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作,没安全感、喜怒无常,我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不,你不是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不能定义我是谁。我的本质,是我选择成为的样子。”——卡尔▪荣格

在最新一期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有一段蓝盈盈和张含韵的对话。蓝盈盈说:“我全身散发的都是我要成长、我要让我这一辈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讯息)”。这句话令我很感动,“终生成长”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且必须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是那些身边有类似于BPD特质的人(深受BPD特质伤害和影响的人),探讨这部分如果在亲密关系里遭遇到了有BPD特质的人,应该如何与之相处?

关于BPD人格的特征,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比较详尽的描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看一下→边缘型人格障碍:我爱你,但我要折磨你;我恨你,但请别离开我。在这里,为了照顾新读者,我们再简单重复一下:比如情绪管理能力弱、喜怒无常、歇斯底里、对亲密关系中的人,要么觉得对方很好,毫无瑕疵,要么恨透对方,认为对方一无是处、经常愤怒且对愤怒情绪难以控制、有过自杀或自伤的偏激行为,以此来获得亲密关系的关爱、心境高低起伏,有自我认同障碍,有时自信心爆棚,有时极度自卑等等。

而今天这篇文章,是上一篇文章的姊妹篇,关注的重点是具有这类人格特质的人(自己),如何进行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的话题。如果你觉得在以上BPD的人格特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这篇文章可能就比较适合。

01 永远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人生就是X,代表无限可能

我想讲的第一点,就是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在第一场每个人进行solo秀之后,评委会给她们每人一个选择建议,一共有三种,dance组(舞蹈组)、vocal组(声乐组)和X组。

前两种比较容易理解,显然是评委看到了这位小姐姐身上有某一方面的优势或潜力,而X组一般来说是业务能力比较弱的,没有明显的特质,大部分获得X标签的女明星都很郁闷,只有张雨绮,在评委老师委婉的告诉她X代表“无限可能”之后显得很兴奋。

后来,她知道了X的真正含义,但是却依然把“无限可能”当做了自己的座右铭,不断提醒自己和组员:我们是拥有无限可能的人。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一些行为特征,在文章下面有很多读者留言,纷纷给自己“上套”,说“我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者“我身边的某位亲人就是这样的人”。事实上,在上一篇文章的开端我就曾经写道:“人格障碍是一种仅次于精神分裂的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占总人群的6%。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未必遭遇的是真正的人格障碍患者,而是有类似人格特质的人。”

“贴标签”是人们常犯的一种错误,通过归纳总结继而贴上标签(打上烙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自己寻找到了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为什么众多伪科学——比如星座学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既然是科普类文章,就必须抱着严谨的态度。在这里,我要提醒读者: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标签。

标签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一方面你可能会有“我就是这样”的醍醐灌顶之感,但另一方面,也会容易受到这种标签的心理暗示,反而对自己的行为特征做出了强化。在家庭教育中,这也是父母常犯的错误,比如有的家长会经常说:“孩子挺聪明,就是有点懒”,“这个孩子就是不爱吃菜,从小就这样”,“你总是粗心大意,写作业也爱拖延.....”这些都是生活中父母的常见语言,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天长日久的心理暗示。孩子也会最终长成你“期待”的样子,成为一个真正的懒惰、不吃菜、粗心、拖延的孩子。

有一点是应该被明确的:即使严重到BPD的程度,也仍然是可以恢复的,更何况大多数人并没有严重到“人格障碍”的程度,只是有类似特质而已。而这些人,才是文章讨论的范围。

卡尔▪荣格曾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不能定义我是谁。我的本质,是我选择成为的样子。”的确,一个人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基因、原生家庭的抚养环境,但这并非是不能改变的。生而为人,无论到了何时何地,始终拥有“选择权”,所以,对于自身有这些特质的人来说,认知自我是发生改变的开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X,拥有无限可能。

02 摆脱原生家庭的限定

儿童早期的压力可能促进边缘人格障碍的发生。童年的时候经历了身体和性虐待,被忽视,与照顾者分离和/或失去父母,这些情况在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中是常见的。

作为普通人来说,极度缺少安全感、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常有空虚孤独的感觉,比较“作”,这些行为多数和抚养环境有关系。生活在宽松、自由、正向关注的环境下的孩子,心理的健康程度一般会明显优于生活在挑剔、指责、抱怨、争吵环境下的孩子。原因如下:

首先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其次,孩子自身安全感和依恋关系也会因为父母的争吵或者某一方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而受到严重的损害,第三,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除家庭环境之外的社会环境,如遇到一位非常有爱心的老师或者遇到精神契合、有互助功能的伙伴等等,也未能给到孩子的心理以有效支撑。

所以,有的人看到自己也有歇斯底里、偏执、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非黑即白、喜怒无常特点的人,可能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有类似的模板或者是受到的关爱较少,而挑剔指责较多。

从某种角度说,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毫无心理问题的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创伤和行为偏差,所以,原生家庭只是帮助我们觉察自我的一个方式,通过对原生家庭抚养方式的反思,我们可能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这样”,但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完成个人成长,走出原生家庭的限定。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原生家庭很重要,但不足以影响和限定我们的一生。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说,“助人自助”是咨询最基本的原则,换言之,一个人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想要成长和改变的动力,是关键,其余的人,包括心理咨询师,都是帮助来访者找到自身发展动力的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留言“我就是这样”的人,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有强烈的意愿想要成长自我?想要让自己从情绪的黑洞中走出来?进入健康、良性的亲密关系中去?

03 改变认知结构

BPD的认知非常偏激,是典型的非黑即白、全有全无式的思维方式。但事实上,非黑即白、糟糕至极等歪曲认知在普通人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举个例子。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交流,我提到最近很有兴趣学习新东西,比如说拍小视频、跳舞、还有以前从不触及的眼部彩妆等等,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我说了一句话:自信肯定是要建立在很多正向体验的基础上的。想要有正向体验,那就得有意识的多打破舒适区,去挑战新领域,同时给自己积极的关注和反馈。

当我的朋友听完这句话时,她的反应是:呵呵,说不定去体验完了全是负向体验,做的啥啥不是,结果不但没能增加自信,反而更加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泥潭里,走不出来。

我们就以这样一个生活中的极微小的案例,来分析一下其中的不合理认知。

首先,这里面隐藏着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在这种认知体系里,只有“正向体验”和“负向体验”两种结果,没有中间地带。而且,她在没有验证之前就预设了结果——负向体验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正向体验。

其次,夸大——这也是七种不合理认知的其中之一。夸大的意思是,用比实际上大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她提到如果结果并不如意,是负性体验,那么就会走入习得性无助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事实上,即使尝试的结果不能如意,就一定会陷入到泥潭中并且无法自拔吗?仔细琢磨一下,其实这个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所谓的无法自拔,其实看似被动,但本质上也是一种主动选择,因为即使是负向体验,也仍然可以选择继续尝试或彻底沉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选择休息之后重新积蓄力量再次尝试。选择有很多种,但是把结果夸大为“唯一一种”,这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误区。

第三,糟糕至极。这也是常见的不合理认知。“陷入泥潭”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未来结果灾难化的想象。

第四,主观臆断:没有支持性或相关性的数据就得出结论,做出推论。

看似只是随口一说,但其实语言背后支撑的,是一个人的认知模型。人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困境,歪曲认知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所以,对于很多有类似于BPD特征的人来说,从认知系统上提升和改变,效果是比较立竿见影的。

改变认知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觉察不到自己的认知是有问题的,比如很多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竟然抱怨别人的人,ta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其实是根本意识不到应该对自我负责,意识不到自己是哪些认知出现了偏颇,所以才导致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所以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承认并知道自己是有认知偏颇”的。

04 正念疗法:和真实世界链接,活在当下。

这句话很简单,但却概况了正念疗法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心理问题基本上都是源于没有和真实世界链接。

或许可以简单的这样理解:比如完全客观真实的世界是A,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时,都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带着自己的防御和投射,所以,在甲的眼里,世界是B,在乙的眼里,世界是C,在丙的眼里,世界是D.....

没有一个人认知的世界是完完全全和A相符的,因为只要是人,就必然带有主观性,这是人性的局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眼里的世界越接近A,ta的人格就越健康,出现各种困扰的几率就越低。

那么应该如何接近A呢?一方面需要提升和迭代自己的认知体系,人的认知层级越高,看到的世界就越清晰、全面;另一方面,是需要不断地拿自己的认知和现实世界碰撞,用现实世界检验自己的认知。

比如,对于BPD来说,他们总是活在被抛弃的恐惧感之中,这会使得他们疑神疑鬼、歇斯底里。但是这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实际上只是ta自己由于过去创伤带来的主观感受,与客观事实根本不符。

比如丈夫因为加班取消了和妻子的约会,妻子勃然大怒,歇斯底里,认为丈夫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不爱自己,甚至臆想出来是想抛弃自己。但是这种想法是客观、真实的吗?

显然不是。所以,想要自我成长的人,会抑制住自己撒泼打滚的冲动——哪怕从内心觉得自己的判断一定是正确的,也要把自己的判断和现实做一个求证:丈夫是不是不爱自己或者想要抛弃自己,这个问题除了你自己的感受之外,也还需要丈夫的承认,如果对方否认,而你却非要坚持,那就意味着你的判断很可能是偏颇的——因为它最起码没有得到当事人的验证。

正念疗法的核心,就是活在当下,不断在每时每刻和当下的世界发生真实的链接。

比如刚才举得我朋友那个例子,当下的她只是在打电话,但是她的大脑却已经脱离了当下,去到了未来,并且构建了一个“在未来挑战舒适区失败,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幻象当中,在当下,她可能就因为自己描绘的幻象,体验到了绝望和无助的感受。

这时候,就需要跳出来看一看,自己当下是真的处在绝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活在当下”四个字看上去非常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难,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和现实发生链接,因为人是如此自我中心的动物,而自我中心,必然带来看待世界的滤镜和偏离。所以我们内心的“尺子”实际上是需要不断矫正的。

自我成长是一个终生话题,一个人应该具备终身成长的能力和勇气。除了自助以外,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一条捷径,专业人士可以帮助你更快的发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心灵的疗愈。

【写在最后】

觉察即疗愈。如果读者能从这两篇文章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且有改变自我的意愿,那么实际上成长之路的大门也就正式开始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对自我内心的洞察越清晰,自我疗愈和成长的速度就越迅速。

最后想说的是:哪怕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重生,对于我们这些有一些性格缺陷或者人格发展不够成熟的人来说,改变自我并非遥不可及。还是那句话,生而为人,你始终拥有选择权。只要你想成长,你想改变,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