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城隍庙杂记
记得小时候,保定的城隍庙,包括城隍庙街那一块异常繁华热闹,几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即便是文革初期,保定闹的最凶的时候,城隍庙那也是热闹非凡。
中国古代的城隍庙,是当时的衙署为保一方平安而建造的神祠。资料记载,保定府的城隍庙最早建于北宋初期,元代张柔扩建,是其所建四座神祠之一,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明太祖朱元璋信奉城隍,因此极力提升其在诸神中的地位,洪武三年借重新修葺而扩大面积。保定的城隍庙坐北朝南,高台基之上建有宽阔的三殿三院落,气派很大,此乃庙因人兴、神因庙贵也。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太后、光绪帝由西安返京,途经保定,追封被八国联军杀害的直隶布政史、署理直隶总督延雍为直隶督城隍,保定城隍庙改为督城隍庙。经过多年的演变,这里逐渐成为全市最繁华的地方,是保定的商业和游乐中心。每年春、秋两次庙会,大批商贾、香客云集而来,买卖兴隆,购销两旺。即便平时,此地也是估衣旧货、糖果糕点、小吃茶摊、古玩钟表、花鸟虫鱼、修脚拔牙、丸散膏丹应有尽有,各色人等五花八门。据说,齐白石等大画家当年也在保定城隍庙卖过画。
我第一次到城隍庙是二爷带着去的。那次,我们从老马号的天华市场北门出来,二爷说,咱们到城隍庙看看。城隍庙街正对着天华市场的北门,街两边都是商铺,卖啥的都有。到了城隍庙那就更热闹了,说书的、唱戏的、练武的、卖艺的、变戏法的,让人看的眼花缭乱。见到有拉洋片的,我感觉很新奇,非要看。拉洋片就是一种民间的杂耍,在装有凸透镜的木箱里挂着各种画片,艺人一边拉换画片,一边说唱画片内容,观众从透镜里可以看到放大的画面。其实,现在想来,还不如看幻灯片呢。
文革初期停课那阵儿,我们在家没事干,经常往老马号和城隍庙那跑,去的多了慢慢就熟悉了。城隍庙街南段多是竹藤制品铺和南纸店,有十七八家。我们一个小伙伴的母亲就在一个竹货铺上班。竹货铺门前除摆有串串风葫芦(风车)和其它竹制品外,还总有个打竹帘子的。这个人站在工作架前,架子两旁各挂有一袋整齐、光洁的竹篾,工作架横杠上搭放着十几对缠有花线的木棒,打到另一头后,从这头再抽出一根竹篾续到杠上,再打回来,如此往复,动作奇快,棒声连珠,非常有趣。
城隍庙街的北头就是城隍庙,庙前是一块开阔地,有很多摆地摊的。如今说的地摊经济,保定早就有了。我们那会儿爱捉蛐蛐,玩蛐蛐,所以主要关注卖蛐蛐的。记得当时卖蛐蛐的主要分布在城隍庙的西南角。蛐蛐是按个卖的,一般的卖一毛两毛,个头稍大的卖三毛五毛,最厉害的“大八厘”能卖到几块钱。其实都是那么说,真正的“大八厘”很是稀有,谁也没见过。我们去城隍庙那逛蛐蛐市场,主要是看热闹,看着大人斗蛐蛐,买蛐蛐。我们的蛐蛐几乎都是自己捉的。
那时我们年龄小,晚上出去捉蛐蛐都是几个人一起去,捉到蛐蛐回来再抓阄分配,抓到哪个是哪个。我把自己的蛐蛐按功劳大小分成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五虎上将”,和小伙伴们斗蛐蛐时,分别让它们上场。那天,爱国捉到一个个头很大,也很厉害的蛐蛐。他知道我有“五虎上将”,非要跟我的斗。结果,我的五虎上将一个个让它打败了。特别是我的老将黄忠,让那家伙追着不放,直到咬断了一只大腿。我发誓,此仇一定要报!但是,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捉到过比那只蛐蛐儿更厉害的;再后来,我们都长大了,各自奔了自己的前程,这个"仇"也就成了有趣的往事。
在保定城隍庙的北边,有一个和平电影院,小时也经常在那看电影。那会儿电影票非常便宜,学生票才五分钱一张。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保定城隍庙被当作“四旧”拆除,在原址建设了保定市招待处,后改为古城宾馆。改造中拆除了大部分古建筑,只保留了城隍庙主殿,改为中厅会议室。据传,保定市已开始复建城隍庙。这是好事,期待保定的城市守护神早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