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鉴定的几个要点
现代在玉器上打孔使用以电为动力源的圆柱形钻孔工具。电动机械的旋转速度快,在和田玉这类密度高的玉器上打孔,如果钻头不锋利时会比较吃力,孔壁上有时会留下较稀疏的螺纹状痕迹。
进入清代,随着高古玉收藏的爱好者渐多,高古玉作假风起。至20世纪80年代,收藏高古玉首先在台 湾、香港等地升温,并很快影响到大陆,出现了史 无 前 例的收藏大军。由于高古玉器的稀有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造假便应运而生,技术不断提高,甚至达到几可乱真的地步。很多私人的藏玉著录书籍,有的通篇找不到一块真高古玉器。辨伪学说纷起,但总跟不上造假的水平。
精品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平整、匀净,干净利落,重要的是垂直砣痕不能太过,若使用电动砣具,一般可发现垂直砣过的凹陷痕迹。分析这种工艺的特点是鉴定古玉真伪的极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鉴定方面起主导作用。需强调一点: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鉴定。
高古玉的驻孔、蚀斑以及腐蚀残破处多是由于自然侵蚀所形成的,所以没有锋利的尖角,手感特别的自然。而仿冒的大部分都是采用砣击等方法来伪作蛀孔与蚀斑,通常残破处断口为参差状,残痕比较锋利,扎手。作假的沁色高古玉多是采用质地稍次的玉,而且其玉质颜色比较复古,绺裂比较多,石性很重。由于其质地不纯,色彩不正,所以肌理特别的粗糙,光泽也比较暗淡,与刚出土的高古玉稍有些类似这种仿冒的沁色高古玉欺骗性很高。
玉器的历史几乎伴随着文化发展的历史。从汉代儒家文化成为正统文化后,上至统治阶 级,下至平民百姓都追求君子之道,玉不再是封建王权的象征,开始成为士大夫的收藏品。所谓的“玉无价”,表示的并不是玉的实际价值,而是玉所承载的文化精髓。
唐宋以后,高古玉赏玩渐入民间,审美习惯融入世俗观念,其造型也更加具象化,雕刻的人物、兽畜、花鸟、虫鱼等,一眼便可认出。而高古玉造型比较抽象,龙、凤、麒麟、饕餮、貔貅等,均为迷信臆造之物,世间本无具体形象,较难被现代人们所鉴赏。而史前高古玉则更难被人赏识了,人首蛇身、龙首人身、鸟首人身、人首兽身、牛头马面等等,奇形怪状,神鬼莫辨,造型超乎今人想象,审美标准无所适从。这些“神玉”时代的作品,本属原始先民祭祀礼拜的图腾和交通神灵的法器,今人不知古人造器初衷,故不解何以有此造型,因而无法达成共识,就更谈不上欣赏了。
鉴定方法:10—50倍放大镜,观察抛光痕迹;适用范围:新石器→清代。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钻孔特点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而且不够光滑,而且,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新石器穿孔鉴定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