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风物丨东山上的王坟
东山上的历史名胜稀少,村民俗称那高大的土冢为“皇坟”,这其实是一个误解。民间传说古代皇帝为了防盗墓,要为自己造很多疑冢,里面机关重重,不能轻易挖掘。东山上就有很多皇坟,而村民口中的“皇坟”,其实是明朝蜀王府几位藩王的陵寝,应该叫“王坟”。“陵”本是帝王专用,明蜀藩王的墓,在明朝规制里只能称墓园或寝园,后来滥用成了习惯,都俗称为陵。由于明末战乱及后来盗墓者的多次破坏,现在仅能粗略勾勒其地面和地下的情况。
惠王陵 东大路地标
东山历史上自然环境优美,在明朝末期从美洲引进玉米、红薯、土豆、花生四大旱地农作物之前,开垦条件不佳,于是东山曾大量被成都人选作墓地,皇室也不例外。明朝第七位蜀王惠王朱申鑿(1459年-1493年),亲自踏勘时曾作《秋日东郊作》赞叹:“郊园雨过初晴霁,闲看松篁孰为栽……烟收青嶂才方见,菊向秋风独自开。”明蜀惠王之孙成王朱让栩去祭奠其父昭王朱宾瀚时,曾作《东郊谒奠先考寝园有感而作》,其中有“阳春淑气景相催,晓出城闉远界开。草木含光行里见,松楸郁秀望中来。”这两首诗都提到东山上比较罕见的松树,恰好惠王陵和昭王陵附近都有个“松树村”,这个很有意思。因为同区县的村不能重名,惠王陵这边的松树村遂改名为三桥村,后来成了东洪社区。十陵镇这边保留松树村之名时间要长些,后来并入了大梁村。
下面先以廖家湾惠王陵来叙述陵寝的地面情况。廖家湾得名,源于廖姓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先期抵达本地,利用当时的“插占”政策,占据了这一向东开口的“U”字形小形,取名廖家湾。但后来廖家人丁并不兴旺,这一地块逐渐被胡姓占据作为基业,并种植了大片梨树,建起祖坟和蒸尝堰,遂称廖家湾胡家梨儿园。
胡家梨儿园在清末和民国时很有名,这里的梨摘下来后送到东门香巷子几家铺子,放两天后,梨儿的香气发散,吸引顾客而来,香巷子也因此得名。廖家湾南面向东延伸地脉雄健,且朝南的王坟坝开阔平坦,有十二处土丘像文武大臣一般向北作朝拜状,是一处风水宝地。惠王陵按照当年明朝规制,围墙以内总面积约60亩,树木繁茂。最南边是解马廊,后世子孙前来谒陵时,无论骑马坐轿都要先在这里落地,端整仪容。此解马廊后来演变为最早的半边街雏形。从解马廊进入陵区,往北沿一条神道拾阶而上,在陵前还有一道门,建筑全部使用明朝皇木——楠木修建。陵寝是地宫,上面有土堆。背面的围墙到了离墓室百多米的梨园土埂,如今土埂上还残存很多石灰和瓦屑。整座陵墓处于当地的最高点,气势恢宏,当年在东大路上远远就能望见,是东大路上的一景。
明末,惠王陵被张献忠部队捣毁。他们在洗劫墓室财物时,将地宫门口的圹志当作玉石带走,但拉到东面二里多后,又遗弃,留下个“玉石碑”的地名,后世村民曾利用此碑建立过斗坛(又称斗母坛,是民间道教的北斗信仰,传说北斗掌管人的祸福、寿缘、病患)。之后的清朝和民国,各路人等都来沾皇家风水,纷纷在王坟周围修墓,遂形成一处比较大的“棺山”,东面坡下的池塘也被命名为“棺山堰”。此棺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开辟为耕地,又恢复了惠王陵一座孤坟矗立的状态。而此时的惠王陵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盛况,所有配套工程荡然无存。即便是土冢,规模也小了很多。成都三砖厂还曾来此取土做实验,但墓室一直没有正式发掘。
僖王陵 地宫精美
第三位明蜀王朱友壎(1409年-1434年)的陵叫僖王陵,位于十陵大梁村8组,即成洛公路以南600米大梁山上。1976年修石灵中学校被发现,1978年,成都市考古队发掘清理出彩釉兵马俑、舞乐俑、燔炉等珍贵文物500余件,现存成都市博物馆。1980年列入省级为文物保护单位。明蜀僖王陵是一座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地下宫殿,以石、砖、琉璃构件仿当年蜀王府(俗称成都皇城)地面宫殿形式建造,呈三重殿、三进四合院布局。营造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地宫全长28米、宽8.96米、高6.59米,墓底距地面埋深9米。墓室坐东北向西南(艮山坤向),纵列砖拱券之下,前为八字门墙,依次为大门、甬道、前殿、前庭、中殿、中庭、后殿、后庭、棺室,俨然是天府广场北侧明蜀王府的微缩版。
甬道及前庭、中庭两侧建厢房,棺室两边有耳室。大门为双扇石门,宽2.426米,高2.955米,厚0.15米,皆板门式样。大门上81颗门钉,地宫入口处是一尊保存完好的石碑,上面7个优美的篆字《大明蜀僖王圹志》竖刻在碑额之上,碑文的字体隽永刚劲;石碑上的五爪神龙代表着皇权。整个墓室为石仿明木结构,绿色琉璃简瓦大屋顶,绿色琉璃单抄单昂五铺作斗拱出槽。刻地狱、立颊、腰华、障水、抹头、格眼以及花窗图案。石壁均撰成上窗下墙式样,阑额、欢门浮雕莲荷、缠枝牡丹及多种花卉图案。置燔炉,前庭有排列兵马俑依仗,中庭设祭案、拜台。棺室施石板水平轩顶,浮雕彩绘八瓣莲花,镌刻罐、轮、花、螺、鱼、伞、脹、盖等佛教八宝,花心浮雕缠枝、癸菊、百合、牡丹、祥云、莲花等仙佛图语。紧靠后经墙砌建石质棺床,在中央位有长方形土槽及其敷在槽内的泥土,安放木棺椁,象征风水下接地气,人亡入土为安,灵魂从阳间由此通往阴间。僖王遗骸安卧棺台上,保存完整,据测身高为1.80米至1.85米。棺木系高级楠木制作,至今保存大部分。棺室后壁中心镶嵌双龙戏珠描金彩陶盘,雕刻精美,堪称明代艺术精品。僖王陵拥有“中国古代帝王陵最精美的地下宫殿”盛誉,在明蜀王陵中最具有建筑艺术特色的代表性。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征地8亩修建保护围墙、仿古式大门,路口建一座庑殿式黄色琉璃筒瓦,顶凤凰百斗窝照额,四柱三开间标志牌坊。后又发掘次妃墓,太监墓,加上搬迁而来的昭王陵、待发掘的成王陵,遂在此处成立明蜀王陵博物馆。
昭王陵 陶俑乐队
明蜀昭王陵,原位于大面镇白鹤村,距僖王陵南3.5公里,1991年11月,因成渝高速公路建设时被发现。经发掘清理,确证为明蜀昭王朱宾瀚(1480年-1508年)陵。由于券拱上盖尽毁,残壁和墓底尚存,出土多件彩色俑及其他冥器、圹志残石等,其规制与雕镂工艺、随葬物品,均不逊明蜀僖王陵。1992年,昭王陵迁建于大梁山僖王陵后侧复原,供人们参观游览。前庭置有石方柱,上雕双龙,龙头为鹰钩鼻,马脸像,形似明太祖朱元璋,下有祥云奔腾。整个陵墓被毁,唯独双龙祥云保存完好。
明蜀成王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是十陵明蜀王陵中最大的一个。上世纪50年代修建东风渠,曾试图炸开陵园从中而过。后因陵园面积大,土质因石灰与黄泥混合物夯实,陵墓砖石结构,坚固异常,东风渠只好绕园而过。2003年12月,纳入十陵风景区植绿工程范畴,种植了一片小银杏树。其地宫尚未发掘开放,青龙湖还有惊喜待呈现。
主编:白龙祥
副主编:邓晴风
责任编辑:江逸 邓爽
编辑:张静
作者:胡开全
图片:余茂智
供稿单位:龙泉驿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