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光绪元宝楷书“缶宝”详细描述|银圆|七钱二分|楷书|造币厂|雕刻|光绪元宝
四川光绪元宝银圆中有一种非常罕见的版式,其“宝”字从“缶”,俗称“缶宝”或“四川楷书”。有关其出处的看法虽不一,但由于制造精美又异常稀少,故以样币视之未有争论。目前所见有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和三分六厘全套5种面额。史威尼( James Sweeny)在1981年出版的《伯明翰造币厂史》中收录了这枚“缶宝”一钱四分四厘,并说明:“伯明翰造币厂藏品室中,虽存有此币,但无任何证据显示其为该厂出品。”笔者原本以其雕工甚佳,推测“缶宝”为英国代制且制造时间可能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理由是1896年10月9日上海《华洋新闻》( The Celestial Empire)登载将有新式银币在该省流通,且“总督已备妥新银币模待用”。
事实上银圆局造币设备的订单在该年年底时才下达,而且是由美国厂商承包,竞标对手是某德国厂商。2011年7月出版的《文物天地》(总241期)刊载的《清代银圆珍品考述》一文中,作者周祥质疑此新闻报道可能只是传达四川当局有自造银圆的计划,并提出现存3种面额的钢模制作水平不一,七钱二分雕工最佳,一钱四分四厘次之,三钱六分较差,显然非同一雕刻师所为。
笔者在比较后发现确实差异明显,同系列大小银圆在委托外国造币厂制作时从未出现过这种现象,即使国内雕刻的也无此状况,有悖常理。此外,注意到七钱二分银圆背面的数字“2”相当别扭,字形有如广东七二版,不像是外国雕刻师所为。上述文章亦提到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四川按察史文光奏折中有“觅雇洋匠”以及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川督奎俊奏折中有招考工匠学习”等等,显示川省当局或许对模具锈蚀后所造银圆有了意见,拟另起炉灶。因此笔者认为四川光绪元宝楷书“缶宝”为国内制作,各面额的银圆由洋匠参与在内的多位雕刻师所刻;日期可能是与“介宝”的相近,最终没有采用的原因或许是大小银圆的形式不一,而川厂又奉谕停工所致,还有待深入查证。
该图为四川省造光绪“缶宝”七钱二分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该图为四川省造光绪“缶宝”三钱六分
该图为四川省造光绪“缶宝”一钱四分四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