时,她会采取打呼噜的方式,并将头向前推,用角指向对手。她竖起的耳朵向后指,弓着背僵硬地站着。同时,她几乎没有注意周围的环境。人们发现这只被圈养的雌性中南大羚玛莎大小便地点是分开的,排泄时它垂下后腿,下半身微微下蹲(这在牛科动物中常见)。她会花相当多的时间用强壮的舌头梳理自己。雌性的标记行为包括打开上颌腺的瓣膜,在岩石和植物上留下刺鼻的分泌物。它们偶尔会发出短促的叫声。
罗比绍向被圈养的雌性中南大羚玛莎提供了铁角蕨属植物、千年健属这样宽大的深绿色植物以及梧桐科的各种阔叶灌木或树木。中南大羚会吃所有的植物,并表现出对菊科物种的偏好。进食时中南大羚用长舌把树叶拉进嘴里。也据说,与其他食草动物不同,中南大羚主要在白天进食,很少在黑暗中进食。
中南大羚目前被认为是极度濒危的动物。中南大羚对栖息地的限制性要求和对人类接近的高度敏感,目前很可能因栖息地丧失和栖息地破碎化而危及它。
由于当地人对毛皮、传统药物需求的狩猎以及在餐馆和食品市场的非法贸易,中南大羚物种种群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中南大羚有时也会被保护农作物(如防止野猪、水鹿和麂来破坏)而设置的陷阱误捕。迄今为止,物种保护团体已经从中南大羚的栖息地清除了2万6千多个以上的陷阱。
中南大羚所处地区的主要特点是远离人类干扰。中南大羚主要被射杀是为了吃肉,在一些村庄里,猎人如捕获到中南大羚,还会受到高度尊重。由于中南大羚数量稀少,当地人对中南大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更常见的物种。由于这个地区的人们都是传统的猎捕,他们对杀戮中南大羚的态度很难改变,这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科学界的对中南大羚强烈兴趣,实际上也造成了猎人去捕捉活体标本。Bu Huong自然保护区内已经停止了商业性采伐,官方也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森林砍伐。
有关保护级别高的物种往往难以研究,由于缺乏数据,往往会延误实施或确定必要的保护需求。由于中南大羚非常罕见,于是会一直缺乏足够的数据,这也是中南大羚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专业研究的科学家甚至从来没有在野外观察到过中南大羚。遗憾的是,由于完整的中南大羚种群不太可能存在,所以发现这些种群的野外调查并不是保护工作的重点。
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亚洲野牛专家组成立了 "中南大羚工作组",以保护中南大羚及其栖息地。该联盟包括来自老挝和越南林业部门、越南生态和生物资源研究所、Vinh大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生物学家和保护主义者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约40名专家。
位于河内中部的越南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一组科学家,准备通过克隆来保护该物种做最后努力,但瓶颈是,即使是人们在对中南大羚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方法。由于缺乏雌性中南大羚供体提供去核卵母细胞的和受体雌性,以及种间生殖隔离,大大影响了中南大羚克隆技术的进度。
所有现有的信息都表明,由于强烈的狩猎压力,中南大羚在其狭小的分布区内处于明显和持久的衰退状态,而持续开放其栖息地和增加人类进入(主要道路建设)加速了这种衰退。在中南大羚的栖息地中,有些地区几乎没有任何保护。当地的猎人通常多年都看不到一只动物,这表明其种群密度非常低。狩猎的威胁因其他因素而加剧,特别是人类进入剩余的中南大羚栖息地导致栖地的丧失。
尽管目前森林丧失对中南大羚的威胁比狩猎小。但最近在修建的穿越越南安纳米特山脉的胡志明公路,及其许多通往老挝的支线公路,再加上根据东西经济走廊发展倡议修建的新公路,可能是不可缓解中南大羚种群生存的主要威胁。中南大羚减少的速度可能飙升,估计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代的中南大羚数量会减少80%以上。中南大羚剩余种群也估计<250个成熟个体,种群保持持续下降,最大的中南大羚种群估计只包含<50个成熟个体。
IUCN羚羊行动计划中,老挝的推测种群数量为70-700只,越南为几百只( 2001)。随后在老挝进行的调查表明,那里的种群数量很可能接近该国的低估计值,即剩下不到100只(2004)。更乐观的估计包括1998*1999年在越南In Pu Mat国家公园进行的猎人访谈分析,约有18只中南大羚在保护区东南部的Khe Bong地区存活,约有8只在中部的Khe Chat和Khe Choang地区存活。2003年的研究表明,这些中南大羚的数量在5年内直接减少了约50%(2004)。
▲在哥本哈根动物博物馆,中南大羚一些最早已知遗骸
根据生物多样性专家Tony Whitten的说法,虽然越南拥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其中许多是最近才被提出来的,但像中南大羚这样的大型动物的发现是相当意外的。目前对活体中南大羚的观察很少,仅限于安纳米特山脉。
The saola (Pseudoryx nghetinhensis), also called siola, Vu Quang ox, spindlehorn, Asian unicorn, or, infrequently, the Vu Quang bovid, is one of the world's rarest large mammals, a forest-dwelling bovine found only in the Annamite Range of Vietnam and Laos.
Related to cattle, goats, and antelopes, the species was described following a discovery of remains in 1992 in Vũ Quang Nature Reserve by a joint survey of the Vietnamese Ministry of Forestry and th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Saolas have since been kept in captivity multiple times, although only for short periods. A living saola in the wild was first photographed in 1999 by a camera trap set by WWF and the Vietnamese government's Forest Protection Department (SF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