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往事:挑水
“铁大汉踢了鞋,唱着去,哭着来。”这个谜语一说出来,许多八零后以前的人们马上都会说出来答案。对了,答案就是挑水,因为生长在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挑过水。去挑水的时候,两只空铁水桶前后左右摆动,发出吱呦、吱呦、叮当、叮当的响声,像一首轻松欢快的乐曲;挑水回来时,两只盛满水的桶儿随着扁担上下颤动,桶里的水会像泪水一样嘀嗒、嘀嗒、轻盈得飘洒一路……
我们村是一个有着接近1500口人的大村,为了方便大家喝水,在六十年代,当时的村干部带领村民在村子的南边挖了一口大井, 水质好,清澈甘甜,全村都爱喝这井里的水,家家把水挑回家用来烧水做饭。夏天,天热了回到家从水缸里舀上一铁舀子凉水,咕咚、咕咚喝上几口真的很爽,而且喝了从来不肚子难受,洗衣服喂牲口是不舍得用的。
那时农村里长大的孩子,男孩从十三岁左右就开始挑水了,女孩一般都挑的晚一些,家中有哥哥的女孩是可以不用挑水的。
开始练习挑水,由于岁数小,个子矮,要把扁担两头的铁链子挂钩缠的短一些,这样水桶就碰不到地面了,桶里水挑上半桶就行了,这样轻快一些。挑水看似简单,也是需要技术的,在四米多深的井里摆桶提上水来,需要一个巧劲,当水桶稍一接近水面,要猛的用力把水桶一扣,再往上提,如果水不满,可以提着水桶在井水里沉几下,水就满了。新手才开始摆桶时不会用劲,水桶会老是在水上漂着扣不下去,一不小心,水桶就会脱钩沉入水底,那就要找村里有经验的捞桶高手,用专用的捞桶工具把水桶打捞上来了。
两个水桶都是用白铁皮做的,放满了水共有五十斤左右吧,如果只用一边肩膀挑水,那挑着走不远就要停下来,放下扁担歇会再走,因为时间长点了,会压的肩膀很疼,岁数大点了,挑水时间长了,就可以练得两个肩膀轮换挑了,而且不需要停下来就能换肩,肩膀也不再压得那么疼了,那个年代长大的孩子身高都没有很高的,我有时想这也许与从小开始经常挑水有关吧。
夏天,早晨挑水的人多,因为天凉快,挑水到家不会热的汗流浃背;冬天,中午挑水的人多,因为中午暖和,井口不结冰、不打滑,摔不着。一年之中除了大年初一,其他时间天天都要挑水,因为老人们说初一挑水会受累一年,不吉利。就这样每一个年三十的早晨,天刚刚放亮就有很多人来挑水了,大年三十这天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了水,是我们附近很多村子乡亲们迎接新年到来的重要一步。
挑水,不仅满足了我们日常生活所要,同时乡亲们通过挑水可以经常见面,互相问候、啦啦家常,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人们在井口周围排队挨号的时候,井台四周就很热闹了,有说在收音机里听到的国家大事和天气预报的,有说刘兰芳的评书说到哪个精彩地方了,有说谁家孩子快要结婚了,谁家媳妇又生娃了……有说有笑,非常热闹。
村里青年男女通过挑水也可以传达爱意,男孩主动帮自己喜欢的女孩把水桶摆满了水,没有其它人的时候,可以低声约女孩晚上去邻村看电影,女孩也可以红着脸悄悄地约男孩去赶集,村里很多男孩都愿选择在本村里找对象,因为那样通过挑水可以经常见面,联系也方便,上演了一幕幕现代版的《井台会》。
邻居海哥为了供应两个弟弟上学,减轻家里负担,早就不上学了,每天干完地里的农活,天黑之前都要去挑上两担水。海哥很喜欢唱歌,每天去挑水都是边走边唱,唱的流行歌曲很好听。海哥家嫂子娘家也是在本村,而且离水井很近,海嫂子也早不上学了,每天在家帮着家里干些家务活。家里不忙了就出来玩,她经常看到海哥唱着歌去挑水,天长日久,她喜欢听海哥唱歌,更喜欢上了勤劳能干、忠厚善良的海哥这个人。
于是每天傍晚的时候,她就到水井边上的大树下做针线活,等着海哥来挑水,看到他的鞋烂了,她就给他做双新布鞋;天冷了,她就给他用毛线打个围巾。海哥也有空就给海嫂子娘家挑水,干些体力活,最后两个人幸福甜蜜的走到了一块。
挑水这活对年轻人来说不算重,可对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就有些难度了。我的邻居中有一位孤寡老人,由于年龄大,腿脚有病,挑水都是用小桶,但还是一路要歇好几次才能艰难的把水挑到家。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号召学雷锋做好事,我和邻居家的几个小伙伴就商量给老人挑水,我们开始是在确定老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去他家,打开他家不上锁的破门,把他家的水缸挑满水。几次之后,老人还是知道了我们给他挑的水,老人非常感动。直到后来我们到外村上初中了,才停止了给老人挑水,换成了其他人继续挑水。多年之后,老人还经常提及此事,我也一直感觉这件事很有意义。
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早已通上了自来水,用水做饭、洗衣服很是方便,不用再专门去挑水了。村里的那口老井也早已看不到了,那地方已经建起来了二层的楼房,我家里的扁担和铁水桶也早已不知去向了。尽管已经很多年不挑水了,但是井水的味道依然让我留恋, 那挑水的岁月里的温情和爱情,也让我更加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