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纪(夏)七

周安王二十三年、秦献公六年、鲁穆公三十一年【公元前379年】

秦初县蒲、蓝氏、善明氏。【史记.六国年表】

赵袭卫,不克。【史记.六国年表】

赵伐魏,取黄城。【大事记.二】

齐康公薨,绝无后,奉邑皆入田氏。吕氏遂绝其祀。田氏卒有齐国。史称田氏代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齐太公世家】

田氏夺吕氏於齐。【韩非子.忠孝】

齐康公薨于海上,其所食一城入于田氏,田氏遂灭齐。【大事记.二】

注:为避田氏祸乱,康公弟诚、雍二人隐迹讳名,南逃于淮郡,即现在江苏淮安。康公长子象先:为今江、浙、赣等长江流域一带姜姓始祖,其族规严禁姜氏与田氏通婚。次子名钭:子孙为避田氏迫害改为钭姓,为钭姓始祖。三子封汲:子孙为避田氏迫害改为汲姓,为汲姓始祖。

约本年,齐侯剡弟田午相齐。

昌受符,厉倡嬖,斯十之世权在室。剡者配姬以放贤,山崩水溃纳小人,家伯罔主异哉震。【古今风谣】

让公,字孙之,好文学,为齐公子传而得禄,徒居齐国。识公,字记之,好武学。《列子》云:鲁有二子,一好文,一好武是也。仕为楚军正,徒居楚国郢都,生无忌。【施氏族谱】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

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列子.说符】

越王翳自琅邪迁于吴。【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越世家索隐】

戉王旨翳古,戉王旨殹古,自作用剑古。【戉王者翳剑】

戉王旨翳自作用剑。唯古。【戉王者翳剑】

戉王旨翳自作剑。唯夷邦旨大。【戉王者翳剑】

周安王二十四年、秦献公七年、鲁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378年】

狄败魏师于浍。【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齐伐燕,赵救燕。【大事记.二】

魏、韩、赵伐齐,至灵丘。【史记.魏世家】、【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带佗、倪良,明知权兵,将帅合战,敌不可当,赵魏以强。【焦氏易林】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吕氏春秋.审分览不二】

中山桓公徙都灵寿。【世本】、【史记.赵世家索隐】

秦初行于市。【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献公徙栎阳,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史记.货殖列传】

宋太宰贵而主断。季子将见宋君,梁子闻之曰:“语必可与太宰三坐乎,不然,将不免。”季子因说以贵主而轻国。【韩非子.说林下】

白圭谓宋令尹曰:“君长,自知政,公无事矣。今君少主也,而务名,不如令荆贺君之孝也,则君不夺公位而大敬重公,则公常用宋矣。”【战国策.宋卫策】、【韩非子.说林下】

约本年,齐威王田因齐生。

周安王二十五年、秦献公八年、鲁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377年】

蜀伐楚,去兹方。于是楚为扞关以距之。【史记.楚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蜀伐楚,取兹方。楚为扞关以拒蜀。【大事记.二】

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水经. 夷水注】

昔蜀王栾君王巴、蜀,王见廪君兵强,结好饮宴,以税氏五千人遗巴、蜀、廪君。【荆州记】

战国时,尝与楚婚。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华阳国志.巴志】

楚葬其头于荆门山之阳,巴国葬其身于清江县西北都亭,巴蔓子墓,在县北九十里都亭山。【利川县志】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其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又立市于龟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峡,故巴亦有裙瓤。巴、楚使揉攻伐,故置扞关、阳关及沔关。【华阳国志.巴志】

君子曰:“昔者君老,太子朝君,君之母弟是相。太子昃听,庶谒谒进。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送,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后并听之。太子、母弟能事其亲。”君子曰:“子省,盖喜於内,不见於外;喜於外,不见於内;愠於外,不见於内。内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入。举媺废恶……”至命於合门,以告寺人,寺人入告于君,君曰:“召之。”太子入见,如祭祀之事……各敬尔司,各恭尔事,废命不赦。君卒。太子乃无闻无听,不闻不命,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务是敬。【上博楚简.昔者君老】

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史记.鲁周公世家】

公仪休相鲁,鲁君死,左右请闭门,公仪休曰:“止!池渊吾不税,蒙山吾不赋,苛令吾不布,吾已闭心矣!何闭于门哉?”【说苑.政理】

韩文侯薨,子哀侯立。【史记.韩世家】

韩哀作御。【世本】

赵与中山战房子。【史记.赵世家】

赵敬侯救燕,与中山公战于房子是也。【太平寰宇记】

季连初降於騩山,抵於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律相,詈游四方。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盘,爰生郢伯、远仲。毓徜徉,先处于京宗。穴酓迟徙於京宗,爰得妣烈。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烈宾于天,巫并赅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

至酓狂亦居京宗。至酓绎与屈紃,使鄀嗌卜徙於夷屯,为楩室,室既成,无以内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惧其主,夜而内尸,抵今曰祭,祭必夜。至酓只、酓旦、酓樊及酓赐、酓渠,尽居夷屯。酓渠徙居发渐。至酓乂、酓挚居发渐。酓挚徙居旁屽。至酓延自旁屽徙居乔多。至酓勇及酓严、酓相及酓雪及酓训、酓咢及若敖酓义,皆居乔多。若敖酓义徙居鄀。至蚡冒酓帅自鄀徙居焚。至宵敖酓鹿焚徙居宵。

至武王酓自宵徙居免,焉始口口口口口福。众不容於免,乃渭疆浧之波而宇人焉,抵今曰郢。至文王自疆郢徙居湫郢,湫郢徙居蓝郢,蓝郢徙居为郢,为郢复徙居免郢,焉改名之曰福丘。至庄敖自福丘徙袭鄀郢。至成王自鄀郢徙袭湫郢,湫郢徙口口口口居瞿郢。至穆王自瞿郢徙袭为郢。至庄王徙袭蓝郢,蓝郢徙居同宫之北。若敖起祸,焉徙居承之野,承之野口口口,口袭为郢。至恭王、康王、嗣子王皆居为郢。至灵王自为郢徙居乾溪之上,以为处於章华之台。景平王即位,犹居乾溪之上。至昭王自乾溪之上徙居微郢,微郢徙居鄂郢,鄂郢徙袭为郢。

阖庐入郢,焉复徙居溠溪之上,溠溪之上复徙袭微郢。至献惠王自微郢徙袭为郢。白公起祸,焉徙袭湫郢,改为之,焉曰肥遗,以为处於澫,澫徙居鄢郢,鄢郢徙居吁。王太子以邦复於湫郢,王自吁徙蔡,王太子自郢徙居疆郢。王自蔡复鄢。柬大王自疆郢徙居蓝郢,蓝郢徙居朋郢,朋郢复於沮,王太子以邦居朋郢,以为处於垪郢。至悼哲王犹居朋郢。中射起祸,焉徙袭肥遗。邦大瘠,焉徙居鄩郢。【清华简.楚居】

约本年,楚置巫郡、黔中郡、巴郡。

江水又东迳巫县故城南,县,故楚之巫郡也。【水经.江水注】

楚黔中郡,其故城在辰州西二十里。【史记正义.苏秦列传】

楚自巫山起方城,属巫、黔中,设扞关以拒秦。秦包商洛、崤函,以御诸侯。韩阻宜阳、伊阙,要成皋、太行,以安周、郑。魏滨洛筑城、阻山带河,以保晋国。赵结飞狐、句注、孟门,以存邢、代。燕塞碣石,绝邪谷,绕援辽。齐抚阿、甄,关荣、历,倚太山,负海河。关梁者,邦国之固,而山川者,社稷之宝也。【盐铁论.险固】

秦,前月蓝田之镇,后有胡苑之塞,左崤函,右陇蜀,西通流沙,险阻之国也。蜀汉之土与秦同域,南跨邛笮,北阻褒斜,西即隈碍,隔以剑阁,穷险极峻,独守之国也。周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面少室,北有太岳,三河之分,雷风所起,四险之国也。魏,前枕黄河,背漳水,瞻王屋,望梁山,有蓝田之宝,浮池之渊。赵,东临九州,西瞻恒岳,有沃瀑之流。飞壶、井陉之险,至于颍阳、涿鹿之野。燕,却背沙漠,进临易水,西至君都,东至于辽,长蛇带塞,险陆相乘也。

齐,南有长城、巨防、阳关之险;北有河、济,足以为固;越海而东,通于九夷;西界岱岳、配林之险,阪固之国也。鲁,前有淮水,后有岱岳、蒙、羽之向,洙、泗之流。大野广土,曲阜尼丘。宋,北有泗水,南迄睢濄,有孟诸之泽、砀山之塞也。楚,后背方城,前及衡岳,左则彭蠡,右则九疑,有江汉之流,实险阻之国也。南越之国,与楚为邻。五岭已前至于南海,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吴,左洞庭,右彭蠡,后滨长江,南至豫章,水戒险阻之国也。东越通海,处南北尾闾之间。三江流入南海,通东治,山高海深,险绝之国也。卫,南跨于河,北得洪水,南过汉上,左通鲁泽,右指黎山。【博物志.一】

十九年,蔺令口口之铸戟。【魏十九年蔺令戈】

周安王二十六年、秦献公九年、鲁共公元年【公元前376年】

赵伐中山,又战于中人。【史记.赵世家】

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张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北胜,此用兵之上节也。【战国策.齐策五】

越王授有子四人。越王之弟曰豫,欲尽杀之,而为之后。恶其三人而杀之矣。国人不说,大非上。又恶其一人而欲杀之,越王未之听。其子恐必死,因国人之欲逐豫,围王宫。越王太息曰:“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亦不知所以亡也。【庄子.杂篇让王】、【吕氏春秋.季秋纪审己】

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

戉王诸咎,诸咎自作用剑。【戉王诸咎剑】

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庄子.杂篇让王】、【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淮南子·原道训】、【史记.越世家索隐】

早平门外麋湖西城者,麋王城也。与越王遥战,越王杀麋王,麋王无头,骑马还武里,乃死,因留葬武里城中。以午日死,至今武里午日不举火。【太平御览.556】

巫门外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时与摇城王、周宋君战于语招,杀周宋君。毋头骑归,至武里死亡,葬武里南城。午日死也。【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吴东徐亭东西南北通溪者,越荆王所置,与麋湖相通也。【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通江南陵,摇越所凿,以伐上舍君。去县五十里。【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宿甲者,吴宿兵候外越也,去县百里,其东大冢,摇王冢也。【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巫门外冤山大冢,故越王王史冢也,去县二十里。【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马安溪上干城者,越干王之城也,去县七十里。【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稻田三百顷,在邑东南,肥饶,水绝。去县五十里。【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周安王崩,子烈王喜立。【史记.周本纪】

安王子喜立,是为烈王。【帝王世纪】

周夷烈王喜。【汉书.古今人表】

徐无鬼,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嗜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清病矣;君将黜嗜欲,挈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其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

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胡子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猩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空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声咳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声咳吾君之侧乎!”

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芋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与形。”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夫神者,好和而恶奸。夫奸,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何也?”

武侯曰:“欲见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可乎?”徐无鬼曰:“不可。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寝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凡成美,恶器也。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形固造形,成固有伐,变固外战。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樵之间,无徒骥于缁坛之宫,无藏逆于得,无以巧胜人,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夫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其战不知孰善?胜之恶乎在?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诚以应土地之情而勿撄。夫民死已脱矣,君将恶乎用夫偃兵哉!”【庄子.杂篇徐无鬼】

昔者,魏武侯欲为义而偃兵,徐无鬼以为不可,曰:“为义偃兵,是造兵之始也。君自此为之,则治;不成,西夏非兵而废祀于陶唐。”【路史.五】

(0)

相关推荐

  • 别再说赵武灵王之死是因为废长立幼了,真实原因就藏在他的谥号里

    本期话题 公元前295年,战国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政变军队围困沙丘宫,整整三个月后他被活活饿死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武灵王之死是因为他废长立幼的决定导致了公子章与赵惠文王兄弟俩的内讧. ...

  • 西周也有隆中对:太史伯是一个被低估的谋士|史记周次元045

    周太史伯阳是个看衰西周的人.在<周本纪>里,他认定了周朝一定会完蛋.尽管他的证据充满神秘主义,而且也很荒诞.但这更像是为了背后真正的原因找一个掩饰.对于当时的局势,他应该看得最清晰.他不愿 ...

  • 楚国八百年:凤飞千里,非竹不食

    楚世家大事记 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金文中为嬭姓).熊氏(金文中为酓氏).周成王姬诵(? -前1021年)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 ...

  • 92.第卅三 显王四年(魏纪梁惠王五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元年癸丑,鄭城邢丘.自此韓改稱曰鄭.秦子向命為藍君. 二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 三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韓,我師敗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 ...

  • 《史记》陈杞世家第六

    陈胡公满[陈胡公满:陈国始封国君,妫姓,名满,胡字为谥.]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妫:妫水入黄河之处.]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 ...

  • 战国纪(夏)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鲁穆公七年【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鲁穆公七年[公元前403年] 有雷电击周之九鼎,鼎俱摇动.三晋之君,闻此私议曰:"九鼎乃三代传国之重器,今忽震动,周运其将终矣.吾等立国已久,未正名号,乘此王室衰微之际,各 ...

  • 战国纪(春)七

    周贞定王二十三年.鲁悼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46年] 本年,孺子爟卒,魏文侯斯立. 发明章句始自子夏.[后汉书.徐防传] 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后汉书.徐防传] 子夏教于西河之上.魏文 ...

  • 战国纪(夏)二

    周安王三年.鲁穆公十一年[公元前399年] 楚归榆关于郑,三晋之师北归.[史记.六国年表] 大城此阝竝之岁,夏夷之月,癸亥之日.[葛陵楚简] 句邘公郑途穀大城此阝竝之岁.[葛陵楚简] 虢山崩,壅河.[ ...

  • 战国纪(夏)三

    周安王七年.鲁穆公十五年[公元前395年] 秦惠公伐诸繇.[史记.六国年表] 魏封公子缓.[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索隐] 北迳元城县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史记> ...

  • 战国纪(夏)五

    周安王十五年.鲁穆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87年] 约本年,商文(田文)卒,公叔座相魏. 文,钟子,博学强记,淹贯六经.当七雄纷争之时,魏召为相,不受,著书万言,所甘皆心性之理.[颛孙家谱] 吴起治西河之 ...

  • 战国纪(夏)六

    周安王十九年.秦献公二年.鲁穆公二十七年[公元前383年] 日蚀昼晦.[史记.六国年表] 秦献公城栎阳,自是秦乱平.谋东伐,欲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焉.[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秦城栎 ...

  • 战国纪(夏)八

    周烈王元年.秦献公十年.鲁共公二年[公元前375年] 日蚀.[史记.六国年表] 赵敬侯不修德行,而好纵欲,適身体之所安,耳目之所乐,冬日罼弋,夏浮淫,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觞,不能饮者以筩灌其口,进退不肃 ...

  • 战国纪(夏)九

    周烈王五年.秦献公十四年.鲁共公六年[公元前371年] 魏伐楚,取鲁阳.[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赵与秦战高安,败之.[史记.赵世家] 赵与秦战高安,秦师败绩.[大事记.二] 约本年,韩严 ...

  • 战国纪(夏)十

    周显王元年.秦献公十七年.鲁共公九年[公元前368年] 栎阳雨金,四月至八月.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史记.封禅书] 齐田寿伐魏,围观,观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