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入惠概况
惠安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建县。在置县之前,李氏于唐开元间(713年—741年)就迁居惠安(当时属南安郡晋江县管辖)。据《惠安姓氏志》载:李姓入惠安主要有2支,一支“北门李”,堂号仙景;一支“小岞李”,堂号沙堤,郡望同是“陇西”。其他有:下坑李氏(东坑李氏与小岞李氏同支派)、下坂李、桥头李、塔仔内李、前黄港墘李(泉港)。然吾祖入惠概括有二种:
其一,“闽越江王”李元祥派系
《大唐天潢玉牒》载:唐高祖神尧高皇帝,公讳渊,字淑德,荫袭父唐公位,事隋炀帝为司徒大都督,获封丞相,进爵为唐王,历十一年征战,统一全国,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受隋禅,称皇帝,建立唐朝,建元武德,定都长安,皇后窦氏,子二十二人,女十九人,享年七十寿,谥神尧大圣光孝皇帝,庙号高祖。二十二子分别为:隐太子李建成(母窦皇后)洛阳威王、太宗李世民(母窦皇后)、李元霸(母窦皇后)黎阳卫王、李元吉(母窦皇后)河北巢王、李智云(母万贵妃)东都楚王、李元景(母莫嫔)秦凤荆王、李元昌(母孙嫔)荆州汉王、李元亨(母尹德妃)东山酆王、李元方(母张婕妤)江陵周王、李元礼(母郭婕妤)泾水徐王、李元嘉(母宇文昭仪)山阴韩王、李元则(母王才人)百齐彭王、李元懿(母张宝林)高丽郑王、李元轨(母张美人)淮南霍王、李元凤(母杨美人)平虚虢王、李元庆(母刘婕妤)江南道王、李元裕(母崔嫔)安西郢王、李元名(母小杨嫔)剑南舒王、李灵夔(母宇文昭仪)湖广鲁王、李元祥(母杨嫔)闽越江王、李元晓(母鲁才人)高昌密王、李元婴(母柳宝林)渔阳腾王、李皎民(义子)太原武王;李渊共有19位女儿:长沙公主(下嫁冯少师)、襄阳公主(下嫁窦诞)、平阳公主(谥号"昭",称平阳昭公主,母窦皇后,下嫁柴绍)、高密公主(下嫁长孙孝政,又嫁段纶)、长广公主(先封为桂阳公主,下嫁赵慈景,又嫁杨师道)、万春公主(先封为万春公主,后来改封长沙公主,下嫁豆卢怀让)、房陵公主(先封为永嘉公主,下嫁窦奉节,又嫁贺兰僧伽)、九江公主(下嫁执失思力)、庐陵公主(下嫁乔师望)、南昌公主(下嫁苏勖)、安平公主(下嫁杨思敬)、淮南公主(李澄霞,下嫁封道言)、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礼)、衡阳公主(下嫁阿史那社尔)、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临海公主(下嫁裴律师)、馆陶公主(下嫁崔宣庆)、安定公主(先封为千金公主,下嫁温挺,又嫁郑敬玄)、常乐公主(下嫁赵瑰)
《大唐天潢玉牒》载:渊(公)第二十子,元祥,字仲瑞,生贞观二年(628),贞观五年封许王,十一年(637)六月封闽越江王,十二年(638)分派入闽。授苏州刺史,赐实封八百户,贞观十三年(619),加实封满千户。高宗时期。历任苏州、金陵(现南京)、郦州(现陕西富县)、郑州刺史。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薨(享年六十有七岁,永隆元年为52岁)。赠司徒并州大都督,谥安王,墓葬苏州常熟县。生七子,妃陈氏、妃肖氏。(注:享年六十七岁为694年为武帝延载元年)
皎公,元祥公次子,字月池,历任荆南四路大总管,袭封武阳郡王。武后当朝时被杀害,剥夺爵位,后赠司徒,墓葬鄂江复县,配妃许氏,生二子,曰祖丛(李聚)、曰蔚。
据史料载:唐中宗光宪元年(684),武后废中宗李旦,亲自执政。载初元年(690)二月,武后批准少卿索元礼、来俊臣奏章,“唐亲属籍除,黜夺封爵。”于是大肆诛杀李唐宗室,武阳郡王李皎、祖丛父子被杀害,七月初二日,祖丛次子万康被夺爵位,降为庶人,流放岭南。天授庚寅年(690)九月,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据《李元祥世系图》载:祖丛,曰丛(又名聚),字春芳,号信三,中宗嗣圣元年(684)二月,袭爵“武阳郡王”,生二子,曰万寿,曰万康(又名融)。中宗神龙元年(705),祖丛次子万康(李融)逃难流落于武荣州(泉州)南安郡,居安定里,是为泉人。唐天宝十年(751)万康(李融)蒙赦申叙,授南安郡丞,赠秘书监。配妣许氏,生五子,长子楚珪,次子晁嵩,三子晁唐,四子晁蓰,五子晁隆。安史之乱时,楚珪率其子尚昊及族侄五十余人从军勤王,被授予漳浦参军。乾元二年(759年)封五州节度使,后破安禄山有功,再升迁云麾大将军。唐宝应元年壬寅(762)封陇西公食邑七百户。夫人杜氏,生五子,曰尚连、曰尚昊、曰尚殷、曰尚芬、曰尚禄。其次子尚昊封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尚昊生四子,其后裔分衍德化英山、永春绣溪、惠安岞江沙堤。此入惠迁岞江最早支派。
据《马来西亚德化沙堤族谱》载:万康公(李融)入闽居温陵(泉州),传至上柱国(次子尚昊公)赐紫金鱼袋。尚昊公娶夫人宋氏,生三子,长子晋卿,次子晋延,三子晋同。尚昊公夫人宋氏,卒葬于武荣郡(泉州)清源界,银台白叶(百崎)村,其子因家焉,而次子晋延公,夫人何氏,生四子,长子保公、次子匡公、三子村公(又名日汲)四子仕荣公(南京都督)仍居白叶(百崎)村,传至别驾李康公始居晋江浔美东头乡。此为入惠第一种说法。
其二,“五山公”派系
据“五山公世系”记载:唐僖宗咸通年间(860年—873年),李开魁之第二子朝泰,生有五子,分居闽南五县,长子雄山公【居住南安雄山三十都】,次子凤山公【居住晋江郡治内凤山之阳,皇积山之东】,三子钱山公【居住惠安钱山(又名净山、尖山、净峰)之东,漳州李氏亦称“潜山”,因“潜山”与“尖山”(闽南语谐音)】,四子兑山公【居住厦门金山一带】,五子猴山公【居住安溪猴山(又名鲎山,此地有胡女升迁处,亦名湖头一带)】。后至周郭威帝时期,兄弟族人聚首,始造族谱,以各自居住地五山为名,故称“五山公”。
据《东坑李氏族谱》载:唐高祖(李渊)至昭宗帝(昭宗、衰宗)历二十一主,在位共二百八十九年,昭宗有御弟名会德公,生五子:曰开魁、开凤、开义、开智、开谋,开魁生三子,朝启、朝泰、朝恩。次子朝泰,配妣张氏,生五子,因反贼朱温,扰乱四方,兄弟是以聚首,共商为保身之计,不得己为分散之谋,诚恐年湮代远,无从稽考,爰修族谱,各人均带。后历梁、唐、晋、汉、周五代十四主,至五十六年后,周郭威帝(显德二年955),始再修族谱,字号以三世齐到,祭祀以知分派之由来,即编三十五字行第:开朝建业成、陇西公卿保、雄乱霸诸侯、国维君道起、帮乃臣忠兴、书香承祖武、德历(泽)子(贻)孙谋(荣)。然据《浙江玉环李氏宗谱》载:宋绍兴十三年(1143),陇宗始迁居青山东郊,为东坑开基祖,而东坑行第字行从陇宗公上推至唐昭宗帝,与《同安兑山李氏世系》及《李元祥世系》都有三代左右之代差,疑有误,故记之,作为字辈排行参考。
《同安兑山李氏族谱》载:“唐宋梁初(904-907),兄弟分居五山,犹时相往来,一、二世后,遂不相闻,各就所处之地建立宗祠,自立谱系,各以自始者为祖。”故行第字辈自宋代中叶推算,较为可信。另据传说,李氏“五山公派系”也有拜李稠为入泉始祖。据《唐纪》卷六十四载:李稠泉州人(809年—875年)生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登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进士,授监察御史,被贬为汀州司户,后因功累迁户部员外郎,大理寺丞,户部侍郎,升工部尚书兼鹿坊、灵武、易定三镇节度使,以老辞归,筑室读书于严山中。乾符四年(875年)卒于家,其后裔分布南安、晋江、惠安、同安、漳州等地。至梁五代乾化元年(911年)李稠之孙仁济,登进士第,后至周郭威显德二年(956年)族人聚首,始再修李氏(闽南)族谱。时晋江、惠安、同安、安溪都还未置县,属武荣州(南安郡)管辖。从这段历史资料推论,其记载与《东坑李氏族谱》基本相符合,而祖之名讳不同,因此,把入惠始祖不同信息来源记载入谱,希望给后贤重修族谱时,可作为参考研究。
惠安县《岞江李氏宗谱》李氏入惠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