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准确测量血压?如何选择血压计?专家建议来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高血压患者必备!
随着高血压诊治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家庭血压监测得到普及,电子血压计已经普遍进入家庭,许多高血压患者都已经比较规范地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
然而现实生活中,家庭血压监测质量仍有待提高。那么,我们该如何规范应用家庭血压监测来提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呢?
在2021年10月27-31日举行的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2021年亚洲心脏大会(GW-ICC/AHS 2021)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陈歆教授结合最新的《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2019》作了精彩的报告!
图1
家庭血压监测的现状
近30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管是知晓率,还是治疗控制率,均处于不足50%的较低水平。需要我们在这两方面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测量血压,使每个人知晓自己的血压是否升高以及是否需要管理,已经诊断高血压的患者知晓自己的血压是否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家庭血压监测在这两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家庭血压监测“质”仍然低下。
一方面,许多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家庭血压监测相关技术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比如互联网、无线通信与云计算等各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但血压测量数据的记录、存储、分析、解读等仍处于较低的纸质水平;另一方面,许多尚不成熟的技术十分吸引公众的注意,比如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仍处于早期研究与开发阶段,但各种类型的无袖带甚至是非接触式血压计已随处可见。
因此,家庭血压监测在“质”的方面仍需要提升,即提升家庭血压监测的规范化、信息化及智慧化水平,以进一步推动家庭血压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家庭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血压监测的意义
家庭血压监测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的临床意义,包括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提高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及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
图2
家庭血压监测的方法
总的来说,如果选用采用上臂式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测量血压的一般条件与在诊室测量血压时大致相似。
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 min后开始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时,将捆绑袖带一侧的前臂放在桌子上,捆绑袖带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双腿放松、落地。
测量完成后,应将结果上传至相应的管理网站、手机应用及程序,或者完整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记录内容应包括:测量血压者的姓名、测量日期与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平均压、脉压等。
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在测量血压时,应选择与上臂周径匹配的大小合适的袖带
家庭监测血压计的选择与校准
目前血压计类型繁多,其中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较好,临床研究证据较多,测量方法易于掌握,是家庭血压测量的优先推荐。
而腕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不需暴露上臂,对于在寒冷地区或脱衣服不方便者(残疾人)使用较方便。
其余的,如手指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听诊法汞柱血压计、听诊法模拟汞柱或气压表式血压计及各种类型的无袖带血压计,均不推荐应用。
而在选择具体品牌血压计时,可在相关网站(www.dableducational.org)查询通过临床验证的血压计。此外,血压计在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校准,至少每年1次。

图3
家庭血压监测的测量建议
家庭血压监测在家中进行,因而会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
我国指南建议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坐位休息5 min后,测量2-3次,间隔1 min。
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患者,应于就诊前连续测量5-7 d;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至少1 d。
通常,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 h内进行,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早餐前剧烈活动前。
考虑我国居民晚饭时间较早,因此建议晚间血压测量于晚饭后、上床睡觉前进行。
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
为了确保家庭血压监测的质量,血压监测期间应记录起床时间、上床睡觉时间、三餐时间及服药时间。
图4
家庭血压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我国指南建议,家庭血压的平均值≥135/85 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或血压尚未控制。
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而家庭血压<135/85 mmHg时,可诊断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
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而家庭血压≥135/85 mmHg时,可诊断为“隐匿性高血压”或“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
图5
家庭血压监测的发展趋势

最后陈教授对家庭血压监测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认为家庭血压监测势必向远程家庭血压监测发展,而相应设备也势必发展为无袖带式、无创式、心搏间可带穿戴式设备、以及具有体温、环境监测或触发式监测设备,这些都有助于将目前点状的血压管理转变为无缝式血压控制,从而提升我国血压管理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人间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