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学习

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概括起来大致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展示,关注学生个性的需求,包括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三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纵观以上内容,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那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就成为一线广大教师落实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突出学生的接受性,封闭性较强,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新课标则以强调和突出主体性、独立性为宗旨,提倡学生主动学习。我们认为要落实好新课标,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其智力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传统教育多注重智力发展,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视不够,没能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与推动作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发展成才的快慢,往往不是取决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差别”(柳海民《教育原理》)。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是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个体良好发展的重要内容。

譬如,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是谁的事?学生不是为教师学的,也不是为家长学的。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责任,因为学习是跟学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自主学习”(《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杨振宁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授业无趣,必不乐学。没有了兴趣,学生不可能去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动力源。“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养成爱学习,善思考的态度时,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西北地区基础教育新课标实验跟踪研究》)。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要首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一番功夫。

第二,大力实施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我要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能够得到培养,创造的潜能能够激发出来。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发展,增强了其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信心。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从课题选择到资料收集,从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到研究报告的撰写,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可见,研究性学习能够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传统教育统一性很强,重结论,不重过程,目标单一。新课标则提倡个性化、多元化、开放式。那么,要落实新课标,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认为也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因材施教。

学生间有差别,不但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也会存在,这是事实,是谁也否认不了的,是客观存在的,要想使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禀赋,不同知识功底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材施教是一个好的方法,而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离开了因材施教,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假如对一些自制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品质差,学习兴趣不浓的“学困生”,也跟学习优秀者同样要求,回答同样问题,研究同样问题做同样的作业,进行同样的考试,不管是难是易,两者必然会有一方极不适应,失去学习兴趣。而因材施教,分层施教,不搞整齐划一,才能使优者更优,“困”者脱“困”,才能使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成为可能。

第二,实现课堂多元化价值取向。

多元化价值取向的课堂,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允许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问题。学生在这样一种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从单一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封闭学习中解脱出来,进行开放式的主动学习,而且能够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实现真正意义上富有个性地学习。

新课标的推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都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中国教育的历史使命。我们广大教师首先,而且也必须是坚定地把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为落实新课标,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落脚点,只有抓准这一切入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真正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