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型照相机的探讨

后来看到朱春平先生的一篇文章《罕见的国产徕卡M3拷贝相机》对上海7型相机又有了介绍:

海内外国产相机收藏家都知道,中国仿制徕卡M3高级相机起自1970年底,从当时生产军品的上海照相机二厂推出的红旗-20开始。美国照相机收藏家道格拉斯·ST·丹尼在所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的照相机》一书中也持这观点。然而,的确有一款早红旗-20型十年,由上海照相机厂推出的上海-7型(试制时叫上海59-1)的徕卡M3拷贝相机面世。只是由于这款7型产量极少,存世更少,所以才知之廖廖。但更令不少国产相机研究及收藏爱好者一头雾水的是,1998年6月前后上海海鸥照相机厂四十周岁大庆时出台的《中国照相机海鸥四十年--海鸥四十年经典照相机及经典镜头》族谱上,没有出现这款上海7型拷贝相机。依笔者愚见,可能是上海7型与1983年该厂推出的海鸥4B-2型内藏闪光灯(闪光指数为14)双反相机一样,由于产量极少,才开除海鸥族谱的。
闲话少叙。当年上海照相机厂于1958年1月研制成功上海58-1型徕卡Ⅲb拷贝机后,为了加快取景、调焦速度,将取景对焦两孔合一,使取景时能一次完成取景与调焦。并于1959年将有了这改进的上海58-Ⅱ推向市场,同时又增加了为徕卡Ⅲb没有的X闪光同步功能。上海58-Ⅱ虽然总产量达7.5万架左右,并延续生产到了1963年,但用的镜头是三片三组的柯克镜组结构,性能与徕卡Ⅲb的莱茨·爱而玛(Leitz Elmar)有不少差距,也没有自拍功能。须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莱茨推出徕卡Ⅲd时就设计了自拍功能,十九年后上海照相机厂推出上海58-Ⅱ缺少这功能就显得落伍。况且这时性能更为先进的徕卡Ⅲg及徕卡M3也于1954年就推出了。于是,因试制上海58-Ⅰ、58-Ⅱ十分成功而热情高涨的上海照相机厂的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又把眼睛瞄在徕卡M3上。难能可贵的是,该厂在试制上海58-Ⅱ的同时,就开始了徕卡M3的测绘解剖。这次总结了上海58-Ⅰ的经验,并未照搬徕卡M3的设计,而是结合厂里及当时的实际条件,吸收了日本相机设计某些长处。对试制的上海59-Ⅰ(上海7型)做了超越徕卡M3的改进设计:一是机身及上、下盖不再用圆弧形侧面,改为有棱角的过渡形状。这样模具加工及制作更容易,有利于大批量生产。这设计显然有日本徕卡拷贝相机佳能SⅡ(1946年)及佳能Ⅲ的影子。二是鉴于上海58-Ⅱ推出后,群众对其仿徕卡机底开盖式的复杂装胶片手续(未经训练,不易装好)有要求改进的呼声,改成日本相机后背大开门设计,简便快速。三是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一起,设计了非伸缩式的四片三组天塞镜组结构的新型镜头,体积大了但像质有提高,而且避免了上海58-Ⅱ拍摄时忘了拉出镜头拍摄的失误。这款50/3.5标准镜头并未采用该厂曾经试制的仿爱而玛四片结构(与天塞不同,光圈位于第一片平凸透镜之后),而采取光圈位于第二片镜片与胶合后镜组之间的仿蔡斯天塞结构。由于国产光学材料技术所限,这镜头与徕卡M3所配的50/1.5苏玛里特(Summarit)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徕卡M3配的大口径标头是有来历的。它是蔡斯为徕卡配备的最早的大口径标头,最早由英国著名的光学公司泰勒与哈勃森(Taylor and Hobson)设计,曾于1894年设计以钡免及火石玻璃为材料能全部矫正六种初级像差的三片三组柯克(COOKE)镜头,至今仍为低档相机广泛采用。1949年以后,经施耐德与蔡斯将原蔡斯采用施耐德的仙努镜头增加镀膜,为西德罗波特相机生产卡口“仙努”标头。为徕卡相机配套的才叫苏玛里特,生产到1960年。四是上海7型设计了一个精致的与卷片把手合为一体的胶卷计数盘,机顶部比徕卡M3紧凑简洁。这种设计还很罕见。上海7型保持了徕卡M3的B、1~1/1000s胶帘快门及M、X闪光同步插座设计。
       虽然上海59-1的性能要高于上海照相机厂先前已推出的上海58-Ⅱ,但若要正式成批生产,须要制造大量模具,势必要分散当时正在批量生产上海58-Ⅱ的能力,故经过利弊分析,当时上海市轻工业局决定在技术基础尚不齐全的情形下,集中力量大批量生产上海58-Ⅱ。除极少量试制外,上海7型并未大批量生产。有趣的是,上海7型上富有动感的“上海”两字的汉语拼音“Shanghai”代替汉字已作为相机铭牌字,并用在后来推出的上海58-Ⅳ型铭牌上(双反相机),1961年试制上海4型,这种双反相机铭牌的“上海”两汉字下方仍铸有上述拼音。
回顾1957~1961年这段期间上海照相机厂新品叠出的热闹局面,令笔者对该厂干部、职工的空前创造力感到惊讶,同时也为我国照相机生产有过这段辉煌而自豪。正是由于这些实践,为此后蜚声中外的东风120单反相机及高水准的红旗20研制奠定了基础。

看来和《相机博览》一书的介绍颇为相似。

[ 本帖最后由 jncamera 于 2010-11-17 22:28 编辑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