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装”迎冬奥 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超73%
绿色北京,正从出行方面得到更多验证。8月24日,北京市召开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绿色生活创建系列活动——“绿色出行创建线上论坛”。北京商报记者从该论坛获悉,去年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3.1%。
其中,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驾驶员培训、共享单车行业分别通过实施车辆节能运行模式、优化调整车辆能源结构、试点“VR学车”绿色驾培模式、促进骑行比例提升等措施,营造绿色出行氛围。而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地面公交更是增建加氢站,助力北京领跑全国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5年前实现碳达峰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副处长林淦介绍,20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达到0.21吨标准煤,始终保持全国省行地区最优水平,“进入新发展阶段,绿色北京建设仍旧任重道远,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对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林淦说道。
2020年底,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北京市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方案》从促进协同融合、做强轨道交通、做优地面公交、做精慢行系统、推广绿色车辆、加强需求管理等6方面明确了北京市绿色出行创建的主要任务和要求。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绿色出行满意度超过85%,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73.1%。
其中,地面公交方面,北京公交集团公司的运营车辆已于2016年实现碳达峰,集团公司碳排放峰值为150万吨。近几年通过不断调整车辆能源结构,推广使用纯电动车、增程式混合动力电动车,在二环及副中心区域内行驶的常规线路优先实现了新能源化,公交集团碳排放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对于绿色出行比例,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同的城市规模可以有不同的合理区间。从全国来看,目前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73.1%这个数据是比较高的,但其实还有增长空间。比如在城区内的短距离行程,相较于乘坐公共交通,有些市民倾向于选择使用燃油汽车出行而不是更环保的自行车等方式。从个人出行习惯来说,这方面可以有更多改善,”
能耗连年下降
据了解,目前北京城区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共1207条,线路总长度28418公里,其中公交专用道里程1005公里。
在北京市绿色出行创建行动中,市交通部门通过政企合作推出MaaS平台,并启动“MaaS出行 绿动全城”行动,覆盖了全市95%以上的公交线路,实时信息的匹配准确率超过了97%,该平台用户数累计达到2400余万人。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通过MaaS平台,市民绿色出行可以折算成碳减排量,通过在碳交易市场上市、交易获得收益,并以物质激励、公益捐赠等方式全额返还出行者。将个体绿色出行碳减排纳入碳交易市场,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励市民全方式参与绿色出行。
关于建设绿色公交,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副总经理刘宝来告诉记者:“自2013年起,北京公交连续8年每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接受公众监督,也见证了北京公交集团在北京城市绿色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此外,为严格控制运营车辆尾气排放,公交集团建立了严格的公交车尾气排放管理、监控、保障制度。严格要求驾驶员出车前、收车后例检,对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实行“三不准”措施,即车队不准放、调度不准派、司机不准开。车辆保修方面,加强车辆保修尾气排放维护的质量监管,确保车辆技术状况满足节能环保要求。节能减排方面,建立完善的车辆能耗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管理和考核,将节能任务落实到车、到人。公交集团借助车联网技术,构建了城市公交能源管控体系和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公交车辆能耗和排放实现精细化、平台化、数智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刘宝来介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比例超过公交车总规模的80%,综合能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连年下降。
“氢装”迎冬奥
今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开发、使用新能源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
刘宝来介绍,北京公交集团在建设绿色公交方面,最核心的就是车辆能源结构,它主要通过淘汰高耗能排放的柴油车,更新为节能环保的纯电动、增程式和氢能的车辆。
据了解,为满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北京公交集团加快加气站、充电站(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170余处1000余座充电桩的建设,下半年将建成2座加氢站服务于冬奥会车辆。
就在8月23日,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被国家五部委联合批准为首批示范城市群,打响了氢能源汽车产业发令枪。程世东表示,在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车辆的基础上,北京建设加氢站服务于冬奥会车辆,无疑是为北京利用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性举措。
不过,“双碳”目标依然需要久久为功。“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高能耗的阶段,相对来说,水电、风能等比重较轻,但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有所改善。事实上,我国的人均能耗相对较低,但整体能耗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能耗除了供给自身需要,还有很大一部分供应全球市场,满足其他国家的能源需求。所以节能减排不能一蹴而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长期规划、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源: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