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王有职||何处无故乡

何处无故乡
 文/王有职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明代袁枚这句话道出了我对故乡的情愫。对于现代人,故乡似乎遥远了,似乎不真切了。故乡的情愫都在高铁碾压中渐淡吗?故乡的面容在发达的通讯闪现中可见吗?而对于一个在往事里漫游的人,又怎会忘记那人那事那景呢?
夕阳下的村庄

记得那年一首《流浪歌》响遍大街小巷,“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一下子感受到故乡的美好来, 故乡一下子走进我的内心。其实,也只是离开了那个小村庄,去了相隔二百里的阜阳求学而已,可是对于那时的孩子,却是像遥远的海。那时的乡村,小路绵延;那时的孩子,走走撞撞,走不出十里八乡。我的初中生活就在知了鸣叫中结束了,高中开学那天,父亲把我送到车上说:“也该学会独立了!”在我欣喜中父亲的背影一下子淡去,并没有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动人场面,我心中想的是,终于可以看到期盼的城市了。

在城市的欣喜,逐渐由陌生到熟悉,然后便是习惯了,那份欣喜也将在夕阳中慢慢坠下,反而在夕阳的余晖里,落入故乡的深渊里。童年时,母亲都在夕阳坠下时,站在村口大声喊着:“快回来吃饭了!”而那时的孩子,总是任凭那声音在高空回荡,依然在那一个个麦垛间时隐时现,拿着手中自制木枪,蹑手蹑脚寻找敌人,一个麦垛一个麦垛地找,当看到目标,嘴里突然大喊一声:“不许动!”接着连连“啪啪啪”几声,对方也配合地顺势倒下。玩累了,总要换换花样继续玩,“锦鸡翎,扛大刀。恁家里,让俺挑,挑谁,挑……”在月光下,那声音变得更加清脆,时而悠扬,时而高昂,一队喊着,另一队某一个成员被选中了,开始猛冲,结果还是被死死困住,一队的力量越来越强壮,而另一队的力量越来越削弱,玩尽了,明月也升起了,像挂在树梢玉盘,又像游走的灯笼。一个个都在笑声中踩着月光,回到静默的院落,免不了吃那还留有温情的饭菜,也免不了轻轻推开门,一只手轻巧扶着墙,脚轻巧抬起又落下,摸到床,一下子欣喜地躺下,迎接下一个早晨。
这些快乐,一下子发酵似从心底升起,快乐的少年时光便是最好的故乡,像一首老歌,越听越有味道,越听内心越有点潮。
高中的学习紧张,有时候也不免让人忆起最甜的故乡。
有人说,十四五岁是人最美好的年龄,我也可以说,十四五岁所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最纯真的故乡。想起初中那时,一到周末,几个同村的小伙子便结伴而行。记得那时我常常和春义、刘雷、常青几个伙伴一起返校,周末一起回家。那时交通工具自然是自行车,有时候家人因重要事用自行车了,也只有蹭车,或大家一起步行,真有点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味道。那时我胆子小,学骑自行车较晚,也因此不能载人,只能一个人摇摇晃晃跟在他们后面,亦或乘坐他们的车,有时候甚至一辆车载着三个人,前面单杠上坐着一个,后面座子上骑着一个,中间一个掌管着方向。前面坐着最难受,屁股往往受到煎熬,就大声喊,要与后面的换一换,后面往往就会大声唱着“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进行反抗,前面也不甘心,回唱到“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说归说,笑归笑,一路总少不了停下来,换了又换。年少的心,总是单纯的,美好的,友情也是最纯真的,一路欢歌,一路欢笑,故乡的美好都在车辙痕迹中延展着。
那时,听说学校寝室里经常生臭虫、跳蚤,吓得不敢住寝室,几个小伙伴和家人商议,到镇上租了一间小屋子。有时候,上自习下雨了,就会有一个人冒着雨回到住处,拿伞和胶鞋,再返回学校,送到伙伴所在的班级,看到面前的人,脸上淌着雨水,头发也湿淋淋的,心中不免升起温暖。这样的事,不能一个人承包,总会有人自觉地也想抢先去做这样的好事情,可是有时候总不免两人不期而遇,摸一把脸上的雨,相视而笑。不过这样的日子,又会有多少呢?温暖的日子,一起温暖着,就是这些温暖的小屋,和那温暖的笑声,总时不时敲打着高中的我,故乡的定义在心中一次次被解说。
小巷里的学校

时光总在不知不觉中前进,高中毕业,到了离家一千余里的江南求学。南方不同于北方,吃的大米饭,听着很难听懂的方言,不过有了更蓝的天空,更清的江河,才少了份异乡的感觉。对于一个地方好奇,我常常独自一个人到偏僻的地方寻找属于这个地方的特色。

一个星期天,连续几日的阴雨,天一下子放晴了,趁着暖晴,出去晒晒发霉的心情。顺着长江路,走着,走着,便走到了一个巷口,江南的巷子多是曲折的,走进去一下子像找到了故乡。忽然忆起在阜阳求学时的曲折小巷,那个小巷尽头的校园一切都像一本书慢慢翻开了。
98年,第一次踏上这块留着欧阳修、苏轼墨香的颍州城。第一次出远门,怯生生的,只知道学校在阜阳师范学院北门附近,硬是不敢问路人具体在哪,只好先到饭店吃点饭。饭店有一对母子,那男生背着书包,我心想:莫非也是报名的,何不跟着他们,不就知道了。饭还没有吃完,看着他们走了出去,我也不吃了,忙付了钱,就“尾随”他们一起走到一个小巷,那巷子大概只有三四米宽,弯弯曲曲,像一条小蛇,心想:这怎能容下一个学校呢?是不是跟踪错了?刚想要转回头,那母子又转了一个弯,原来看似无路处实则又一村,小巷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许多,汇文中学的牌子便在眼前闪现。真可谓:小巷深处有校园,校园情深似我心。
最让我难以忘怀便是寝室生活。那寝室不可谓不大,可以容纳四十来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到了晚间,各种奇特声音都一下子聚拢来,有时候想一想就好笑,有自言自语说着梦话,有口里说着英语,真可谓用功,还有打着雷一样的鼾声……。我下铺的是一位城市少年,留着短发,爱说,热情,与我刚好互补,过不几日便熟悉了。他最爱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以致现在每当听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忆”时,就好像又回到那时,倍感亲切。
我们一起打饭,一起进班,一起回寝室,成了最好的兄弟。偶尔也会嬉笑,有时他正坐在下铺端着缸子喝水,我故意坐在上铺把腿直直垂下,他猛然发现,放下茶缸,立马一跃,连跳带拽,上铺便成了战场,扭打在一起,打出了男孩子的快乐。有时候,两个人也谈论着爱情、教育、城市与农村等话题,竟惹得旁边床铺的兄弟的“嫉妒”:“不要说了,还让人休息不?”两个人做一下鬼脸,便不再说话,闭其双眼,回味着刚才的快乐。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毕业。他留在阜阳上大学,我则去了江南。那小巷尽头的一方天地,撒了许多欢快,组成了最美的故乡。
多姿多彩的江南
如今回到故乡,已工作十五年有余,却不时想起那多彩的江南。那多彩的江南又何尝不是心中的故乡?
与一两个好友,带上干粮,拿几本书籍,爬上学校西面的小山上,轻巧躺下,睡在冬天的暖阳里,又轻轻翻开书本,翻一翻另一个世界。饿了,吃点点心,看累了,几个人侃侃五千年的历史,那激荡的场面,那闲适的田园,都在一天的叙述中过完。
和室友一起骑着自行车朝平沙湖飞奔。走近平天湖,被眼前的绿色惊叹,绿得一尘不染,小草上被水浸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湖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鱼高兴地摆着尾巴,西躲东窜。湖面水面广阔,一丝丝水纹与阳光纠缠着,时而紫红色,时而淡黄。站在那里,眼前好像立着一幅山水画,就连李白也感叹:“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此地好水,与朋友一起挽起裤子,慢慢走进湖水,那些小鱼也来迎接我们,来回在腿的周围穿梭,我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亲切。
走进杏花村,手摸着那千年古杏树根,仿佛看到杜牧,正骑着一匹马,问着行人,杏花村酒坊在何处,端坐在桌前饮酒畅怀,又看到他在烟雨朦胧江南忙碌的身影。
这天地间的胜景,何止与此?每一处只要用心与之交流,那些景物都会因驻足而美,因爱护而美,也都会成为心中的故乡,在失意时,就会走入心灵深处。
其实,故乡无处不在。故乡是一个人洒着情感的地方,会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来到你的跟前。她会一不小心就闯入你的世界,在那个明月的晚上,会有一些人,一些事牵动着你的心弦。
作者简介:王有职,阜阳作家协会会员,临泉新汇英学校教师,热爱读书写作。作品发表在《语言文字报》《名师研究》《精短小说》《速读》《池州日报》《山东诗歌》《作文评点报》《颍州晚报》《小星星》《巴渝儿歌》《短篇小说 满分素材》等杂志。

征稿启事 

一、常设栏目:
名家:首页头条推出,不限体裁和题材,重点推出名家约稿,不接受自由投稿。
小说坊:以短篇小说为主,兼顾中篇小说、小小说,闪小说。中篇小说20000字左右,短篇小说5000字左右,小小说、闪小说1500字以内。
散文苑:各类题材的散文及散文诗佳作,3000字左右。
诗生活:组诗、短诗,不超过50行,谢绝口水诗。本栏目不接受古体诗词投稿。
新批评:主要推送文学评论、文学观点文章。2000字以内。
象牙塔:主要刊登教师作品和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习作。2000字以内。编辑部将根据来稿情况适当调整栏目。
二、投稿须知
1、本刊(纸刊)所有来稿均从《颍州文学》公众平台选稿,不愿意推送的勿投。凡投稿均视为同意平台推送。
(0)

相关推荐

  • 中国诗歌报唯美临屏第《小巷》《味道》精华版(24)

    点上方 蓝色字体 一键关注    诗歌| 小说 | 散文 | 歌曲 | 戏剧 | 故事 | 音乐 中国诗歌报唯美诗编辑部全体成员 顾问:海底月 丁子 副总编:踏雪飞歌 指导:顾君义 主编: 冯俊英 副 ...

  • (散文百家)陈 会/故乡,我来了

    散文百家 故乡,我来了 陈 会(四川叙永) 从下飞机的那一刻我就感到故乡越来越近了,我已经闻到那座我魂牵梦绕的叙永小城的气息:乘着开往叙永小城的列车,我感受到了故乡的心跳:望着窗外逝去的花草,我看到小 ...

  • 梧闽美文:一路向东,回首夕阳美

    竹外桃花三两枝,正是河豚欲上时. 热土龙山盈灵气,天外陨仙佑竹溪. 从龙山竹溪潺潺山涧中,穿山越岭,落脚荆江,途过芗城,穿越三叉河,这泓清水伴着小沈子从竹溪的清沏,刹那流变,一路向东在锦江北港歇脚一一 ...

  • 行参菩提丨吴群散文二题/吴群

    乌镇印记 "乌"色是乌镇的本色. 跳下大巴,抬头的瞬间,"乌镇"两个乌红的大字高高矗立在景点入口处的屋顶,透着时间流逝的痕迹和古镇的沧桑. 一条小河从乌镇中间一 ...

  • 孙殿旺诗歌:故乡

    诗歌:故乡 文/孙殿旺 关好家门,走出了那条窄窄的小巷. 一条宽阔的马路通向远方. 远方有我追逐的梦想. 从此我开始了我的追梦之旅--流浪. 身后是亲人依依不舍的眼光,我不敢回头望. 可不争气的眼泪止 ...

  • 散文:雨巷梦影——朱家角

    图/翊寒 散文:雨巷梦影--朱家角 文/翊寒 图/翊寒 一直以来,我心里有一个地方.那个地方,铺陈着古朴恬静的精致,淡去了喧嚣和浮躁.那个地方,还给我心,最初的宁静.当我把脚印真真实实地印在江南水乡的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罗强||洄溜光影录

    洄溜光影录 文/罗强 一 碧空如洗,澄澈透明,一绺绺发髻似的云彩经过镂空的手艺,才能呈现这样纯洁的底色. 天空真正又是哪种颜色的呢-- 像我们抬眼望去天穹,便容易想到那儿似有似无的一个叫嫦娥的女子.我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薛明章||洄溜集的铁匠铺 ​

    洄溜集的铁匠铺 文/薛明章 我小姨奶家住洄溜集,其实洄溜集原来叫洄流集,因地处沙颍河,河水形成漩涡倒流,人称洄溜涡.洄溜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清代乾隆年间,水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史称"小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崔红旗||质朴父母不舍情

    质朴父母不舍情 文/崔红旗   父母离开我们不觉已经十七八年了.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老去,回过头来慢慢沉淀.咀嚼.回味,似乎有了新的发现和顿悟,对父母的怀念也就少了些肤浅,多了几分不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严宁​||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 文/严宁  乡音难改,乡味难舍.太和虽然不是我的老家,但是我在那里成长生活工作经历了几十年,早已把她的一切谙熟于心,习以如常,那里的音韵食味也浸润着我的五脏六腑,有很多食物一直让我时时想起,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张钧杰||赵振华的乡愁

    赵振华的乡愁  文/张钧杰   在我熟悉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像我的同学赵振华一样,对乡愁有着浓厚的眷恋,对乡愁有着执着的爱意.这眷恋.这乡愁透过他的言行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于是,一向自诩没有乡愁感的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卢金鑫||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的味道  文/卢金鑫 今天,伴着小雨,我步行在管仲老街.在很多风格迥异的店铺中,我被一家店的名字吸引了,"小时候"这个名字好别致呀!里面会卖什么东西呢?难道是儿童玩具店?透过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赵友坤||洄溜两岸是吾乡

    洄溜两岸是吾乡  文/赵友坤 颍河从远古走来,像一条长龙,穿过阜阳城,一路蜿蜒东进,在洄溜村猛转回头,亲一下大地,旋即向东溜走,留下千年古镇洄溜集. 洄溜对岸是家乡 洄溜集有三个渡口,渡船像一条扁担,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素心||星河入梦

    星河入梦                                                   文/素心 初见你后,曾与世俗间竖起的一扇屏障鬼魅地消失在满天星河里. 彼时,山坳里扑簌于风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肖娟||梦萦洄溜

     梦萦洄溜  文/肖娟 颍河在这里拐一个弯儿,清波回旋,乾隆皇帝一时兴起,便有了洄溜集的传说.一条青石板老街,依偎在颍河南河湾儿,岁月浸染的青石板,历经风雨打磨光滑闪亮,一条连着一条,从东头延伸到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