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术至道:从国术术道倒置发展现状浅议李小龙中国武道成功实践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李小龙

文/为道塾 朱建华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由易而始,老子《道德经》亦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禅宗六祖慧能《坛经·般若品》有云:“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儒家孔夫子则有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道”可谓是中华传统哲学,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道家、禅宗还是儒家思想始终贯穿的共通的重要哲学范畴,用以说明宇宙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意味着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终极真理和终极境界。

固然“道”在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其涵义和阐释有所不同,但正如嵩山少林寺少室山上一副对联所概括的那样——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中国儒释道文化早已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传承之中,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殊途而同归。

可以说,儒家尽“人道”,道家穷“天道”,释家参“佛道”,中国传统文化整个文化的各个层面,几乎都是围绕、贯穿这个“道”字来延展、演绎和升华,一个“道”字,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品位,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思维,心境心态,格局眼界和行为方式。

李小龙亲自设计的截拳道太极图,蕴含深厚中国禅道哲学思想

一、武术与武道:重术还是重道,这是一个武术现代发展的大问题

道,不远人,道,无处不在。

这一中国文化传统特征,亦体现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之中。历史上,中国传统武术,无论所谓内家、外家,南派,北派,都有引入、融通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来说明和指导武术实践,以术载道,以武入道,以求真、悟道为武术修行最高境界追求,进而将武术实战应用与道义价值融通一体的共同文化特征。

中国武术 “道”的学说和概念,被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到中国武术各大门派、拳种的武术理论之中,并通过“道”的阴阳说,衍生出一系列对立辩证的概念,如阴阳、虚实,进退、攻防、刚柔、动静、松紧、变常、强弱、呼吸、开合、往复、空无等等辩证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武借以阐释武术运动规律,求道证道的基本武术哲学概念,技击原理,进而表现为中国武术之道。可以说,道的哲学理念是构成整个中国传武道德和境界阐释、技术和战术实践的思想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传武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整体上有术道合一,但相对“重道轻术”的传统特点—— 道为上,术为下,以道驭术,以术得道 。“道”永远排第一位,“术”(技术或方法)则总是排在末位。因为唯有掌握武术之道,掌握武术本质规律和原理,武术实践才能融通简变,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上,掌握、改进武术技法、训练方法,方可畅行其道,推动现实的武术实践和进步。

但近现代以来,中国武术却日益呈现“ 重术轻道 ”现象,过分注重套路化的技术,技法,招式,变得僵化保守,由此,中国武术中那些最根本、最重要的“道”的思想及其实践指引,却日渐被忽视,导致道术分离,舍本逐末。可以说,中国传武近现代以来对于武术“术”的过度偏执与重视,狭隘了很多人的眼光和视野,停滞了中国武术适应现实发展需要的变革活力,从而阻碍了中国传武与时俱进的现代发展。

道为本,术为末,本末有序,不可倒置

1960年代李小龙论中国拳道手稿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中国武术和日韩武道在武技命名上的术、道区别,来了解近现代以来中国武术和日韩武道的现实发展所存在的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所在。

武术以“术”命名,还是以“道”命名,或许有不少武术人会觉得无关宏旨,甚至认为大题小做。但事实上, 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的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进而决定了我们的发展眼界和格局,行为方式,决定了我们是本末有序的发展,还是本末倒置的发展的发展导向的根本问题 ,最后,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导向选择,会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从微观层面、实质层面带来巨大的现实发展差异。

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当下依然在喊着口号要走向世界,但实质在民间自生自灭的中国武术,与通过日韩国家和财团支持,通过连锁道馆市场化、现代体育竞技化、学校教育大众化传播,早已走向世界,普及世界的日韩武道之间的巨大现实发展差异, 其实某个程度上讲,就是对于“术”和“道”从认知到实践上的导向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品位上的,市场传播上的,大众化普及发展上的巨大差异 ——君不见,日韩武道,借助以道驭术的全面现代化转型升级和武道文化营销,已经非常成功的将本属中国文化的武道文化,在全世界深深地打上了日韩民族文化的烙印。特别是跆拳道,现已发展成为全世界知名度最高、习练人数最多的一项真正大众化的时尚武道运动,成为韩国政府向全世界传播文化韩流的重要推手。

1969年7月,李小龙写给香港精武会拳师邵汉生先生的信。将中国武术称为“中国拳道。并称要完善中国武术思想

多年来,很多中国武术人,为了生存,主动或被动地成为韩国跆拳道的积极推广者,进而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上演着这样让知道内情的人尴尬的一幕:教练们将“ 礼义廉耻、百折不屈 ”的中国儒家理念,理所当然地当做韩国武道理念传达给中国的青少年们;将一身 中国汉服制式 的跆拳道服,当做韩国武道时尚介绍给追逐韩流的迷弟迷妹们;将韩国人学自中国文化礼仪的“ 礼始礼终 ”,当做韩国文化和文明象征,让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们深深感受到韩国武道的阳春白雪,以及中国武术传播与之对比的下里巴人......

回顾近现代武术发展历史,日本和韩国武术由术至道的发展,并非一蹴而至,也有一个较长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在现代法制社会,武术的实战功能日益丧失,传统武术必然走向衰落,日韩武术人主动的现实适应过程。

当日本将唐手术改名称为“空手道”,将柔术改进为“柔道”,剑术改名称为“剑道”,而韩国武术人亦步亦趋的学习日本,复制空手道成熟经验和技术体系,改韩国传武为“跆拳道”的时候,亚马逊森林河边的那只蝴蝶的翅膀就已经开始煽动 。而中国武术,时至今日,仍然还是在推广和强调各种武“术”,主动逐末而浑不知日韩武道自19世纪以来,已经在国际上据中国文化之道为己有,占据了现代武道大发展的文化高地,与当下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高下立判。

毫无疑问,日韩武道所宣扬、所秉持的'道',源自中国文化,但当他们在国际上占据传播先机,不仅是不明就里的西方人,即使是不少现代中国人,包括一些武术人,对“ 武道 ”一词,会本能的以为那是日韩专有之文化,是日本和韩国的特产,会因为有人在武术界提“中国武道”而色变,以为那是崇洋媚外,或西施效颦、盗版外国文化之举。一些中国武术人难以从文化传承、武道教育、体育竞技、现代市场传播全方位视角,通过反思日韩武道通过中国传统道文化的整体包装(从道场、道服、礼仪、儒家精神、禅道理念到段位制度等)和市场化传播(连锁道馆普及传播、学校教育传播、体育竞技传播、影视艺术传播等)的体系化、国际化成功,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之道,以道驭术,以术入道的以文化促武术,以武术彰显文化魅力的术道合一的发展导向,结合现代市场化普及传播手段,对于中国武术现代发展的重要性。

李小龙武道释义武学手稿标题手迹。1970年代,李小龙在香港还曾有意筹拍《武道》电影

李小龙手负剑道士像。大隐于市,追求宁静生活,做生活艺术家,是李小龙的人生追求

当日韩武术人秉持中国传统道之精神和理念,变武术为武道之时,不仅仅只是名称的改变,而是一个思维方式,实践方式、传播方式的道术合一的深刻传播进化和文化变革。以道驭术,术以载道,通过肢体锻造修养精神,磨练人格,增长智慧,使得纯粹杀敌自卫的武技获得了思想的、文化的的升华,进而成为教育手段,健身、养生手段、生活方式,从而在现代社会中获得跨越文化、跨越阶层的大众化普及发展支持。

二、由术至道,李小龙从中国武术到中国拳道的成功实践

1960年~1970年,在美十年专业武术发展,从振藩国术、振藩拳道,最后到 截拳道 ,李小龙亦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术至道的武术境界的自我升华和超越过程,我们仅从李小龙为其三个阶段的武技体系的命名即可管中窥豹。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我将功夫视作一种身体力行的文化,一种思维训练,一种自卫之术,同时也是一种生活之道 。”这是李小龙当年基于术道合一理念对于中国武术的全新定位。

在李小龙整个自我武学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如果他仅仅只是满足于术的追求,最终只会创立截拳,而不是截拳道。

以中国道的哲学指引自我武道修行,以道的思维,指引科学的术的实践和功夫文化传播,是李小龙最终取得震惊世界且前无古人的现代武道变革成就,最后审时度势,主动通过影视传播掀起世界武术热潮的根本原因。

李小龙振藩功夫、振藩拳道、截拳道手稿,分别展示了李小龙不同武术发展阶段

1959年,李小龙从香港赴美留学。到美国后,李小龙借助各种机缘,大量参观、考察了在美国发展的日本柔道、空手道、跆拳道道馆,有意识地详加了解亚洲武道在西方的连锁道馆的发展模式。

1962年,打算以武术为职业的李小龙,为自己定下了借鉴日韩武道连锁道馆传播模式,传播中华武术(李小龙仍沿用国术一词,英语则翻译为gong fu)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1962年9月,李小龙在写给香港友人的信中指出产生这一武术计划的背景和计划达成的理想目标:

“放眼所有武术形式,功夫当属最上乘。然而,由 中国功夫 衍生而出的柔道和空手道,虽然仅是功夫的基本形式,如今却风靡了全美......我的目标是,在此创立第一所功夫武馆,然后逐渐将其推广至全美(我打算用5~15年时间实现自己的全部计划)

李小龙将他在西雅图创立的第一间国术馆命名为“ 振藩国术馆 ”,同时借鉴日韩连锁武道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功夫文化包装和系统完善,如亲自设计馆徽,提出道馆理念,确定统一的教练和学员的标准服装,设计八个级别的振藩功夫级别制度,等等。李小龙可谓是中国武术历史上尝试连锁道馆式普及发展的第一人。

李小龙西雅图道馆式传播中国功夫的初始尝试,教练、助教和学员统一不同制服。学员服装统一级别标识

1960年代李小龙西雅图振藩国术馆,教练和助教统一唐装,学员则统一穿着训练制服

1963年9月,在华盛顿大学选修哲学的李小龙,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武术近现代发展弊病丛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思想理论上的术道倒置,以及故作神秘的玄奥,传播上做不到跨越社会阶层的大众化武术文化价值营销,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武术多元化功能的发展需求。

真正了解中国和日韩武术历史,同时拥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受其熏陶的李小龙,当然明白日韩武道假中华武道文化所取得成功的内在本质。李小龙当年常常对此深感不忿,经常在各种场合,宣扬日韩武道源自中国,甚至因此招致日本黑带高手的挑战,这更 坚定了李小龙坚持传武改革,提升中国武术整体文化品位和现实传播地位的决心

1970年代,李小龙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1960年代初入读大学选修哲学的初衷之一,就是要为中国武术重建完整的新思想:

“当我告诉亲戚和朋友们我选读了哲学的时候,大家都很惊讶。大家认为我最好是选读体育,因为,我从童年到中学毕业,我唯一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是中国武术。

事实上,武术和哲学看来是两个极端,但我以为中国武术的理论部分很晦涩难懂,而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着它的道理。

我想,国术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希望能把哲学融入进武术里去,所以,我坚持读哲学 。”

1960年代初,华盛顿大学的大学生李小龙

随着李小龙将大道至简的中国传统“道”的哲学逐渐融入他所掌握的中国武术,以及后来创建的截拳道中,李小龙第一次让武术哲学变得“ 简则易从,易则易知 ”,并以先进的体育科学理论指导和完善自我武术实践和进化, 李小龙成功的实现了截拳道哲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中国武术大变革,并在此过程中,完美的渐次实现自我武术境界锐变,由术至道,以武入道。

我们可以从李小龙三个武术发展阶段中,为他个人武技命名的演变,发现到李小龙由术至道的武术境界上的自我升华和自我跨越的过程。

李小龙颁发给伊鲁山度的三张证书,分别是早期的振藩国术、中期振藩拳道和后期的截拳道。由术至道,发展演变

李小龙认为,源自中国的日韩武道,借助中国“道”文化实现了现代武道变革和大众化普及发展,这一切发展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由术至道的命名变化,而在中国武术界,以管窥豹,传统武术的命名,却仍然停留在“术”的层面上,从未改观。面对这个历史事实,李小龙当年自是心怀不满,并且努力从自身做起,力图有所改变。

1960年代初期,深深沉浸在中国传统武术范畴中的李小龙,第一次将他自己的改良咏春功夫体系,中文命名为“振藩国术”(英语翻译为振藩功夫),李小龙用以传授振藩国术的道馆,名称为“振藩国术馆”。

此时,李小龙对他的个人武技在命名上,所沿袭的还是中国传统武术以“术”主导的做法,而李小龙本人的武术境界,亦身处传武以“术”主导的层次上。

但是,从1964~1965年前后开始,李小龙显然已经不再将自己局限在“术”的层面:在文章中,在介绍中国功夫时,不再按照传统习惯,称之为“中国武术”,而是“ 中国拳道 ”;在截拳道正式问世之前,在为他的升级版功夫体系命名时,他所采用的正式名称是“ 振藩拳道 ”,确定的正式英文名称是:BRUCE LEE‘S TAO OF CHINESE GONG FU(TAO OF CHINESE GONG FU按照英文字面可直译为:中国功夫之道,也可意译为中国拳道、中国武道,前面加上BRUCE LEE‘S,意在强调这是李小龙自创的中国拳道,中文简称:振藩拳道)。

李小龙设计的振藩拳道证书局部

1967年,李小龙正式创立从传武中彻底解放出来现代实战武道—— 截拳道 (JEET KUNE DO)。李小龙曾对截拳道名称,在《黑带》记者采访时做了一个简单的字面阐释:

“截(Jeet)的意思是‘阻止、偷步接近,拦截’;拳(Kune)的意思是‘拳头或者风格’;道(Do)的意思是‘方法、道路或终极境界’。换句话说,是‘截拳之法’(The Way of The Stopping Fist)。”

无论如何——不管是中国拳道、振藩拳道还是截拳道,这些以”道“来称呼或命名中国功夫体系的提法或做法,都能让我们一窥 李小龙当年无论是在命名上,还是在武道实践上,一心要推动中国武术提升层次,实现文化跨越,术道合一,以武入道的境界追求及其拳拳之心

在国家积极倡导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下,期待中国武术由术至道的武道文化大变革,进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创造并发展现代中国武道文化,让中国武道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回归本位。

1967年,李小龙在洛杉矶振藩国术馆他设计的截拳道三阶段标志牌前留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