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 / 结实
《路在何方》
作者 / 结实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清寒时节,骑行最好。
2017.11.25,我们与5702骑兵团于9点在杨陵大桥南岸汇合,27人的骑行大军迎着初冬的暖阳成一字型排开,给清晨的周至县城呈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经哑柏沿X312道,30公里后看到了目标牌:强峪。从路口骑行四公里来到山脚下,只见四间土坯房,可知这里人员十分稀少。
十点半,开始爬山。山上无路,我们一边走一边开路,山上杂草丛生,四处荆棘。骑友们就地取材,走在前面的人用棍子拨开路障,打掉周围槐树低处树干上的刺,便于后面人抓住树干向上攀爬。细心的张团长,还做了几处标记,以便下山不迷路。一路上歌声相伴,大家相互扶持,其乐融融!大约一小时登上山顶。半人高的石珍茅柔美的摇曳在山顶。别小看这外表柔弱的植物,它可是解毒高手,在野外如果被毒蛇咬伤,有了它小命就可以保住了 。 向北望去,星星点点的民居镶嵌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中。向南望去,好似此山的双胞胎姐妹。大家山上小憩,享受探路成功的喜悦。
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事你不做,怎么能知道你不行,山中探路就像做化学实验一样,只要胆大细心,就会有结果,有团队的力量,就更容易成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更多时间说我不会、我害怕、我不行。用尽全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成为想要的自己。
冬日里的大山,虽然没有春天的绿意盎然,秋日的色彩斑斓,但它删繁后的素简,会让人感到,就像一个成熟的老者,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悦一朵野花的淡香。不需要任何修饰,一切那么自然,感受着这份平平淡淡的真!
让我感到不解的是,这座山间没有水,人常说,山水相依。秦岭山脉的峪口,我去过很多,蹴峪、团标峪,辛口峪、竹浴、泥峪等都有水流。这座山上的植被,的确不够丰盛,也不见粗壮的大树,难道强峪山上的植物只靠雨雪的滋润?有机会,还想翻越这座山,观其南山真实面目。展开队旗,合影留念,准备下山。
人常说,下山容易上山难,其实不然。山上铺满了枯叶,叶子下是松软的土质,一脚踩下去常常打滑。大家拄着棍子,用“三支脚”平衡身体,缓慢下行,遇到近90度的陡坡,我手脚并用,王强不停的回头喊着前方路况,让大家注意安全。
看!“天灯笼”,我惊喜的发现那红艳艳,椭圆形的果实挂在枝头上,这成熟于花草凋残冬季的果实,太诱人了!我摘下一颗红果品尝,开始是酸味儿,后面有淡淡的苦味,里面包裹的是红色的液体和和黄色的种子。有人说“不要吃,小心中毒”。没错,这一颗颗晶莹剔透像红宝石一样的果实的确有毒,因为它含有茄碱,哈哈!别担心,我们平时吃的茄子里也含有茄碱,少剂量的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它的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其根还有抗癌作用呢。
山脚下的种植林中,还有黄色未开败的野菊花,在一堆枯枝干草中显得有些抢眼。采其叶子,蒸后晾干制成菊花茶,是个不错的选择。这茶有消渴去腻、清热解毒之功效。
12点半,正是饥肠辘辘时,塬上几棵柿子树映入眼帘,那软软甜甜的味道,向味蕾发出了信号,霜打后的柿子是最好吃的,几个男骑友爬到树上,让大家饱了口福。柿子虽好,可不要贪吃哟!吃饭才是王道。于是我们开始穿越青山。
过小桥,经田埂,骑山路。来到了青山农家小院,坐在院中,晒着暖暖的太阳,大家聊着吃着欢笑着,洋溢着满脸的幸福!
安抚了胃之后,一路北上,5702骑友把我们送到到河堤路南岸路口后,兵分两路。杨凌骑友继续向西前行。夕阳照着着骑兵团队友的背影缓缓离去。在张团长等人的精心组织安排下,队友的积极配合下,探路成功。四点半左右所有人员安全到家,给今天的出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者简介:网名结实 , 原名关红梅。杨陵区高级中学教师。60后,理科生。喜欢音乐,喜欢骑游。热爱大自然。喜欢闲暇时间写写自己心得。喜欢生活中的真我。
主 编 : 张 彦
执行主编 : 槐自强 巨石
郭 旭 韩晓
顾 问 :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