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竟是战争利器,南北朝专门用灾害打仗,梁武帝没用好被反噬

前段时间,河南郑州千年一遇的暴雨酿成的水灾,造成数百人罹难,财产毁坏难计其数。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水旱灾害的后果无非是毁坏财物,死伤灾民。这种想法虽然无误,但在某些历史时期,如今天要讲的南北朝时期,水旱灾竟往往成为攻击敌国的利器!每当爆发水旱灾害时,各政权除忙于赈济救灾外,还要紧急提升警戒等级,严防死守敌国趁机侵犯。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南朝往往趁水灾时攻击北朝

南北朝时,国家分裂,江南地区相继有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四个政权,合称南朝;江北则有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386—534年),及由北魏分裂而成的东魏(534—550年)、西魏(535年―556年),以及分别在东魏、西魏基础上建国的北齐(550—577年)、北周(557—581年)五个政权,合称北朝。南北朝各政权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财富征战不息。南北朝160多年间有史记载的178次战争中,南、北朝间的交战就达42次。在这些战争中,水旱灾害竟成为各政权频频利用的利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南朝军队以步兵和水军为主力兵种,其骑兵不仅数量少,马匹品种也较低劣,战斗力低下,自然无法与马背上长大的北朝诸政权骑兵正面硬刚;北朝军队则多以骑兵为主,若在北方广袤平坦的平原地带交战,自然能充分发挥其纵横驰骋、快速机动的优势。因此,南朝若欲通过北伐开疆拓土,使用步兵、水军与北朝骑兵在江北广袤的平原地区作战,显然是以短击长,胜算不大。北朝军队虽擅长骑战,却大多不娴水性,一旦遭遇大水,甚至会土崩瓦解、大败无归。

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魏将元英率大军猛攻梁北疆要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镇),梁将曹景宗、韦叡等率军死守。双方在钟离展开激烈拉锯战,僵持不下。次年春,大雨,“淮水暴长六七尺”。娴熟水性、擅长水战且早有准备的梁军趁机“乘舰登岸”。魏将元英单人匹马逃入梁城,不娴水性的魏军“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

因此,南朝历代统治者莫不煞费苦心,寻找扬长避短、以长击短的战术。水灾,就给擅长水战的南朝军队提供了运输辎重兵力,主动发动进攻的重要机遇。因此,南朝利用大雨、水灾对北朝发动进攻,几乎成为这一时期南朝进攻北朝的有规律性的行为模式。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七月,北魏境内爆发大水灾,洪水滔天,北魏军民死伤惨重,“居民全者十四五”。南齐趁机利用这次水灾,“遣陈伯之寇淮南”。因此,每当北方暴雨时,北朝诸政权一方面要忙于减灾救灾,一方面也要拉响警报,严防南朝入侵。

二、北朝利用少雨季节或旱灾攻击南朝

北朝对南朝的军事攻击,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前所述,北朝鲜卑人自幼娴熟骑射,马匹数量众多,且品种优良,因此北朝骑兵部队对南朝步兵和水军具有极大的优势。若双方在广袤、平坦、干旱的北方平原地带交战,北朝的优势、胜算就可增加几分。北朝将领普遍有南军“野战非敌”的评价。

不过,对以骑兵为主要兵种的北朝军队而言,也存在一些致命缺陷:一是骑兵部队凭借其快速机动与突击能力而擅长野战,短于攻坚。二是骑兵在平原地带可纵横驰骋,而在水网密布的江淮以南地区,其快速突击能力将大打折扣。三是马匹对气候、气温的要求较高,而江淮以南炎热潮湿的夏季,将导致大量马匹和重装骑兵非战斗减员。四是北朝骑兵突击猛进,将导致后勤补给线极大延长,北方水网稀疏,难以像南朝军队那样,利用便捷的水运运输辎重,只好随地掳掠粮秣,补充军资,一旦遇到南军据险固守,坚壁清野,北朝军队将面临掳无所掳,后勤保障难以为继的困窘局面。

淮河流域水系发达

因此,北朝攻击南朝时,要尽量避免上述限制。所以,北朝军队往往在阴历正月、二月,或降水相对稀少、气候干燥、气温较低的秋季,以及南方爆发旱灾时,发动对南朝的军事进攻。每到秋季来临,南军将领往往有“秋风扬沉,容能送死。境上诸城,宜应严备,特简雄略,以待事机,资实所须,皆宜豫办”的奏议。在将领的选择、军资的储备等方面,预作充分准备,以抵御北朝侵犯。

南朝淮河一线,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正是发展农业的优良地带。但这里是南北必争军事要冲,所以南朝历代统治者尽管都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却宁愿保持这一地区江河湖泊水量充足,甚至有时故意掘堤任淮水泛滥,使淮河一线成为水泽之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向屯扎在缘淮诸戍的将士长途输送军资,就是为了阻碍北军铁骑长驱突进。

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对南北朝而言,水旱灾害固然可给己方的军事行动提供便利,给敌军制造困难,甚至决定战争的成败,如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北魏以步、骑20余万攻寿春,南齐豫州刺史垣崇祖在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周为深堑”。待魏军攻击一段时间人困马乏后,垣崇祖突然下令掘堤放水,“水势奔下,虏攻城之众漂流堑中,人马溺死者数千人,众(魏军)皆退走”。不过,若处理不当,反受其害的事例也比比皆是。梁武帝修筑浮山堰,本欲伤敌,结果反受其害,即是典型。

永元二年(500年)正月,南齐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阳城(今安徽寿县)投降北魏。寿阳是南、北朝交界处一军事重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久,南朝齐、梁更迭。梁武帝即位后,多次进攻寿阳,却无所得。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北魏降将王足向梁武帝献策水淹寿阳。具体实施方案是:在今江苏省泗洪县的浮山峡口处修筑坝,拦蓄淮水。淮水位被拦截抬高后,将回流400余里冲毁寿阳城。梁军可不费吹灰之力,夺占寿阳。

梁武帝

梁武帝大悦,派祖暅等前去实地查勘。祖暅等查勘后,回奏梁武帝说:就地形而言,在浮山峡筑堤蓄水,确会出现王足所说的结果。寿阳城虽距浮山峡200多公里,但二者高度相差不到7米。浮山堤筑成后,被拦截的淮水不仅可回灌寿阳,还能淹没很多北魏领土。不过,祖暅等也如实奏报梁武帝,浮山峡一带多为沙土,“沙土漂轻,不坚实”,不堪建坝,否则将有溃坝的危险。

梁武帝被浮山堰之利冲昏了头脑,在侥幸心理支配下,罔顾其弊,命康绚主持筑坝截水。工程自天监十三年(514年)冬开工,经过20余万军民二年多的紧繁劳作,至天监十五年(516 年)四月告竣。浮山堰长9里,底宽约336米,顶宽约108米,高约48米,蓄水量最大可超过100亿立方米,淹没面积可达数千平方公里。

浮山堤修成蓄满水后,上游几百里内确实顿成汪洋,寿阳城也被洪水围困,危在旦夕。不过,九月,淮河流域因频降暴雨,水位暴涨,浮山堰大坝不堪承重,不久溃决,100亿立方米的淮河水一泻千里,如狂暴的野马席卷下游平原地区,“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萧梁国力遭受巨大损耗。

文史君说

南北朝时,各政权攻伐混战几无宁日。为获取战争的胜利,各种阳谋、阴谋无所不用其极,即便是水旱灾害,竟也成为帝王、将帅、谋士们手中的筹码。虽然很多情况下,肆虐的水旱灾害确可如人意,为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但也不乏被水旱灾害反噬,甚至付出惨重代价的事例。这或许也是对“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的最佳诠释。

参考文献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 1972年。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