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需尽快启动生态
最近,一些已经用上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的用户在网络上分享使用感受,引起关注。除了给予国产操作系统肯定与鼓励外,大家也分享了一些在日常办公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实就是抱怨不好用)
毋庸讳言,用于个人电脑的国产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Linux开源代码改造的版本。这是正确的选择,就连手机操作系统也有Linux内核,不用开源系统才是费力又不实用。从开源Linux做起,一些国内中小企业就有能力推出操作系统。
能够在个人电脑上安装的Linux系统,本身也在大幅进步。Ubuntu、CentOS等Linux图形界面系统在业界非常流行,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嵌入式开发、机器学习等领域。国际上各类Linux系统的社区维护升级形成体系,大量专业用户在积极使用、提出改善需求,有维护组织不断升级版本,良性循环的生态已经建立。只是这些系统面向的主要还是软件开发人员,功能强大但并非“傻瓜化”,有专业门槛。主要使用场景也是专业化的,不是为了“全面取代”Windows。Linux系统生态是“专业对专业”,充斥着大量精细的命令行操作,与Windows生态“所见即所得,业余也易用”的特点有所区别。
我国系统软件的开发能力并不弱,完全有能力推出好用的国产Linux操作系统。目前推出的版本,并非具备实力的大公司出手,而大多是小规模的试水之作。用户群体也未成体系。专业人员会直接用原生的Linux版本,试点部门中真正重度使用国产系统的一般用户人数并不多,进行国产系统维护的公司,精通系统底层的开发人员也不多,与国际Linux组织的水平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当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部分需求也难以得到快速反馈。
更关键的是,光有操作系统开发人员还不够,国产操作系统需要有软件生态,需要有第三方软件开发商针对性开发提升体验,目前国产操作系统用户还不多,版本也有些散乱,应用开发商尚无足够积极性来提升程序体验。如果国产操作系统的用户规模到了一定数量,平台价值就会出现,应用开发商自然会来解决问题。但在国产操作系统变成热门生态之前,还是需要各方努力实现“冷启动”,出于战略考虑主动帮扶,逐渐改善体验、增加用户人数。
在用户较少、抱怨较多的阶段,需要的是坚持信念,认真维护升级。国产操作系统直接无保护参与市场竞争,会被市场潮流吞没。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组织一些职能部门逆着市场选择,不断试错。
中国有条件为国产操作系统组织起较大规模的试用群体,初步具备条件找准方向之后,也可以做工作导入重要的第三方开发商,对一些高频应用进行战略性的改善开发。可以说,需要的协调工作多,技术难度反而不是太高。
中国市场规模大、政府组织有力,最有能力成功启动“国产生态”。操作系统的生态要求更为复杂,但在摸索之后并不难找到方向,国产系统市场份额取得实质突破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