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人生 :读刘克庆《石说》有感( 孔顶柱)‖ 《济源文学》2021(133)
工笔人生
—— 读刘克庆《石说》有感
孔顶柱
拜读《石说》,深感作家刘克庆的文笔活脱脱就是国家级书法家刘克庆的神来工笔。它挥洒自如,收放得度,朴实、厚重而恭谨地书写山水、描摹人生,运笔神清义重,实打实地刻画了灵性的“石头”:
“巨石无语,却说出了东阳河、黑龙沟十八处的故事。”那石头与古今的情缘,石头与山水的会话,石头与时空的思磨,石头与沧桑的隐秘都在其中了。简直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长者带领读者进入通幽之境,如黑龙沟的奇根:“'奔龙根’蜿蜒数丈,长躯有爪,状若奔龙;'网石根’长须打结、从横交织,紧紧地打捞出沟底的一网卵石;'孔雀根’根须上翻,聚散有致,尾似开屏;'凌空根’胳膊粗细,居然跨越石间道路,根横凌空,人在根下过,别有一番情致;'盘莽根’如数十条如蟒如蛇的根搅在一起,或缠或绕,盘根错节,难解难分;'生崽根’贴地前行数米,弯曲处又生出一棵树来,和母树相邻相伴,母子情深。这样慢拍、细腻的描写,不仅是在猎奇,更是在让人们享尽奇观,透析生灵,感悟人生。
《石说》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给人娓娓道来、语重心长的感觉,使人自觉不自觉地思入圣地,顿悟哲理。正如作家所说“听完石说,但愿你的人生坚实而不张狂,稳重而不轻浮,真诚而不虚伪,包容而不刻薄,坦荡而不诡诈,这时的你已经超脱、洒脱,更想再听一遍石说了”。我真的对《石说》爱不释手了。
老子说“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我爱《石说》的实话实说,推心置腹,晓理喻情,循循善诱。在二年级孩子“涛哥要求得优”一节中,作者工笔实录:“差作品违心批个优,是误导孩子,我想了想说:'这样吧涛哥,我握你手写十个字,然后你照着帖认认真真练这十个字,如有八个字得了红圈,我给你判优,如何?’涛哥经我手把手教后,高高兴兴地去练了,练一遍我帮其改一次,练到第三遍上,涛哥的卷面上终于得了优。”直到让孩子收获满满,高兴得铭心刻骨、把进取之志植入灵魂。这段晓妪醒稚的记叙,平平淡淡,质朴无华,但却钉钉铆铆,如楷书隶刻,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作者的工笔艺术。不难看出,涛哥后来的成就无不得益于这种厚而不薄、实而不华的工笔之人的工笔之教。
文如其人,刘克庆对待学生是这样,对待读者同样是出之以诚,抖尽包袱。我学毛笔字散漫不经,经年无功,写出来的字咋都没人看上眼,只能自美不嫌地写个对联贴在自家门上,想白白送人都没人要。但读了《石说》之《学书三字经》后我突然醒悟,只如法练了两天,竟然有朋友说:“过年时我拿点红纸你给我写副对联吧?”令我惊喜之余,我不禁拍案叫绝:《石说》不仅阅历丰富,而且都以干货相赠,可为经世致用之说!不信,你看看《学书三字经》,真的没几个字,但字字都是点睛之笔,诚心诚意地将干巴巴的技术和有血有肉的艺术水乳般交融一起,教你在享受中如春苗拔节般成长。
刘克庆的履历是波折的,波折得正像清人刘大观为小沟背石头所写诗句:“石在山谷分五色,孕毓青黄赤白黑。娲皇补天斥弃余,至今流落群仙国。”难怪刘克庆专题《清人记游小沟背》。但不管怎样艰难曲折都无法动摇他踏石留痕的铿锵脚步、多姿多彩的工笔人生。
他十六岁就被征集到三线建设的480工地,从事高强度的轮锤打钎;书写过令人惊羡的“三线建设要抓紧”的盘山大字;主办过民工团团部的战地《简报》;目睹过塌方事件的生死洗礼。然而,正像他小学二年级时,和小伙伴们在柿树上玩“老鹰抓小鸡”一样,他这只“小鸡”可以从这个树枝跳跃到另一个树枝上,与“老鹰”竞雌雄,躲过“老鹰”的抓捕,但却无奈不自意抱负死枝:“'喀巴'一声,枝断身落,从二米多高的树上跌了下来,摔骨折的胳膊明显地将肉皮顶成了尖。”他年少多能,在480 工地领尽风骚,被领导器重得不可或缺,就连上高中都舍不得放他走。可工程结束他被“哪来哪去”,落地回乡。480工地如此,他自找工作在邵原焦厂下煤窑差点砸死,从矿工到文书,他虽然赢得了遍地朋友,在一片认可、赏识中干了4年,到后来也还是“喀巴一声,枝断身落”;再后来他考上了大学,但政审过不去,还是“喀巴一声”……
谁说命运不公?在讳莫如深的“死了没埋”和自己亲历了的死了又泛活的下煤窑工作,即使父母也劝不退他。他在《我的邵州岁月》中写道:“我看到过一本书,写的是一位作家为了写监狱里的生活,不惜创造条件进监狱坐牢。体验半年生活后出来写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他居然以此为范,不顾生死地献身于文学事业,可以想见他写作态度是何其真诚,融入生活是何等深沉,落笔成文是多么厚实老练。他欣赏赵树理所说的“地摊文学”“地摊作家”“老实巴交”地言之有物,轮锤有声,先后结集出版了《河桥路》《秋的总结》《刘克庆诗书集》等文学著作。命运反复折磨他,不让他成为企业中的专职精英、不让他端上大学生的铁饭碗,正是出于硬催生其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天意——作家并书协理事。还是刘克庆的《卷后散句》说得好:“所有的藤都想依附点什么,所有的大树都在风暴中拒绝沉沦。”
参拜了赵树理文学馆,他感同身受,肯定了三个问题:“其一、有大作为的人必有大波折;才子的爱好坚持下去必铸辉煌;成功的人必有属于自己的秘诀。”刘克庆就是在这似乎不公的曲折生活中磨就了他的工笔人生、工笔著作,在他的作品里,你休想找到繁花损枝,膏腴害骨的文字。读刘克庆,你会觉得他是你贴贴实实的良师益友;你会为这棵大树在风暴中拒绝沉沦、傲然屹立而感奋;你会从中觉悟,你的动能有多大,你的波折就会有多大,波折是人生的导师,战胜波折,你就是导师;你会在波折中发现自己而庆幸生活赐予的波折,从而振作精神,拒绝沉沦、抗击风暴,成就自我而绝不躺平。
【作者简介】孔顶柱,学名孔繁靖,生于1957年,农民。早年曾用孟其实等笔名在省级杂志发表过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寓言等;后来一直从事《易》学研究、企业兼职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