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角落”豆瓣要加强内容消费,至少要过这三关

这几天,豆瓣终于更新了大版本。上一个版本3.0是去年10月底,推出“小事”等功能主打兴趣社交。豆瓣4.0推出了固定的置顶栏目,强化了首页内容,,如一周豆瓣热门影视、今晚我有空、眼界等,内容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外,书影音这一豆瓣发家之本依然拥有主TAB,广播和小组这两个PC时代的重要功能拥有了一级TAB。

这一次改版,我看到的最大变化,是“媒体化”,豆瓣4.0正在强化平台上的原创内容,采取编辑+算法的模式进行整理和推荐,并呈现在用户首页。加强媒体属性,突出原创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实则是在拥抱方兴未艾的内容大潮。

2016年“内容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

移动资讯平台大战、QQ音乐与中国音乐集团合并、百播大战和网红经济……这些现象背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趋势:内容迎来黄金时代。2016年,可称之为内容互联网元年。

支付、社交、搜索、工具、安全等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已搭建完成,等于说路修好了,现在需要有在路上跑的车。内容就是“能跑的车”,它迎合了中国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人们需要更好的精神消费,内容产业,图片、文学、动漫、音乐、视频、新闻、游戏、直播等内容,恰好就是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它们可源源不断地生产,不断地消耗用户注意力,带来许多许多商业模式。

阿里巴巴成立大文娱板块、淘宝将内容当做三大新方向之一(另外两个是社区化和本地生活化);腾讯将泛娱乐内容当战略之一,资讯、视频、音乐、文学、动漫等领域均大放异彩;百度财报中也出现了“内容”二字。除了大公司将内容当战略重心之外,有条件的App也在拥抱内容产业,UC浏览器引入信息流,微博取消字数限制转型内容消费平台,就连手机淘宝、支付宝、豌豆荚这类工具也引入供用户消费的内容。

“内容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活跃用户”不再是App的终极追求,代表注意力消耗的“使用时长”取而代之,大家争做Time Killer。

内容消费平台这事儿适合豆瓣吗?

豆瓣4.0改版与微博走的路倒有些许相似。豆瓣与微博一样,都是兼具社交与媒体属性的平台。微博在2015年之前一直有着社交梦,2015年开始将重心转到内容上,通过取消字数限制、扶持垂直自媒体等方式,不再只是通过短链接导流给别家的分发入口,成为一个内容大杂烩。

过去豆瓣更偏社区一些,强调人与人围绕兴趣的交流;豆瓣4.0通过编辑+技术的方式,将各种优质原创内容放在首页供用户消费,这些内容来自书影音评论、豆列、小组、榜单、日记等板块,覆盖文艺、旅行、美食、时尚、家居等生活向内容。除了在APP功能上强化内容之外,豆瓣在内容生态上已经开始发力,例如豆瓣4.0引入了“赞赏”功能,用户可对欣赏的日记进行赞赏,未来这一形式还将支持影评等更多内容,今年5月豆瓣则发布了“站内原创声明”鼓励和保护原创内容,显然,豆瓣正在努力吸引更多优质内容。

豆瓣加强内容,更具媒体属性,迎合了“内容互联网”这个趋势。

内容互联网是趋势,但要做内容平台门槛却非常之高。个性化资讯唯有头条和一点在门户之外崛起了,大量同类玩家销声匿迹;视频、音乐、游戏、动漫、文学等内容平台,更是BAT的菜。所以,大多数“内容创业”的玩家,均是在给平台做内容。要做内容平台,即要用用户来消费内容,又要有人来生产内容,二者缺一不可,一般的玩家很难同时搞定两端。

豆瓣并非土豪、不靠大树,凭什么做成“内容消费平台”这事儿呢?

1、豆瓣有天然的内容消费属性。

手机百度、UC浏览器、豌豆荚等工具类起家的平台要做内容消费平台,缺乏基础,因为用户使用你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不是“进行内容消费”。豆瓣则不同,豆瓣最初对用户价值确实是工具,标记、点评和发现好的电影、书籍和音乐的工具。然而,豆瓣在之后内容已越来越多,尤其是兴趣类内容,如书影音的评论,再比如小组里面的帖子,还有豆列、日记等等,都是内容。除了豆瓣之外,还有豆瓣FM、豆瓣阅读等子产品,它们更是直接提供文化内容消费。所以,豆瓣本身就有很强的内容消费属性。

2、豆瓣定位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正如前文所言,内容产业崛起本质,是迎合了消费升级—精神消费日益重要这样一个趋势。内容的本质,文学、动漫、音乐、视频、资讯、游戏、直播等等,均是在满足用户的精神消费。所以做内容消费平台,与豆瓣的定位和使命是非常契合的。与“精神”强相关的平台,只有豆瓣。

3、豆瓣到“IP”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内容产业的终极目标是实现“IP”化,即在用户源源不断地消费内容过程中,形成人格化、标签化和明星化的IP,之后再围绕IP不断生产更多内容,并衍伸出周边、电商、广告等商业价值。

豆瓣是电影、音乐和书籍起家的平台,理论上来说,涉足到上游如音乐、影业、文学是很容易的。

遗憾的是,豆瓣过去并没有过多进入内容上游如电影制作,也没有及时进入内容下游如在线票务。一方面与豆瓣对自己的定位有关系,其想做轻公司;另一方面独立发展的豆瓣没资本涉足上下游。

不过,近年来,豆瓣已接入票务平台,开始涉足内容上下游。未来,豆瓣必然会谋求书影音不同内容形态之间的打通,深耕IP。豆瓣阅读等内容产品已拥有IP,2015年,豆瓣阅读共有包括《第十三天》在内的9部作品出售了影视改编权。今年5月,豆瓣低调启动“影视改编项目”,帮助小说更好地转化为电影故事,连接作者、编剧、制片方(制片人、导演、策划)。未来,豆瓣还可基于平台上的故事,向影迷众筹拍成电影,之后还可开发游戏等。

4、豆瓣的用户群更需要优质内容。

豆瓣用户最初具有很强的“文艺”属性,不过豆瓣这些年一直在弱化“文艺”标签,而是强化“兴趣”和“生活”这两个标签。豆瓣5月公布,其拥有超过1.4亿注册用户,其中一二线和高学历人群更集中,即“泛文艺用户”。这些用户群更需要优质内容,大妈们喜欢的心灵鸡汤、低龄化群体喜欢的非主流内容,快手这类平台用户亲睐的屌丝型内容,不会是豆瓣用户的菜。

“劣质内容”泛滥的平台很容易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不利于长远发展,商业价值也很有限。说白了,用户注意力,有层次之分,不同内容吸引不同的用户注意力,价值也很不相同,这就像《知音》与《时代》杂志的区别一样,前者发行量更大,但影响力和商业价值远不如后者。

5、豆瓣具有个性化内容分发的技术。

内容消费平台,不只是要做好内容本身,还要做好内容分发——在内容泛滥的时代,如何让用户看到最需要的内容,是内容消费平台角力的重点。今日头条通过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快速崛起,一点资讯同样将“推荐+搜索”技术当自己的重要优势。微博、天天快报等平台,以及各大新闻客户端,均在强化个性化推荐技术。豆瓣PC端首页多年前就已采取个性化推荐方式,算法工程师比例也相对较高,再加上这些年积累了用户的点赞、评论等数据,所以做好个性化的技术基础是有的。

豆瓣做内容消费平台的挑战在哪里?

2016年,转型内容平台的App很多,但真正做成的,却少。豆瓣要加强内容消费媒体属性,有不错的基础,但是也有不少挑战。

1、内容更更加接地气,避免阳春白雪。

中国互联网是屌丝经济主导,尽管近来年中国正在消费升级,中产、小资群体日益庞大,但草根用户还是占据相当比例。还有90、00后用户崛起,他们的内容消费习惯已有许多不同,例如弹幕等二次元文化。豆瓣4.0首页呈现的内容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还不够草根,小清新、文艺风为主。要避免阳春白雪,就要让内容更加接地气,引导更多接地气内容生产并分发,同时在弹幕、表情包等功能开发上向年轻用户靠拢。

2、加大PGC内容扶持,引导优质内容。

豆瓣是人人可生产内容的UGC模式,而内容消费平台要确保优质内容源源不断生产,必须要走PGC模式,鼓励有能力的人不断产出优质内容。豆瓣已开始鼓励和保护原创,并引入赞赏机制,但远远不够。不论是头条还是一点还是快报,抑或直播、视频、音乐等平台,均是PGC为主,过去主打UGC的优酷也在加强自制和PGC。所以,豆瓣需要通过类似于“豆瓣号”再加上扶持计划和广告分成,来吸引优质内容创作者乃至团队机构源源不断地生产优质内容,形成PGC内容生态。

3、豆瓣要扶持更多大V,而不是中V。

如果要走IP模式,就需要形成超级明星,这意味着豆瓣需要扶持更多大V。豆瓣上有很多牛人,影评、书评、乐评等领域的,还有许多生活达人,例如家居、旅行、宠物等的。不过,还没有类似于Papi酱,或者微博的“天才小熊猫”这样的大V级网红。豆瓣现在的达人,更像是“中V”,就跟百度贴吧一样,中V太多,大V太少,其实就很难形成IP化经营,豆瓣完全可通过运营策略来扶持更多大V,行横更多IP。

豆瓣一直很低调,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如同一名隐士一般,专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用其今年初发布的宣传片来说,其专注于成为“我们的精神角落”。现在的豆瓣要借助于先天优势成为内容产业的弄潮儿。不过要把内容平台走通,挑战也很大,豆瓣能成功吗?

(0)

相关推荐

  • 直综有没有出路?《GodLie》给出了确定答案

    导语:   作为直播平台PGC的重要输出内容,直综长久以来被人唱衰.连续推出四季的<GodLie>,似乎正在打破这一"怪圈". 随着5G的落地,直播或许将成为最先为用户 ...

  • B站又“涨价”了,值194亿美元

    真漂(pia)亮! 2亿,32.3亿,194亿.   11月19日,B站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8月B站单月活跃用户突破2亿,三季度营收达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创历史新 ...

  • 西瓜视频,中视频赛道的头部视频平台

    以"点亮对生活的好奇心"为slogan的西瓜视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主打中视频的平台.自创立以来,西瓜视频就明确了自身定位,一路在中视频的赛道上高歌猛进. 2020年10月20日,西 ...

  • ​10.8亿元内容消费总额,喜马拉雅在“知识”的海洋里冲起了浪

    ©深响原创 · 作者|郭凡瑜  核 心 要 点  喜马拉雅在付费内容的布局一方面代表着整个在线音频行业在内容生态建设上的头部表现,另一方面也拓展着知识付费赛道. 知识付费是喜马拉雅最早也是最成熟的商业 ...

  • 被误读的知乎,被忽略的现实

    终于,知乎也要上市了.   这是港股及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当中,第三个严格意义上的内容社区--前两个分别是B站.快手.如果我们放宽一点标准,新浪微博也能算一个内容社区,那么知乎就是第四个.无论如何 ...

  • 新视听内容消费趋势下,腾讯在线视频如何令IP价值最大化?

    6月3日至5日,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如期而至.为期3天的大会以"奋进视听新征程"为主题,共举办了45场活动,嘉宾阵容空前强大. 大会最后一天,在以"传播情景与商业 ...

  • 行业预判 | 体验经济时代,内容消费是否会成为景区下一场角逐?

    ▲ 专栏 | 行业预判 领域 | 景区内容消费 引言 从网红景区到沉浸式景区,国内景区正在悄然进行着由内容消费引导的景区变革.在这场逐渐加速洗牌的变革游戏中,景区方若不注重迭代升级景区内容消费产品,必 ...

  • 一个人的时光|猫GATO,你的精神角落

    作为一名孤独星人的常态: 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刷手机...... 甚至有时候什么也不做,静静的发呆. 一支短片,一个孤独的男人,一盏有趣的灯...... 我们想借此表达的是,享受一个 ...

  • 《囧妈》豆瓣评分6.0,至少四个方面拉低了评分,观众都不傻

    看完<囧妈>,我笑的地方并不多,可能因为我笑点高,反而流了一次泪.在徐伊万的妈妈卢小花终于到达莫斯科上台演出的那一刻,她那份坚持打动了我. 卢小花一直以来都为儿子徐伊万活着,失去了自我,好 ...

  • 内容消费成Z世代消费行为,品牌主借助IP进行校园营销成趋势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各种各样的内容感兴趣,消费这些内容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内容,一切都是关于ip的,不管是电子竞技.acg还是电影明星,在每个ip领域,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个品牌的主要形象.相对于 ...

  • 10部豆瓣排行高分电影,至少刷三遍!

    蓝莲花 谭维维 - 蒙面歌王 第6期 豆瓣评分排行榜,代表了大多数影友的喜好.这些电影绝大多数都是影史的经典之作,也有极个别来自强行刷分的个人拥趸.但是,这些评分的人数众多,所以每部电影都值得一看! ...

  • 周亚辉5月18日演讲全文:时间消费时代和内容消费时代刚刚开始

    内容满足人的消费时间的内容,这些生意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花样出来,不断有人进入消费时代. 整理 | 吴睿 5月18日下午,辰海资本首次CEO峰会在上海举行.会上,40余家辰海资本被投公 ...

  • 搭建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

    疲惫的时候,我会抬头,看一看月亮 豆瓣的最新solg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这个定义很符合当下用户对豆瓣的使用习惯,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的灌水.给豆友写情书,而是默默的在豆瓣私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