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书玉字到三十六部尊经形成,经历了这五个阶段
《上清灵宝大法》认为“灵宝大法”是随着宇宙形成而自然生成,历经五劫,不断开化,五劫之后形成大洞三十九章,三十六部尊经。其产生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至延康开劫,一气分形而为二气,虚无自然而生始气,二气交结,凝相太空,弥覆无极,字方一丈,八角垂芒,莫知其理,一气混凝,包藏玉字。
到“延康开劫”的时候,元始一炁分形而成为二气,自虚无自然里二生化始炁,二气交融结合,在太空凝结成相,弥漫覆盖无极,玉字方广一丈,八角垂芒,难以觉知其道理,一炁混成凝结,包裹涵藏玉字。
元始运洞阳之火,冶炼三气,混和玉字,而成赤文,因而劫号赤明,文号赤书玉字。
元始运化洞阳之火,冶炼“三炁”,混合灵书玉字,而开化成混沌赤文,因所在的劫运称号为“赤明”,所以元始灵文称号为“赤书玉字”。
于五劫之中,五行正气,流方布形,或聚或散,或卷或舒,或体应云烟火雾,或象类星斗金玉,成形分虫鱼龙鸟,皆出于赤书玉字分形,自然生形,成三洞四辅之文,龙胎石景,亿万符书,三部千条图局。命天真皇人、太真玉妃悉书其文,录为简箓,以正生化之本,总括万象之元,陶铸群品之机,出产仙真之本。
在五劫之中,五行正炁,流行各方散布形化,或聚或散,或卷或舒,或体应云烟火雾,或象类星斗金玉,成形分虫鱼龙鸟,都是出自赤书玉字分化成形,自然生成的形态,演化成三洞四辅的经文:“龙胎石景”、亿万的符书、三部千条的图局。命令天真皇人、太真玉妃悉数书记这些文字,记录为简箓,用以正生成演化的根本,总括宇宙万象的本元,陶冶铸造群生万品的玄机,出产仙真的本来面目。
五劫开化之后,上清洞玄、玉清洞真、太清洞神,三洞之经,四辅符箓皆因赤书玉字而化,禀受灵宝之气而成。昔自元始天尊命上皇三十九帝、九霄天帝,各纪经咒而成大洞三十九章,明五劫开化,混洞之体,述和合三气归一之法,付玉晨道君,次于诸天说三十六部尊经。
五劫开化之后,上清洞玄、玉清洞真、太清洞神,这三洞的经典,四辅的符箓,都是因赤书玉字而开化,禀受灵宝之炁而生成。往昔元始天尊命令上皇三十九帝、九霄天帝,各记载经箓符咒而总成大洞三十九章,昌明五劫的开化、混洞赤文之本体,叙述和合三炁复归一元的妙法,交付给玉晨道君,次第在诸天演说三十六部尊经。
三十六尊经形成后又历经五次转译,才成为世人能读懂的经典。
第一译,译曰:玉字生于虚无之先,隐于空洞之中,名大梵玉字。至赤明开图火炼成文为赤书玉字。元始以大通神威之力,开廓五文而生神灵,宣纬演秘,而成大法也。
第二译,译曰:火炼成文赤书之后,字方一丈八角,垂芒覆于诸天,下荫于公元九天之根,流云之势,于光金精之明焕耀太空。元始命天真皇人悉书其文,名巴威龙文,亦曰诸天八会之书,秘于上清玄都金阙,七宝琼台及紫薇上宫兰房金室,东西华堂,九天太霞之府也。
第三译,译曰:元始天尊为道法宗主,玉晨道君为灵宝教主,撰此灵书五篇真文,三十二天玉字成经,名云篆光明之章,西王母授黄帝,龙威丈人授大禹灵宝五符之法,并太上后圣授百代帝王灵宝尊经,并在三十六部尊经之内,更不称译。黄帝问道峨嵋,亲见皇人,再蒙授旨及吴左仙翁于太极徐真人降授流布,亦更不重叙为译。
第四译,译曰:汉元封元年七月七日西王母下降,以此经法授汉武帝,帝不晓大梵之言,……改天书玉字为今文……
第五译,译曰:天真皇人悉书其文以为正音,妙行真人撰集符书大法修用,真定光真人郁罗翘真人光妙音真人集三十六部尊经符图为中盟宝箓,以三十六部尊经之文为灵宝大法。
至此,《上清灵宝大法》介绍了一个经典形成的神圣过程,道教灵宝经典上溯到宇宙形成之先,具有非常高的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