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城奠基的“太守”桓彝

为宣城奠基的“太守”桓彝

陈虎山

“宛陵先生”梅尧臣有诗曰:“下过桓彝宅,上通严子台。”桓彝者谁?宣城名守也。《晋书》卷七四《桓彝传》记载:“彝少孤贫,虽箪瓢,处之晏如。性通朗,早获盛名,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于无闻,或得之孩抱,时人方之许、郭。”就是说,桓彝少年清苦,但乐贫好学,个性开朗,善于识人,是个难得的人才。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是时,毗邻帝都的宣城郡,不仅为京畿要区,更是司马睿为琅邪王加镇东大将军时的封地,史称“永嘉(307年)之后,衣冠避难,多萃江左,艺文儒术,斯之谓盛”。因中原人士躲避北方战乱而大批移居宣城,致使境内商贸日盛,邑人“竟商贩不为田业”。但北人南来,朝廷初建,移民和土著因利益纠葛和文化差异等故,常有变乱发生。在此情形下,宣城安定与否,直接影响到东晋政权的稳定,非才德兼备者不能治宣城。桓彝,这个北方名士的人生就此得以光照宣城,被史家铭记于汗青之上,成为一代郡守典范。

桓彝(276—328),字茂伦,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人,为经学大师桓荣的嫡系九世孙。其父桓颢,官至郎中。在当时南渡的北方人士中,桓氏家族的声望虽不及琅玡王氏,陈郡谢氏和颖川庾氏,却也是传统儒学世家。桓彝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能文善武。他以积极奋进的态度获致社会的赞赏,经他少年时的好友庾亮的举荐,青年时便以州主簿入仕,拜骑都尉。所谓“主簿”,最初只是主管文书之官,到魏晋时成了将帅重臣的幕僚长,前景看好。桓彝善于识人,《世说新语》和《晋书》均有记载,成语“皮里阳秋”就典出桓彝论人:“桓茂伦(桓彝)云:‘褚季野(褚裒)皮里阳秋。’”是谓“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一、跻身江左名流

在玄风大盛的东晋士族社会,古板保守的儒家行为,大为流俗诟病。桓彝自小饱读儒学经典,服膺礼教。为跻身东晋上流社会,他改弦更张,暂时放弃了儒家教条,附庸风雅,成了一个风格出挑的玄学青年。裸奔、酗酒、奇装异服、披头散发等等时尚标志,开始成为桓彝生活的主题。由于行为大胆,风格前卫,桓彝渐渐出了名,成了大名士谢鲲、羊曼、阮孚等开酗酒狂乱宴会必请的嘉宾。通过与大名士谢鲲、羊曼、阮孚等人一起酗酒、裸奔,桓彝的名气越来越大,最终成功地挤入名士团体“江左八达”,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名士。晋元帝(317—322年)初,桓彝被任命为安东将军、浚遒县(今安徽肥东县境)县令。由于他的才华,短短三四年间,就晋升为中书郎、尚书吏部郎,成为正式的朝廷官员。

二、平定王敦之乱

桓彝名显于朝廷,遭到当时擅权朝政的大将军、汉安侯王敦(宰相王导的哥哥)猜疑和嫉恨。起初,桓彝担心王敦的嫉恨会给桓氏家族带来灭顶之灾,自动以身体有病为由,辞官归里,成了“无官一身轻”的布衣之士。由于晋元帝引用善于奉迎的刘隗、酗酒放肆的刁协作心腹,疏远王导,王敦预感到自己的权力将被削弱,322年在武昌起兵叛乱,反抗朝廷,攻入建康。但朝官们消极抵抗,王敦无法实现其野心,只好退回驻地武昌。

323年,晋元帝“驾崩”,明帝司马绍继位,王导复出辅政。王敦以为有机可乘,重又发兵进攻都城。庾亮再荐桓彝为吏部郎。桓彝极力支持朝廷平叛,明帝擢升其为散骑常侍,参与朝廷的军机大事。凭着特有的智慧和能力,桓彝很快成了这位新皇帝的“智囊”人物。王敦的叛乱被平定之后,桓彝因其出谋划策的特殊功绩,被封为万宁县男,步入古代王朝“公、侯、伯、子、男”的五爵之列,成为与一时人望郗鉴、温峤、庾亮等名望相近的名臣。

三、出为宣城“太守”

王敦之乱平后,东晋急需政治上安定、经济上复苏,鉴于桓彝的睿智和才干,时任丹阳(今江苏镇江市)太守温峤向皇帝进言,力荐桓彝任宣城郡太守,其举荐桓彝的理由是:“宣城阻山带川,频经变乱,宜得望实居之,窃谓桓彝可充其选。”所谓“望实”,即是既有名望又有实际才干的人。晋明帝从平定王敦叛乱的实践中,已深感桓彝确实有担负重任的能力,但他舍不得让桓彝出京任职,便以“大事新定,朝廷须才,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的理由拒绝了温峤的表荐。

桓彝得知此事,即向明帝上疏,说自己“内外之任,并非所堪”,担不起宣城太守这一重任。当年的宣城郡,统领着今天宣城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广大区域的军事、政治、经济、交通等事宜,尤其是控制境内的长江,屏障京师的安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后经人一再推荐,明帝只好下诏任命桓彝为“宣城内史”,让桓彝以“内史”之职,行“太守”之责。这是因为晋元帝司马睿称帝前(号晋王)曾封他的儿子司马裒为宣城郡公,并承袭琅邪王封号,宣城只置“内史”理郡,桓彝之后,朝廷也未再任命过宣城太守。即是说,东晋一朝,宣城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只设内史,不设太守 。战乱后的宣城,一派荒芜的景象,百姓大批流亡尚未归来。

桓彝到宣城后,亲民惠民,首先招募流民垦荒,尽心尽力发展生产;待民境稍缓,为安全计,依据“度地卜食,体国经野”和“国必依山川”的建城原则,依山为域,枕水为邑,带领百姓建造了一座背靠陵阳山、充分利用天然河流(宛溪河、句溪河、道叉河)作屏障的城垣,总长七里许,时称“子城”(城区范围为今宣城市轮廓雏形)。这是宣城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城池。此前,宣城虽然是丹阳郡(公元前109年设置)和宛陵县(公元前206年设置)的郡府县衙所在地,由于时属楚国封地,中央政府不准兴建城池,故有郡而无城。桓彝到任后励精图治、清明廉洁,宣城百姓大为感动,十分拥戴这位“桓内史”。《晋书·桓彝传》用十个字概括了桓彝在宣城的政绩:“在郡有惠声,为百姓所怀”。但宣城的安定局面,只保持了两年多时间,又因苏峻的叛乱而中断。

四、救难志节捐躯

公元327年12月(晋成帝咸和二年),拥有精兵万余人的历阳郡(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联合占据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以讨伐权臣庾亮为名率兵反叛,很快天下大乱。桓彝闻讯立刻“纠合义众,欲赴朝廷”,去保卫京师建康。其下属以“宣城兵弱,难以退敌”进行劝阻,桓彝慨然道:“今社稷危逼,义无晏然。”遂迅速率部挺进至芜湖,正顺流而下时,被叛军的精锐部队打了个大败。刚逃回宣城,叛军也追至城下。鉴于郡无坚城,桓彝率部退据广德。在广德桓彝屡闻叛军击败朝廷军队的消息,他“慷慨流涕”,心中十分不安,总想援助王师,拯救朝廷,于是迅速移师泾县。

恰在此时,叛军攻占了京师建康。桓彝决心坚守泾城,据京师上游之险,就地抗击叛军。苏峻指使已向叛军投降的州郡刺史太守们轮番到泾县劝降桓彝,均被桓彝严词拒绝。苏峻派将领韩晃将泾城团团包围,桓彝的部下心情紧张,纷纷建议桓彝假降,以免叛军屠城。桓彝辞气壮烈,凛然说道:“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桓彝遣将军俞纵(宣城人)守兰石。苏峻遣韩晃攻之。俞纵将败,左右劝俞纵退军。俞纵以桓彝为榜样:“吾受桓侯厚恩,本以死报。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负国也。”遂力战而死。桓彝坚志守城一年有余,一座小小的县城才被攻破,桓彝被叛将韩晃杀害于城中。年仅五十三岁。

桓彝遇难后,宣城人纪世和收其遗骸葬于城北东门渡 。后宣城人民感念桓彝的德政与忠勇,在城内建桓公祠以祭之,惜今不知所踪。苏峻、祖约的叛乱,终被东晋的重臣名将温峤、陶侃率领的王师平定,桓彝被朝廷追赠为廷尉,谥曰简。简文帝时,又追赠为太常。

《晋书》作者评价桓彝“抱中和之气,怀不挠之节”、“扬芬千载之上,沦骨九泉之下”,并有赞语:“矫矫宣城,贞心莫陵。身随露天,名与云兴。”桓彝有功于国家,历史记住了他;桓彝遗爱于宣城,宣城的后来者也必不会忘记他。

(作者系宣城市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制作:童达清

(0)

相关推荐

  • 魏晋简史:杜弢起义,连投降都投降不了的起义

    魏晋简史:杜弢起义,连投降都投降不了的起义 关键词:秦雍六郡流民起义.东晋建立 前因 秦雍六郡流民起义:301年,略阳巴氐人李特.李雄领导秦州.雍州六郡流民在益州(治今四川省成都)起义,益州战乱不止, ...

  • 读通鉴(296)抱错的期待将使自己大失所望

    读通鉴(296)抱错的期待将使自己大失所望 最初,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等庾亮掌权用事,任法裁物,颇失人心.豫州刺史祖约,自以辈份不落后于郗鉴.卞壶,而不予顾命,又望开府再次不能得,等诸上表请求多不见 ...

  • 激荡四百年:立国之初萧衍励精图治,陈伯之起兵失败奔北魏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83篇 新旧朝廷的人事安排妥当后,萧衍需要让百姓感受到新朝的温度,他先下诏将后宫.乐府.西解.暴室的妇女一律放出. 随后,萧衍又下诏宣布:" ...

  • 曾小云:小称宣城太守, 云比蓬莱文章

    曾小云 曾小云,男,1977年生,江西瑞金人,网名白云乡黄叶村.从事对联研究.创作和教育,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训练营讲师. 自题 小称宣城太守, 云比蓬莱文章. 李隆基与杨贵妃 七月七日, 在地在天. ...

  • 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下)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 陈虎山 谢朓(464-499),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和最为知名的宣城太守."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唐代政治家.诗人刘禹锡 ...

  • 南齐宣城太守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上)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谢朓与宣城关系新论 陈虎山 谢朓(464-499),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和最为知名的宣城太守."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唐代政治家.诗人刘禹锡 ...

  • 公清惠民的宣城太守何远

    公清惠民的 宣城太守何远 陈虎山 南朝时期宣城名宦辈出,仅在齐梁更替的10年间,不仅谢朓.江淹接踵而至,紧接江淹之后,又来了一位被史家交口称赞的"良守"何远. 公元502年,取齐而 ...

  • 清正智慧的宣城太守江淹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83期 陈虎山 清正智慧的宣城太守江淹 成语"江郎才尽",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成语的主人公江淹不仅任过宣城太守,且是接了另一位宣城名守 ...

  • 宣城太守谢朓及其山水诗的历史地位

    宣城太守谢朓及其山水诗的历史地位 陈虎山 谢朓(464-499),范晔之后名声最盛的宣城太守.唐代政治家.诗人刘禹锡有诗言道:"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诗中之山,便是家喻 ...

  • 【友谊】塔中矿业公司援建一所塔中友谊幼儿园,今天奠基!

    伊斯提阔乐市 2021年5月7日,(杜尚别,夏冉译)据"亚洲快讯"的消息称,由塔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资助的,可以容纳170名学生的现代化两层幼儿园的建设,将于今年8月31日竣工.该幼 ...

  • 梅达君:参加开国大典的宣城人(上)

    梅达君 参加开国大典的宣城人 汪立军 孙丽丽 他曾经参加国民党,历任省府秘书.贵州贵定县县长.安徽郎溪县县长.在迷茫失望之际,他看清了革命的方向,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做党的地下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又受党 ...

  • 郭马:前任太守逝世,合该我继任

    南裔虽一区,险阻纷可凭.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三国时期各郡县叛乱频发,哪怕天子脚下.偏远地区也不例外,都有相应记载,只是爆发频率.规模有所差别.本篇就来聊聊郭马. 郭马本来是吴国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