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神秘的畲族历史
1956年,国务院确认公布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畲族人自称“山哈”,即“山客”,意为“尊山为主,客山而居”,现今人口总数70余万人,遍布福建、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安徽等省一百多个县市。其中,福建畲族人口最多,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半数,闽东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1/4;浙江景宁于1984月确立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国畲族乡50余个。
一、民族起源:古老神秘,四姓为主。畲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他们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依旧是个谜一般的学术课题。从上世纪1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试图破解这个迷团,却总是受制于有限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悬而未决。学术界普遍认为,畲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乃至更久远的历史时期。
隋唐时期,畲族才进入有文献记载的“信史时代”。在此之前,作为南方“蛮僚”、“百越”的一员,举族散居于南方丘陵地带,今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宋、元、明、清时期,逐步向闽东、浙南、皖南等地迁徙。
畲族主要由盘、蓝、雷、锺四姓组成,部分县市有吴、李、何、古、傅等姓氏。据专家研究,以前的畲族还有更多的姓氏,部分大陆学者认为畲族有10几个姓氏,而台湾学者则认为之前的畲族起码有40几个姓氏,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其他姓氏的流迭,目前还没有学术定论。流传于闽东、浙南的畲族家谱记载畲民家族传说: “唐光启二年,盘、蓝、雷、锺、李共三百六十一口,从王审知为乡导官入闽,至连江马鼻登岸,时徙罗源大坝头居焉。盘王端(一说为‘碧’)一船被大风漂流,不知去向。”
畲族的图腾问题,近现代一直存在着争议。畲族史诗《高皇歌》以及部分清朝时期组图所示的“犬图腾”,属于唐宋以降封建强权下的攀附与歧视,并不足以采信。据部分专家与畲族知识分子的观点,畲族的图腾“凤凰”与“山”双图腾的组合,即“凤凰山”。
广东凤凰山是畲族的祖居地。在这片海拔1498米的山区,现今依然可以发现曾经群居的遗迹,并有畲族祖坟存在,出于民族情感,该坟未经科考,但据外形与周边环境看,其风格与汉族坟墓迥异,且与各地畲族传说十分接近。在各畲族聚集地,一般都有凤凰山的存在,显见“凤凰山”在族群记忆中的地位与份量。
二、唐宋元时期:彪悍孔武,英勇善战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坚韧、顽强、朴实、善良是畲族人的秉性特征。在寻求生存、向往和平的道路上,畲族先辈以铁血精神抗争唐宋元封建王朝的统治。
唐朝初期,约公元669年-公元716年,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命率兵入福建南部,强势进攻畲族先民聚集地潮州。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畲族先辈为了反抗封建官府“靖边方”的政策,团结族人,顽强与之形成相当规模且旷日持久的军事对垒,整整抗争了40几年,蓝奉高于公元711年将陈元光杀伤而死。广东凤凰山区畲族人的招兵节,以及三月三乌米饭,便由此而来。
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湖南郴州“黑风洞寇”李元砺起事,到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钟明亮起兵“拥众十万,声摇数郡”,畲族先民为寻求生存与和平,又与封建王朝抗争了整整80年,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南宋末年与元初,即公元1276年-公元1282年,由许夫人(即许汗青之妻陈淑祯)、陈吊眼(即陈大举)、畲族酋长蓝太君共同领导的24峒畲兵,同心协力进行抗元斗争。畲汉义军转战闽粤,军威大振,屡败元军。“势力遍及漳、汀、潮一带,号十万众,连营数百里”(《元史·世祖本纪》)。公元1279年,南宋最后的朝廷在广东崖山被元军灭亡,但畲汉义军仍继续坚持战斗,引起元朝统治者的震惊。元世祖加封完者都为镇国上将军、征闽都元帅,并曾下令:“诏谕漳、泉、汀和邵武等处八十四畲官吏军民,若能举众来降,官吏例如迁赏,军民安堵如故。”1280年八月十五日畲汉义军攻陷漳州城,1281年,畲汉义军以“复宋”为名,自立为王,自号“泰昌”,1282年战败,前后6年,共历100多场战役。
三、明清时期:苦难迁徙,创造辉煌
明清时期的畲族历史,是一部苦难迁徙史,也是一部辉煌与奇迹的创造史。
在封建王朝与地方地主阶层的压迫下,明清时期的畲族先辈展开了苦难的游耕迁徙之路,一户户、一群群地不断迁徙,充满着无数的辛酸、血泪。他们一路上要逃避土匪的劫财劫命,终于在远离城镇的青山野地找到落脚之地存身立命后,还要在当地地主阶层、商人的重重剥削下,获取一丝基本的生活与生产资料。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福建,随之,复迁往广东、江西,延伸到湖南、贵州,扩展至浙江、安徽。清卞宝第《闽峤輶轩录》云:“畲民崖处巢居,耕山而食,去瘠就腴,率数岁一徙。”这个时期的迁徙不带军事性质,而以经济生活为主。闽东、浙江大量的畲族乡村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
即便在这般困难处境下,畲族先辈依旧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延续着血脉。更难能可贵的是,畲族前辈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仅创造乐迄今依然流传的畲歌、舞蹈、文学与艺术,还在纺织、建筑等领域创造了辉煌,为世界纺织业与建筑业作出重大的贡献,且能人辈出。
明朝时期,畲族先辈在大山里“刀耕火耨,艺蓝为生,编至各邑结寮而居”,使蓝靛业闻名海内外。明熊人霖《南荣集》云:“菁民者,一曰畲民,汀(州)上杭之贫民也。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庸值,或春来冬去,或留过冬为长顾者。”
清朝时期,畲族先辈设计并主持修建的清代建筑占我国世界遗产的五分之一,除故宫外,还有承德山庄、升八庙、东陵、西陵、万寿山、北海、中海、南海、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著名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巨匠。
明清时期,畲族人才辈出,除设计修建故宫等清代建筑的雷发达七代畲族先辈(俗称“样式雷”)外,在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均有建树。
明初著名诗人蓝仁、蓝智两兄弟,是闽中诗派的开山鼻祖,佳作丰赡,蓝仁《蓝山集》、蓝智《蓝涧集》行世,二者合称《二蓝集》,收入《四库全书》。二蓝效法盛唐诗风,一改元末纤弱的诗体。蓝氏昆季志在山林,无意仕进,长期隐居于武夷山中。蒋易文评价云:“静之昆仲,切磨埙篪迭奏,和平雅澹,词意融怡,语不雕锼,气无脂粉,出乎性情之正,而有太平之风。惜其不列承明,著作浮湛闾里,傲睨林泉,有达士之襟怀,无骚人之哀怨。即屡更患难而心恒裕如,要其所作皆治世之音也。”清末汪端亦云:“静之昆季诗和粹冲逸,既正体裁,复灭蹊径。”
“破肚总兵”蓝理,清著名将领,清康熙年间随施琅征台,英勇不屈,破肚拖肠,血战不休,屡立战功,历任河北宣化府总兵、天津总兵、福建陆路提督,康熙五十六年-五十八年,率部平定西藏,以军功卓著,康熙特赐御书:“所向无前”、“勇壮简易”。蓝理的几位弟弟均随军征战,平台有功,俱加封右都督。
治台名将蓝廷珍,清著名将领,屡征海上,海盗皆惧其威名,都说:“谨避老蓝”。雍正元年(1723),蓝廷珍因平台治台功勋卓著,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乾隆四十九年(1784),擢江南提督。
“筹台宗匠”蓝鼎元,清历史学家、政治家,曾任广州知府,其知识广博,尤精台湾、南洋、福建及东南海疆事,著有《鹿洲初集》、《东征集》、《鹿洲公案》、《女学》、《平台纪略》、《棉阳学准》、《修史试笔》、《潮州府志》等,有“南包公”之誉,有后人编写的“蓝公案”行世,今有吉林文史出版社《林公(林则徐)案·蓝公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中国福尔摩斯》等记述“南包公”蓝鼎元传奇。
清理学家雷鋐,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进士,殿试第一,乾隆二十一年告老还乡,精研理学,著有《象山禅学考》、《阳明禅学考》、《经笥堂文集》,以及《读书偶记》、《励志杂录》等。
钟大焜为同治庚午科(1870年)进士,官至四品衔刑部直隶司主事,部选知县。他于光绪二十年开始编修钟氏族谱,历时3年,完成5卷本《潁川钟氏族谱》,其兄弟大钧、大荣、大椿均获功名。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忠诚英勇,热血奉献
20世纪20年代,福建畲族学生蓝飞鹤、蓝维仁等人加入了集美学校一个进步组织协进社,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后回到家乡,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在革命斗争的锻炼下他们都加入了共产党。这一时期,革命的种子在畲族乡村萌芽,上杭、福鼎、福安的畲族群众都开展了反抗封建地主的抗捐、抗税斗争。上杭畲族农会,还配合北伐军进行瓦解和驱逐敌军的斗争。
1927年5月至12月,畲族青年蓝维仁任中共上杭县支部书记,同年七、八月间,蓝维仁、蓝为龙等人在自己的家乡庐丰畲族聚居地创办平民学校,宣传革命思想。9月上旬,“八·一”南昌起义的军队从长汀来到上杭,在上杭琴岗书院、南塔寺起义军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分别接见了蓝维仁等人。
1929年10月22日,红四军领导人毛泽东随同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抵达上杭县苏家陂畲族村,他在苏家陂圳背岩石洞里养病,11月18日,红四军在官庄畲族聚居地召开会议,陈毅传达了党中央“九月来信”,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闽西、闽东、浙南等地畲族乡村成立了党支部、发展了第一批畲族农民共产党员,土地革命烈火在畲族乡村熊熊燃烧。这一时期闽东畲族村先后建立了65个中共党支部(党小组),畲族党员有453人,建立了3个区级、21个乡级和300多个村级苏维埃政权,在各级苏维埃政权中任职的畲族干部有2000多人,畲族人民为了保卫红色政权前仆后继,和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闽东畲族被烧毁村落135个、房屋10500间,畲族党员、干部、战士和群众被杀害和被摧残致死达5600多人。
1934年秋至1937年冬史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畲族人民英勇不屈、不怕牺牲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时期闽东有1442个畲村(占畲村总数的71%)是老区重点村,成为中共闽东特委开展革命斗争和游击战争的根据地,被称为“堡垒村”。当年曾在闽东苏区浴血奋战的叶飞将军对畲族是这样评价的:“在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的年代,畲族群众对革命的贡献是很大的。他们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实;第二,最团结,在最困难的1935年至1937年,对党支持最大。我们在山上依靠畲族群众掩护,才能坚持。”
经过三年游击战争战斗洗礼的畲族革命者,一部分参加了新四军开赴抗战前线,一部分人留守在当地坚持斗争,直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中,仅闽东红军游击队,便有1300多名官兵于1938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挥师北上,和八省健儿一道汇成抗日的铁流。在新四军的战斗序列中,有200多名是来自闽东畲族的指战员。
解放后,一共有14位畲族人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