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亲情六章》之《情暖冬夜(一)》】/ 薛文德
《至爱亲情六章》
锅盔飘香(二)
薛文德
三十多年过去了,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烙锅盔馍的身影,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1984年,我到离家十多公里的县城上高中,生活除了每周向学校交纳一定数量的玉米珍子和面粉,用以换来专用粮票解决早餐和午饭外,便是每周带一些干粮补充营养不足带来的饥饿,而锅盔馍的耐贮存和方便携带便成了农家学子的首选。
于是,母亲每个礼拜都要为我烙两张大锅盔。烙锅盔是个功夫活,不但要把面发好,揉好,烙馍时还要不停的转动,不能用武火,必须用文火慢慢地烧,这就需要有耐心,不能急躁,那时农村没有吸风灶,需用风箱助燃,麦秸作为最好的燃料,烙出的馍也是黄里透白,酥脆飘香。馍熟的时候,那诱人的香味便会溢满整个厨房,等馍启了锅凉在案板上,母亲便用菜刀切成若干方块,凉凉后装进一个特制的大提包里,星期天的下午我便背着一大兜散着香气的锅盔馍去学校。班里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各自的床头都挂着一大包馍,于是整个宿舍便香气四溢,那种特殊的味道至今似手还会从记忆的画面上飘下来。
记得有一次,母亲农活忙,没有及时给我烙馍,晚上在煤油灯下加班给我烙,母实让我烧火,我掌握不住火候,一会儿柴多了捂出很多烟,熏得母亲直咳嗽,一会儿又火小了,锅里温度达不到,急得母亲说,别上那破学了。但说归说,望子成龙的母系第二天一大早还是叫醒了我,催我快去学校。就这样,三年高中下来,我不知道母亲为我烙了多少张馍,邻居二爷说,娃呀,你上三年学,你妈给你烙的馍怕能砌一堵墙了,如果单摆,从家里到学校能排队一个来回呢!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为没能考上大学成就母亲的心愿一直愧疚不安,我只能用最大的努力,最佳的行动回报母亲,尽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让母亲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是的,在那物质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母亲的锅盔馍为我缺钙的肌体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也为我的血液注入了活力,更使我缺乏智慧的大脑更多地理解了母爱的伟大和百善孝为先的深刻内含,她用自身的系列动作,完成了一组伟大的雕塑,那无声的影像,使我至今想起,每每热泪盈眶。
作者简介:薛文德,兴平人,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西安晚报》,《陕西日报》《辽宁青年》《渭水》杂志,《中国建设报》《咸阳曰报》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文一百余首(篇),获各种文学奖励十二次,作品入选《陕西农民诗歌六十年》,系陕西农民诗歌学会会员、理事,兴平作协会员,喜欢唱歌和旅游,兼做婚庆。现在陕北一煤矿公司餐厅打工。
主 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郭 旭 韩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