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博报告文学《草原上的格桑花》之五
2020年第640期总第995期
公众号政委 之 洲
公众号主编笔尖芭蕾
张明博,笔名剑晓,从事28年报纸编辑工作,曾任文艺副刊编辑、记者、摄影记者、周末刊编辑部主任,作品散见于国家、省、市级报刊并多次获奖。现任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会员;满洲里市文联会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扎赉诺尔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
草原上的格桑花
报告文学
作者:张明博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能够吃上饱饭,几乎成了所有人的愿望。正是在这种愿望的促使下,这些孩子们登上了开往北方的火车。因为保育员阿姨告诉他们,到了北方就不会再挨饿了,还会有新家和新的爸爸、妈妈。
他们哪里知道,从江南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旅途有多么艰难,要经历4-5天漫长的时间。就是身体不好的青年人也很难承受,何况是本来就营养不良,身体素质极差的婴幼儿们。
那时,长江上没有能够通火车的大桥,来往于两岸全靠轮渡。
列车来到了下关码头,在这里,每一节车厢都要分解,然后装上火车渡轮运到对岸的浦口码头再连接在一起。
民国1930年10月,当时的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首都铁路轮渡工程处”,借款招标建设火车过江轮渡。英国多门浪公司中标承造两岸活动引桥,英国马尔康洋行中标承造火车渡轮和1艘挖泥船。1930年后,浦口火车站铺设6股轨道至引桥。1932年建成一座4孔全长187.13米的铁路引桥,在引桥墩上装置电动升降机,升降幅度可达8米,以适应江水涨落。同期,建造的1艘长113.3米、宽17.86米的“长江号”火车渡轮投入使用。1949年后,先后置办了“浦口号”、“南京号”、“上海号”、“江苏号”、“金陵号”5艘渡轮。长江大桥建成后,渡轮逐步退航,至1973年5月5日,6艘渡轮全部停航,铁路轮渡桥作为战备设施由轮渡所负责保养。2012年,下关、浦口两地铁路轮渡桥被以今天的名字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等待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孩子们乘坐的车厢,终于被火车渡轮运到对岸的浦口码头,然后连接上15次旅客列车,继续向北行驶。
刚开始时,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对坐火车还有着很强的兴趣,他们看着车外不断变化的景色,发出一阵阵惊奇的叫喊声。一些年龄稍小一点的,则在车厢内不断的打打闹闹、跑来跑去的。只有几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静静的躺在那里,享受着保育员阿姨的照顾。整个车厢充满了欢乐。
列车行驶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列车仍然在噪声隆隆,颠簸震荡中行驶。由于是临时改造的旅客车厢,所以并没有空调,仅有的几个摇头扇,在列车行驶时也是不运转的,只能靠一个个小窗口的自然风乘凉。冬天冷,夏天热,一切都很不方便,总使人有一种不安定和疲劳感。细心的保育员察觉到,有几个孩子明显出现了烦躁的情绪。他们似乎感到,这一次离开家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