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凤凰山明墓

成都凤凰山明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四川省博物馆

成都明墓发掘队

成都凤凰山明墓,是197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成都某部在工程取土中发现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四川省博物馆于同年4月至6月发掘了这座墓。成都市文化局的同志也参加了发掘工作。对于这项考古发掘工作,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作了批示。敬爱的郭沫若院长,也曾对发掘工作作了指示。

这座明墓位于四川成都北郊5.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它是明初蜀王世子朱悦燫的墓。原来墓前的陵园等建筑,今已无存。至清代中叶以后,这里已变成平民的丛葬区了。

朱悦燫葬于明永乐八年。明亡以后,此墓数次被盗,贵重随葬品皆已散失。但墓室巨大,装饰华丽,在目前发现的明代王侯墓葬中,以它的规模为最大,五百余件各类釉陶俑,基本完整。现将此墓的主要情况先作一简略报导,详细的内容将另在正式报告中发表。

一、墓室的结构和形制

墓室按照当时所选择的地形,建在凤凰山西南麓的一个山凹中,墓室的后面及两侧山势拱卫,犹如屏障,前方开阔。因此,墓室的方向并不是正方向,而是南偏西55°。

墓室埋在地下,其顶部距今地表约2米左右。整个墓室由三个砖筑的纵列式筒拱券组成。自墓室大门上第一个拱券的前脸起,至第三个拱券的整室后墙里皮止,全长33米。如果加上大门外的八字墙在内,全长达34.7米。

第一个拱券长4.7、中高5.06、拱跨5.73米,四券四伏,厚 1.10米。其中包括墓室大门、前庭和二门的门额、地栿部分。第二个拱券长21、中高6.2、拱跨7.66米,五券五伏,厚.1.35米。其中包括墓空的正庭、正殿、中庭、圜殿和后殿的前檐部分。第三个拱券因未作解剖,仅知其长7.6、中高6.08米,券伏的层数、厚度和拱跨不详。在这个拱券内由并列的三室组成后殿(图一)。

整个墓室的地面,略作自后向前倾斜状,在后殿殿门、正殿殿门、二门和大门的石地栿两端均各凿有排水孔,以便将墓内积水泄至蘑室之外。

墓室大门外用砖砌的金刚墙封门。金刚墙底宽2.2、高5.09米。金刚墙外便是斜坡墓道,宽约6米。

1.大门与前庭

墓室大门自阑额以下全部用石材砌成。下设地栿,地栿上安立颊与门额,门额上横砌长3.76米的石枋。两立颊间宽2.40米,地栿门额间高2.67米。内装两扇石板门,板门高2.87米,每扇门宽1.26 米,上雕九排门钉,每排九个,板门涂朱,门钉刷金。自下向上第四、五排门钉间,安六角形刷金铁质门钹一对,门钹上装铁环,并用刷金铁锁锁门。两扇板门的缝隙间打入两个铁楔。门内用抵门石斜顶板门。大门的阑额以上,原有仿木建筑的砖砌门楼,现已被盗墓者拆毁。

进入墓空的大门后为墓室的前庭,长4、中部宽5.67米。地面的中间部分以石板铺宽98厘米的甬道,甬道两旁用条砖铺地。在靠近前庭后部的石甬道正中,置一高1.29米的带座石香护,座底径82厘米,香炉与石座上满雕花纹,极为精美。

前庭内的左右两壁下,各砌总高3.65米的硬山顶厢房一间,面阔2.25米,进深1米。两檐柱用石条雕作抹角方形,宽28.5厘米,高2.13米。两柱间上承长2.58米的石额枋一条,上置绿釉斗拱六朵,均为把头绞项造,耍头作麻叶头状,高16厘米。斗拱上承撩檐枋、撩风槫和飞椽。屋面铺绿琉璃瓦,檐前的勾头和滴水均饰龙纹,正脊两端安鸱吻和垂脊。

2.二门与正庭

第一个券拱与第二个券拱之间砌二门。二门的结构与大门相同,只是在两立颊外又加刻了石槏柱和摶柱。阑额以上的仿木建筑门楼亦被拆毁。

二门内为正庭,长8.22米,宽与拱跨相同(7.66米),但左右厢房的后壁皆各向外推出29.5原米,因此,券拱的最下一层券脚则落在左右两厢的屋顶石板上,以左右两厢后壁间的距离计算,正庭的宽度则达8.25 米。

正庭地面中央铺十字形石甬道,纵甬道宽96,横甬道宽82厘米。甬道外用条砖铺地。

正庭的左右两厢房亦为硬山顶,总高3.62米,面阔6.22米,五间,当心间阔1.42,两次间各阔1.25,两梢间各阀1.15米,进深1.11米。厢房的两山墙及梁柱额枋等均用石砌。圆形檐柱高2.08米,径34厘米,檐柱后附有20厘米见方的槏柱。内柱五根,断面作长方形(20X12厘米),与檐柱同高,前后相对,与槏柱相距65匣米,上承长95、宽19.5厘米的石梁,石梁上承石板屋顶。檐柱上承阑额,厚28愿米,此阑额即屋顶之石板。阑额下两檐柱间用虚柱架饰欢门,虚柱长43.5厘米,欢门版宽15厘米,上雕莲荷和各式缠枝牡丹、葵菊等图案(图二)。阑额上施绿釉斗拱,其组织与前庭厢房的斗拱相同,补间用两朵,共十六朵,每朵相距45厘米。斗拱上承撩檐枋、撩风槫和檐椽、飞椽。屋顶结构与前庭厢房相同,正脊用绿釉正当沟、压当条、黄道、赤脚通脊和扣脊瓦组成(图版陆)。

3.正殿

正殿为重檐庑殿式建筑。上檐的屋顶已被拆毁,仅余中间部分的上檐斗拱。残高4.53米。自下檐的普柏枋以下,皆为石砌,普柏枋以上均用绿釉琉璃构件砌成。

正殿面阔7.66米,三间,当心间阔3.26米,两次间各阔2.20米,进深若以前后檐柱的外距计算为1.58米,若以前后檐的出水间的距离计算为2.50米。檐柱高2.82米,径52厘米。当心间两檐柱间下砌石地栿,地栿上两侧安摶柱立颊,上承门额,中间装两扇格子门,门高2.54米,宽1.2米,用“四抹”,格眼雕六簇菱花毬纹,双腰串,腰华版雕缠枝纹图案,障水版的四角雕如意纹。在腰华版之上的腰串与不装摶肘的边程相交处,安铁质六角形纽头圈子,原应安有铁锁,在次间格子门上尚存一锁。两次间格子门的式样与当心间的完全相同,只是稍窄了一些,宽78厘米(图版柒)。

檐柱上承阑额,阑额上承普柏枋。普柏枋上施十八朵斗拱,斗拱总高24厘米,柱头与补间铺作皆为四铺作单抄重拱计心造,其组织为:栌斗左右出泥道拱,泥道拱上承慢拱,栌斗口中心出华拱一跳,华拱上承交互斗,交互斗的正侧出耍头与令拱,令拱上的齐心斗、散斗上承撩檐枋。转角铺作正侧两面的组

织与上述相同,只是在角缝上多出华拱一跳,上托宝瓶以承子角梁。下檐的正脊上再砌上檐阑额,阑额上施上檐斗拱,残存八朵,高18厘米,其组织与下檐斗拱相同。

4.中庭与圜殿

正殿后为中庭,长10.07、宽7.66米,左右两厢的后壁亦如正庭,各向外推出29.5厘米,两厢后壁间的距离亦为8.25米。两厢的式样与正庭两厢基本相同。惟面阔为7.72米,当心间阔1.6米,两次、梢间均阔1.42米。

中庭的中轴线上建石砌方形圜殿。圜殿建于高60厘米、方4米的须弥座台基上,台基前后各砌踏道三级,踏道宽1.95米,高15厘米,两边各有一条长1.36米、宽30厘米的副子,踏道两侧砌出象眼。踏道前各砌宽95厘米的石甬道通向正殿与后殿。

圜殿四角立圆柱四根,高2.41米,径45 厘米。柱头上承长3.82米的阑额,阑额出头作砍直状,阑额上平铺厚22.5厘米, 3.91米见方的大石板作顶,这块石板压在阑额之上的部分则为普柏枋,出头亦作砍直状。前后两面的两柱之间雕出立颊与门额,左右两面除立颊与门额外,并增刻槏柱。殿顶已毁。自中庭地面至圜殿石顶,现存高度为3.59米(图版捌,1)。

圜殿内列石方桌三件,线条匀称,雕饰繁缛,尚存南宋以来的家俱装饰风格。

圜殿后置并列的三口铁缸,高84、 直径96厘米,三缸间底部有三铁管相联通,中间的铁缸内有一高3厘米的灯心。缸内原装有油,现尚存有残渣。

在铁缸后靠近后殿左檐柱下,立“蜀倬庄世子圹志”,通高1.50米,志石高1.04米,下有高46厘米的碑座(图三)。

在中庭的左右厢房与后殿之间,各开左右耳室一个。耳室近方形(1.27 x 1.30米),高2.08米,顶铺石板,上承第二个券拱的券脚。耳室地面用方砖铺砌。耳室的石门仿佛道帐中的山花蕉叶帐砌出。门两旁立抹角方柱,高1.80米,宽32厘米。下安长1.70米,高13、宽73厘来的地栿。两柱内各装一宽33厘米的槏柱,中间辟宽62厘米的空隙以出入。柱头有明显的卷杀,上承山花帐头的混肚枋,混肚枋上为仰阳版,版上刻山花蕉叶,两角翘起,以代替山花蕉叶版。帐头下施方形莲花虚柱,虚柱间架饰欢门。山花帐头面阔2.41米,仰阳版中间高21厘米,两角翘起高31厘米。

5.后殿

后殿建于比中庭地面高出22厘米的台基上。后殿前檐装三间格子门,通入后殿的中室及左右两室。格子门的式样除尺寸稍小以外,皆与正殿的相同。普柏枋以上的仿木建筑及屋顶部分,全被拆毁,从残存的三朵斗栱来看,也与正殿的斗栱组织相同。

后殿中室长7.6米,宽3.26米,高3.95米,左右后三壁的下部砌出高61.5厘米的石须弥座,后壁须弥座上部用长方形砖砌成。后壁正中被盗墓者拆成一1.22 x 1.57 米的洞、深达2.9米,但尚未至后壁外皮(估计此处原为一壁龛)。左右两壁用石条砌成,室顶作宝善式盝顶,其作法是在左右两壁的上部至顶处向内起混斜收,上承厚30厘米的五块大石板。在石板顶上再起三券三伏的纵列式筒拱券。

后殿中室用方石铺地,中央置石砌须弥座棺床,高61厘米,棺床座底长4.05、宽2.14米。棺床面长3.97、宽2.06米,四角各嵌入一横放的铁锭,以承木槨的四角;在其稍内又各嵌人一竖放的铁锭,以承木棺座的四角。棺床中央开一长2.94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金井,木棺正置于金井之上。棺床前置长方形石方案一件(图版捌,2)。

在棺床与石方案之间的左右两壁的须弥座之上,各开一个宽61、高97厘米的直櫺窗,与左右两室相通。

后殿的左右两室形制相同,皆为砖砌的纵列式筒拱券顶,长7.6、中高3.33、拱跨1.56米。长条砖铺地。室的后部用砖砌成一高1.94、长3.2米的平台,平台上再砌厚61厘米的砖墙封实。

二、陶俑

五百余件各种类型的釉陶俑是这个墓现存的主要随葬品,除少数被移动破坏外,绝大部分俑的位置均未移动,保存完整。现从墓室大门以内,按顺序介绍俑的排列位置如下:

大门内前庭左右两厢中,各置两个武士俑和三匹陶马,右厢缺一马。

正庭的左右两厢各列三排仪仗俑,第一排皆为牵马俑;第二排为击锣鼓、捧画角和手执务种仪仗的俑;第三排为执刀盾和弓箭的俑。右厢七十一件,左厢六十一件。

正庭的正殿门前列两行武士俑,每行五个(有一行缺一俑)。

中庭左右两厢排列以陶象辂为中心的仪仗俑。象辂前置六匹马和九个泰马俑。象辂两边各置三排仪仗俑。第一排除牵马俑外,皆手执乐器,有笛、鼓、箫、笙、琴惩、拍板等。第二、三排的仪仗俑各执仪锽氅、戈氅、戟氅,仪刀、班剑、立瓜、卧瓜、骨朵、金钺、金镫、矟等仪仗。左厢仪使俑共一百五十七件,右厢仪仗俑共一百五十四件。

中庭正殿后,有四个俑抬着一架大鼓,一个俑正在执鼓杖奋臂击鼓。

在中庭后殿前的台基上,还站有四个拱手侍立的俑。

后殿的中室出土陶俑四十八件,沿中室的左右后壁面向棺床排列,均作叉手或拱手侍立状。

这些俑按其身份与服饰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成五种,现分别举例如下:

1.武士俑

正殿前的两行武士俑中,为首的一件高51厘米。黑髯。头戴三朵缨穗的兜鍪,鍪耳饰凤翅,后缀幁项。身着铠甲。上系项巾。披膊、身甲均作黄褐色。腰系带。腿裙下露出草绿色的战袍。足着黑靴。左挎弓囊,右挎箭袋,双手立执铁矛(图版玖,1)。

前庭两厢中的武士俑高84厘米,其服饰基本与上述武士俑相同,是俑群中最高的俑。

2.乐俑

在中庭两厢的第一排,包括正殿后的抬鼓击鼓俑。以两厢的击鼓俑为例,高31厘米,头戴黑色金鹅帽,额前紧束黄褐色绦带,结垂于脑后;身穿盘领窄袖黄褐色长衫,腰系绦带,结于腹前,鼓亦平置腹前,两手执鼓杖击鼓(图版玖, 5)。

3.仪仗俑

有两种服饰,第一种都在中庭两厢,高32尾米,头戴黑色无梁冠,身穿黑色或草绿色盘领窄袖长衫,腰系带。有的并将长衫的前襟向上折作三叠,系于带内,以便行走(图版玖, 2)。第二种高31厘米,头戴黑色六瓣小帽,或穿右衽窄抽长衫,或穿盘领窄袖长衫,腰系带(图版玖, 4)。正庭两厢的仪仗俑全是这种头戴六瓣小帽的,在中庭两厢的仪仗俑中,如象辂前的牵马俑,也是这种装束,似乎它们的身份比头戴无梁冠的俑要低一些。

4.侍俑

在后殿门外和后殿中室内,高32厘米。头戴黑色乌纱帽或裹方披巾,身穿盘领窄袖长衫,腰系带。应是王府中的内使或侍者(图版玖,3)。

5.文官俑

发现于中庭圜殿附近,原置何处不详,头部已残缺,残高26厘米。身穿褐色右衽宽袖长袍,颈挂牙牌,要系革带,两侧佩玉佩,足着去头履。叉手侍立。似为王府中的官吏。

陶马一般高24、长30厘米,下附底盘。马身作黑色或褐色,也有未上釉者。多数为诞马,有一件备鞍鞯,也有是架象辂的马。

象辂两件,中庭左右厢各一件,形制相同,高70、长78、宽34厘米。无釉,上涂深褐色漆,辕之头尾饰以金色的龙头、龙尾,辂亭的前左右三面装格扇,开门,辂顶的圆盘上饰一周仰覆莲座,顶饰宝珠。辂亭内置坐椅和脚踏。辂前置踏梯,辂前后各支一行马架。辂顶尚残留有金属的小圆环,似乎原来还系有攀顶红线圆绦之类(图版拾,2)。

三、棺椁及其他随葬品

此墓经数次盗掘,有两个盗洞。第一个盗洞在墓室大门外,拆去一部分金刚墙、大门屋顶和第一个拱券的前脸中部而进人墓室前庭。第二个盗洞在二门上面的拱券上。盗墓者进人墓室后,拆毁了大门、二门、正殿、圜殿和后殿上部的仿木建筑和屋顶,并砸断了后殿中室的盖顶石板。他们从前庭、正庭、中庭的左右厢房上来往踏走,破坏了一部分屋瓦,由于持火照明,凡所经之处的券顶和石材上都留有烟熏痕迹,盗墓使用的铁锄勾之类器具,有的还扔在墓室中。

贵重随彝品较多的后殿中室和中庭的圜殿附近,扰乱最甚,特别是后殿中室,盖顶石落下砸碎了石方案,木椁被掀翻,木棺盖被凿开,尸骨被扔出。现将陶俑以外的其他随葬品和棺椁等情况,略述于下:

弃置在中庭正殿后右侧有一朱漆龙纹木箱,箱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一屉合,内放玉圭和冕、带;下层装已经散乱了的两组玉佩,包括玉壁和八百余颗小玉珠。

玉圭装在一件朱漆合内。合长22.9、宽7.3、高5.1厘米,木胎,合盖及合身两侧的外面绘描金云龙纹(图版拾,1)。这件漆 合制作精细,反映了明初四川的制漆工艺水平。

残冕一件,只存冕板、金笄和其他金玉饰件。冕板长31.5、宽15.5厘米,板两端各八孔,当为八旒,与永乐三年更定后的冕制相合。

在朱漆龙纹木箱的旁边还置有木质谥宝一件,高7.9、方10.8厘米,上雕龟钮,文日:“蜀悼庄世于宝”(图四)。

木质溢册两片,各长24.2、宽10、厚1厘米(图五)。出土时放在一件长37.3、宽17.5、高16.2厘米的漆合中。被弃置在中庭正殿后左侧。

铁盔一件,高22、直径19厘米,前有短沿,后缀铜质网状顿项。弃置于中庭圜殿的前面。

在圜殿中央石桌下置铁弓与铁刀各一件。铁弓长89.9雁米,上涂褐色漆,漆上刷金,装有铜弦(图六,上)。铁刀长59厘米,柄上髹朱膝,刀精上有两个环,亦髹朱漆(图六,下)。

中庭左耳室正中放陶仓模型一件,高65.5、长76、宽60厘米。分隔成五间,每间阔10厘米,当心间和两次间的仓门是八块仓门板组成,可以随意装卸,两稍间的仓门板是固定的一整块,但也划作八块板的样子。

中庭右耳室正中放陶库模型一件,高65.5、长76、宽64匣米。分隔成三间,当心间的库门可以启闭,门上挂铁锁一把,两次间的门是固定的,但也刻作两扇。在陶库的旁边,放了二十余件绿釉或黄褐釉的陶器,计有瓶、罐、注子、唾壶、灯盏、盘、匜、碗、碟、高足杯等。

后殿中室的棺床上放木棺,棺盖长3.02米,棺长2.72米。前宽(97厘米)后窄(80厘米),前高(1.18米)后低(92厘米),用楠木制成,棺板原8-4厘米,外髹朱漆。椁在棺外,长3.8、宽1.87、高1.6米,椁板厚7厘米,亦髹朱漆。

在棺床四角和前面正中部位的地面上各置一铜镜,斜立在石镜台上,正照着棺床。铜镜皆素面,直径19、厚1厘米。这种葬俗在考古发掘中还是第一次见到。

后殿的左室放陶椅、陶屏、陶案等横型。陶案上置陶暖砚一具,长32、宽22、高14厘米(图七)。砚的右侧为笔匣,砚上端置笔山、笔洗和水盂,现下有一抽屉,内放小铁刀及残竹棍。砚座下雕圭脚,上盖以盝顶盖。

后殿的右室放陶凳、陶案和陶盆等横型。

朱悦燫的尸骨被散扔在中室之内,皆呈深棕色,从头骨缝的愈合和臼齿的磨耗等情况观察,死时约二十余岁,这与圹志所记的年龄是符合的。在中庭的圜殿上和后殿的中室里还发现有两个头骨及一散乱的肢骨,据鉴定皆为男性,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其中一个头骨的前额上尚有外伤愈合的痕迹。这两具人骨究竟是何时何故置于墓内的,待考。

四、结语

朱悦燫是明蜀王朱椿的长子。朱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洪武十一年封为蜀王,二十三年就藩成都。朱悦燫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死于永乐七年(1409年)六月,靠于永乐八年(1410年)四月,若在死后才营建墓室的话,那就是仅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便修建了这座规横巨大、装饰华

丽的地下官殿。

规模巨大主要表现在模拟王府的规制上。墓室大门象征王城的正门。二门代表王府官殿的正门。二门之内正殿之前为广阔的正庭,左右两厢表示正殿两庑的左右二殿。正殿为重檐庑殿式建筑,最为华丽。正殿之后为中庭,中建圜殿,两庑亦有左右二殿。后殿表示寝殿,放置棺椁的中室,上为蠡顶平闇,左右后三壁环砌须弥座,说明中室是模拟寝殿中的帐。这种模拟地面建筑的墓室,以此最为典型。它代表了弘治政制以前明初的亲王陵墓制度。

装饰华丽主要表现在仿木建筑的结构上。除了使用大景的琉璃作以外,在精细的石雕上涂朱刷金,也增加了它的华丽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细部结构上,广泛采用了小木作的装饰。正庭、中庭的两厢和中庭的左右耳室的门上所架饰的欢门,左右耳室门上的山花蕉叶帐,都属于小木作的范围,它们皆载于《营造法式》,此墓所见虽系仿作,仍可窥其概略,说明原属佛道帐上的小木作,此时也被用来装饰宫殿建筑了。欢门之制实为明清以来各种形式的隔断罩之滥觞,门上的山花蕉叶帐与后来的一些琉璃作门罩也有继承关系,在北京的故官建筑中皆可见其遗绪。

墓中的石雕,如香炉、须弥座以及欢门、家俱上的装饰雕刻,都是明初石刻的精品,它们揭示了元明之际雕刻艺术的发展情况,是一批很重要的艺术史资料。

以象辂为中心的仪仗俑群,不论是象辂的形制,或俑的服色以及所执的仪仗,都与当时亲王仪仗制度相合。盘领窄袖衫 ,或黑色或褐色,但都是一色衣,这正是当时执仪仗的校尉所穿的元代的只孙衣。至于六瓣小帽,又是明代初年新出现的服饰。它们都反映了明初衣冠制度的特色。

成都凤凰山明墓的发掘,不但为研究明朝初年的陵墓、衣冠制度等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我国古代建筑史、雕刻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这是近年以来明代考古工作中的重要收获之一。

(0)

相关推荐

  • 龙坪镇瓦厂寺、摩崖

    遵义古迹游 贵州游侠 三.龙坪镇瓦厂寺.摩崖 导航瓦厂寺,在接近时路旁有一棵古银杏树估计胸径有两米. 再行接近瓦厂寺,左侧有一个停车场,再左侧有一座山峰,上面部分有笔直的岩壁,岩壁中有两个红色的大字, ...

  • 三际和尚飞昇去 白云山中梵音留——长阳白云山考察手记

    相近文章: 遇见大慈庵(上) 遇见大慈庵(下) [地名记]龙舟之东石桥山 [札记]榔坪青岩沟访碑记 △从观音寺自然村仰望白云山(向家舟摄于2020年1月11日) 在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美丽中国,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西 魏晋壁画墓

           魏晋壁画墓位于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上,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散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被誉为&q ...

  • 明蜀王陵 | 朱悦燫墓:圜殿闻仙乐

    余近来痴迷<大明王朝1566>,以至于购入<明史>如饥似渴阅读之.居家避疫之际,随意翻看到关于朱椿"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的记载.突然想到去岁暑期,有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 安国药王庙

    安国药王庙坐落于保定安国市药王庙大街 明朝永乐二年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末,想去看安国药王庙和位于清徐县的冉庄地道战遗址,但天不作美,下了小雪.犹豫良久,还是决定出发.从天津到这两个地方不太 ...

  •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建设正式招标!成都凤凰山机场要搬迁了?

    2017年底,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在成都大学体育馆内正式挂牌成立,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学院首任院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郁钧剑,以及80多位艺文界知名艺术家作为客座教授.顾问.学院委员会成员出席了此次成 ...

  • 明鉴|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出土圆领袍复原研究

    [摘要]服饰文物中蕴含着重要的物质文化信息,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通过对出土文物进行实物复原的方式,再现服饰原物风貌,解密技术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文物保护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一件中国丝 ...

  • 明墓下面暗藏玄机,挖开后:竟是墓中墓,还有一把“绝世好剑”

    古人死后自然也是知道肯定会有歹人来惦记古墓中的宝贝,所以也会想办法来防止盗墓贼偷盗,比如设置机关,积沙积石墓,还有就是设立守墓人,这些其实都算是非常常规的防盗措施,今天要来介绍的这个防盗墓办法还算是非 ...

  • 健身功法(八段锦摇头摆尾专治心肾不交 )    回四川成都邓明的信

    回四川成都邓明的信: 四川是天府之国,是一个道医文化浓厚之地,一门三学士在这里,川中高手如云. 人生何处访道玄,取经何处是西天!劝君放眼寻将去,自有蓬莱在此间.在讲中医对治之前先讲一点:了解自己家乡故 ...

  • 回四川成都邓明的信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回四川成都邓明的信: 四川是天府之国,是一个道医文化浓厚之地,一门三学士在这里,川中高手如云. 人生何处访道玄,取经何处是西天!劝君放眼寻将去,自 ...

  • 北京海淀:明朝太监高时明墓

    高时明墓位于海淀区大工村西侧半山腰中,防火道下方的一处不大的水库内,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大工村早已拆迁,现在山坡腹地为规模很大的垃圾处理厂,若能从南侧防火道进山,较近距离可达到高时明墓,而若从大觉寺方向 ...

  • 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清理报告

    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清理报告 吴海红(嘉兴博物馆 浙江嘉兴 314050) 内容提要:2006年12月,嘉兴博物馆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李家坟抢救性清理了一处明代墓葬,获得了一批 ...

  • 【研究】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出土圆领袍复原研究

    摘要:  通过对出土文物进行实物复原的方式,再现服饰原物风貌,解密技术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文物保护的重要作用.文章以一件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出土女子圆领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一定的 ...

  • 【苏】南京市明墓出土的两套带板图片分享

    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展陈有一套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韩家洼明墓中的玉带板,共二十块. 其中长方形八块,长条形四块,桃形六块,圭形铊尾两块.(在一篇官网的文物鉴赏文章中说是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南京市 ...