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华州:华州曾为边防重镇,郑县、武城、沈阳三县治华州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华州曾为边防重镇,郑县、武城、沈阳分治华州

原文作者  阎广勤 袁埔良

(注:此文根据《华州史话》整理而成)

秦朝统一中国后,大力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加到48郡)。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始,秦朝设邽县、冀县、郑县和杜县(另有楚国设的申县),这几个县是中国历史上设县最早的一批,郑县和杜县又是陕西最早设置的县份。县制的设置,有效的集中了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特别是有征赋的制度,加强了国君的直接统治。

不过,这时期的县与秦汉以后的县还是有所不同,它们都设在边地,具有军事设防的性质。郑县,就是秦国的边防重镇。春秋战国时期,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秦与晋、魏多次在郑县一带发生战争。众所周知,郑县的取名,是因这里为郑国故地,这个县名使用了两千多年,直至元朝时才被省并。

到了西汉时期,今华州区境内除了有郑县外,还有两个县,一个是武城县,一个是沈(音chen沉)阳县。

西汉时郑县,武城县,沈阳县位置示意图

武城县位于今华州区东部,县名应与春秋时的武城有关。县城遗址尚存,位于今华州区柳枝镇窑村东北,伏中村西南,当地人今称其为“武伯(方言为bei)城”或“武城营”。古老相传,该城为郑桓公之子郑武公未东迁前所建,是他南狩打猎时的别墅,常驻于城内,因郑桓公为伯爵,古称“武伯城”。1958年9月,由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组成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此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这座故城。调查报告称,故城建筑在一高地上,高地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300米,东、北两面较附近地面高出1.5米左右。调查报告“确定城墙的建筑年代当在西周后期之后,废弃年代应不晚于战国早期,城建筑及使用年代约当春秋时期。”此结论与武城在史籍中的记载吻合。

武城遗址(在今柳枝镇街南)

沈阳县位于今华州区东北部,县名应与沈水有关,县城约在今毕家东部。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沈水”已称“东石桥水”。清《关中胜迹图志》认为东石桥即华州东部的构峪河。构峪河从柳枝镇构峪流出,现北向注入二华干渠,但历史上曾向北直接流入渭河。《水经注》记,东石桥水流经武城县东,又向北经沈阳城西注入渭河。明《华州志》卷二记,沈阳废县址在渭河之畔的蓬村(今毕家彭村)与周宁村(今下庙东周,西周村)之间的某处。而清《续华州志》认为,沈水即西溪,沈阳县在今侯坊,辛庄一带,武城县为今赤水郭村。但此说法与《水经注》,明《华州志》《关中胜迹图志》等的记载相去甚远。

王莽篡权,西汉灭亡,建立新朝,武城改为桓城,沈阳改为制昌,但为时不长,新朝覆灭,二县名又改回。但在东汉时,这两县被撤销,只是撤县时间不详。有两条资料或可窥此二县在东汉的存废情况。一条是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25——57年在位)曾在武城驻跸,因而武城又称武平城、光武城。这段传说,正史无载,如果属实,当证武城县在东汉初尚存。另一条资料是《明一统志》记载,沈阳原在渭河北岸,东汉安帝(107——125年在位)移治于此。那么,沈阳县起码保留至东汉中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