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你要明白做哪一类的工作,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才可以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最大。这些年我观察到一些不知名的人,慢慢地也混到心理圈儿的高层。他们一点儿不懂心理学,很奇怪,他们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原来,他们在前几年都大量地做孩子教育,虽然不懂心理学,但在前些年积累了巨量的粉丝。这个时代,就是“挟粉丝以令诸侯”的时代,因为有海量的粉丝群体,所以就不可避免地提升了社会阶层。他们根本不懂心理学,现在已经到了我国心理专家这个阶层,是顶级资源了。为什么“流量池”能把无知者一步步托起来,成为中国心理圈具有顶级资源的专家呢?因为,教育是当前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中各种各样矛盾的集中体现。现在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无法完美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哪怕父母都不工作,两人一起管理孩子,也不能给孩子完美的教育。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教育里面存在的这种内部矛盾太多了。基层老师是一个砖头,可以被搬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去。这就导致老师每天要完成大量教学内容以外的任务,根本没那么多时间。经济时代,老师也有个人的经济欲望,要分出部分精力,去发展自己的业务,再加上学校很多教学以外的任务,又有教学升学率的压力,所以他被迫只能给孩子布置更多作业。孩子成长需要其他因素。比如,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肯定是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的时间、做游戏的时间。而现在根本就没有时间,所有的孩子都没有,这很可怕!孩子最需要的一个心理需求,现状却没有,怎么办呢?于是有些家长就让孩子通过参加一些兴趣班或者夏令营、冬令营,来弥补孩子的这部分需求,要兼顾孩子和同龄人玩耍这件事。学校教育有其内部的固有矛盾,为什么学生会有那么多的作业量?因为现在的学校老师自己本身都不能全力以赴地在教学的岗位上——中国教育的一个内在矛盾。也想突破当前自己所在的阶层,而目前的教学岗位不能满足这一点,必然导致老师根本不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教学岗位上。第二,大量的教学以外的任务。没有时间批改作业,只能把这份工作任务转移给谁呢?家长。这个逻辑非常复杂,学校老师想要很高的升学率,和职称收入有关系,但又没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来做,只能把部分任务转移给家长。然后学校再通过老师,通过成立各种各样的群,不断地给学生家长压力,就逼着你,你必须要这样,必须要这样,必须要这样!家长们除了每天工作以外,回到家所有时间都占用在这件事情上。每天晚上8:30之后,或者9:00之后,就得去陪他的小孩了。9:00之后,所有的家长,甚至有时候两个家长同时来帮助孩子完成这些作业,包括辅导孩子。这就是学校教育正在向家庭生活时间的一个侵袭的过程,不断地侵入到家庭生活过程中。过去我们这一代上学时,在学校里实际上就可以完成上述两大功能。一方面所有的教学任务在学校完成,家长不会管我们的学习。孩子回来自己写作业,做不完或者不会做,需要老师去负责,都是这样的。同样我们在学校里还有很多玩耍时间,有体育课,还有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课,都是我们的玩耍时间,再加上我们的周末,作业量很小,周末就是同学之间互相玩的时间。我们那代人可以完成的所有功能,在这代孩子身上都没有了,会出多少问题?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儿童自杀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人民网)
因为学生现在已完全被剥夺了一个自由健康成长的童年了!第一,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就开始有贵族的,有普通的。贵族和普通的确有区别,孩子现在被分成了三种不同的教育:第一种,最好的重点学校。坏处就是只有学习,没有其他功能。第二种,普通中学。学习也不太好,但没有多余的孩子和同伴游戏玩耍的时间。第三种,贵族学校。的确安排了一些课外的活动和社团、游戏等等。活生生地把中国孩子分成了三种不同的培育方式。每一群孩子,都望着另外一群孩子的生活,变成互相羡慕。比如说重点中学的孩子,最大特点就是整天都在学,除了学以外什么都没有;贵族学校,学习成绩虽然抓的比较严,但是和重点中学的教育质量是不能比的,所以那些上了贵族学校的家长们也在焦虑,他们的孩子以后能不能跟最好的重点中学的孩子进行竞争。第三类孩子,就是我们说的普通中学,既没有很好的儿童人格心理、游戏的培训时间,也没有很好的关于未来在学习方面的培养,就是两边基本上都落空了。所以这三种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父母该有多大的焦虑,而且每一种孩子的焦虑都不一样。这种焦虑本来只是在高中,也就是说高考时才体现。但现在的中考要进行一个社会分层,把孩子分成职业教育50%,还有50%的就是高等教育,这就使得孩子从初一开始,大概他们的年龄应该是11岁左右,从这个年龄开始,就被剥夺了童年。然后他们每三年就要进行一次人生中的社会阶层的分流。上述讲的这些问题合在一起,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的教育问题会如此的矛盾突出。中国心理圈
手把手心理实操训练模式创始人
中国心理圈真正教实操的老师
赵小明个人简历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管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心理组委员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心理安全员》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1
2016-2018连续3年今日头条心理类自媒体10强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栏目嘉宾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栏目心理专家
央视旗下网络媒体央视频,疫情期间特约连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