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不断:诉求相悖的“小鲜肉”和中国影视行业
网视导读:“小钢炮”冯小刚又怼人了!这次他怼的不是别人,怼的是自带流量的“小鲜肉”,说现在年轻男演员太娘,搔首弄姿、欲盖弥彰,想脱又不敢脱。矛头直指在《择天记》中“半裸出浴”的鹿晗。按理说,冯小刚这样的行业大咖怼“小鲜肉”是理所当然,因为资深导演最有权力评论演员们的风格和演技,但这次冯小刚导演之所以引发众怒,就是观众看到他的表里不一,一边骂着“小鲜肉”,一边和李易峰、(他们难道很有小刚导演说的男子气概吗)套近乎,在“蹭流量”方面咋就没见小刚导演嫌弃呢?
“小鲜肉”这个名词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流行起来的,大概是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后,市场瞬间扩大,原有的“老腊肉”(黄晓明、陆毅等中年演员)已经不足以应付了。再加上90后、00后粉丝群体的壮大,“小鲜肉”就从网络走向了主流影视市场。
曾经的“小鲜肉”现在的“老腊肉”
那么“小鲜肉”究竟是指什么?“小鲜肉”指颜值高、并具有美好肉体的年轻男演员,他们打破了传统影视行业的演员培养渠道:一是学院派,指从北电、中戏、上戏经过系统学习,以跑龙套开始,一步步扎实地成为影视剧主角;二是选秀,包括影视公司选秀和电视选秀,适用于起点低的草根阶层,被冯小刚看中的王宝强就是这样进入华谊兄弟、杨洋等荣信达艺人则通过“红楼梦中人”选秀进入观众视野。
而“小鲜肉”们却是凭借完全不同的渠道(互联网渠道)走出来,以争议性最大的鹿晗为例:08年高中毕业赴韩留学,后被sm公司星探发现成为练习生,2012年以组合EXO成员出道,2014年解约回国发展。(注:EXO在2013年凭借一张专辑在韩国大红,此前一直不温不火)可以说鹿晗的人气是靠着国内粉丝通过网络关注韩国娱乐圈得来的,在国内并非是真正的人气艺人,可是一切变数发生在鹿晗解约回国,由国内经纪人进行专业规划,在年轻群体中的网络数据瞬间放大,经济学家吴晓波称他为“大数据里跑出的艺人”,一下跃升为小生流量之王。
那么这些从网络渠道中走出的流量“小鲜肉”究竟给传统影视行业带来什么冲击呢?小编认为是新的生命力与关注度。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中国偶像剧质量提升了,偶像剧一直是亚洲影视剧市场中的重要博弈点,在日韩、港台的竞争中,大陆的偶像剧一直是我们的短板,还记得在电视剧《泡沫之夏》中被黄晓明版男主支配的恐慌吗?而现在由于“小鲜肉”盛行,在《相爱穿梭千年》中饰演男主的井柏然是不是就青春、养眼了许多?
此外,“小鲜肉”引发的超强关注度和巨大号召力也给传统影视剧带来意外的附加值。比如大导演们都喜欢用“小鲜肉”,小刚导演虽然骂,但还是要在《老炮儿》中推荐李易峰和;林更新更是大导演们的“座上宾”,出演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为什么“小鲜肉”们演技不好,大导演还要用他们,大导演们不知道吗?小编认为大导演们的心思真是深不可测,就拿徐克的《西游伏妖篇》来说,最大的卖点就是酷炫的特效,而特效才是未来与好莱坞大片一决高下的关键所在。
但是先锋意味着风险,当年王家卫为了支撑《东邪西毒》监制了喜剧片《东成西就》就是规避风险成就艺术的代表性行为,大导演们为了更高的电影艺术追求,适当对市场做妥协、规避风险,对于“小鲜肉”来说,有一个开眼界、磨练演技的机会也是很好的,所以流量在现在市场环境不成熟的情况下,成了推动艺术进步的保护伞,也是颇有意义。
但是“小鲜肉”自身的三宗罪让他们在影视行业里饱受诟病。
高片酬:
“小鲜肉”们演技没有提高,片酬却越拿越高,《择天记》成本4亿,据传鹿晗片酬就达到了1亿,虽然鹿晗工作室否认了这一说法,但估计也不会低到哪里。动辄上亿的“小鲜肉”片酬报价让人咋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戏骨”更敬业,拿到的片酬却只是“小鲜肉”们的一个零头,《人民的名义》80位演员片酬大约是5000万,难怪“高育良书记”的扮演者张志坚要说“你们不配!”。
演技差:
更可怕的是“小鲜肉”们的片酬各比各的高,演技却烂的异彩纷呈:继承马景涛衣钵的“咆哮式”演技、陈学冬的“瞪眼睛”特长演技、杨洋的我帅我帅我最帅“梗脖子”演技......小编说不下去了,要扶墙清醒一下。
人设易崩塌:
“小鲜肉”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爱立人设,甭管性格是什么,都先找一个“人设”立起来,搞的现在流行人设都被哄抢一空:的“纯情男神”、李易峰的“国民校草”、鹿晗的“傻狍子”、张艺兴的“呆萌小绵羊”......但大家都是20几岁的热血青年,一不留心露出本性,人设崩塌,就很尴尬了。所以“约炮”、鹿晗“骂脏话”、杨洋“和年上谈恋爱”......事情的好坏不去评判,只是“原来他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啊”的印象在大家心中深深地种下了。
其实“偶像”这个行业由来已久,只不过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环境中不太重视这一部分,小编认为这和中国长期的磨难经历有关,导致国人形成了“有用”思维,就是演员要演技好、“刀刀见肉”,才能带出最大的信息量。随着中国整体步入小康社会,女权思想崛起,开启了男色消费时代,“小鲜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但这个概念其实起源于日本,指那些在大众面前以自身魅力为卖点的年轻艺人,满足观众的某种幻想。
在上周的AKB48年度总选上,21岁的成员须藤凛凛花当场宣布结婚引日本娱乐圈哗然,偶像的“恋爱禁止条例”是否触犯人权也在中国知乎、天涯等论坛引发讨论。
偶像行业最特别的地方在于类似信仰的契约精神,以大家熟知的TFBOYS为例,这是内陆以日系养成概念孵化的第一个成功男团,其粉丝有一句著名宣言“我陪你们长大,你陪我们变老”,成员也在微博上表示“十年之约,25岁之前不谈恋爱”,偶像产业的养成模式看中一种契约,粉丝承诺永远投入寄托,偶像承诺永远满足寄托,所以“小鲜肉”的粉丝们希冀一种漫长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刀刀见肉”的演技大神。也就是说,“小鲜肉”根本不是为了中国影视行业而生的。
那影视行业的诉求是什么呢?在经历了争抢流量的乱象之后,影视行业终于打出“内容为王”的口号,因为只有内容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拥有核心价值。而这个内容只能依靠演技去发挥出来,依靠演技去挖掘内容深刻的灵魂,而这个演技却是“小鲜肉”市场可有可无的部分,或者说要等待一个成熟的偶像诞生去承担演技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消耗了本身的价值,那还不如拒绝偶像的风险承担,直接培养以演戏为目标的专业青年更为省力,那么“小鲜肉”与影视行业的界限会越来越泾渭分明,现在“小鲜肉”与演戏爆发出的种种冲突就揭露了两者市场诉求的差异化。
-END-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网视洞察】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网视洞察】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有其它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方授权并注明出处。
授权联系:微信号 xiaoxingxing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