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文学刊 | 刘运峰:新发现的鲁迅《木刻纪程》出版广告
刘运峰
(南开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1934 年 11 月 1 日出版的《文学》第 3 卷第 5 号,刊有一则关于《木刻纪程》的广告,根据内容、行文风格以及鲁迅和《文学》的关系,可以断定此广告为鲁迅所拟。
关键词 :鲁迅、《木刻纪程》、广告
本文原刊于《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4期“特稿”栏目。
中国青年作家出品《木刻纪程》(第一辑)
出版
内皆去今两年中的木刻图画,由铁木艺术社选辑,人物风景静物具备,共二十四幅。用原刻木版, 中国纸精印,订成一册。只有八十本发售,爱好木刻者,以速购为佳。实价大洋一元,邮购加寄费一角四分。上海北四川路底内山书店代售。
以上是刊于 1934 年 11 月 1 日《文学》第 3 卷第 5 号(总 1073 页)上的一则图书广告。
由于这则广告并不显眼,属于刊物版面补白性质,连标题在内,仅占三行,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可以断定的是,这则广告出自鲁迅之手,是鲁迅的一篇佚文。
1930 年代初期,在鲁迅的倡议和推动下,中国新兴的木刻运动出现了一个创作高潮,许多木刻青年纷纷将自己的作品寄赠给鲁迅并希望得到指教。鲁迅有感于更多的木刻青年由于缺乏范本和参考书,单凭自身以意为之,很难取得进步, 于是一方面编印“艺苑朝华”,引进清新、刚健、质朴的文艺,为年青的木刻家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决定募集青年木刻家的作品,不定期编印《木刻纪程》,既调动青年木刻家的积极性,也为大家提供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机会。
1934 年 7 月 18 日,鲁迅从一工(黄新波)、何白涛、李雾城(陈烟桥)、陈铁耕、(陈)普之、张致平(望)、刘岘、罗清桢等 8 位青年木刻家创作于1933 年和 1934 年的作品中选出 24 幅,编为《木刻纪程 》(一 );8 月 14 日,以“铁木艺术社”的名义自费付印 ;10 月 3 日,《木刻纪程》(一)120 册印成 ;随后,鲁迅陆续给作者和中外友人寄送样书。
《木刻纪程》(第一輯)封面,设计者鲁迅
《木刻纪程》从联系作者到选择作品,从寄送样书到到营销推介,鲁迅都亲力亲为。在为该书作的《小引》中,鲁迅除了对新兴木刻运动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也深切感受到“停顿的危机”:“因为倘没有鼓励和切磋,恐怕也很容易陷于自足。本集即愿做一个木刻的路程碑,将自去年以来,认为应该流布的作品,陆续辑印,以为读者的综观,作者的借镜之助。”
但是这本书并没有达到鲁迅预期的效果。1934 年 10 月 6 日,鲁迅在致何白涛信中说 “:此次付印,破费心力,经费亦巨,而成绩并不好,殊觉懊丧。第二本能否继续,不可知矣。”在同日致罗清桢信中也说 :“此次印工并不佳,而颇费手续,所费亦巨,故第二本何时可出,颇在不可知之处。”同年10 月 8 日,鲁迅在致郑振铎信中也提到这本书 “:所选了青年作者之木刻二十四页,印成一本,名《木刻纪程》,用力不少,而印订殊不惬意,下午当托书店寄上一本,乞察收。”10 月 21 日,鲁迅在致罗清桢的信中又提到 :“这回的印刷是失败的,因为版面不平,所以不合于用机器印。可见木刻莫妙于手印,否则,版面必须弄得极平。”
尽管对这本书并不满意,鲁迅仍然想扩大一些影响,除了寄赠郑振铎、施乐(埃德加·斯诺)、艾丁格尔等友人之外,鲁迅还自拟广告,在《文学》刊出,除了广而告之,对新生的木刻运动给予最大的声援和支持之外,同时也希望能够扩大一些销路,收回本钱,作为续印的准备。遗憾的是, 这则广告似乎并没有发挥太大的效用,《木刻纪程》也只出版了一辑,便不复续印。这也应了附在书中的《告白》第一句中所提及的最后一种情况 “:本集为不定期刊,一年两本,或数年一本,或只有这一本。”
那么,何以见得这则广告就是出自鲁迅之手呢?第一,广告的内容与书中的《告白》相近 ;第二, 行文风格与鲁迅一致 ;第三,广告中所提及的木刻题材、图版数量、用纸、印数、定价、代销地点等等细节,除了鲁迅本人,没有人知道得如此清楚。
而且,鲁迅曾是《文学》编委会成员,在《文学》上发表一则补白式的广告,是顺理成章的事。何况, 此前的 1933 年 12 月 1 日,鲁迅就在《文学》第 1卷第 6 期上刊发《北平笺谱》广告,之后的 1935年 5 月 1 日,鲁迅也在《文学》第 4 卷第 5 期上刊发《十竹斋笺谱》广告,作为刊物曾经的编委和资深作者,鲁迅的这点“特权”还是有的。
附录:
《<木刻纪程>告白》系鲁迅为《木刻纪程》所作的另一则广告,此则已收入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鲁迅全集》第8卷。
排版 | 魏正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