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校园足球哪里值得借鉴?
在上个月进行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负于日本队,虽然这场失利对于许多中国球迷而言是意料之中的失利,不过球迷们对于中日之间有关足球上差距的讨论却一直没有停过。当中国联赛还在大搞“全华班”政策的当下,日本足球早早已经实现了“全欧班”——整个国家队人员构成全部来自于欧洲俱乐部。与中国只有一个武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日本不论是在亚洲范围内还是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足球强国。那么,日本足球青训的发展思路是什么呢?日本足球在青训中所采用的培养模式是“双轨制模式”,即以职业队为基础的职业足球青训体系和依托校园的校园足球模式并存的青训模式。
饱经风雨的百年赛事
日本校园足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19世纪60年代,足球作为一项游戏从西方引入日本校园,足球以其独特的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等功能迅速吸引了日本学生,许多日本学校都引进了足球这项运动。1917年,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开始举办,这项赛事的比赛时间为每年冬季。受二战影响,这项赛事不得不中断了一段时间,但即便如此,这项赛事还是被完整地延续了下来。现如今已经来到了第100届的节点,不得不说是日本校园足球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赛事。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足球职业化的发展,日本在青训上开始学习德国等欧洲足球发达国家职业足球和校园足球并存的青训体系,即“双轨制模式”。一些依托职业队而建立的青训队实力迅速提升,在校园队和职业队都能参加的杯赛比赛中,职业队战胜当年不可一世的校园队已经是常事。
校园中的“职业足球”
日本各级校园联赛有着完备的竞赛方式,从地方的预选赛到全国的锦标赛,他们现行的的竞赛方案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其公平性得到了所有参与者的认可;日本校园足球也有着一套成熟的赛事运作体系,从赛事的直播到商务运作再到比赛信息的获取,都体现着及其职业的管理方式;各参赛队也都聘请了专业的教练员指导球员参赛,这些专业出身的教练员可以更加专业的对球员进行指导,这种聘请专业教练员的模式更容易让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相衔接。
在世界范围内都广为人知的冈崎慎司、柴崎岳等知名球星都受益于日本校园足球青训系统,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样良好的青训模式,以及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才让一大批具有足球天赋的球员走到台前。在日本,许多学校都秉持着寓教于体的培养方法,这种培养方法可以让即使没有走上职业道路的球员,也可以在学习道路上继续前进。
体育运动不该在教育的对立面
日本足球在青训上所采用的这种双轨制培养模式具有理念先进性、训练科学性、赛事多元化、管理合理性等特点。在我国,虽然依托于职业队的青训活动也在开展,但由于受制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校园足球在我国开展的不是特别顺利。体育运动与足球教育在校园中更多地是一种应试,而并非兴趣爱好,体育运动被迫站在了文化课的对立面。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每个中国学生的校园记忆中总有一个“体弱多病”的体育老师。这也是许多人对于校园生活最有趣的记忆之一。
近年来,我国提出“体教结合”的教育方式,体育运动与文化课学习本就不该站在对立面,而是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真正打造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真正塑造一个“头脑灵活、强健体魄”的学生。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从课堂里走出来,拥抱自然、拥抱体育、拥抱足球。校园足球前进的步伐在“双减”政策的大力推行下可以说将具有光明的前景和远大的未来。
日本足球的成功与其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深深植根于校园的青少年足球,便断然不可能有如此成功的日本足球。对待日本校园足球的成功经验,我们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嗤之以鼻,而是要借鉴其可取之处,为我所用。中国足球的未来终究在青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