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古诗·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卖炭翁》诗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七。
诗人创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什么是宫市?皇宫每天要消费很多东西,吃、喝、用等等,所以就要派人到集市上采购。起初有专门负责为皇宫置办物品的官员,但从天宝末年开始出现宦官代为采买的现象,而且随着“安史之乱”以后宦官势力的逐渐扩大,到德宗贞元末年正式改由宦官为宫市使,负责为宫中采购物品。宫市使采购多压价强买,仗势欺市。因此“宫市”就是指唐时宦官承办宫中用品、在市场上以低价强购掠夺商品的方式。后来宫市使干脆又设置“白望”数十人于长安东、西两市及闹市区,凡见所需之物,则强迫卖主送到皇宫,所付价钱甚至不到十分之一。卖主把货送到宫门口时,还要被征收进门的钱。名为宫市,实为劫掠。
正因为宦官打着为皇宫采购的旗号,光天化日之下在街市行抢、勒索,致使怨声载道,所以顺宗皇帝即位后,在王叔文等人的建议下,罢去宫市,长安市民为之欢呼雀跃。
诗人白居易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困:困倦,疲乏。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一路赶路,一路的饥寒交迫。终于赶到了城里的集市,已是牛累人饥,卖炭翁想先歇歇脚。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回:调转。叱(chì):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他们口称有皇帝的命令,呵斥让牛将木炭拉去宫中。
此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宫市太监强取豪夺、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这么多的木炭,可是卖炭翁一家的衣着和口粮。卖炭瘟实在不愿,可是在宫使太监的强驱之下,又万般无奈。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