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卫雄:玩龙灯的家乡人
独自在外工作二十多年,我是他乡的客人,也是家乡客人。
今年的元宵节当天是工作日,连接互联网的电视、手机、电脑满屏的都是灯展、看灯、闹元宵。明代唐寅《元宵》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看灯、玩灯是元宵节主题项目。元宵节一过,过年就落下了帷幕,对于过年只有七天假期的我来说,却有些意欲未尽的感觉。
黄梅有民谚:过年过到土地会,越过越有味。从正月初五左右开始直到二十二,每天都玩龙灯,每天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龙旗招展、龙灯“精神”。
村人如今也有许多年没玩龙灯了。1982年的春节注定与往年不一样。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人,经过了两、三年的积累,手里有了积蓄,衣食的丰足使村人有“鼓腹讴歌”的欲望和勇气。
那一年的正月初一,喜庆的爆竹还不时在耳边响起,村人按照家族的传统开始按先本房后其他房、先长后幼有序地拜年,见面满口是吉祥话:新年好,给您拜年,恭喜发财。
也就在初一在拜年时,有村人建议恢复在解放前就有的玩龙灯传统。玩龙灯是村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万事顺利的一种方式,也是展现活力、表达幸福感、增加凝聚力的一种方式,当年村里的龙灯在周边很有些影响力。
初三,村中长辈在村头沙叔家讨论玩龙灯的事情。沙叔承包了村里的小砖瓦厂,家里新盖了三间两层、青砖红瓦的楼房,又添置了村里第一台电视机,经济的宽裕、祈求来年顺利的愿望让他愿意“承头”组织玩龙灯。
初五一大早,就有村人就从两里外的祖坟山上扛回几根粗大的青竹。从那天起,每天早饭时进哥就敲着大锣召集村人去“长门口”扎龙灯。
长门口在村东头,是宗祠和“门口塘”之间的一块狭长的场地,南北长度超过五十米,东西宽约十余米。在长门口长边正中位置,“下邳世族”四个大字高高题在宗祠的门楣上,扎龙灯的场地就在宗祠的南侧。
由于进哥的锣声并没有“出工”的强制性,听到锣声的村人也不那么急迫。铛铛的锣声和粗犷的呼喊声为正月偶尔还有一、两声爆竹声的村庄中增加了许多喜气。村人常眉开眼笑地调侃进哥:“你这锣声比电影里鬼子进村的锣声还响”。
调侃归调侃,也许是村人为玩龙灯积蓄了许多力量,没有强制性的通知却在村里迸发出了极大的能量。许多村人拜年走亲戚都是匆匆地去、忙忙地回;刚刚兴起的麻将也似乎失去了魔力,村人都自发地来到村东头的参与扎龙灯。我除了吃饭和睡觉,整天就泡在“长门口”。
蔑刀在海哥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青竹很快被分解开,在海哥手、脚、嘴并用下,一条条青青的竹骨、薄薄的竹片、细细的竹丝像蚕吐丝般在他手中飞快地形成。
村人扎的龙共九节,第一节龙头盘了两段龙身,从龙头上的龙角到龙身足有两米来高。每节在节点位置有一个龙鼓。之所以称龙鼓,因为结构似一个竹片编织成的“鼓”。龙鼓与龙鼓、龙头、龙尾间通过灯芯绳将一个个缠有彩纸的竹环串联。当年。我这样年龄小学生的任务就是将一米长的竹丝缠上彩纸、绑扎成圆环。
由于自解放后村人就没有再玩龙灯,当年玩过龙灯的都已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扎龙头的繁杂工艺起初难住了村人。在村人七嘴八舌的参谋下,心灵手巧的三哥在一天后最终找到了灵感,他拿着“红金龙”的烟盒,对着上面二维的图片扎出了三维的龙头来。龙角似鹿角,眼睛似牛眼(实际是两个点了黑点的电灯泡制成),龙嘴像张开的鳄鱼嘴,长长的舌头似吐非吐,乌龟颈,黄色的鳞片,花白的龙须足有一米多长。
龙灯制作完毕后,正月十二一大早,在红绿黄三支三角龙旗、两个方形贴有门神的“牌灯”引领下,村人高举龙灯开始了祭神仪式。龙头高且分量重,执掌龙头的明哥身材高大魁梧;龙尾分量轻,但戏份足,通常由村里诙谐的桥哥担当。那时候,电视剧《济公》正在上演,桥哥模仿游本昌演的济公造型带上破草帽,摇把破蒲扇,摇摇晃晃地举着龙尾风摆杨柳地走在队伍后面。其它龙身部分也由青壮年村人承担,我这样年龄的小学生只能扛扛旗子、举举牌灯。村人数百人簇拥着龙灯、敲锣打鼓来到几里路外观音庙前,在庙中道姑诵经恭祝下,龙灯仿佛有了生命,也终于成了“龙神”。
从庙里回来后,当天下午就开始了在村里“参神”。龙灯来到家门口,主家点燃鞭炮接龙灯,堂屋正中早早摆上了香案,点上了红烛,明哥掌龙头面对大门站在香案前,鼓乐及唱赞神的站叔站在大门口。站叔腰扎红绳,中气十足地唱道,“龙灯今日来贵门,贵府今日接龙神;龙灯来时添喜气,恭喜贵府万事顺,…”。接神的主家忙忙地焚香、烧表、顶礼膜拜。站叔每唱一句赞词,一阵急急的锣鼓声响起,唱完后锣鼓声又变成悠扬的“得隆得隆得咄锵”曲调,主家噼噼啪啪地放鞭恭送龙灯。
伴随着参神,村里的文戏班子在长门口开始了表演。最精彩的是踩龙船。龙船外形像只三米来长的小船,尖尖的船头和方形的船尾,“船篷”部分像古代的“轿”,轿中“坐”的是村里的最俊俏新媳妇莲姐。她穿着黄梅戏中旦角的戏服,迈着细碎的戏步随摇桨的哥哥舞动木桨的划船动作、锣鼓的节奏、场地人帮唱来来回回场地中踩起来。哥哥手把龙船唱道:“划龙船哪(群众:呦呦),四角尖呐(群众:划着),来到贵府(群众:呦儿呦),拜个年呐(群众:划着)。群众重复,“呦呦,呦儿呦,来到贵府,呦儿呦,拜个年呐,划着”,锣鼓声中,哥哥划起船来,莲姐手持龙船飘飘舞舞踩起来。哥哥真聪明,在他跟莲姐合作的过程中,不但能随机编唱出许多新鲜、不重复既能符合当前形式,又能让人听起来非常开心的唱词。
踩龙船外,村里好看的文戏还有“蚌壳精”,荣奶奶解放前就演蚌壳精,1982年时她已经60多岁了,平时爱打麻将的老奶奶在村里玩龙灯时不但带徒弟,而且自己亲自扛起竹编彩纸蒙皮的“蚌壳”扮演蚌壳精,唱对手戏的是孙子辈的军哥扮演的老渔翁。渔翁看上了美女蚌壳精,双方斗智斗勇,精彩纷呈。
夜幕在演出中不知不觉中降临。村人在龙灯里点上红烛,黄色的龙灯,晶莹透亮,随着村人的簇拥在夜晚游动,正月刺骨的冷风似乎不那么寒冷,鼓乐喧天中好一派盛世太平景象。
随后的几天,村里的龙灯一直在周边村镇玩灯,先下帖与对方村组织联系,再全村人簇拥着龙灯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在各村参神、表扬节目,热闹一直到正月二十二。
当天晚上,村人会在宗祠前的“长门口”狭长的场地上疯狂地舞龙。午夜时分,村人堆上稻草、虔诚地将辛辛苦苦扎成的龙灯、顶礼膜拜请回的“龙神”“化”去。至此,村人就该安心地为生活奔波。
远离家乡来到城市生活已经有了二十多年。村人的生活比当年已经好了许多,道路已经硬化,自来水也已经接通,村头也安装上了路灯。夜晚,村里几位留守妇女也像全国各地城市一样在村部随着音乐跳着广场舞,追求健康、幸福生活是共同的愿望。但村人已经多年未玩龙灯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地乡风化成了一个人的性格。村人淳朴、勤劳、智慧且富有集体荣誉感的品质一直融于我们的血液。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发展仍然滞后、农村增收仍然困难“三农问题”仍然困扰农村的今天,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造成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镇迁移,淳朴的村人如何继承祖先的传统、像利用当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的好政策一样建设好我们的家乡,确实值得期待。
玩龙灯,就是把自己许多美好的愿望,虔诚地放在了龙身上,都知道龙灯是假神,但一玩起来,就注入了就将生命注入其中。用力挥舞着灵魂的姿势,就是舞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使巨龙腾飞。
作者:余卫雄 黄梅县大河镇余苏村人,现居武汉
围炉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镜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